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花梨] 解析海南黄花梨鬼脸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5 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些年,红木价格不断上升,一根木能换一栋楼,在藏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黄花梨,近十年间,海南黄花梨所演绎的价值飙涨空间就像疯狂的石头和田玉一样神奇。其实,从明代以来,世人对黄花梨的喜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可以从很多古家具中得以佐证。

黄花梨罗汉床、书柜、椅凳、桌塌,一直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钟意的时尚用具。据明代《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 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文中对此木材的产地、质地及用途的描述,可谓具体而详尽。而追述用花梨木制作器物,唐代的《本草 拾遗》中就已有“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的记载。从古籍的记载中不难发现,黄花梨之所以可人,是因为其色、性俱佳。除了这种 木材的木性极为稳定外,其如同犀角般的木色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豁达中庸、平和内敛、外柔内刚等思想一直是儒家所倡导的。黄花梨这一木材不管寒暑,不变形、不开裂且韧性佳,适合作各种弯曲 度很大的异形家具;尤其是细而不滑的材质,让人有触手温润之感;这都与古文人的文化基因非常契合。而黄花梨最让世人心跳的还属那蕴含着的行云流水般的纹 理。说起这些暗藏的纹理,不得不提及它的“鬼脸”。从明朝至今,这张脸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数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黄花梨的喜爱者,成为人们追逐、 寻找的目标,而今它更是成了海南黄花梨的代名词。

其实,“鬼脸”并不是黄花梨所独有,作为树木在成长过程中因环境变化、树木之间争取养分等导致树木的纹理发生扭曲,很多树木都会产生“鬼脸”的 效果,只不过黄花梨发生的概率较高,特别是海南黄花梨。众所周知,黄花梨成材非常缓慢,但到底慢到怎样的程度呢?按海南当地人的说法,黄花梨是属于盘虬形 的树种,直白的意思就是那种只见往两边生而不见往上长的树。由此可以想象,上百年生长过程的艰辛,其间的环境变化等因素,“鬼脸”似乎已经成了黄花梨最酣畅淋漓的心灵表述。

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木质温润细腻,旧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情趣使得黄花梨家具卓尔不群。因历招砍伐,成材缓慢,如今列入濒危保护树 种。我想,如果黄花梨有灵性,心里的滋味必然复杂,但总的来说应该是喜悦多于惆怅。不信,你看,它的脸,生长时因战胜困苦的环境而笑;再后,它因为得到世 人的赏识疼爱而笑;如今,它为虽身为树木但“木比金贵”、甚至旁系的子孙也能得以保护培植而笑。试想,还有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3:4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7-25 15:0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25 18: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7:43 | 只看该作者

:12g: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7 10:2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27 19:5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7-29 09:5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4 09:26 | 只看该作者
黄花梨真的是好东西呀,不过现在海南黄花梨真是少的可怜呀,所以心在的黄花梨都很昂贵,物以稀为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0:32 | 只看该作者
鬼脸王 发表于 2013-8-4 09:26
黄花梨真的是好东西呀,不过现在海南黄花梨真是少的可怜呀,所以心在的黄花梨都很昂贵,物以稀为贵吗

:hello: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0:32 | 只看该作者

:hello: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8-23 09: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23:50 , Processed in 0.305639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