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9|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檀] 转------胡晓鹏说紫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5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胡晓鹏说紫檀

这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的一篇文章,是对我五年来认识紫檀的一个总结,目的是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紫檀。写这种学术性的文章对自己是一个考验的同时也希望是接受批评的一个机会。在我之前,已经有几位老师曾经对这“类”木材进行过很多的描述了。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向大家详细介绍一“种”而不是一个类、一个属(紫檀属)的木材。这种木材的名字在我这里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紫檀。

紫檀其木质坚硬,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作为吉祥之木,佩之以保平安吉祥。紫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公元1世纪,当今柬埔寨与老挝南部、越南南部与泰国东南部一带出现了一个岛国。这个国家的名字在晋催豹《古今著》中记载叫做“扶南”。这个国家是在史书中可以最早追溯到的紫檀产地。

我国是紫檀木应用最多的国家。开始大量使用紫檀是从明代永乐年间开始,郑和下西洋后从东南亚带回了这种木材。此后,喜欢紫檀木的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便派人至南洋大量采办紫檀木,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这个时候南洋群岛为数并不多的紫檀木已经所剩无几。截止到清初,当时世界上的紫檀木绝大多数都被中国所用。清朝政府也曾派人到南洋采办紫檀木,但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新材规格规格太小,无法使用,来源开始沽竭。因此,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家具便逐渐开始用红木所替代。同时朝廷也开始向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由于收购价格昂贵,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在这个时期几乎被收光。当时这些木料大都用在了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的装饰。至袁士凯时期,中国仅存少量的紫檀木全被用光。之后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曾认为真正的紫檀木已经绝种。这期间很多专家学者对紫檀木一直存在很大分歧,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紫檀木就是蔷薇木。从明代到清末,中国到底使用了哪些现在所谓的紫檀品种就好像是个谜。直到1996年,江苏长江贸易部从印度洋岛发现并购回了上百吨紫檀原材并经过故宫专家鉴定后,经鉴定确实是中国明朝时期曾使用过的紫檀木。从此否定了真正的紫檀早已绝迹与当初一些学者认为紫檀木就是蔷薇木的说法。从此以后,紫檀这种木材开始“复苏”。一直到今天。 随着国家海关贸易的昌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商家们十余年的努力与创新,紫檀木已变的面目全非。非常多的新名词儿开始大量的出现并得以应用。凡是与紫檀类似的木材一律与“紫檀”命名:科特迪瓦紫檀、非洲紫檀、安达曼紫檀、掌状紫檀、安哥拉紫檀、束状紫檀、大叶紫檀、猫眼紫檀等。还有一些根本没有紫檀木特征的木材也与“檀”字挂靠:红檀、绿檀、黑檀、白檀、黄檀、青檀等。红木市场非常混乱。在此期间,被不法商贩所坑蒙的消费者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先是于2000年8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实施了GB/T 18107-2000 红木标准。出台后由于很多现行标准无法得到现实中的应用,对商家也没有起到实际的规范作用,同时也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又于2008年9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了QB/T 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同时作废了98年由轻工业局实施的QB/T 2385-1998家具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从明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些稀有木材的定义、分类一直无法准确的被定位。包括紫檀在内,一直困扰着很多人。

曾经有学者把紫檀分为了很多种,例如牛毛纹紫檀、**紫檀、鸡血紫檀、金星紫檀等等。这样就非常容易令大家误解。我认为一些文献的目的不能仅仅是证明自己、传播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有历史与社会责任感。上述紫檀名称不能成为紫檀的分类,只能是紫檀的某一个特征,根据生长环境、土质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生理特征。如果不谨慎用词就会造成学术上的混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利于有效的传播知识。例如现在林科院对紫檀的检测标准:“单列同形短射线(高度一般不超过10个细胞),叠生排列;主要为带状薄壁组织,常含菱晶。

