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4847|回复: 11

中式装修应与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1、中式装修讲的是中国传统也就是平和与中庸,与现代装修的个性与张扬相区别,追求的不是时尚。
2、中式装修体现的是文化氛围,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和外面的世界不同,在这里是我们修生养性,积蓄力量,准备明天的生活的地方。
3、中式装修应按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去设计自己的家,文化和生活结合起来,现在的装修公司不能依赖,本人找了四家公司设计,包括美院的,北京有名的,还有本地有施工实力的,美院的是古代家居的粘贴,不知道生活的实际,北京的是古家具的堆砌,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本地的就不说了,最后我与"设计师"交流时说,中式装修不是现代装修的COPY,是中国文化的沉淀,也是我们生活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你家是怎么设计的呢?
给大家学习学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有很多,所谓”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像空间,那么这个’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落到实处究竟该体现在那里呢?

好比“出门要穿戴整齐”可以是西服革履,长衫旗袍也没有错啊,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正装,都长得不同,有对错吗? 没有!再高明的设计师也解决不了“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个命题,答案在每个顾客心里,你不说出来,设计师怎么知道? 

当然设计师有他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在和你的沟通中引导客户,提出专业建议,共同把客户的愿望化做可执行的具体表现!如果你只说:我要体现‘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那这事情就做不下去了,就好比去餐馆跟招待说;“我饿了”那人家该给你上什么菜好呢?

其实这些设计单位未必象您形容得那样不具备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力,我觉得有几点原因可能导致上述状况。

1.他们一定会按照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做,也就是设计界业内常说的:先做对,再做好!平庸的东西肯定不雅,和文化不沾边,
不过平庸的东西必然中规中矩,不会“错”!

2.他们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吧!而中国传统的大雅,恰恰是讲究那种‘举世爱栽花 老夫只栽竹“的境界,繁复罗嗦,堆砌图案的“花”在目前价值观里肯定是价格昂贵有身价的,而恬淡清雅的”竹“则没多少人耐得住那份”淡“,他们必然会担心被客户数落买了廉价商品。

有句经典的话叫”没有伟大的设计师,只有伟大的客户!“ 如果您可以在之前和设计单位沟通足够清楚,我觉得他们应该有足够的功力去做,至少执行能力是不该被怀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执行能力是不该被怀疑的!”这句话很适合现在设计师的执业思想或态度,但中式装修,包括有的工作,不应作为赚钱的产品,而应像自己的作品那样去用心去做,现在年轻人(大部分设计师很年轻)有点躁,只知道钱,不知道钱是如何赚,只有把当前工作做好(与别人相比),得到社会承认,不怕没有面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观点其实没错,目前的绝大多数设计师都不是用心在做事,但不等于没有水平!既有水平,又愿意用心来对待每一个案例的设计师,可遇不可求!求人不如求己,有些东西还真得自己多费些心力! 你要求他要敬业要用心,他不答理你也是枉然!


不过有一件事您得知道,眼下象您这样有要求,有追求的人真的不多,之前被您大大不满意的装修,放在大多数人家里,人家也许不知道有多满意了!

设计师和整个市场人群的品位是互相作用的,设计师引导市场提升,市场上高品位的人多了反过来也促进设计师敬业程度的提高,以目前国内大多数人的修养来说,您真的不要指望设计师会投入很多心力,因为他可能刚出道时候曾经的倾心之作被低俗的客户大改特改,改到伤心,做几个这样的客户之后,必然将心态调整到“随便做做”,资格老点的就备几个套餐,东用西用。

市场上都是烂菜,您要不就挑不那么烂的,要不就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设计师还处于懂得如何安排灯控开关才能让业主睡觉时手够的着的层次。尤其是那些刚出校门,没有很多的生活体验的。
更多的,实在是不敢奢求。
因为现实是,我在一次上海的装修展会上,我问了近十个设计师,都说懂中式装修,可是只有1个知道什么是官帽椅。连专业的知识都没有去用心的话,你还要他去揣摩文化在家装中的体现,不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都言之有理,这也是我上这个网的原因。

