原标题:《千里赣鄱锦绣图》引爆国内外微信朋友圈
《千里赣鄱锦绣图》局部
人民网南昌10月15日电 (时雨)日前,摄影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幅照片——《千里赣鄱锦绣图》摄影长卷,以其宏大的篇幅、博大的意境、精美的影像、精湛的艺术,一经微信传播,便刷爆了国内外微信平台。据粗略统计,先后有人民日报、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等200多家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竞相转发,转发点击量累计超千万。据网络搜索显示,仅公共微信平台相关资讯达4031条。
《千里赣鄱锦绣图》作品长达110米,寓意江西省的11个设区市;高620毫米,寓意江西从北到南长达620公里。该摄影长卷以千里赣江为主线,起始为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由北向南、溯江而上,一一展现江西境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风景名胜,形象地诠释了“秀美江西”这一主题,收到了“一图尽揽江西美景”之功效。
摄影长卷的问世在摄影界开了先河,赢得摄影人一片叫好。今年6月,《千里赣鄱锦绣图》摄影长卷全图上传至微信朋友圈,一时引发热潮,迅速成为焦点。不仅江西的媒体如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等在第一时间转载,就连省外的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美术家、经典老照片等近百家媒体也争相转载。“根据我们的统计,共有200多个微信平台进行转载,超过10万+的有20多个,根据部分微信提供的后台数据测算,总点击量达数千万,这出乎我们的意料,简直是摄影界的一个奇迹。”江西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渊明表示。
谈到这幅摄影长卷引爆微信朋友圈的原因,徐渊明说道:“可能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它在艺术形式做到了创新,以前从来都没有看过,一张照片能完整地把一个省的名山、名湖、名城、名胜、名人看完,形式上给人感觉耳目一新;第二,它把整个江西秀美的山水、淳美的人文以及壮美的发展成果集中在一起展示,击中了我们江西人爱家乡的情怀,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省外的人,使之对江西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
成立专门的调解中心实行保险行业协会、法院、交警三方联动机制
10月10日上午,南昌市保险合同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在南昌市高新区法院举行。调解中心的设立,有利于实现行业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揭牌仪式现场
保险合同纠纷今后可调解
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南昌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南昌市高新区法院、南昌市公安交管局高新大队,举行“南昌市保险合同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正式启动南昌地区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
近年来,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保险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耗时过长。“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不能仅靠法院的诉讼渠道,还要充分发挥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多种非诉讼的优势。”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罗辉指出,人民法院与南昌市保险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保险合同诉调对接工作机制,邀请社会组织与人民法院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引导群众自愿选择公平、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有助于人民法院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司法权益。
据介绍,该调解中心设在南昌市公安交管局高新大队,实行协会、法院、交警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与保险公司发生的保险合同纠纷,涉及被保险人、保险公司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以及涉及保险公司的其他纠纷进行调解,帮助消费者实现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各项权益,有效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无缝对接保护消费者权益
罗辉强调:“调解中心的设立,进一步发挥‘三调联动’平台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新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行业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为当事人解决保险纠纷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化解渠道,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
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是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举措和新亮点,是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战略新策,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关注民生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江西省保监局副局长魏竹勇指出,针对部分当事人对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不甚了解甚至心存抵触的现状,调解中心、省保险行业协会、各级保险公司要多渠道宣传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成效及相关典型案例,增进群众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为确保调解中心的高效运转,该中心聘请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志文为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他深有感触地说:“诉调对接工作是新时期司法改革工作的新的尝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举措,我一定恪尽职守,认真调解每一个案件,让保险人、被保险人、第三者在调解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熊舒娟万魏华新法制报记者杨海涛摄影)
原标题:南昌保险合同纠纷今后可调解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