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755|回复: 1

安溪铁观音的采摘于加工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祥福茗茶 于 2011-10-3 16:21 编辑

随着茶叶科学的发展,铁观音感官鉴别日趋规范化、科学化。那么针对铁观音茶叶的采制以及制作工艺,本人这几年通过实践深有体会, 下面是我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和感受,我们给它分段介绍如下:

一、铁观音的采摘标准

  铁观音的采摘标准是:待新梢长到3~5叶快要成熟,而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梢,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按新梢伸长程度不同又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之分,小开面为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驻芽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面为顶叶的面积与第二叶的相似。春、秋茶"开面采",即待顶叶展开,出现驻芽,采摘一芽二三叶;夏、暑茶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茶叶茂盛,持嫩性强,则采摘一芽三四叶。

  铁观音的采摘原则:"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

二、采摘季节

  中山茶区全年分为春夏暑秋4个季节;低山丘陵茶区除外,直到11月份还采摘冬片。具体采摘期因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而差异。一般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后;秋茶在寒露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季茶的间隔期为40~45天。每茶季中晴天,微有北风,下午2时至5时采摘为上;阴天和上午9时至12时采摘为中;雨天和上午9时前采摘为下。

三、采摘方法

  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即根据茶树生长情况,确定一定的高度的采摘面,把纵面上的芽梢全部采摘,纵面下的芽梢全部留养,以形成较深厚的营养生长层,达到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萌芽率,芽头生展平衡,促进增产提质。芽梢生长旺盛的茶树,分两次采摘,第一次按标准采一芽三四叶,第二次"二节"另制。下一季采摘则在此采摘面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可用手工和机械采摘,机械采摘比手工采,工效提高4~13倍,成本降低40%,鲜叶质量基本达到人工采摘标准。

四、鲜叶保管

  茶区在鲜叶采摘后,及时收青,置于阴凉干净处,防止风吹日晒,叶温升高,保持新鲜度

五、铁观音的采摘时间

  铁观音茶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15—2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l0月上旬)为秋茶,产量占25—30%。有个别地方由于气温较高,还可生产一季冬茶,冬茶颜色较青绿,滋味也较青,产量不多。铁观音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铁观音的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铁观音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捎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鲜叶采摘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当然现在很多做空调茶,也许季节分工没那么明显,特别是夏和暑茶,但总的说来还是基本上是这样的,还是可以参考对照的!

  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 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叶,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摘。采来的鲜叶力求新鲜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做青),直到自然花香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炒青、揉捻和包揉( 用棉布包茶滚揉),使茶叶卷缩成颗粒后进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经筛分、风选、拣剔、匀堆、包装制成商品茶。

  凉青、晒青、凉青:鲜叶按标准采收进厂经过凉青后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6—9%左右为适度。然后移入室内凉青后进行做青。

六、铁观音的初制工艺

  铁观音的初制工艺为:鲜叶→晒青→凉青→摇(凉)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毛茶十道工序,分为三个阶段:即做青(晒、凉、摇)、炒青和烘阶段。并灵活地掌握"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

  做青阶段。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为铁观音初制色、香、味内质形成的关键。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叶中多酚类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铁观音的特有品质,其是铁观音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1.晒青--把鲜叶薄摊在笳笠或晒青埕上,利用阳光热能减少鲜叶部分水分使鲜叶萎软,便于  做青。阴雨天则室外吹风萎凋或室内加温萎凋。

  2.凉青--把晒青叶翻松,放置在笳笠上散热和散发部分水分。

  3.摇(凉)青--把茶青装入摇青机中,通过摇青筒滚动,茶青跳动、旋转、摩擦运动,使叶缘部分细胞受到损伤,促进物质的酶促转化。




  当然,萎凋即是所指的凉青、晒青。其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铁观音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铁观音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鲜叶肥厚,要重摇并延长做青时间,摇青共3—5次,每次摇青的转数由少到多。摇青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摇青必须摇到青味浓强,鲜叶硬挺,俗称“还阳”,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平衡。第四、五次摇青,视青叶色、香变化程度而灵活掌握。做青适度的叶子,叶缘呈朱砂红色,叶*****部分呈黄绿色(半熟香蕉皮色),叶面凸起,叶缘背卷,从叶背看呈汤匙状,发出兰花香,叶张出现青蒂绿腹红边,稍有光泽,叶缘鲜红度充足,梗表皮显有皱状。
  

4.炒青阶段。通过高温炒青,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固定在做青阶段已形成的色、香、味内质,并蒸发较多水分,便于揉烘阶段操作。

  5.揉烘阶段。揉、烘有三揉三烘六道工序,反复相间进行,是铁观音初制的塑形阶段。

  揉捻--炒青叶通过揉捻机的挤压,扭曲成条,并揉出茶汁,凝于叶表。

  初烘--通过焙笼或烘干机适当高温烘焙,使叶细胞中残存的酶活性进一步破坏,并散发水分,便于包揉。

  包揉--把茶胚装进布巾或小茶袋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的手法,使茶胚条索紧结、弯曲或成螺旋状。

  复烘--用较低温度复烘,即用文火慢焙,便一步包揉塑形,并减少一些水分。

  复包揉--在包揉的基础上进一步塑形。

  6.烘干--通过低温慢烘,促进茶叶香气清纯,滋味浓厚,含水量达到3~6%,便于贮藏。

  炒青:炒青要及时,当做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铁观音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

  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成品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需要普及啊。。。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1 17:55 , Processed in 0.094860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