现在的设计师不懂中国文化,这不能怪他们,我们这个社会,本来就日益趋离文化。我也曾力求在我的新家里加如足够的中式元素,展现我的爱好。但是发现事实不是这样。我没有钱也没有时间来培植自己的爱好,何况家也是一个大集体,不是我自己说了算——按照理想的方式生活,谁都想,但谁都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的其实是目前普遍急功近利的结果,旧时候不论干哪一行,没有多少年的学徒生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做起,是不能进阶下一步的,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就顶个设计师的头衔,干一两年混个脸熟就“资深”了,一心想做大设计,却可能连过道该留多宽能走人都没搞清楚。

上面是设计圈子内的问题,不过从客户群体来说,也存在相当大的误区,你随便问个在建材市场买东西的人,有几个自己在家装前搞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的?除了翻版别家,翻版时尚杂志外,那些请了设计师的就认为自己只要交了设计费就万事大吉了,“设计师收了钱就该他来设计,如果自己参与岂不让他白赚了?”你如果问他要装成什么风格,他便扔给你“田园””乡村“”古典‘现代“之类的形容词,拿两种木材让他挑挑,他都说你这个设计师怎么什么都让我决定!你决定了他又说:这个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究竟设计师该做什么,房主自己又该做那些功课,恐怕没几个人心里清楚,如此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目前这样的状况!

还有最重要的问题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懂得装修是个什么样的过程!问问大家,都认同是施工那一两个月时间,最多加上之前跑市场和后期大扫除了!

到开工前几个月才开始张罗,就已经注定会有无数遗憾留下,所谓”装修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根本就是草率和急功近利的托词。

我理解的完整的装修过程应该是这样,

先经常地,甚至干脆住进毛胚的新居,呆一段日子,体会其中在日后生活中有些什么使用上的问题,实践心里有些冲动的理想是否可行。

尽可能地多跑市场,不要因为初见某建材感觉惊艳而轻易买单,过一段时间如果你没有见到更好的,或者经过心理上的沉淀对那东西仍然持有好感才出手。

对家里的一些局部应该备几套方案用以变通,因为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有种种原因造成原计划必须改变的状况!至少不要一跟筋,特别是年轻的女业主比较容易钻牛角尖!

然后是通常的一两个月或者稍微多些的施工,打扫,进家具。。。。。。至此就告装修完毕吗?

不然,完整的装修过程少不了”人’这个元素的融入其中,“居住”应该被视为装修过程中一个最重的部分,人与居家的充分融合,每一件东西,每一出拐弯,在生活中都经过人的参与而变得圆融,不合心意的要及时更换,有质量问题的要及时修缮,一段日子后才真正称得上“装修结束”留给各位的是无穷的生活享受,及对过程的回味,至于“遗憾’吗,小小的总是无法避免,月有阴晴圆缺,不也很美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eyinhai 发布
[B]“至少执行能力是不该被怀疑的!”这句话很适合现在设计师的执业思想或态度,但中式装修,包括有的工作,不应作为赚钱的产品,而应像自己的作品那样去用心去做,现在年轻人(大部分设计师很年轻)有点躁,只知道钱,不知道钱是如何赚,只有把当前工作做好(与别人相比),得到社会承认,不怕没有面包。 [/B]

执行能力不该被怀疑?执行力来自于能力,不取决于思想和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林先生说得有道理,首先要体验被装修的房子,再充分发挥您的想象能力,再对建材市场进行了解(看菜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若林不是高手 现在看来错 了  我家装修的时候 我就提前进屋先住了段时间  装修前还专门去装修材料市场工作了段时间  我有很多时间 哈哈  再接见了很多家庭的装饰效果 虽然没有设计 没有效果图  但是我可以这样说  我家的装修钱用的最少 我要的效果体现出来了 实用性提高了很多 唯一的不足是没上网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完全是我自己装修的,材料都是自己买的,工人是自己请的.装修完了旧家具用着先,再慢慢进行淘换.
     在这个新家生活和使用过程中,装修不合理的地方,使用不顺手的地方,在用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年多吧,慢慢进行纠正和调整.家具也是一样,根据尺寸和使用习惯,爱好,慢慢淘换.现在往趋于满意的方向走.
  感觉,装修只做五分饱,用的过程中,搬搬增加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9 11:33 , Processed in 0.141378 second(s), 3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