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这是老骗局了,但骗子稍微加一点新花样进去,照样有人上当。南京一市民最近收到一份假的逮捕通知书,结果借了44万元汇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而另一位市民则看到了一个“最高检察院网站”,被骗两万多元。南京秦淮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遭遇所谓公检法机关的电话、短信,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核实,就能避免上当。
假逮捕通知书骗走五十多万
9月4日,南京市民李女士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一个外地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北京民警,发现李女士涉嫌洗钱、贩毒等多项罪名,需要其配合调查。对方还通过传真机向李女士发送了一份“逮捕通知书”。
李女士收到逮捕通知书后,发现上面不仅有自己的照片,还有身份证号,不由就相信了对方说的话。“民警”告诉李女士,要洗脱罪名有一个办法,就是将50万元以上的资金汇入“警方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同时,“民警”警告李女士,称这是公安机密,不得告诉旁人,否则就会立即对李女士进行抓捕。
李女士当天下午就去银行取出了自己的存款8万元,之后又从朋友处东拼西凑了44万元。第二天,她便按照“警官”的指示,将52万元存入了“安全账户”。之后,“警官”让她呆在银行等待通知,可李女士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对方的电话,当即觉得事情有点不对,拨打110求助。
南京秦虹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民警告诉她,这是典型的诈骗。骗子之所以要她不要告诉别人并呆在银行,就是怕李女士立即报警。经过银行查询,在李女士等待电话的两个小时内,她汇出的钱早已被人转走。
目前,秦淮警方已经立案侦查此事。
假检察院网站上看到“通缉令”
9月1日上午10点,市民胡小姐在上班过程中,办公室座机接到一个无来电显示的号码。电话中男子自称是某快递员工,并准确说出了胡女士的名字。他告诉胡小姐,其寄往澳门的快递里搜出了8张假的身份证原件,他已经报警,马上将会有上海民警与其通话,说完后对方就挂了电话。果然,5分钟后胡小姐再次接到“民警”电话。他告诉胡小姐,其涉嫌非法洗钱,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需要胡小姐缴纳一笔保证金防止她逃跑。如果胡小姐不缴纳保证金,警方将立即派人对其抓捕。
对于电话那头人的说法,胡小姐并不相信。对方当即给了胡小姐一个网址,称这是最高检察院的网站,上面有胡小姐被“通缉”的信息。将信将疑的胡小姐立即在电脑上输入了这个网址,打开一看果然是“最高检察院官方网站”。此时,这位“警官”提供了一个案件编号给胡小姐,果然,输入案件编号后,网页上出现了一张胡小姐被通缉的图片。胡小姐顿时十分紧张,担心自己被抓,立即按照要求前往银行汇出“保证金”。由于过于紧张,汇款时胡小姐连续输错了两次密码,最终还是将两万余元汇了出去。
直到两天后,胡小姐才觉得不对劲,向秦淮警方报案求助。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此事。(陶维洲)

此前有部分第三方网销平台,聘用无任何资质的营销人员销售保险,此次通知的“及时”下发,对这些保险销售平台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8月18日,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以后庞大的保险营销员不再以代理人资格证书作为上岗的前提,“以后代理人资格证书将不作为执业登记管理的必要条件”。
有业内人士表示,营销员不再“持证上岗”为大量打“擦边球”运营的第三方网销保险平台提供便利,使互联网保险平台不再冒着违规的风险“顶风作案”。
今后将只登记不考试
《通知》称,根据全国人大此前对《保险法》部分条款作出了修改,取消了保险销售(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核准审批事项。为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会表示,将尽快制定完善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相关管理制度。各保监局不得受理保险销售(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核准审批事项,并依法妥善做好后续工作。
根据相关要求,保监会决定废止《关于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不再委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执业前,所属公司应当为其在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进行执业登记,资格证书不作为执业登记管理的必要条件。
《通知》下发后,意味着,庞大的营销员群体将不再以代理人资格证作为展业的前提,保险公司也省去一大笔培训费用。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保险业职工人数94.17万人,较年初增加3.7万人,保险代理人员378.30万人,较年初增加53.01万人。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由于保险代理人具有高流动性,一般新入职保险营销人员都要经过保险公司两周入职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参加保险协会组织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后,方能“名正言顺”地展业。
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后,保险从业人员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销售误导是否也会随之而来?
虽然取消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但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修改后的保险法第111条和第122条规定,规范从业人员准入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甄选,加强专业培训。
保监会同时要求地方保监局要认真督促辖内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严把准入关,加强风险监控。对于把关不严,造成客户投诉率、保单退保率等风险指标异常的机构,保监局应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保监会规定不再持证上岗,但在学历上有一定的限制,间接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准入门槛。保监会此前《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执业管理、保险机构的管理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中就要求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大专学历的规定。
此前,《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第三方网销保险平台,大量聘用一些无任何保险销售资质的营销人员销售保险,部分平台更是短期内聚集超10万人(详见本报8月13日报道《第三方互联网平台60%高佣金招人部分没保险销售资质》)。
而此次《通知》的“及时”下发,对这些保险销售平台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使这类互联网保险平台不再冒着违规的风险“顶风作案”。
降低门槛能降低成本吗
长期以来,保险营销员因为准入门槛低、工资低、误导多、流失率高等因素饱受社会“非议”,也正因为此,保险公司历年来增员异常艰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撰写的《保险营销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有508万人加入营销员行列,同时有502万人流失。人员大量流失,造成保险业务大幅度波动,营业成本大幅度攀升。
营销员的社会形象也未得到有效改观。《证券日报》近期刊发的《暴增53万人保险营销员上半年增员创6年新高》稿件被某门户网站转载后,有2654网友进行了评论,270人进行跟帖。
位于热评榜前列的包括、“保险就是个骗局”等评论,也有部分网友为保险“正名”,但迅速被“淹没”在谩骂的跟帖中。
事实上,为提高保险从业者的形象,杜绝销售误导等违规操作,保监会此前下发了多个文件,如禁止营销员在银行销售保险、销售保险需要录音录像、电销设置黑名单、制定严格的电话回访措施等制度,但从目前实行情况来看,要改善保险从业者的形象,措施仅停留在制度层面似乎也是还不够的。证券日报见习记者苏向杲
原标题:监管松口保险营销员可以“无证上岗”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