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1572|回复: 1

中国古代织绣品的收藏与鉴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中国古代织绣品的收藏,首先要从鉴赏入手。这里所谓的鉴赏,一是判断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依赖的是眼光,史识和审美;二是对对其市场价格的估算,靠的是经验和信息。能鉴赏者又能找到织绣艺术品的来源,关具备谈价的能力,最终才能有精品珍品的入藏。

   一、织绣的鉴赏
   鉴赏织绣品首先判断织绣品的价值和价格,即年代、品种、艺术性、是否名家作品、尺寸、品相、珍罕程度、市场大小等。兹分述如下。
   1·年代
   对收藏者来说,年代愈早的织绣品价值越高。但是,高年份的织绣品一般品相极差,多为残片,难入鉴赏家的法眼。所以,对待年代问题,要有一个辩证的观点。收藏家虽然也搜集早期织绣品,但并不放弃对品相的要求,尽管尺度可以有所放宽。
其次,年代与品种的关系密不可分。某一织绣的早期代表作和盛期的经典之作当然是集追求的目标。如战国的楚绣、汉代的吉语锦、唐代的联珠纹锦、宋代的领先达晕锦、宋代的书画缂丝、明代补子等等。唐代虽已有缂丝,但多为腰带等实用品,纹样配色都很简单,与宋代朱克柔的作品(其价值价格都可以与宋代一流画家作品相比)相去何 千里!

   年代判定有时也极为关键。宋代是缂丝艺术之高峰,明代尚能继其风流余绪,清代则显出颓势。所以一磐则言,宋代缂丝锭胜明代缂丝;明代缂丝又远胜清代缂丝;清代康、雍、乾三朝作品又远胜清后期作品。就年份而言,清乾隆以后织绣中可以说极少有珍品。同样一件清代龙袍,乾隆朝的可以是咸丰朝的十倍。

   2·品种
   品种本身当然也影响其价值价格。总的来说,欣赏品要高于实用品,服装要高于匹料。缂为织绣品种是特别受青睐之物。服装中,袍胜于裙袄,龙袍等宫廷之物和官服又胜于民间服装。装饰品中,补子最受欢迎,本世纪上半叶起在欧美也形成稳定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乾隆以前的补子一副价格都在5000美金以上。佩携品中,又以扇套、荷包惹人喜爱。扇套因书画折扇的走俏而价格一直在上涨;荷包则因其花样繁多制作精巧而被人看好。此外,手工提花的丝毯亦自成一珍贵品种。

   品种几乎可以无限细分。例如,补子可分男补女补、方补圆补、文补武补。男补贵于女补;武补少于文补,因此较为珍罕。男补较女补尽寸为大;武补为兽纹,文补为鸟纹。文补中以品级较高者如仙鹤为贵;武补中品级较低者如犀牛、海马反而最为珍罕,几乎难以寻觅,因为武官着装多 越品级,谁也不愿意穿用低品级补子。此外,明代鸟补中有双鸟一俯一仰者较多但更典型;单只鸟者较少,乃明人蒜 期出现的,较前者价低。

  艺术品的收藏,当以其艺术性之高低为主要鉴赏标准。织绣的收藏也是这样。织绣品的艺术性,可因其艺术风格之不同而分别以不同的审美标准来对待。

   一类为宫廷风格。其特征为富丽堂皇严谨精细。具体品种有龙袍、霞帔、御用丝毯服饰等。这类织绣多为明清这物,宜求大、求新、求全,其材料应优,其配色构图多复杂,其制作精到,一丝不苟。它们或失之俗,或失之拘谨,则不可苟求

   一类为民间风格。其特征为雅拙有趣,想象丰富而富于生命力。这类材料技巧或失之粗,但求立意新鲜而不陈腐,但求不入俗套。

   一类为文人风格或书画风格。这类织绣多以名人书画为粉本,或缂丝或绒绣或发绣,以多书卷气为贵。虽以临摹为能事,但如立意高而取法乎上,既表现出名人书画的风宰,又不失织绣肌理之趣味,则自属不凡,可以收藏中之铭绝品,多属此类。
一类为闺阁风格。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绝少读书和从事艺术创造的机会。养在深闺寂莫难遣,又心比天高身怀绝技,则尽数在织绣中一吐为快。这是女性艺术的精华。或表现为书一绣,或作裙襦,或为巾帕荷包,一针一线俱凝情思,息非一般伧夫俗妇之作以及店铺摊头的商品可以相比。

