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匠人使鳔和鱼鳔的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8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秀林、光年

  过去的传统,木匠都要使鳔胶,据说使鳔的技术还是鲁班爷发明的,这里面还有一个过去口口相传师傅教育徒弟的故事。

  徒弟跟鲁班爷学了一段时间,自己觉得手艺已成该走了。这天师傅没在,给鲁班爷留了一张条后,不辞而别。鲁班爷回来一看,徒弟家里有急事走了,急忙追到河边,船已经开了。徒弟对鲁班爷喊:“师傅——我走了,我还没跟你学使鳔呢!”这时教也来不及了,鲁班爷忙说:“你张嘴。”说着鲁班爷,啪,吐了一口唾液,徒弟一躲,掉在水里,被鱼吃了,就这样产生了鱼鳔。

  过去匠人使的鳔胶都是自己制作的,要经过选、泡、砸、滤、晾等好几道工序。

  首先要选择海鱼的鳔,因为河鱼的鳔黏性不如海鱼,而且个头也小;接着泡鱼鳔,开始泡的时候先把鱼鳔浮头上脏的东西去掉,用温水泡一天半到两天,摸着原材料有点黏度,里面没有硬芯了,就泡透了;然后有一个砸鳔的过程,老话说:“好汉子砸不了三两鳔”,是说你身体有多棒,一天也砸不了二三两鳔,原来这不仅仅是力气活,更讲技巧:用铁盔盛鳔,使铁杵砸,随砸随兑温水,砸到铁杵一提鳔浆能拉出线来才行。再上锅兑水熬,这锅是特制的要隔水加热,否则直接熬,胶很容易糊,一般熬得量少,至少也得熬10来个小时。然后,用铜纱过滤,倒出来,在容器里还没完全凝固呈冻状时,用小刀拉成小条,挂起来晾干。

  制鳔胶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是注意夏天容易臭,不过臭鱼鳔浇花是一绝。说起来这鱼鳔还能治病,治砍头疮。俗话说:“上疸轻,下疸重,得了中疸要了命。”这上疸,就是脑后生疮——砍头疮,疼得要命,将鱼鳔熬了,喝下去就可治。

  这鳔胶使的时候拿温水泡,泡好后再重熬,也得隔水熬上三个小时以上。不同季节使鳔的稀稠不同,“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冬天,天气凉容易定(凝固),使稀一点;夏天热,热且散不出去呢,要使稠一点;春秋季节,使刚好,用鳔刷一提,拉线。这熬鳔用水的量在于匠人的经验。

  还有使鳔的鳔刷也有讲究。这鳔刷没有使毛笔的,使藤子,把藤子尖用热水泡,用锤砸成毛笔形,拿这个往眼里抹鳔,不掉毛。

  使鳔胶的最大好处,天然环保。对于硬木家具来说,鳔胶作为榫卯结构的辅助,可以拆卸,可以修,不像现在使的化学胶,粘上就打不开,只有破坏了家具才能打开,所以老匠人管它叫“绝户胶”也不为过。也比乳胶好,使鳔胶拼好缝,用冷水泼不开,如果用乳胶见冷水就开了,因为鳔胶是用热水才会开的。

  最近,日本人发明了“广阳胶”,这种胶就是从鱼鳔中提取出来的,国内已有少数硬木厂开始使用。我们的传统技术让外国人发扬光大,这样的发明不是出自咱中国人之手,确实让人遗憾。



