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644|回复: 1

现在新闻信不信:为白皮喊冤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http://www.cb-h.com/news/scdt/2011/17/111755A7GH6I526634849.html

编者按:
    红木家具因其色泽温润、造型典雅、结实耐用等特点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外加上材质珍贵、资源稀缺,也一直是收藏者的囊中之物。不过日前曝出的《“白皮”料抹黑红木家具》的新闻,却让这个宠儿有些失宠。“白皮门”后,不少消费者、收藏者谈白皮色变,那么红木家具到底还能不能买?能不能收藏呢?  本期主持   高  鹏
本期嘉宾
李国君:江苏某红木家具厂总经理
陆木白:上海收藏爱好者
马  捷:北京收藏爱好者
也不全是白皮的错

  李国君:我看过红木家具被曝夹杂白皮的新闻节目,其实这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在红木家具里这样的事情是很常见的。白皮对于家具制作,应该是不能有的,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有色差,但含少量白皮也是允许的,比如说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和黄花梨等红木原料都非常稀缺珍贵,但红木原料多弯弯曲曲,存在空、漏、透等特殊性,如果全部以红木制作,不含任何白皮,一些原本还可利用的红木就可能会白白浪费,这也是暴殄天物。
  之所以行业内很难找到不含白皮的红木家具,是因为家具行业原料的特殊性。如果脱离原料特性这个现实,一味指责含白皮,这也欠妥。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白皮”,就要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来做。现在的红木标准依照《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其规定红木家具的外表和承重部位均不能使用边材,其他部位零部件表面的边材面积含量不能超过该零件表面积的10%(宽度小于8毫米的边材不计)。也就是说,新做的红木家具的外表应该没有白皮,内部影响结构强度的部位也应该不能使用白皮,而其他部位在零件上白皮的面积含量应不超过整体家具的1%。
  新闻报道中的个别企业在做红木家具时掺杂大量白皮,这是违反标准的。但是要求红木家具完全不含白皮,也有点不合情理。值得一提的是,在木料中少量含白皮,经过专业处理之后,并不容易被虫蛀。所以在制作高档红木家具时,一般在平时看得见的地方都不允许出现白皮,而隐蔽处有少量白皮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家具珍品,那就不能允许一丁点白皮存在。
  当然,现在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企业在制作家具时会使用多种材料,甚至使用现代工艺,但是用什么料、用几种料、是机雕还是手工雕、是拼板还是独板、有没有白边、有多少白边等等,需要说明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明白,才能让消费者信任企业。尤其是家具行业,只有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莫让工艺成为另一种“白皮”

  陆木白:新闻报道中称,红木家具掺入60%的白皮,在我看来这就是偷工减料。现在厂家根本没有尊重材料的心,且不说白皮,从粘合剂到榫卯,没有一样是真正在用技术做传世的东西。这些也算是家具制作中的“白皮”,但这些“白皮”比料上的白皮危害更深。
  红木家具是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的,它有着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一件上好的红木家具,从选料、烘干到设计、制作、雕刻、抛光、上色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工艺规范,如榫卯连接、手工雕刻、样式结构等。然而一些急功近利的厂家现在以胶水、铁钉代替了榫卯,用机器雕刻代替了手工雕刻,用简单的模板拼凑代替了风格特色,这些都是对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亵渎,是隐藏在红木家具产业发展中的痼疾,一旦蔓延开来,病至骨髓,结果是呜呼哀哉。
  过去很多老家具也有白皮,不过很少,而且以前的师傅能“藏拙”。现在一些厂家大量掺入白皮,而且还有理由,说是料不够大。料不够大是事实,但是得看怎么做了。比如说要整板的就很难,但如果拼板拼得好,就和做衣服打版一样,既省料又美观。
  另外,现在很多人买家具就是买木料,很少会考虑其他方面,而且是谈白皮色变,认为红木家具里就不能有一丁点白皮,我认为这就有点过了。一件好的家具还要看比例、做工,比如做个罗汉床,就是那几条大料要找齐了都不容易,还要一丁点白皮都没有就很难,但工匠能把白皮藏得好,白皮所占比例不过分,也能成全一个好物件,这些全都在工匠的手艺和想法中。
  总而言之,白皮怎么变也变不出木心的成色和美感,当然,专门把白皮列入设计概念的除外。但我认为白皮的量一定不能多,必须控制在相对量少的范围内。更为重要的是,在木料之外,也不能让家具制作中的各种工艺问题成为家具制作中的“白皮”,不然的话,真是不如杂木家具划算了。

怎能掩盖红木家具的美

  马捷:现在很多人因为“白皮门”,开始对红木家具产生了恐惧心理,但在我看来这和之前的 “紫砂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因为原料产生了问题,然后开始大肆炒作,但却忽略了其他因素。红木家具的名声和价值增长与现在红木家具里有没有白皮关系并不大,而家具的价值恰恰与木材、年份、品相、款式、存世量、工艺等多方因素有关。
  比如,老红木家具经常用手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老家具也有涂退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比如抽屉侧板,在老家具的侧面应该有倒角线,以免伤手,这些都是体现过去工匠心思的地方。而且老家具采用榫卯镶嵌的制作工艺,过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卯榫结构的制作方法具有高度精确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从而使传统红木家具做成之后不只是一件器物,更是一件艺术品,甚至是一种文化。
  老红木家具最令人赞叹的是手工技艺,一件家具不论其品种、类别、款式,或用料多少、部件大小,都经过了手工制作与加工过程。比如说老家具中有些藤面椅子,原来的藤面烂掉了,会留下穿藤的眼子,翻过来也可以看到。老家具的铜活件如果是原配的,应该被手摩挲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铜活件包括面页、合页、铰链、拉手、包角、镶条、锁面等,有些材质较好的家具还会选用白铜打造,时间长了会泛出幽幽的银光。
  锯、刨、刮、雕、凿、锉、兜料、嵌接、开槽、理线、装配、打磨、揩漆等一系列的手工工序,都是具体实现一件件家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条件。而且过去家具制作时在工时上放得比较宽,工匠的心态也相当平静,精雕细刻,圆润自然。
  为什么玩老家具,恰恰就是因为老红木家具中这份珍贵的手工艺创造的文化特色。一个小小的“白皮”难道就能掩盖住红木家具的美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 :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4-19 12:58 , Processed in 0.086977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