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869|回复: 9

转贴 君子瓢-漫谈子冶石瓢 刘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九牛 于 2014-12-27 20:17 编辑

君子瓢-漫谈子冶石瓢
刘创新
“子冶石瓢”为家喻户晓的紫砂壶式,乃继清代嘉庆道光时期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之后,又一“文人壶”经典造型。“子冶石瓢”为嘉道书画名家瞿应绍向宜兴陶工订制的茶具,在壶上作画题诗,不但增添的茗壶的文化内涵,亦见证了当时文人过从的雅兴以及金石意趣。“子冶”即瞿应绍的字号,至于“石瓢”取名的由来为何?真是耐人寻味… …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壶铭。”(见于曼生壶铭)


曼生手绘壶式之中,仅见有“瓢壶”一说,最初并没有确切以“石瓢”名称,另一称谓乃提梁式的“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普遍上壶艺界习惯將“石瓢”与“石铫”混为一用,然而曼生的石瓢式从器形的创作概念其实与“石铫”的关系不大。从曼生另一个壶铭“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铭文的意思是说,石铫壶的制作是用紫砂泥抟制而成,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紫砂壶,而不是周穜(字仁熟,宋泰州人)那时候制作的那种石姚。周穜时代“石铫”是长什么样的呢?未见遗物,不得而知。但周穜曾赠苏东坡石姚壶,从苏东坡的《坡公谢周仁熟惠石铫》诗中可以得到一点相关的信息。诗云: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鲜未干。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苏公的这首石铫诗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周惠赠给苏东坡的这柄石铫壶的材质既不是铜也不是铁,而是颜色较深的,导热性差的石材,因为茶汤已经煮沸,而“龙头拒火柄犹寒”。作为吊在炭火上的烹煮器具,“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而砂铫尚焉”(清•震均《茶说》)。紫砂泥经高温烧结,其坚硬如石,将紫砂铫命其名为“石铫壶”当在情理之中。依此类推,将紫砂“瓢壶”改称为“石瓢壶”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铫”与“瓢”的历史情况不一样。

陈曼生缘何以“瓢”冠以此壶之名呢?在曼生壶式中多取材以各种瓜果为原形的铭壶,如:葫芦、匏瓜等。其中,葫芦在民间广泛将瓜壳对剖成了盛器,即成瓢。曼生可能就是依据后者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为“瓢壶”的。当然,为使用方便实用,艺术化的瓢壶与原形相比,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为方便提盖子,便于清理茶渣,壶盖为压盖,壶口为阔口;为使用摆置稳当,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使重心下垂。

从传世的紫砂壶看,道光时期经陈曼生手绘首创这种石瓢壶式,是文人与陶艺的妙合,蕴涵了几分人文意趣。而“石瓢”虽然见于“曼生壶式”,而其声名却是由瞿子冶加以发扬光大的。“子冶石瓢”主要特色是壶形上小下大,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水平直线,符合科学性,尤其适宜从上而下作俯视观赏壶身书画,且造型浑朴稳重、端庄敦穆,讨人喜欢。

“子冶石瓢”,见过有彭年、吉安、申锡、石壶子繁等作者款,而壶身书画有瞿应绍、乔重禧、邓符生等人创作。壶以杨彭年、吉安及申锡制作为主,前者更显秀气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具体在制作工艺上有着细微的区别,列举如下:器形上,彭年所制壶身较为低扁,壶流呈直管状,壶盖较大,盖沿薄而圆润,折把亦显得柔顺,选泥有紫泥与段泥两种,其作品的流存较少;申锡制壶则壶身明显高挑,壶流口部微张似喇叭状,壶盖小而盖沿厚实,壶把方折刚毅,泥料习用粗砂拼泥,存世较彭年壶多见,工艺上各显风采,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反映在制壶的艺术表现上。而署吉安款者,选泥、壶形皆与申锡相近,至于吉安为何人?目前无从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出版的紫砂壶专书及公私收藏的调查,统计子冶石瓢的流传与存世约35件,民间收藏多于公家文博单位,其中具年款者为三,即己亥 1839年、丁未 1847年、戊申1848年,如署年无误,可知子冶石瓢订制年份跨度近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出版的紫砂壶专书及公私收藏的调查,统计子冶石瓢的流传与存世情况,列举如下:                                                                    
1.        上海博物馆藏品。紫泥,壶身刻竹过墙及壶盖,铭文:冬心先生,余藏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倣梅花盦者。倣梅道人,子冶。盖内宜园,把下彭年,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2.        南京博物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茶香一屋,左右修竹。子冶。”壶盖镌:“补笙茶具。”壶底“月壶”。

3.        南京博物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竹性直也,乃如是云,宛转而屈曲要知。子冶并题。”壶底“壶公冶父”。

4.        苏州文物商店藏品。段泥,壶身刻竹,铭文:“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书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把下“彭年”,壶底“壶公冶父”。

5.        台北鸿禧美术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倣冬心本作此壶,何可一日无。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6.        台北成阳基金会藏品。铺砂,壶身刻山水画,无铭,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7.        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段泥,壶身刻竹,铭文:“清寒图里,此叶疏疏,三枝之三,三余之余。省三二兄清品。小谷制。”把下“彭年”,壶底“壶公冶父”。

8.        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绿润碧滋,茶烟如徐。小阁风晚,幽窗开时。子冶。”盖内“申锡”,壶底“壶公冶父”。

