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们不该被遗忘(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缅怀老一代明清家具收藏家
    虽说中国明清家具大规模收藏和研究之风始于洋人,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明清家具的独特魅力首先是由西方人发现的。其实,国人的家具收藏活动,自明式家具问世之日起就开始了,而且始终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参与的人数较少,又因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国人表达收藏意识与收藏行为的方式与西方人士有别。中国的收藏家习惯于“收进来,藏起来”,顶多在同好之间欣赏摩挲,很少对外炫耀。如果以“轰轰烈烈”来形容西方人士的收藏活动,则国人的收藏特点可谓是“扎扎实实”。表面上看,国内早期并未出现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大规模的明清家具收藏热潮,但实际上各个时期均不乏有识人士倾力收藏明清家具,不但藏品丰富,而且其中不乏精品。
    活跃在清咸丰年间的黄溶先生,在其《花随人圣盒摭忆》一书中就有如下描述:“椅为文徵明衡山故物,衡山没后,付之门人彭年,后复归衡山曾孙相国震孟。明亡后,此椅归汪苕文琬,苕文殒,苕文子以赠姜仲子……”此处记载的是文徵明用过的一把椅子辗转传世的经过。经后人考证,该椅为明代交椅。由此可见,明式家具收藏并不是上个世纪初期才开始的。
       1979年,明式家具收藏及研究大家王世襄先生在《文物》杂志上曾撰文介绍明清家具的款识及作伪的判定问题,文中就曾涉及到清晚期收藏家张廷济及其珍藏的两件家具:一件是紫檀扶手椅,椅背上刻有明代诗人、书法家周公瑕(周天球,明正德九年至明隆庆三年)的一首诗——“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另一件则是紫檀书几,足部刻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墨林的两方印鉴,后人称此几为“项墨林几”。张廷济在搜集到这张书几后,为其题铭并命人(燕昌)刻于几足部,铭中认真记述了该几的出处、特征、收集到的时间、损坏程度及修复方法,道出了他当时的喜悦心情,体现了一个收藏家的严谨风范(注: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此几尚保存于上海某位收藏家处,如今不知下落)。
    到二十世纪中叶,国外人士开始大规模且高调收藏中国明清家具。在私人收藏与日俱增的同时,西方各大博物馆也竞相搜集。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各大博物馆不仅收藏实物,而且还举办各种明清家具展览会,组织学者撰写有关论文和书籍,召开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等,这对活跃和推动明清家具的收藏与鉴赏,展示和宣传明清家具的艺术成无疑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也因此引出了中国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最初由西方人士所发现的误解。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在北京地区,收藏明清家具且颇有成就的就有溥侗、郭葆昌、关伯衡、朱幼平等人。
    溥侗,满族,清宗室,字后斋(又作厚斋),号西园。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别号红豆馆主。溥侗先生学识过人,尤以其对中国戏曲研究的高深造诣和重大贡献享誉京城。
    溥侗先生精于昆曲、京剧,对京剧则生、旦、净、丑全能,且皆为名家亲授。据说,在《群英会》一剧中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说:“有一次义演《群英会》,溥侗先生扮周瑜,打盖定计一场,周瑜有四句散板:‘老将军秉忠心大义凛凛,可算得我东吴社稷之臣,定下了苦肉计你要全忍’,唱到第四句‘怕的是年纪迈难受苦刑’时,周瑜把黄盖的白满托起来唱……可是这个演员直往后退,弄得周瑜非常尴尬。”原来演黄盖的演员误以为溥侗先生要揪他的胡子,为此还在背后发过牢骚。溥侗先生则解释说他这出戏师自小生名家王楞仙,而王又是徐小香的手把徒弟,徐小香这个托黄盖白满边唱边做的重要身段不仅好看,而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周瑜爱将的心理。《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中还记述了溥侗先生与其兄伦四合演《连升店》的旧事,伦四在这里饰演了小生王明芳,溥侗先生则饰店家(丑行,此剧重白口),此剧系名丑罗寿山亲传于溥侗先生,所以演来也极精妙。而于《奇双会》一剧中,溥侗先生能演赵宠、李桂枝、李奇三角,均甚出色。在老生戏《定军山》、《连营寨》、《清风亭》、《打棍出箱》中,他酷肖“谭大王”(谭鑫培);在旦角戏《金山寺》中,“水斗、断桥”乃陈老夫子陈德霖所授。溥侗先生还向京昆兼擅的小生名宿王楞仙学过《牡丹亭·拾画》及《镇潭州》等戏。他所演的《阳平关》、《战宛城》里的曹孟德,无论是念白、做派,皆有黄润甫(时人呼为黄三)的神韵,“马踏青苗”一场的趟马身段干净利索,气宇轩昂,煞是好看。此外,他还曾向梅兰芳的伯父胡琴圣手梅雨田学过昆曲,向姚增禄、李顺亭、余玉琴人等学过京剧。他和许多京剧名家同台演出,可从来不唱“翻头戏”(即一年之内不唱重复剧目)。可见其腹笥渊博,能戏极多。
    溥侗先生天赋甚高,之所以能学啥像啥,自然与他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有关。他能书善画,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景均有深刻领悟,兼又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因而对不同人物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
    溥侗先生还精于文物赏鉴,实乃才艺俱佳,冠盖绝伦,系中国戏曲史上一大奇才。著名剧作家,程砚秋之恩师罗瘿公所著的《菊部丛谈》中对溥侗先生的评价是“厚斋**精到,音乐之外,词翰、绘画、赏鉴,无不精能。兼盖有唐庄宗、李后主之长,又非其他天潢所能企及耳”。谭派研究家陈彦衡说溥侗:“有时粉墨登场,名贵之气出于天然,尤非寻常所能比拟(见《旧剧丛谈》)。”
      
