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明清小人物

[其它] 传统老黄花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片是看不出材料的。硬说看得出的话,只能说像是大果紫檀。其实您把材料直接说出来就可以了。

此外,您在北京,我来造访的话有些远了。我也不会写这类论文。

我准备写的论文,还是希望和紫檀有关的东西。可能从檀起手吧。

海黄的事情,依我看是没得搞头了。基本定论。您的“明黄”,样本取样比较艰难,仅靠图片是无法说服任何人的——盖因图片即使不PS,木材也可以被打上一定的底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小人物 发表于 2012-4-1 22:19
按普通黄花梨价格购买,我觉的不劳而获不可为。

小木片即可,呵呵。普通海黄小料的话是不贵的。碎料100一斤最多了。我只需要碎料也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ygcncncn 发表于 2012-4-1 21:16
再问一遍:
楼主既然以科学作标榜,那就请正面回答你这“明黄”的科、属、种。
不要文不对题,要正面回答 ...

貌似正面的问题,却是古玩界和国标纠结之处。国家的标准和一个民族史实,我相信你会选取前者,但我不会。新的红木国标为何没执行,想必你也知道了吧!科、属、种相对明清都是后人所订,一个否认历史的人我会另眼看他。一些日本人否认历史方面就是个极端的例子,是我看不起的一个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winwun 发表于 2012-4-1 22:23
小木片即可,呵呵。普通海黄小料的话是不贵的。碎料100一斤最多了。我只需要碎料也就够了。。。

你家黄花梨碎料便宜,我这没这么便宜。感觉你很外行呀。你真有诚意我会发给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小人物 发表于 2012-4-1 22:48
你家黄花梨碎料便宜,我这没这么便宜。感觉你很外行呀。你真有诚意我会发给你的。

最好是放料给大家了。我不要也没关系的,呵呵。

我可能研究得还不够,正在努力学习中,您慢慢地和他们战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见 发表于 2012-4-1 00:25
溯本求源探“海黄”——从历史文献看我国古代黄花梨家具的用材来源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文
近年 ...

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请不要篡改,“海南”应为“南海”。有些东西不是篡改就能解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篡改这个罪过不应该算在我头上,本人没有这个水平,应该找李彦宏算账。{: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告知陈藏器出现笔误,请与改正也未必不是一种好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本着娱乐大众的精神,大家何必那么认真{: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小人物 发表于 2012-4-1 22:44
貌似正面的问题,却是古玩界和国标纠结之处。国家的标准和一个民族史实,我相信你会选取前者,但我不会。 ...

去年的消息:
中国家具协会、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等机构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据悉,修订后的标准已经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实施。
据中国家具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标准所要求的“明示消费”对于企业要求强制实行。9月1日起厂家与商家必须执行此规定。
专家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名贵硬木家具时,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来考察:须有固定金属标志而非一揭即落的纸质商标,家具的销售标签一定要标明木材种类名称、树木名称的拉丁文、辅料、木材产地、质量等级、涂料、规格等。此举将有效预防因概念模糊而引发的厂商在使用材料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粗制滥造。同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不用为是否买到正品还是赝品而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见 发表于 2012-4-1 23:33
篡改这个罪过不应该算在我头上,本人没有这个水平,应该找李彦宏算账。

《本草拾遗》原书早佚,现在的资料都是《证类》、《大观》、《纲目》里引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榈木 味辛,温,无毒。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汁及热服。出安南及南海,人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为枕令人头痛,为热故也。”

注释的时候,把此木解释为花榈。

对于“南海”,在唐朝一般指南海郡。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 但是陈藏器这本书写的年代比较有意思,可能会让人抓住小辫子。不过,我想一般而言,大家不太会就这个问题纠缠不放。

所以,即使榈木指花梨,但是药性、地点、用途、形状还是和降香黄檀基本一致的。药性上的略有不同,可以看成是古人在植物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的。味辛,点明了辛香之辛。

在我看来,写成海南和南海,完全一个意思,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继续了,学习的好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12 03:18 , Processed in 0.096032 second(s), 3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