9.        画家唐云旧藏。泥质未详,壶身刻竹,铭文:“子冶竹中画竹,适日影移阴,因写此意。”,“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子繁茶具,子冶”壶底“石壶子繁。

10.       画家唐云旧藏。段泥,壶身刻画未详,铭文:“前松雪,后仲姬,今春水、朴卿夫妇相辉映。”款未详。

11.       画家唐云旧藏。铺砂,壶身刻兰,并铭文:君子之交淡如水,同心之言臭如兰。子冶画并题。壶底印:壶公冶父

12.       台北宋绪康藏品。铺砂,壶身刻兰竹,铭文:“红心如美人,素心如良友,作茗壶,一缕心香饮如酒。”流下镌“冶”,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13.       台南黄正雄藏品。紫泥,壶身刻竹,铭文:“读书评茶,有竹人家,子冶”。盖内“宜园”,把下“彭年”,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14.       台北王度旧藏。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不似柳,即似松,竿头叶底疏疏风。戊申青章上澣,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15.       台北翦淞阁藏品。段泥,(顾景舟配盖)壶身行书铭文“竹里煎,起茶烟。老冶。”,壶底钤“茶熟香温”,把下“申锡”。

16.       台北翦淞阁藏品。铺砂,壶身正面刻兰并行书题识:“以画竹法画兰,兰亦竹也,非竹非兰,未能免俗否”,盖面落款“子冶”。壶底“月壶”篆书印款,把下“吉安”篆书印款。

17.       自在轩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此坡公梦中见参寥诗也。后七年始验。若舟五兄先生清玩。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18.       碧山壶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一支鲜粉艳秋烟,此余画竹题句也。”,“史亭能制茗壶,以此奉正,子冶。”(壶盖铭文)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19.       碧山壶馆藏品。段泥,壶身刻梅,铭文:“罗浮香影,鹭洲题。”(鹭洲即乔重禧)盖内“宜园” ,把下“彭年”, 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20.       英国梅濮浩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一日不可无此竹壶。”,“香林茶具,子冶持赠。”壶底“月壶”。

21.       新加坡宋芝芹旧藏(现宜兴鲍伟东藏)。铺砂,壶身刻梅,无题铭,署“子冶”,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22.       马来西亚和正斋藏品。紫泥,壶身刻竹过墙及壶盖,铭文:“似疎而密,枝枝节节,抹抹叶,宜寒窗之冻雪。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23.       宜兴李明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子冶”,盖上镌刻:“憩人属,子冶”,盖内“贞祥”,把下“吉安”,壶底“石壶子繁”。

24.       安徽尹诗祥藏品(原上海张彦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竹箭有筠,君子之文。虚心友直,君子之德。竹泉大禅师清品。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25.       上海黄福弟收藏。段泥,壶身有瞿子冶刻竹,竹侧一圈镌刻铭文:“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书老。子冶自记”。文句隽永,耐人玩味。壶底“乐陶陶室”四字篆书阳文印款。

26.       苏州汤卫强藏品。段泥,壶身刻寿星,行书铭文不详。壶底“壶公冶父”,把下“吉安”。

27.       广州陈海藏品(原宜兴李明旧藏)。段泥。壶身行书铭文:以桂相恶其声,以浮江恶其名,不如壶。饮全我生。丁未仲夏,子治。印鉴:“茶熟香温”、“申锡”。

28. 私人藏品,原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旧藏。铺砂。满刻竹及宣和茶谱,“石田先生云,昔人咏梅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惟岕茶足当之。老冶”。底款“壶公冶父”。

29.       私人藏品。段泥。壶身刻竹并铭:“一枝竹,直而曲,茶初熟,老冶画竹。”底款:“壶公冶父”。

30.       私人藏品。段泥。壶身刻梅花并题:“传来春信,钱叔美,符生。”底款“壶公冶父”,把下“吉安”。

31,      台湾私人藏品。铺砂。壶身刻竹,行书铭文:一分竹,一分花...时己亥...。(道光己亥是1839年)。底款“月壶”。

32,      台南私人藏品。段泥。壶身刻竹,另一侧横刻行书诗句。底款“乐陶陶室”。

33,      台北翦淞阁藏品(失盖)。段泥。壶身刻竹过墙并题铭:“坡公风竹,此从石刻临摹,?禾正,子冶。”,“余见夙竹甚多,大抵作势有顺无逆,惟冯青洲一本则用逆笔,子冶。”。底款“茶熟香温”,把下“申锡”。



列表中所见,传世子冶石瓢具年款者为三,己亥 1839年丁未1847年戊申 1848年如具年无误,可知子冶石瓢订制年份跨度近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博藏品(杨彭年制) 20120608_fb0550b17fc203a03820EFAFJuz5BVYh.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牛 于 2014-12-27 20:36 编辑

这把是朵云轩旧藏,现归尹诗祥先生收藏
20120607_f49afa8c2002aa707d12bKDnrzCfV31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黄福弟先生珍藏 20120607_5c00f75897532ee4c3069aIWGxIf6im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罗桂祥藏品(上图为杨彭年制,下图为申锡制) y_e40fce52506d90510294oGU9eaTTtLJB.jpg ss120608_55764dfdb3924949a39ePbXcF6mUcEh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12-22 02:08 , Processed in 0.565785 second(s), 3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