(原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18 21: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贴!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19 09: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顶,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7 1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9 10: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正在装修,用的是猪膘胶,效果一样,异常结实。木工说千万不能用乳胶,会开裂的。不过施工起来是挺麻烦的,用电饭锅烧热水(容易保持温度又不太沸腾),里面再坐一个小盆熬胶。最麻烦的是木板的预处理,要保证粘合面非常平整。这样才粘得牢。这需要木工仔细加工粘合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9 21:1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在秀林老师工作室,亲眼看到如何制作鱼漂胶,如何使用,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5-25 09:3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听听老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5-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5-25 21: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5-25 21:36 | 只看该作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更正一下,广阳胶和鱼膘一点关系没有,纯化学胶水。
但是没有一点贬低化学胶水的意思。
个人认为 -环保,胶合强度好都是好胶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5-25 23: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山娃 at 2008-5-25 21:36:
更正一下,广阳胶和鱼膘一点关系没有,纯化学胶水。
但是没有一点贬低化学胶水的意思。
个人认为 -环保,胶合强度好都是好胶水。

    胶水就是能够粘接二个物体的物质。胶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涂在二个物体之间才能发挥粘接作用。
     胶水的粘度(cps): 胶水的粘度用布氏粘度计测出,单位是"cps厘泊"。胶水的粘度的读数一般在300~30000cps之间。
     在水溶性的粘合剂中,固体含量并不决定胶的粘度,而在于胶水的配方内的增塑剂、增粘剂等等,影响胶水的粘度值。
    一般情况下周围的环境温度越高"粘度↓","温度↓粘度↑"。水在27℃时的粘度为"1"。
    水溶性胶水的粘接原理: 胶水中的化学成分,在水性环境里。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白胶中的醋酸乙烯是石油衍生物的一种)都是呈圆形粒子,一般粒子的半径是在0.5~5μm之间。物体的粘接,就是靠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在胶水中,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当胶水中的水分消失后,胶水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
    在胶水的使用中,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高分子体相互拥挤,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同时,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这就是为什么在粘接过程中"胶膜越厚,胶水的毡接效力就越差的原因"。涂胶量过多,胶水大起到的是"填充作用"而不是粘接作用,物体间的粘接靠的不是胶水的粘结力,而是胶水的"内聚力"。
    如果不是水溶性的,其实原理也大同小异,就是用其他溶剂代替了水罢了


    动物胶粘结的原理是动物蛋白之间的吸引力,解除动物胶水之间的粘性的原理就是使得蛋白质变性,常用的方法是加热。好比一个把鸡蛋煮熟的过程。
  
   加热的方法也常常能解除化学胶水之间的粘性。在下曾做过实验,在一定的温度下,解除化学胶水的粘性并非不可能,故绝户胶之说个人认为应是有待商榷

  除了加热,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除胶水的粘性,依照化学上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溶解化学胶水即可,如502胶水很容易溶解于丙酮……

   胶水的易拆性和牢固性应该是矛盾的一体两面。鱼和熊掌能兼得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5-25 23:4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8-5-25 23:31:

    胶水就是能够粘接二个物体的物质。胶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涂在二个物体之间才能发挥粘接作用。
     胶水的粘度(cps): 胶水的粘度用布氏粘度计测出,单位是"cps厘泊"。胶水的粘度的读数一 ...

专业。
鱼鳔胶是传统的,复兴传统的精神值得称赞。但是不是最好,我想问一句。
我没有用鱼鳔胶,我用的是大鹿的TE-9的胶水,不错,3800一组,老贵。

[ Last edited by 小山娃 on 2008-5-26 at 00:1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5-25 23: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5-25 23: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悦木轩主 at 2007-1-18 19:25:
文/秀林、光年

  过去的传统,木匠都要使鳔胶,据说使鳔的技术还是鲁班爷发明的,这里面还有一个过去口口相传师傅教育徒弟的故事。

  徒弟跟鲁班爷学了一段时间,自己觉得手艺已成该走了。这天师傅没在 ...





错误,化学胶并不是绝户胶,是可以打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5-26 00: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TE-9鬼子的描述是硬木红木用的胶合剂
查了一下,小日本还真的做蛋白系的木工胶合剂,也还是大鹿(oshika)的。
品名:酪豆1号
问问多少钱一组,整组来试试。

[ Last edited by 小山娃 on 2008-5-26 at 00:4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01:53 , Processed in 0.439782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