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价啦)替一位朋友代卖一件超重....重量级藏品(高达1.62米的乌木菩提古佛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件藏品全根料制作,全品无任何瑕疵。
朋友是因资金流转,忍痛割爱,如有坛友帮忙,我这位朋友会有酬谢,将赠送大块的根料金丝楠木茶盘料。

注意:可以用黄花梨物件作价抵换:48g :48g :48g ,价格28000元,可小刀。毕竟06年就是22800元进的。有意者可跟我联系。我负责转达,或者我告诉你我朋友的联系方式,您直接跟他协商。用藏品换是个好办法,多出的余额工行汇款。

[ 本帖最后由 流空 于 2010-5-3 06:05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3:0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此乌木雕得到中央台“爱家收藏”节目特约嘉宾崔自默博士(当代艺术大师范曾开门弟子)极高赞誉。

这件《菩提古佛图》木雕,材料是乌木。作品高162厘米,最大直径100厘米,最小直径53厘米,根部泡化中空直径30厘米,重约155公斤。该乌木质量上乘,本色乌黑发亮,不是人工染色及后天制作。
“乌木”是川人的俗称,其学名“阴沉木”,是一种“植物化石”,乃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于地质的变化,使许多树木深埋于古河床下并为泥沙所掩埋而形成的碳化木,是一种产量十分稀少、极其珍贵的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木、麻柳等硬木。由于山崩、洪灾、地壳运动等自然变化,许多古树被推倒后沉埋于古河床中,为泥沙所掩,被岩石挤压,多种矿物渗透、吸啄,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高温高压碳化过程。变成的似石非石、似木非木。 据碳 14 同位数的测定,乌木标本的最晚年代均在三千二百多年以上。乌木是在特定的地下水、土、温度等自然条件下和适应的矿物质中才能形成,且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方才深埋千万年而不腐。乌木色泽有黄褐、灰褐、青黑、黑色、黑红色、青铜色等,切面光滑,遇水色更深,色泽天然,不需上漆,性坚体重,纹理细腻,上蜂蜡、核桃油、橄榄油后颜色黑如墨,光亮似漆,日久不变。其木质坚实、细腻,用乌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乌黑发亮、古朴深沉、温存深润、浑脱高贵,且能长期保存,不怕日晒风吹且其木质不再生虫、发霉或腐烂,它的这些特点,是优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其他珍贵木材的特殊之处。 阴沉木很奇特,一般木头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金黄色灰,因此古时达官显贵都把乌木家具及工艺品视作传家之宝和辟邪之物,尤为珍爱,于是有“家有乌木一方,胜过珠宝一箱”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古谚。因乌木性纯阴,古籍中亦有入药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或将其泡酒或烧成灰泡水喝还能治疗感冒、祛风湿等疾病,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因乌木用途的广泛性和属性的神秘性,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神木”。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逾千年才能形成,故有“软黄金”之称。三峡地区也仅限于奉节县、云阳县和巫山县一带约200公里长的区域才有发现,在三峡水库建成后,这里将再也不会有阴沉木出现,人们手上保留的乌木将成为绝版。
《菩提古佛图》一作立意崇高,构图得当,堪称精品。造型中采用了透雕、圆雕和浮雕等手段,刀法有力,刻画沉着爽利。整体比例公允、重心稳当,把握得替。动、静、虚、实,相得益彰,是此作的巧妙之处。在此雕作的上方,是位苦行僧(十八罗汉里的沉思罗汉),他衣不遮体,栖于山峰岩壁之间,正参禅默坐,似乎他眼前有白云悠悠而过。右边放着一枚香炉,飘绕烟尘,化于无际。崖下托塔罗汉与护法罗汉,更为传神。漂亮、华丽的坐骑,多出几分华贵与典雅。他们在谈经论道,似乎又有所辩论,透露出苦行僧的一种求道的执着与超脱。苦行僧神情大方、凝重,一种悟道之后的法悦,漾然于微妙表情之间。人间的幸福,大抵也如此,那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劳动者的平常之心、和谐之情。图中金钱松苍劲、蓊郁,古藤生机盎然,都细致地给以交待。世间浮华,如过眼云烟,惟独这平凡的快乐,才是心中应该永驻的所在。
《菩提古佛图》一作,放在博物馆或者家中客厅欣赏,都不失为一件上等的藏品。


