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营造愉快的购物环境很重要
“十一”黄金周已然过去,带给出游旅客的种种愉快或无奈积满心头,相关的统计数据也正铺天盖地而来。令人有点意外的是,几大热门出境游目的地中,日本“爆红”而中国香港“遇冷”,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盖因不同的购物环境所造成。
据当地旅游行业协会数据,在黄金周中,约有4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在日本的消费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52.6亿元人民币),日本的各大商场都出现了空前爆棚,有的商品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使得不少日本的商店甚至对中国大陆游客实行“限购”。
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大陆游客疯狂扫货的新词“爆买”,也由此出现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
而在中国香港,则是另一种景象:中国大陆游客增幅不多,购物者寥寥,商业街及商场可以用“水静鹅飞”来形容。
中国香港在大陆游客的心目中,本来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为何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中“遇冷”,被日本所取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待中国大陆游客的态度出现了“好”“坏”之分。日本为了吸引中国大陆游客,近年来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放宽签证条件、降低收入门槛,保持贴心服务,今年更在商店中用中文标示“欢庆国庆”等标语来营造良好气氛,拉近与中国大陆游客的距离,使人在愉悦中大掏腰包。相反,中国香港去年以来却有少数人以“反水货客”为名,对大陆游客购物横加阻挠,甚至出现暴力驱客赶客现象,在大陆游客心中留下不良印象,购物环境不佳,游客自然就不会来了。
反观中国大陆,各旅游景区的情况也是有喜有忧。由于人口众多,出游人数巨大,各大景区依然人满为患,门票收入惊人(仅山东省就达350多亿元),似乎毫无客源之忧,因此导致“店大欺客”现象时有发生。近日国家旅游局就通报了5A级景区核查情况,因存在价格欺诈等问题,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被取消,丽江古城、明十三陵等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全国通报并限期整改。而“青岛大虾”事件亦在游客中造成恶劣影响。这些现象如不改变,势必会对日后客源形成冲击。试想一下,旅游购物本是愉快之事,结果得到的却是一肚子气,还能寄望有回头客吗?
智·言
新华网南宁9月21日电中国-东盟博览会简讯
150余名新能源领域代表共议新能源合作
2015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吸引了来自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150余名新能源领域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会代表认为,各国应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时加大新能源合作力度,尤其是在太阳能、生物质燃料、核能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以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能力。
中泰科技合作走向纵深
出席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泰国科技部副常务秘书颂猜表示,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泰国与中国的科技合作正在不断走向纵深。本次博览会特设了“泰国产业技术合作推介会”,泰国科技部组织50多家企业,约70人来参会对接。
东博会迎开放日中国民众一日“游遍”东盟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期的最后一天是公众开放日,偌大的展厅内热闹非凡:马来西亚的速溶咖啡、越南的红木家具、泰国的金枕榴莲……中国民众争相购买产自东盟各国的优质商品,在家门口就把东盟国家游了个遍。
印尼代表: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瓶颈亟待破解
印尼印中-中小企业商会秘书长陈竞在出席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和印尼在贸易投资、资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不少进展,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但日益凸显的合作瓶颈问题也亟待破解。尊重印尼法律、避免违规交易是解决中资企业到印尼投资瓶颈问题的首要路径。
原标题:中国-东盟博览会简讯
稿源:新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