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4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风云] 百度百科-木材的化学性,真菌性变色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22:0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1414 于 2015-6-14 22:04 编辑
返清复明 发表于 2015-6-14 21:57
2.物理性变色:在人工干燥针叶树木材时,一路与温度升高,木材内水分突然散失,使木材表面产生褐色斑,并 ...

我只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或许这里面几个字眼写的笼统些,但现在不是研究这东西的,大家都明白物理变色时跟脱水有关就行。

这里的重点还是化学变色和菌类变色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6-14 22: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1414 发表于 2015-6-14 22:03
我只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或许这里面几个字眼写的笼统些,但现在不是研究这东西的,大家都明白物理变色时 ...

物理变色时跟脱水有关其实没多大关系,反而跟温度有关;
而真菌性变色,百度总结的也是有错误的“菌丝体分泌色素使木材变色,变色部硬度加强,韧性降低,木质部变脆”,其中“硬度加强”的表述是不妥当的;
再如化学变色,人为的化学变色受木材硬度、密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影响,基本上来说,密度大的木材,浸渍都比较困难难,特别是我们熟知的国标红木,心材普遍都是浸渍困难。你说的化学变色问题估计是造假的问题,用边材浸渍变色冒充心材,或者稀松速生的材料进行浸渍冒充其他木材,是有这情况的,但有一点是改变不了的,那就是木材的密度是改变不了的。

百度百科权威性不高,我现在都不引用百度百科的资料作为论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14 23: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6-15 00: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术性的东西不能靠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15 1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百度不可信,有的词条都是有心人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6-15 10: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百度不可信,有的词条都是有心人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6-15 11: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9 02:04 , Processed in 0.07156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