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标题: 浅谈海南黄花梨及与越南黄花梨的识别 [打印本页]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00:05
标题: 浅谈海南黄花梨及与越南黄花梨的识别
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黄花梨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0.8米。它是国际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用途广泛,其木材价值相当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色,常含有深褐色条纹,有光泽,具香气。木材纹理交错,自然成形,花纹美观。用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简洁明快、富丽堂皇,且色泽深沉华美,典雅尊贵,坚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还能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有提神避邪之说法。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差达十倍。
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一般可参考如下六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木质坚硬,摸起来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油性较大,光泽度强,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黄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觉,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没有这种效果。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油性差,发干、发涩。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但是属于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气浓郁,成器后香气微弱,几乎难以闻到,但稍经刮削,则香气扑鼻。越南黄花梨酸香味较浓,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鬼脸是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呈现美丽的图案,即所谓的虎皮纹,纹路流畅,材料的纹路清晰,象麦穗形状.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杂色较多;这些都是区分越南黄花梨的标记。但是不是每个海南黄花梨都能有“鬼脸”的。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越南花梨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间,条纹粗细不一、混浊不清,以浅黄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 。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六、海南黄花梨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个杯子里面,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上面马上就会有一层象机油一样的一层,闪闪发着油蓝的光。
以上仅是本人收录的一些观点和一些个人的,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教正。
也请各位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
下面两张图片借用于文玩天堂,海南黄贴,请作者见谅。
作者: 紫清剑    时间: 2007-11-11 00:37

作者: 小人渔    时间: 2007-11-11 11:39
学习了,很好!
作者: 哈哈    时间: 2007-11-11 13:16
田忌赛马.....为什么不发张棕眼小,油性大的越黄???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13:57
不好意思,我也不想那样,感觉那张越黄的木纹图过于丑化了,那不是我的本意,只是手上没越黄好木纹的图。那位兄弟手上有好的越黄木纹,请代发几张,谢了。
作者: 小人渔    时间: 2007-11-11 14:20
在本站就有好多漂亮的越黄图片!!!
:env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17:13
我知道,可是没有纯木纹的图片,那样也不好对比
作者: 竹子    时间: 2007-11-11 17:29
Originally posted by 哈哈 at 2007-11-11 01:16 PM:
田忌赛马.....为什么不发张棕眼小,油性大的越黄???



作者: whgz2006    时间: 2007-11-11 18:18
Originally posted by 哈哈 at 2007-11-11 13:16:
田忌赛马.....为什么不发张棕眼小,油性大的越黄???


一为好类比
二为忽悠的商家留点面子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1 19:42
美丽的越黄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1 19:45
美丽的越黄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19:49
越黄单独看是很美,可是要是和海黄放一块,那就就。。。。。。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1 19:50
越黄也有极细的木质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1 19:53
海黄也有棕眼粗的木质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1 19:55
Originally posted by wubing at 2007-11-11 19:49:
越黄单独看是很美,可是要是和海黄放一块,那就就。。。。。。



都用美比美不见得吧!不相信继续比美!

[ Last edited by taijixiaoli on 2007-11-11 at 19:58 ]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20:32
越南是有极细的木质,海黄是有棕眼大的木质。我想,拿越黄的极品和海黄的下品比,好像不合适吧?
和数学冠军比作文、和象棋冠军比体操、和体操冠军比。。。。。 那没法比。要不海越都拿极品比,要不都拿下品比。。。。:P:P
作者: 白发学童    时间: 2007-11-11 22:43
Originally posted by wubing at 2007-11-11 00:05:
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 ...


看来老兄真的是很喜欢黄花梨呀,您上面所说的区分海越黄的方法是将姚则中和周默等先生的理论进行了中和,可见您查阅了不少资料,不过您并没有亲身做过相关实验,尤其是最后一点。

我引用我以前发过的帖子来说明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关于海黄泡水的问题我想详细和大家说明一下。下面的3张照片是海南岛三个不同产地的黄花梨木块泡水的照片。因为木块的大小和放水的多少是影响浸出液颜色的关键,所以为了确保对比实验的准确,我分别用天平称了这3块料的质量(重量)并按照1:10的比例分别加水进行浸泡。从昨天中午12点开始直到今天下午6点共30个小时,浸泡后的现象结果如下,左图,由于木材中所含的色素多,浸泡后的水颜色较深,有近似浓铁观音茶的颜色。中图,木材中所含的色素适中,浸泡后的水为绿茶颜色,却有些发浅绿。右图,木材中所含的色素较少,浸泡后水水颜色比较浅,类似淡茶。三者水的浸出液均无荧光现象。当然,如果用水煮它们不但可以快速得出结果而且颜色比泡的还要深。有的文章中说海南黄花梨的木屑或刨花泡水后水是绿的,这种结论未免有些武断和片面。还有观察木屑泡水后水的颜色并不能有效区分还黄与越黄,因此在实践鉴别中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利用价值。
作者: 白发学童    时间: 2007-11-11 22:48
Originally posted by wubing at 2007-11-11 13:57:
不好意思,我也不想那样,感觉那张越黄的木纹图过于丑化了,那不是我的本意,只是手上没越黄好木纹的图。那位兄弟手上有好的越黄木纹,请代发几张,谢了。


