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华晔迪)“苹果Ring要来了,我们能围绕它做些什么?”
11日,环球资源秋季电子展上在香港开幕,数千家业内企业汇聚一堂。其中,来自中国的电子业者最热衷探讨的,依然是在苹果、三星这些业界翘楚引领的行业趋势下,有哪些可以“跟着喝汤”的商业机会。要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中国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市场和产地,全球每三只智能手机中就至少有一只产自中国。
“背靠着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产业实力,中国电子业者能更快了解需求,把握行业变化,因此理应产生对市场有最好理解、最具行业引领意义的创新成果。”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已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SCI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
然而,行业内引领性成果却极少出自中国企业。环球资源电子组总裁黄谭伟说,过去十余年,引领性创新几乎全部出自美、韩等海外企业。“不仅是智能手机、平板这些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产品,即便是手机外壳、车载电子这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领域,最夺人眼球的创新也多来自海外。”
问题出在哪呢?环球资源近期针对近四百名企业高管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当前做得最好的领域,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中国企业却显示出明显滞后性。
“很多中国企业不缺人才和技术,也不缺资金,缺的是一种勇于突破、开创性的思维模式,以及放眼长远的大格局。”先后服务过台湾、大陆企业及美国企业的深圳金泰克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薇薇安简说,中国企业家有时急功近利,过于关注销量和利润,而忽视企业长期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多年来,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企业习惯按照外方需求生产。“现今,中国角色已经变化,作为最大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有能力去研究市场、创新产品、发掘需求。只要思维模式能够顺势而变,中国企业有条件也有实力成为创新引领者。”薇薇安简说。
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徐沪初说,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把传统优势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在一起,中国企业将可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诸如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已认识到这一点,不再满足于做“跟随者”。
薇薇安简注意到,中国政府正以空前力度鼓励“创业创新”,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大环境也将加快中国企业成为创新引领者这一进程。
“要成为引领者,肯定有一条曲折的路要走。”黄谭伟说,要完善鼓励创新环境,要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要逐步塑造“中国创新”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中国已经在路上。”
原标题:新闻分析: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何时能成为引领者?
稿源:新华网
作者:华晔迪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刘长忠)记者28日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对57家出现不良记录的进口食品、化妆品企业加严监管。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称,根据近期检验检疫情况,已有57家企业出现不良记录,达到《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列入《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通告》的条件,其中进口商21家、境外生产企业16家、境外出口商20家。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为保障进口食品安全,进一步落实进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决定对上述57家企业采取加严监管措施,在再次进口相关产品时,应按要求提供相应检测报告或合格证明材料。
国家质检总局称,被列入《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通告》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整改,提高进口食品质量,待满足《细则》规定的“解除风险预警条件”后,可按规定从名单中撤除。(完)
原标题:中国将对57家进口食品化妆品企业加严监管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