   艺术性之表现既与品种相关,更受时代影响。明代的妆花粗放饱满概括,清代早期的妆花精细优美,清代晚期的则流于琐碎恶俗。缂鸶峭绣表现的自由度较大,织锦则受工艺限制较多。凡此种种,也应予注意。

   4·名家作品
   织绣也有名家,虽不如书画篆刻,大师名手辈出且有详细记载。唐代有窦师纶,多创锦花样,世称“陵阳公样”。但年代久远,甚是渺茫,至今并无实物可以印证。第六三节举名家,或能偶有所遇。织绣艺人即使技艺高超,当时或声誉鹊起,但作品也往往不落款。有款之作更值得珍惜。笔者年前曾在上海一小拍卖行见一明未清初之刺绣中堂,画绣结合。画款为文微明之曾孙女赵文 ,绣款为休这十一月氏。此件制作既精,品相又佳,可惜索价太高,结果流标(底价三万不算太高,大拍卖行或许就能成交)。

   5·尽寸
   中国书画出售论尺,织绣的尺寸没有这样重要。可以悬挂的欣赏品和等品种,尺寸一以大为贵。但荷包绦带之类,就难以以大小区分高低。扇 套以一尺或近一尺的尺寸为好,小扇套用于女扇,因女扇价低而扇套亦被拖累。补子以明代尺寸为最大,男补大于女补,而以戏补为最小。所以补子以大为贵,可视作一般规律。

   6·品相
   织绣的品相至关重要,因为织绣易于褪色损坏而难以修复。残破织绣品的外观与其当初的外观相去太远。

  当然,商周汉唐的纺织品残片,依然被珍惜地收藏于名大博物馆。这些藏品,其用于研究的文物价值,大大超出了其作为艺术品或工艺品的审美价值。所以,一般的私人收藏家对此兴趣不大。

   至于清代乃至民国的织绣品,如果残破其价值就会大大打折,特别是衣物饰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北京的织绣文物专家壬亚蓉女士曾予,如果残破之物也收,则收不胜收。另外,有些古董高人,西拼东凑,或草草修整,这类织绣也无多大价值。北京的另一位织绣专家,故宫博物院的陈娟娟女士也曾劝阻过赵三在旧工艺品市场收购此类物品。

   7·珍罕程度
   物以稀为贵,织绣收藏同样循这一规律。明清武官补子中品级低的海马、犀牛反而贵重胜于狮虎,就是这个道理。荷包品种极多,其中圆荷包、鸡心荷 包和褡裢荷包颇多精巧可爱者,但传世数量大故不甚珍贵,而葫芦包较为难觅故身价较高。缂丝小于刺绣,故缂线身价远高于刺绣。

   8·市场大小
   某一品种喜爱的人多、收藏的人多,求大于供的程度高,亦即市场大,其价格也高。例如,补子在海外有一批非常稳定的藏家,故其价格几十年来直稳中有升。金莲鞋或小脚鞋的收藏者人数众多,但近年赝品出现也多,影响了其价格上升,但并没有下降。但织绣品的收藏者总的予来较少,大家对此要有较清醒的认识。
综上所述,织绣鉴赏是一个需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的问题,而修养识见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收藏者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提高自己对织绣品的鉴赏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多参观博物馆
   国内外的很多博物馆都以收藏中国织绣著称。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清织绣,辽宁省博物馆的宋元明书画缂绣,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汉唐织物,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的战国锦绣,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织物和服装,福建省博物馆的南宋丝绸和服装都非常有特色。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的苏州丝绸博物馆和刺绣博物馆、南通的南通纺织博物馆以及南京的中国织锦陈列馆则是织绣方面的专业博物馆。伦敦的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织绣服饰堪称一流,多伦多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中国近代织绣服饰藏品数量也很多。博物馆所藏大多为精品真品,赝品的可能极少,多看自然能提高眼力培养感觉。

