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3008|回复: 40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越南黄花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感谢关注在下林海微澜的同好。
许久没有鼓捣新帖子了,材质也好,器型也好,甚至工艺也好,这几个春秋下来,日积月累的,算是颇有些内容了。
于是意兴阑珊,渐渐地也就懒散了。
一转眼,秋水长天。
这些日子有意无意的,反反复复地哼着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算是个送别吧,告别南半球寒冷夏季的悲哀,告别公元2011.
于是再鼓余“勇”,做一件未“竟”的事,完完整整地写一个帖子:越南黄花梨。

说来惭愧,网络江湖的日子不短了,竟然从来没有为越南黄花梨写一个专门的帖子。
原本不以为意的,后来细细想了想,还是觉得值得好好整理一回。
从公元2007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开始。

林海微澜
2011-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这是2007年9月11日的旧帖子。
公元2007,是越黄扬眉吐气的年份。
两年前,元亨利杨波先生以中华传统家具文化载体的名义一手把海南黄花梨推上了神坛,两年后的公元2007,轮到越南黄花梨风生水起。。。。。。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六-越南黄花梨
去年今天的一篇漫话,周年了。
这一年,看着曾经的丑小鸭乘着火箭飞上天,所谓的越南黄花梨。
不少专家名家曾经是嗤之以鼻的。
直到今天,还是此黎非彼梨。尽管当初在花梨前面添了个黄字的始作俑者梁思成先生,从未有“黎”的文字记录。

有说专家名家就是鹰,即便有时候飞得比野雀还低,野雀也永远达不到鹰的高度。

不明白起名字时是怎样的典故,竟有了<野雀高飞>这样的一部电影。
电影的内容早已随着20多个春秋的过去而模糊,成为传唱经典的,是电影里的那首主题歌:《野百合也有春天》。
听说有一群血气方刚的台湾青年,因此而自诩野百合,在戒严年代的台湾标榜着向往民主,向往进步,在后来的千禧年,与其他志同道合者一起颠覆了国民-党百年老店。
民进党上台的2000年,是那只野百合的春天。

2007年,当可以说是越黄这只野百合的春天了吧。

有说老黄是不分海越的,王老当年,艾克当年,都不太计较出身。反到是如今的钻研者,研究者,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在下是爱好者,因为唯心的喜欢,所以不情愿去唯物地考究海与越之间,当如何在等号与不等号之中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真正的研究,其实不难的,找个植物学专业的本科,对方多半会这么说:先看叶子的形状与分布,再比较二者的花朵。。。。。。
看叶子的形状,看叶片的排列方式,奇数还是偶数。。。。。。
比较海越的花,不是看哪一个漂亮。花之于植物,用老广的话来说,就叫“祠堂”,传宗接代的,雄蕊雌蕊,花粉传播。。。。。。
抱着木头梆子比较纹理纹路油性密度,总觉得跟缘木求鱼差不多。。。。。。

还是唯心一点的好。所以,野百合也有春天。

躬逢盛世。稻米流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好文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好文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拜读了,谢谢!{:soso_e182:}{:soso_e18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犹如春风沐浴,自然清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同好的抬爱。
在下一介爱好者,对黄花梨不过是唯心的喜欢而已。
只不过,既然是唯心,窃以为还是纯粹一点好些。

没必要牵扯到“唯物”的功利。

我们打小所受的教育,历来都是说唯物比唯心好。
可仔细看看我们自己的文化与传统,似乎上下五千年的主流,还是唯心居中。
于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于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于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于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一脉相承的执着,无论怎么解读,在下都看不到“唯物”。

关于黄花梨,在下还是宁愿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唯物的前提之下,纯粹一点,唯心一点。
因为这是文化。
有形的唯物所看到的黄花梨,是一个外表分明的“器”;
无形的唯心所感悟的黄花梨,是一个纵横古今的“道”。

君子不器。

于是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路遥知马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越黄,自然是不得不提海黄。

海黄与越黄的这一对新世纪纠葛与扰攘,从公元2005之黄花梨元年开始,相互间价格攀比所演绎的波澜壮阔与前不见古人,绝对当得起精彩绝伦。

大致可以这么说,黄花梨的神话,从海黄开始。
始作俑者,无可争议为一人,元亨利老板杨波。
只是在每一波的海黄高奏凯歌之后,亦步亦趋者非越黄莫属。
于是2005的海黄登顶之后,2007年越黄大步流星。
2010年海黄百尺竿头没多久,2011的越黄继续扶摇直上。

这是当下的市场结果。

市场经济很残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反正是几个年头的风雨过后,海黄基本上已经难以为继。
不是上攻乏力,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本上断了后续的“米”。

海黄已然如此。
越黄不过是在重复海南黄花梨的足迹,步调上晚了一点点,而已。

海黄也好,越黄也好,在数量上都是王小二过年。

尽管至今依然有人质疑,甚至不屑于越南黄花梨的“没有户口”(没有学名,不见于英国皇家植物学院之植物名录)。

市场上可供流通的黄花梨制品的持续下降,已是立杆见影般的板上钉钉。
可以这么说,海黄制作已经基本上退出流通市场了,尤其是大件的家具成品。
越黄的家具,也越来越被“惜售”。简单地说:卖一件,少一件。
于是件件的价格都要一一请示老板,准了才可以出门。
这样的例子不多,比如中山风行(区氏臻品),早两没这么不利索。进入2010,所有的黄花梨家具一律不标价。。。。。。因为全部黄货都要老板一个人说话。顺便补充一句:风行从来不做海南黄花梨。
广东另一家黄花梨家具大户台山兴隆的“惜售”,比中山风行稍微晚了一年,而已。

新会地方原本还有数家以制作黄花梨家具起家的名企,只不过2007的暴风骤雨过后,主旋律已经从原本的“独立制作”升格为“二传手”--不少上了岸的新会黄花梨大户,热衷于“拿货”,“回流”,以及“转手”。

反正是到了公元2011的广东大地,批量开料越南黄花梨制造家具的企业,寥寥无几。
福建大概稍微好一点,也多不到哪里去。数来数去,也就是那几家大户而已。一只手数不过来?两只手绰绰有余。单说家具。

“面粉贵过面包”的匪夷所思,堪比现如今的越南黄花梨材料与家具。

存在未必合理。

反正是从公元2007开始,越南黄花梨坐实了第二把交椅。

身后才是所谓的“木中之王”,人称“贵气”的紫檀。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继续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兄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秋水长天的日子,正好一壶浊酒尽余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听课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抬爱。
上点图轻松一下吧。
越南黄花梨,窃以为当得起大美不言。
这个帖子里在下上传的图片,如无特别说明,一律都是越南黄花梨。
00e.jpg 00f.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4-17 06:24 , Processed in 0.199260 second(s), 4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