这张照片中的越黄色泽质地细腻程度如何?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1 23:10
标题: 感谢了
这张的木纹很接近海黄的了。
在此,先感谢版主对海黄所泡水色透析的分析。其实本人也疑惑,本人也做过试验,有一次我把自己加工时出的海黄散片拿来泡水,还是用热水,但泡出来水的颜色就是版主上面发的图的左边那张图:有近似浓铁观音茶的颜色。当时我也感到奇怪,因为我的那块海黄料是熟人那买的,不可能有假,并且花纹、鬼脸、香味等都对都对,但是泡出的水和“传说”中的不一样,这件事一直睹在心里,总感觉不舒服,经版主一说,睹在心里的那中气,也通了。
版主亲自做的这个实验,对各位海黄迷今后对海黄的了解的识别又有了新的认识。
再次感谢。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2 11:40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7-11-11 22:43:


看来老兄真的是很喜欢黄花梨呀,您上面所说的区分海越黄的方法是将姚则中和周默等先生的理论进行了中和,可见您查阅了不少资料,不过您并没有亲身做过相关实验,尤其是最后一点。

我引用我以前发过的帖子来 ...

:env:env:env

我也泡了很多试样.结论与白老师一致.泡水色不能区分诲越.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2 13:16
Originally posted by wubing at 2007-11-11 20:32:
越南是有极细的木质,海黄是有棕眼大的木质。我想,拿越黄的极品和海黄的下品比,好像不合适吧?
和数学冠军比作文、和象棋冠军比体操、和体操冠军比。。。。。 那没法比。要不海越都拿极品比,要不都拿下品比。 ...


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真理!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2 14:55
多亏白老大的指点
作者: whgz2006    时间: 2007-11-12 15:37
一句话 ,"海越同宗",死认海无聊之极,越的价格以前够贱了
作者: 新手勇猛    时间: 2007-11-12 19:44
:)
海,越的讨论,100年也完不了.
除了很明显的区别的...很多是难分的
作者: whgz2006    时间: 2007-11-12 19:52
去争论本来差别就微小的东西等于浪费生命
作者: 一木知秋    时间: 2007-11-12 21:13
Originally posted by taijixiaoli at 2007-11-12 11:40:

:env:env:env

我也泡了很多试样.结论与白老师一致.泡水色不能区分诲越.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哈哈
作者: 一木知秋    时间: 2007-11-12 21:15
学习了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2 23:10
#25  

去争论本来差别就微小的东西等于浪费生命



不认同,很多科学家不都是在为一些微小的东西在研究吗?那也是在浪费生命?很多海越迷也是在浪费生命?
作者: shangpin    时间: 2007-11-12 23:12
我认为,不去研究细节,就不会有大的进步.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2 23:22
是的,不去研究,怎么有进步?很多东西,差别往往在细微之处。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7-11-13 13:36
Originally posted by wubing at 2007-11-12 23:22:
是的,不去研究,怎么有进步?很多东西,差别往往在细微之处。






见微才能知著。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14:38
标题: 看这两件,一海一越。孰海孰越,各自品像如何?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14:40
标题: 2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14:41
标题: 3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3 15:00
是海的?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19:53
标题: 箱是海的 罐是越的!
海的确很美且普遍,但越也有能比海的。在样品对比时把俩者的差距拉大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好越变成海,当然越不好了。另外个人体会,闻味很难区别海、越,浓淡、腥酸、叱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因材料所处情况和各自生长状况而有异。要想区别多看多比较还是能找到感觉的,我觉得没抛光前更易找感觉。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3 20:12
多看多比较还不是要从以上的方面来看,你闻过海和越打磨时的味道吗?要闻过, 怎么会说没差别呢?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香味。
我认为区分海、越的方法里,最有效的就是区分两种木的香味。
仅是个人观点。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20:28
标题: 恰好
就在这些天本人自制了一对越黄镇纸,朋友搞了根海黄根料打磨看设计。已成器的两种家里都有,也许本人悟性不够,从味上确无法确认。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3 20:52
各人区分和方法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有感觉的方法
作者: 三江渔夫    时间: 2007-11-13 20:54
标题: 这可以是“感觉”的表述了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木质坚硬,摸起来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油性较大,光泽度强,光滑如玉。
本人再加上点:纹路清晰,有丝绸感。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3 21:27
同意观点
作者: b2003    时间: 2007-11-13 22:12
学习了
作者: wubing    时间: 2007-11-16 18:35
最近海黄又涨了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8-7-3 20:33
美丽的越,呈现立体的海浪。
作者: taijixiaoli    时间: 2008-7-3 20:34
海浪
作者: braveeaglezhang    时间: 2008-7-3 2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oward    时间: 2008-7-3 22:58
越黄根料最象海黄.
作者: 古道西风    时间: 2008-7-4 13:26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人渔 at 2007-11-11 11:39:
学习了,很好!


作者: 陶朱公    时间: 2008-8-20 20:40
收藏!
作者: gjhmj    时间: 2008-8-21 09:10
单从照片分辨是海是越有一定难度.
作者: 默语    时间: 2008-8-21 09:30
学习了,很好。
作者: 默语    时间: 2008-8-21 09:31
从照片分辨是海是越有一定难度.




欢迎光临 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https://bbs.70j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