红木标准对紫檀木界定只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深色心材的紫檀树种。二是含水率在12%时木材气干密度大于1.3。三是管孔平均弦向直径不大于160um。符合上述条件的,即使暂未列入标准的树种,也可叫做紫檀”。在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理解。凡事都要依靠科学方法来验证的今天。对于这个1200元的鉴定费用与鉴定标准。我只能用四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下面我对紫檀进行一个详细的描述。 紫檀的产地是南洋群岛的热带雨林,这里指的是野生林,成材在千年左右。中文学名: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原产地为迈索尔帮。这种木头我一直称为紫檀老料。这是我认定的最真实的紫檀。它在《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性寒,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现在并不多见。那么我们现在市面上这么多的所谓小叶紫檀的木头是什么?就是紫檀人工林,这种木头在亚热带地区大量的存在,也是商家们所说的新料。在明清两代经过三百多年的砍伐收购之后,到了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的紫檀天然林已经所剩无几,印度政府开始重视紫檀的价值,进行了人工引种的开发,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最初引种的人工林已经初步长成,印度迈索尔的紫檀树林的数量和面积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但当地政府也早已认识到紫檀为濒危物种,与**、檀香木一样禁止贸易,并选择合适地点继续扩大人工种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对古家具认识和喜爱程度的不断提高,仿古家具逐渐兴起并受到人们的追捧,对紫檀黄花梨等珍惜木材的需求量也剧增。由于印度政府对于紫檀木是禁止贸易的,因此国内的木材商便与境外的木材商勾结,通过各种途径走私紫檀木。所以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真正的紫檀木全部走私进境的且99%为人工林木材。人工引种的紫檀,最早出现在印度,后来斯里兰卡以及中南半岛的国家都有引种。这种紫檀木直径较大,空心少,比重接近1G/CM3,但是绝大多数不足1 G/CM3。从干材外表看与天然林檀香紫檀区别并不大,但从端面看紫色圈与黄色圈相连,有色差,尤其是接近中心部分尤显现黄色,甚至还有的偏白。锯成板材后,略显浅黄色,硬度差,质地疏松。从原木表面经常可以见到由于活节生长所导致的类似黄花梨的大凤眼纹,这些特征在原产印度的天然林紫檀木中是很少见的。还有就是各地方人工引种的紫檀木由于土壤成分与迈索尔地区的不同,因此木材颜色也有显著差别。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地区石灰岩地质特征明显,土壤为富含矿物的深色土,在这样土壤上生长的紫檀木颜色深、硬度大、油性强。而在其它引种地区生长的紫檀木上述特征都不如原产地紫檀木。这种人工引种的紫檀木新材颜色过于猩红并偏黄,色素不足,上浆很慢,硬度差,易开裂。颜色变深的速度特别慢。人工引种是保护紫檀木的有效办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种人工呵护的温室中成长的紫檀木其木材质地是不可能与老紫檀木相提并论的。现在红木家具厂用这种人工林做家具一般要经过做色后再用化学硬化剂进行固化处理,以增强木材本身的硬度。总之,这种人工林是不能与明清紫檀家具取材相提并论的,但现实的是老紫檀已经非常稀少,目前只能用人工林进行替代。毕竟人工林也是紫檀,现在我们把这种紫檀新材称为紫檀也是无可厚非的。它在木材中也属上品,其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