   (2)在一些初入门者和古玩商人之间,有一种轻视文献重实物重实践的倾向。实物实践固然重要,介文献典籍的查阅也必不可少。可以予不读书者终于成不了收藏家,至多做一个藉此营利的商贾。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龙凤艺术》,朱启钤的《丝绣笔记》、《刺绣书画录》、《女红传征略》和《清内府藏刻丝书画录》等,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陈维稷主编的《中国纺织科术史(古代部分)》,赵丰的《丝绸艺术史》,缪良云的《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王亚蓉的《中国民间刺绣》,黄能馥的《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印染织绣》等都大可一读。这些书各有优点,有的图片精美,有的论证详尽,有的叙述清晰。但是,所有这些书都缺少关于织绣品的鉴定、欣赏特别是市场价格方面的内容。有几种海外的专业杂志,可以弥补些种缺憾,如香港的《Orientaition》和英国的《Hali》。前者以亚洲艺术的收藏为内容,目标读者是亚洲艺术品特别是古代和传统艺术品的收藏家和鉴赏家,月刊,事实上每年出11期。其中常有关于织绣品的鉴赏研究和拍卖情况的介绍。后者是一本以古代织毯和其他织绣艺术为内容的期刊,对图片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其中关于中国织绣的文章不少,作者倒不一定是中国人。另有一本《Canadian Collector》性质也相近,也可一读。这三种杂志都用英文写作,这或许会甫加一点阅读的困难。古文合适养较好的藏家,可读一点古代文献典籍,如元代费著的《蜀锦谱》和清代陈丁佩的《绣谱》。除此之外,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图录也颇有参考价值,他们经常拍卖中国的珍贵织绣文物。中国国内的拍卖行如瀚海、嘉德或 云轩则很少拍卖织绣品。
   (3)多了解市场
   (4)多跑工艺品市场,可以熟悉民间的织绣品情。相对而言,民间收藏织绣品的人当选较少,懂织绣的行家里手更少。所以,市场上拍卖行或文物商店大不相同。多跑多忆较,多询问多看,但下手买却要慎之又慎。

   二、织绣品的收藏
   织绣的收藏并不一定通过购买来完成。特别是一些近代的服饰和日用品,仍在一些大户人家”压箱底”。作者因为经常写些有关织绣收藏的文章,所以接受的赠物不少,其中大多是旗袍。赠与者有亲友学生也有素不相识的人,有的还从遥远的外省市寄来。博物馆也经常得到织绣类的捐赠。在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中国织绣藏品中,大多获得是捐赠物,捎赠者多为19世纪未到20世纪实中国的传教士和商人的后裔。织绣知识比较专门,所以,也并非化钱越多越能得到精品。收藏织绣品最好从以下五个步骤着手。

   1·定题
   收藏者最好要先定一个集藏的主题,定一个目标。织绣品目繁多,如样样都收,家里就地像一个发货铺或旧衣铺。定好主题,才有希望出成绩。如上海浦东的包畹华收藏戏服,且以新制自制戏服为主;美国的格兰·罗伯特夫妇以金莲鞋为集藏主题;天津的何志华以服饰为题等等。

   2·广源
   要收藏出成绩,一定要有较广的藏品来源,来源多样化。一般而言拍卖会是最高级别的来源。拍卖会上的织绣拍品,多为书画缂绣、补子、龙袍一类的高档品,年份都不见得太早,但品相完好,艺术水准高,价格也比较高。但是,有一些小拍卖会,如京沪两地流行的周未拍卖会,常有价廉物美之织绣或服饰。笔者一次在上海德康周未上,以100元(加10元佣金)拍得一无底价猞猁皮箭袖,乃清代之物,颇为罕见。
国营工艺品商店和文物商店之物一般都为普通品而且价高,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我普在武汉市文物商店以20元一件单价,挑选了十几件“活计”(即清代随身佩带之小绣件),有眼镜盒、荷包、耳套和钥匙袋等。因为买得较多,还打了九折。其中颇有几件纹样新颖有趣针法细密的东西。特别是一件褡裢荷包,图安杰钟面,想来是当年钟表传入民间不久,大家尚感新奇时被那位心灵手巧的女性所设计。以钟面入绣,这是我所见的唯一一件。当旧工艺品市场价格飞涨之时,国营工艺品商店和文物商店的反应常常会慢一拍。我还普以数百元人民币,把一家国营店的七副清代补子(有全有不全)全买下,这时市场价早已超出此价数倍。

