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中国家具协会主办的首届当代中国[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红木家具文化周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此次文化周集中展示了当代[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红木家具行业的精品,文化周所举行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播[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中国红木家具文化,并对消费者的红木家具消费进行指导。专家指出,下一个时期是转型期,红木家具产业应该从实用性的家具逐渐走向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收藏品,应该着重体现出红木家具的文化艺术性。
未来,红木原材料稀缺导致红木家具价格将持续走高。物以稀为贵,由名贵木材制作而成的家具本身就具有稀世价值,这也使得红木家具的收藏成为热点。因此,红木家具的购买逐渐脱离了对功能的强调,逐渐转向其本身具有的鉴赏和收藏价值。央视大型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学术顾问邓雪松认为,红木家具是传统家具里具有艺术性的、被列为收藏艺术性的藏品,而非家具。
实现设计转型是必然
材质的优劣一直是决定红木家具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材质并非是考察红木家具价值大小的惟一标准。
邓雪松分析:“红木家具行业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材质带动利益的递增。这个时期反映在消费者身上和反映在企业身上都是一样,很多企业利润来源于材质的上涨,我们消费者购买家具因为材质的上涨导致价格的上涨,这是既定事实。在下一个时期,对于行业而言是逐渐实行产业转型的时期,从家具制作转向家具设计制造,从实用性家具,逐渐体现家具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会越来越突出家具的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