就目前市场上经常见到的血檀来看实际上多数为非洲檀木。“血檀木”与印度小叶紫檀这两种料品质相差是非常的大,其价稚本只是印度小叶紫檀的1/5。现在常见的非洲紫檀也有两种,一种木质较差,棕眼大,纹路成直线型。另一种木质较好,现在则常被用来冒充印度小叶紫檀,其特点是颜色发深,纹理较有规律,打磨后缺少光泽。因为这种木材现在也被归为紫檀木。所以用其鱼目混珠者甚多,将非洲檀木误导或是仿冒为印度小叶紫檀销售的屡见不鲜。也是由于印度小叶紫檀目前进口困难货源紧张,经常缺货,所以才导致现在大部分紫檀产品以非洲紫檀木充代,有经验者可以辨认,但绝大部分的人不能辨别. 老紫檀属常绿乔木、主干高15米以上,直径20厘米左右。树干挺直、空洞较少,用手指敲原材端面有清脆的金属声。边材黄褐白色,心材紫红色,有非常美丽的黑色花纹,并有极细密的布格纹(波痕)。木质里含有丰富的紫檀素及油胶物质,纤维组织呈片状交叉状,管孔(棕眼)内充满亮晶晶的硅化物(侵填体),油润坚重。含水率在12%时一般比重1 1以上,最大比重1 3以上,也有少数质轻者比重小于1,比重大、汪质重者几乎不见棕眼、更无蟹爪纹,细润得象光亮的塑料板。新鲜剖面有淡淡的酸香味,心材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快由紫红转为紫黑色。  新紫檀属落叶乔木,大都为灌木,主干高5米以上,最大直径30厘米以上,一般直径15厘米左右,树干扭曲少有平直,空洞极多,有"十檀九空"之说。边材黄褐白色,心材橙红黄色,少有黑色花纹,有非常细密的布格纹(波痕),木质里含有丰富的橙黄色素,绝无紫色,油质较少,比重1 1以上,纤维组织大都呈S状结构。管孔内硅化物较少,细密弯曲,极像牛背上的毛,所以被称作"牛毛纹紫檀"。心腐或空者管孔内黄红色沉积物极多,扭曲飞动,犹如铸进去一般,极为美丽动人,也有"金星紫檀"之名。金星紫檀并非另一种紫檀种。有文章介绍说金星紫檀有金色纤维,此讲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很多木材都可以出现这样的特征。很多木材的密度、颜色、油质多少,管孔内含物、粗细排列走向、花纹多少等等经常有发现有形同之处。同一颗圆木中,边材与心材也有密度和颜色上的差异。紫檀新材新切面有明显的蔷薇花香味。制成家具日久油质重者呈深琥珀色,失蜡者呈灰褐色。很多衅家具为了仿老紫檀色泽,大都作色或用石灰水浸刷,使美丽晶莹的橙红色变成了紫黑色,天然花纹层次美感荡然无存,非常可惜。清后期有一些家具是用这种木种所制,相对来讲,存世量也较多,对此种紫檀识者居多。  从紫檀的使用情况、加工方法、成品家具及其文化、社会、商业价值各方面来看。都与其他红木类木材(酸枝、乌木、鸡翅、花梨等)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至于花梨的材质比酸枝木还差,与紫檀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我们现在应该认定的紫檀木,应该是印度的小叶紫檀,其特点是鸡血红色。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木材,是现有紫檀属木材中最高级别的。其木质甚坚,入水即沉. 此种材料也一直没有大料,目前更是货源缺乏.所以才有非洲紫檀冒代。现在被定位的紫檀类木材用有十五种以上。在中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亚热带地区多有培植。其中以东南亚材质最佳,以印度质地最好。 我们现在市面能见到的所谓的真紫檀大都就是指印度小叶紫檀了。这里再次概述小叶紫檀的特征以加深各位木友的印象:散孔材,生长不明显。心材新切面桔红,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常有不规则黑色素分布,划痕明显。木屑水浸出液紫红色,有荧光。管孔在肉眼下几不得见;弦向直径平均92μm;数少至略少,3~14个/mm2。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或略带波浪形的细线(宽1~2细胞),稀环管束状。木纤维壁厚,充满红色树胶和紫檀素。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不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没有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甚细至细,纹理不规律,牛毛纹特征明显。气干密度1.05~1.26 g/cm3。小叶紫檀的木屑放在白酒中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印度小叶紫檀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还不能排除其他檀木也有这类特征。 紫,寓意着祥瑞,在加上紫檀特有的优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两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视。两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袭能工巧匠打造各种紫檀家具、饰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2:21 | 只看该作者
:L :L :L ,怎么是这格式!:Q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16 00: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16 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1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17 19:44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17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17 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的帖子

直到1996年,江苏长江贸易部从印度洋岛发现并购回了上百吨紫檀原材并经过故宫专家鉴定后,经鉴定确实是中国明朝时期曾使用过的紫檀木。从此否定了真正的紫檀早已绝迹与当初一些学者认为紫檀木就是蔷薇木的说法。

就冲这句话,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价值!: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18 09:29 |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晕,以前也看过,但是怎么都看不出真正的标准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5-18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mwu 于 2009-5-17 22:50 发表
直到1996年,江苏长江贸易部从印度洋岛发现并购回了上百吨紫檀原材并经过故宫专家鉴定后,经鉴定确实是中国明朝时期曾使用过的紫檀木。从此否定了真正的紫檀早已绝迹与当初一些学者认为紫檀木就是蔷薇木的说法。

...


“就冲这句话,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价值!:lol”

  没仔细看,感觉还是可以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5-19 11:1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又一篇误导人的文章。

最怕的就是这种真假参半的文章,毒性最大,误导性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5-19 11:53 | 只看该作者
长江贸易部的紫檀就是让胡德生蒙羞的那件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5-19 12:28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5-19 13: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08:40 , Processed in 0.1372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