   旧工艺品市场上的织绣为数也不少。问题是真假混杂,而且品相差者甚多。但是,这里以低价获珍品的机会也存在,就看你的耐心、机遇、眼光、决心和购买技巧。我普在东台路一家小店里,分两次各以20元买到一纳纱锦鸡补前胸的左右两半。另一次在福佑路小商贩手中,以650元买到两件品相佳、做工精致的清代百 裙。相对来说,收藏织绣品而有意外之遇,其机会比买到明清官窑瓷或名家书画的机会大得多。织绣收藏者人数较少,故竞争也少。

   如果有机会直接从民间私家尚有传世织绣保存的人手中收买,那当然更为理想。这些人往往并不视之为宝,也高兴有人收藏,免除了他们的责任和负担,还能在经济上小有收获。这些家中之物一般品相较好,也颇干净,有像摊头之物那般腌 破旧。
由于国内藏品市场价格 的大幅度 升,海外一些古董店的价格反而显得低了。在香港万玉堂或Spink偶尔能买到比国内不容理宜的织绣品。在欧美的一些中小城市,找到介廉物美织绣的机会就更多了。

   3·整理
   织绣收集到手后,应加以整理。整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年份、名称、种类、材料诸方面的研究考订,把已知的信息加以记录,并编号入藏;另一方面是对其进行清洗(如果需要并对藏品无损)、修补等。根据文物收藏的不成文法,任何修复工作应该是可逆的。

   在欧美的许多大学里,都没有纺织品文物修复保管的课程,这是一门需要化学、考古、历史等各种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在此就不加详述了。民间藏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使藏品达到一种基本完整清洁的状态就行了。没把握决不要轻易施以清洗修补。织绣文物的褪色和脆弱老化问题是很难处理的。

   4·保管收藏
   织绣品如不加以妥善保管收藏,则非常容易状态恶化。织绣品一般怕光、怕湿又怕过于干燥。光照会加速褪色和纤维老化,湿度会使之长霉或腐化,太干燥会使之脆化。所以,收藏织绣处要避光,最好有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避光容易做到,湿主控制也可通过通风和干燥剂的使用来达到。此外,防蛀防霉也很重要。
织绣品最好平摊放。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要准备一些大而浅的纸盒,以备欣赏和研究时取用。

   5·展示
   为了自己赏玩或与他人共同欣赏,织绣藏品的展显陈列方法也很重要。旧时织绣的展显常采用类似书画装裱的方式,或立轴或条屏,或横披或手卷册页,古色古香,十分高雅,既便于观党,,又可作居室布置。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缂绣织锦中以书画为粉本或花纹图案具有独立欣赏价值者。它还有一个缺点,即织绣品的反面被裱头遮盖,再也无从观察研究。而不少织绣的研究者需要从反面分析织绣品的组织结构,在织绣品的鉴定过程中也常需从反面进行观察。

   海外的收藏家常综合采用水彩等西画的装裱方法展显织绣品。卡纸等许多现代装裱材料了可广泛选用。他们常在织绣反面留下观察的“窗口”。
   服装可用人体模特儿、胸架或衣架进行展示。在欧美鉴赏家的客厅里,我普见到用衣架陈列于楼梯前的清代龙袍。丝织物畏光照易沾灰。天鹅绒一类的起绒织物,由于静电作用等非常容易沾灰,且不易清除,特别是领部和肩部。鹅条件的话,还是以置放于大玻璃橱中为宜。
   织毯类常补被悬挂陈列。对于大型的毛毯来说,要考虑其本身的巨大重量而给予支持否则易于断裂。支持的方法鹅背面夹上其他纺织品等。
织毯类常被悬挂陈列。要防止观者用手抚摸。收藏家自己整理时也要带手套。也不宜让人凑得太近地观察,以防呼吸中的水气和细菌进入织绣品。收藏家或研究者需就近分析观察时,可带口罩。
   陈列展示不公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疏密高低的安排,就看你自己的审美观和匠心独运了。

wz656110637777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29 15:59 , Processed in 0.113749 second(s), 1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