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下弟兄们对大漆家具的兴趣
先作一下普及
大漆家具是指以木为胎骨架构,外面用麻或布、纸等掺合灰粉打底,然后髹漆的家具,也称漆做家具。我国使用漆器的历史很久,在汉代墓葬中就有实物遗存,且精美绝伦。漆做高形家具的肇始不好稽考,大概应和高形家具的成形年代相符。漆做家具是山西古典家具中的明珠,中国传统漆工艺在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
漆做家具应是软木类家具中的一大门类,在硬木家具上有髹漆的十分少见。漆做家具大抵为两类:一类为挂灰披底髹素漆的,一类为雕填彩漆的。晋做家具主要为挂灰披底髹漆的,这种披底按年代顺序排列,有披麻、披布和披灰的。一般说来宋辽风格的多为松木胎、槐木胎,稍后则多见榆木胎。在明末清初的硬木家具中虽然也有披麻挂灰的,但这种麻灰几乎都是在面板的背面,比如桌面的下方。因麻灰的上面基本不髹漆,其主要功能不是美观,而是为了防止板面开裂。这与晋做漆家具用漆髹身、以漆制胜不同。软木家具材质松软,以漆镀身,不仅能防潮防污、持久耐用,而且可使板面光洁、美观富华,对我国古典家具来说是一种创新。 山西漆家具,宋金风格的大都为黑大漆和朱红漆,特征为披麻带灰,还有纯灰底的,其上少有描绘纹饰,偶见边线有描金等简单的收边图案,基本为纯红和纯黑。这种家具形制丰厚,结构沉稳,静穆凝重,线条简单,给人一种肃穆和厚重之感。这种肃穆厚重便是这一时期大漆家具的精神特质,亦即人们所说的宋金风格。宋金时期的大漆家具之所以以单色为主,可能因为崇尚单色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审美时尚,这可以从宋金瓷器中找到佐证。宋代瓷器,以官、汝、哥、定、钧著称,这五大名瓷都是单色釉,以造型、釉色取胜。即便是北方民间通用的磁州窑瓷,也是以黑彩或褐彩著称。据说宋代时髦的斗茶,以黑釉盏做茶具最为时尚。 这种以素色为美、以质朴为美的审美意识用于家具造做上,自然黑红漆的单色家具为世人推崇,它能产生出厚朴古拙、稳健大方的效果。这种大气磅礴的姿态为后人推崇,因而,台湾在展览山西古典家具时,美其名曰“磅礴山西”。 大漆家具要经近300年才能出现沧桑厚重的多种开裂花纹。因而宋金风格的黑漆家具品相较好,可以说是古典家具收藏的极品。 宋金时期,人们以素为美、以质为美的审美取向使单一颜色成为社会的流行色,漆做家具也不能例外,以黑色和红色大行其道。入明以后,大漆家具的种类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而呈现出多样化,单色的时尚不再一统天下,因此,雕填漆、彩绘、雕漆家具逐渐兴起。特别是在宫庭和上流社会,雕填漆家具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且纹饰繁多,被视为家具中的尤物。 此时的山西家具也随着时尚的变化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大而不断创新。早些时有晋南的云雕家具和晋中的推光漆家具兴起。清时,布披底、纸披底漆绘家具又在太原、汾阳等地流行。布披指用布挂浆披在家具的外表上,然后打底漆进行彩绘,纸披则是用纸做披底进行漆绘。这两种技法用灰都较少,因而对家具骨架表面的打磨处理较披麻灰的要细腻一些。所披布与纸打底相对平整而薄,因此底漆薄但不失光洁平整。晋做彩绘家具中最负盛名的是朱红漆描金家具,朱红漆映衬着金粉勾勒的纹饰,富丽堂皇。另一种黑大漆的家具也常见描金图案,静穆沉稳、颇显霸气。在这两类颜色的描金家具上,还有一种是将事先设计的图案,用漆先堆在底漆面上,然后再用金粉勾勒出图案细部轮廊线,从而凸显浮雕效果。 推光漆和云雕家具,不仅底漆多达数十道,而且打磨和雕刻工艺十分复杂,是最为耗时费工的漆做家具。云雕家具以红漆为主,没有彩绘图案,重在雕工。它是在底漆上用刀雕出阴刻抽象图案,着刀深度和宽度近半厘米,可见髹漆的厚度。还有一种叫犀皮雕的,是一层红漆一层黑漆打底而成,雕刻图案呈现出红、黑两种线条的层层叠压,更加重了线刻的华美。而推光漆主要以黑漆为底,上面绘有各种图案,注重画工。 大漆家具在其他一些省份也有制作,特别是入明以后的安徽和福建漆做家具。但山西漆做家具除了形制古典厚拙之外,灰麻坚固、髹漆甚厚、亮度深沉。经岁月洗礼,常呈现鱼鳞片、蛇腹断和牛毛纹等千变万化的漆面龟裂纹,少有整片脱落。而其他地域的漆做家具则灰麻较松散,漆层薄亮,年久漆灰则整块脱落。这主要还是工艺和功夫问题。山西漆做家具的工艺十分复杂,少则十几道,多则数十道髹漆。这种家具过去只有达官显贵、富绅大户才做得起。而今山西的推光漆器,工艺也达六十多道。这种多道工艺制作出的家具坚固性和美观性能兼顾。清代的布披和纸披彩绘描金家具,因把纹饰放在首位,才在工艺程序上有所减少,不以质美,而以纹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