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标题: 马未都:“一眼货”鉴定文物 [打印本页]

作者: bigben    时间: 2008-3-7 22:31
标题: 马未都:“一眼货”鉴定文物
我们一般人对看病都比较熟悉,挂号,等候,看病,拿药。但对文物鉴定就陌生,总觉得神奇。

   文物鉴定分层次,理论上属疑难杂症的也需要会诊。我本人并不提倡电视上那种带表演性质的鉴定,带上手套,拿着放大镜装模作样。

   由于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对文物鉴定仍采用目鉴形式,故鉴定学又称眼学。眼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学上可称之标型学。简单地解释就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调出库存资料比对;如没对应的资料马上进行下一轮类比,随后做出判断。

    这个高级大脑神经活动,有时只在零点几秒内完成,不需预热,也不需反复计算,答案快到外人无法想象。举例说明,当你看到你的儿子从幼儿园门缝中露出半张脸,你马上就做出正确判断,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前去;而不需等儿子走到跟前,脱去衣服,看看后背上的胎记才能确认是自己的儿子。你的迅速判断源于你对儿子的熟知。

    熟知是鉴定文物的必要条件。俗称说熟能生巧。对文物鉴定有两门功课:一是宏观把握该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确定它的历史框架的边缘,凡是出圈者必假无疑;二是微观注重细节,该细节由技术与文化双层构成,缺一不可;赝品过了第一关,往往过不了第二关,露出马脚一定在细节,所以细节决定成败。

    大部分民间藏品对我都是“一眼货”;凡是一见东西就磨磨叽叽,吭吭哧哧的“专家”鉴定大都没戏。
作者: shangpin    时间: 2008-3-7 22:35
马先生早年也来广州买过不少的货,跟他打交道的行家也有,他的“一眼货”的理论,跟他的性格很相符。
作者: hdmx    时间: 2008-3-9 10:54
ddddddddddddd
作者: 缘木    时间: 2008-3-9 11:17
整这么多事,还不如来学习学习呢.
作者: 明韵清风1996    时间: 2008-3-9 11:21
哈!何为专家,一眼辩真伪。要道行的功力的....我也顶一个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8-3-9 11:24
Originally posted by bigben at 2008-3-7 22:31:
我们一般人对看病都比较熟悉,挂号,等候,看病,拿药。但对文物鉴定就陌生,总觉得神奇。

   文物鉴定分层次,理论上属疑难杂症的也需要会诊。我本人并不提倡电视上那种带表演性质的鉴定,带上手套,拿着放大 ...


见得多了,有着丰富的经验,一眼打去,凭感觉就能知道个六七。再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寻找细节,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这是谈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引申到对文物。对文物我是外行。

[ Last edited by 彤云 on 2008-3-9 at 11:44 ]
作者: 新手勇猛    时间: 2008-3-9 11:32
顶。。。。。。
作者: 紫清剑    时间: 2008-3-9 11:41
知识帖!

买的看的多了,经验就会丰富起来。但无论是红木还是古玩,行家也有打眼的时候,JS总是走在最前面的。
作者: 虫二軒    时间: 2008-3-9 11:51
广东在大清时乃朝廷银包,现今依然。藏富之多,众所周知。马未都这等聪明人自然是不会放过我们的,几年前无人问津的黄花梨,今日何价?连烂树根都有人抢,全拜此等外江佬所托。是日粵人买广货,就係门口咁买卖就要同外江佬一博,俾多好多银子。嗚呼哀哉!
作者: 官帽四出头    时间: 2008-3-9 21:23

作者: fmgy329    时间: 2008-3-10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器涌无量宝    时间: 2008-3-10 21:53
标题: 王世襄先生《锦灰三堆》里也有这样的专著……
《锦灰三堆》118页——望气与直觉

说得是鉴赏力、审美力是根据个人学识的增长而提高的。……交往、沾染均为庸俗、低下的人和物,自己也会受到沾染而丧失高雅的的情趣和鉴赏力。

物会于心,关键是心。这和周易占卜应断有相似之处。关键在心。
作者: 器涌无量宝    时间: 2008-3-10 21:56
标题: 再说两句
熙熙攘攘 追逐名利,很难谈得上鉴赏力、审美。欺世盗名就更上不了台面了。
作者: shangpin    时间: 2008-3-10 22:05
物会于心,关键是心!



作者: 紫清剑    时间: 2008-3-10 22:35
Originally posted by 器涌无量宝 at 2008-3-10 21:53:
《锦灰三堆》118页——望气与直觉

说得是鉴赏力、审美力是根据个人学识的增长而提高的。……交往、沾染均为庸俗、低下的人和物,自己也会受到沾染而丧失高雅的的情趣和鉴赏力。

物会于心,关键是心。这和周 ...



说得好!
作者: 酸枝世家    时间: 2008-3-11 01:17
标题: 马未都“一眼货”鉴定文物,此言差已。不要迷信权威。
马未都“一眼货”鉴定文物,此言差已。
1、“鉴定学又称眼学。眼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学上可称之标型学。简单地解释就是当被鉴定物出现时,鉴定者马上在头脑调出库存资料比对;如没对应的资料马上进行下一轮类比,随后做出判断。”这是偷换概念。要知道鉴定学也称检验学。科学的检测手段大部分使用的是科学仪器。
2、“举例说明,当你看到你的儿子从幼儿园门缝中露出半张脸,你马上就做出正确判断,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前去。”但如果他是露出半个后脑勺?
作者: 西葫芦    时间: 2008-3-11 05:54
拜读了,受益良多。谢谢!




欢迎光临 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https://bbs.70j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