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1572|回复: 8

捡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捡来的,据说是文革壶!哈哈
2008 023.jpg
2008 0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害这都有的拣……
开始友人拣到家具,现在又拣到壶壶,呵呵,佩服!
看样子像是有点岁月的东西,泥料应该不错,如果不欠火,还是很好玩的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我就怎么也捡不到。

[ Last edited by 紫砂壶迷 on 2008-2-19 at 10:1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半壶紫砂 at 2008-2-17 22:24:
捡来的,据说是文革壶!哈哈

中间怎么有条暗线:pz:pz

[ Last edited by amc333 on 2008-2-22 at 23:23 ]
2008%20023_rTy83isCr9Xk.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amc333 at 2008-2-22 23:22:

中间怎么有条暗线:pz:pz

[ Last edited by amc333 on 2008-2-22 at 23:23 ]
2008%20023_rTy83isCr9Xk.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兄

谢诸兄赏光,这把传炉是我过年期间在老丈人家的阳台上看到的,一下子就被他端庄大气的器形所吸引,我看过很多遍民国喻国良制作的传炉壶的资料和照片,我不敢相信这把壶就这么随随便便被老头儿放在阳台上的窗台上,这里说明一下,老丈人不喝茶不玩壶,是一个退休的一般干部,经我仔细询问这把壶的来历,老头说这把壶是70年代末地委行管局自己带车去宜兴购买了一批壶回来送礼用的,经办人是他的老乡,送了他一把,因为老头不喝茶,泡过几次本地炒青绿茶就被人扔在了阳台!我看到的时候,壶盖内缘有了一个小破口,底足内侧也有了一处破损!该壶特点:1.无底款,只在壶盖内侧有印刷用的铅字打上的姓名小章-"蒋方娥"(那个年代不突出个人);2,壶身腰线处有一明显暗线,这是当时模具壶留下的印痕,(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按说处理掉这条印痕工艺上不是难事);3,壶身洗后散发光泽特点是温润通透,感觉像自身发出光泽而非反射光芒!(系泥料中含紫砂石英所致而非现在搀假河沙石英).总体来说体现了那个时期紫砂壶泥料纯正,做工粗糙!但由于是模具壶,所以器形准确(现在很多大师当年都在车间制作过模具)等特点,作为纯正泥料的样本还是很有把玩味道的!

[ Last edited by 半壶紫砂 on 2008-2-24 at 00:3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合模的,没有后修……
当年的泥料可以说是紫砂泥料中的翘楚,矿源上是机遇难得的时代,可惜的是但是主要作为商品生产和使用,当然,为人民服务嘛,许多壶是追求数量、制作粗燥、为了追求成品率,普遍欠火……
但也有当时大时代环境下面的质朴、单纯的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器形方正,泥料上乘,好好养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18 16:04 , Processed in 0.223880 second(s), 3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