溥侗先生与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曾共组“言乐会”,极一时之盛,经常组织演出。京城票界知名人士包丹庭、言菊朋、赵逸叟、张小山、载润亭等均被罗致,陈老夫子德霖、俞振飞业师程继先,还有花脸名宿、谭鑫培的老搭档钱金福,以及北昆耆宿之一韩世昌及梅兰芳等也加入了“言乐会”,可见其号召之大,影响之深。
        
正因为溥侗先生博学多才,艺兼文武,昆乱兼擅,所以向他求教者便趋之若鹜。据资料载言菊朋、李万春及票界知名人士叶仰曦等一百余众皆曾以师事之,可谓桃李芬芳。溥侗先生还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艺术学院及北京美术学校,其弟子之多,可能要数以千计了。所以,溥侗先生不唯是“票界大王”,也可称为戏曲教育家、活动家。
    溥侗先生的家具珍藏也别具一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远从河南商丘买回的两件紫檀大画案(原为宋牧仲宋家祠堂之物)。其中一张后归同仁堂;另一张则被溥侗先生置于寓所之中,并在其牙板上刻了题识:“昔张叔未有项墨林几,周公瑕紫檀坐具,制铭赋诗契上,备载《清仪阁集》中。此画案得之商丘宋氏,盖西陂旧物也。曩哲留遗,精雅完好,与墨林几,公瑕从具,并堪珍重。摩挲拂拭,私幸于吾有夙缘。因题数语,以志景仰。丁未秋日西园嫩侗识。”几年前,北京荣宝斋从溥侗先生后人手中收进了一件从未面世的溥侗先生生前藏品紫檀四方委角笔筒。小小物件虽非重器,却也拙朴可爱。筒底刻有款识,表明此物原系文徵明之孙文鼎之藏品。据说,当年溥侗先生曾将此笔筒置于紫檀画案之上,想必是为使二者相映成趣。
      
                               ———选自张世科新作《木痴》

                              http://blog.sina.com.cn/zhangshikemyqfz

[ 本帖最后由 轻舞飞扬 于 2009-12-25 10:52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25 12: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了,谢谢!: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25 15: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25 18:3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文人雅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7: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27 17:4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2-27 19: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期待之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2-27 20: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谢谢!: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2-27 20: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01:47 , Processed in 0.23100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