原文地址:http://www.cuizimo.com/Article/C ... /2007010416363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3:0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菩提古佛图》一作立意崇高,构图得当,堪称精品。造型中采用了透雕、圆雕和浮雕等手段,刀法有力,刻画沉着爽利。整体比例公允、重心稳当,把握得替。动、静、虚、实,相得益彰,是此作的巧妙之处。在此雕作的上方,是位苦行僧(十八罗汉里的沉思罗汉),他衣不遮体,栖于山峰岩壁之间,正参禅默坐,似乎他眼前有白云悠悠而过。右边放着一枚香炉,飘绕烟尘,化于无际。崖下托塔罗汉与护法罗汉,更为传神。漂亮、华丽的坐骑,多出几分华贵与典雅。他们在谈经论道,似乎又有所辩论,透露出苦行僧的一种求道的执着与超脱。苦行僧神情大方、凝重,一种悟道之后的法悦,漾然于微妙表情之间。人间的幸福,大抵也如此,那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劳动者的平常之心、和谐之情。图中金钱松苍劲、蓊郁,古藤生机盎然,都细致地给以交待。世间浮华,如过眼云烟,惟独这平凡的快乐,才是心中应该永驻的所在。(学者艺术家,范曾开门弟子—崔自默博士评语)摘自自默文化网http://www.cuizimo.com/Article/Class32/Class52/List_8.htm
本文作者崔自默简介:崔自默,原名崔宏勋,别署崔祝语,号无言居士,室名柷敔堂、信芳楼等。1967年生于河北省深泽县。理工科学士、硕士,艺术史学博士,师从国画大师范曾教授。主要从事学术学、艺术史学、美学研究,提倡“有用的文化”,主张艺术研究科学化,理论联系实践,艺术创作包括书法、篆刻、国画、油画、瓷器、雕塑、装置等。曾任《中华文化画报》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职创作员。主要著作有《从前》、《章草》、《为道日损——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崔自默篆刻集》、《余心有寄——崔自默书〈文心雕龙〉句》、《崔自默水墨情怀》、《文怀沙崔自默书画作品集》等。(详细资料可查看“自默文化网”:www.cuizim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3:0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唐树成  作品

题《菩提古佛图》之一

一境浮图修画梦  千秋朽木动凡心
渐说阴沉春气到  有朝云外露华容
一境浮图修画梦  半根朽物印禅心
渐说阴沉峥嵘绕  万人观止叹玲珑
                                          
题《菩提古佛图》之二

趺坐静思悟,恒河岸天竺;无患菩提子,净水尘世俗。
富贵小王储,佛焰照野鹿;一枕救世醒,苦集灭道诂。
俗缘无边渡,慈航帆影疏;犀象坐骑引,镇宅心魔除。
托塔灵光曙,菩萨罗汉护,释迦舍利惠,摩崖造浮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3:3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我朋友是一位高手玩家,他入这件藏品的时候,是上万的,当时是06年(红木都没有兴起来,物价多低)。过了四年,艺术品身价翻了多少倍大家也明白,恐怕不比房价翻得倍数少。不过,他愿意以原价出。请抓住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5-2 13:32 | 只看该作者
:48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5-2 14:02 | 只看该作者
雕工精美!:48g :48g :48g

[ 本帖最后由 zzistc 于 2010-5-2 14: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5-2 14:13 | 只看该作者
瑰宝级材质,完美级神雕
出神的意境,低廉的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2 16:40 | 只看该作者
好物件,可惜运输太不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5-2 16:41 | 只看该作者
请请价看: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5-2 18:35 | 只看该作者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8:44 | 只看该作者
问价的朋友价格已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5-2 20:08 | 只看该作者
请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5-2 21:28 | 只看该作者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5-2 21:45 | 只看该作者
很漂亮,请个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10-25 06:35 , Processed in 0.597795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