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皮九 于 2010-11-5 08:12 发表
这几天将我的科檀尺子重新打磨,,再用布盘。。。感觉有点涩,,,,蹭不出紫檀那种油亮。。。


确实油性不好啊。。感觉跟铁木豆那样,,,硬涩。。。

======================================================
油性最大的作用是防止水份散失的作用,但是木材本身的油性防止水份散失的功能是很差的,因为树木的生理就需要水份流动,木材的结构和本身的油是允许水份流动的。

皮九兄打油试试,我没有做过这些方面的实验。我看非洲人用无色鞋油保养,听说北方人用核桃油保养,南方人打蜡,效果最好的是做漆防止水份变化(所有裸露面)。二胡厂家的朋友告诉我很多人做了很多探索实验,防裂已经不是问题。(就是不告诉我)

我最痛苦的是,我的防裂药剂不能运输出口,所以没法解决原木裂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0-11-5 10: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0-11-5 12:46 | 只看该作者
:54g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0-11-5 12:48 | 只看该作者
这料 新开的时候  非常不起眼 用段时间 贼好! 密度油性  多是上佳的 东西!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9
发表于 2010-11-5 16: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2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man 于 2010-11-5 16:58 发表
科檀吗说一千道一万终究只是科檀,就是把它蹭秃了皮也是搞不出紫檀那样的光彩来的.
我只是简单指出科檀开裂严重这样一种实实在在的缺点而已,不料却无意伤及爱科檀卖科檀人之痛处.
也许楼主讲的有道理,在满足温饱之需 ...


woodman兄,愉快的讨论延年益寿,互相增加知识,其实,谁都不可能,也不能去强迫他人的“偏好”,正如:我一再强调,喜欢黄花梨,喜欢紫檀都没有错,关键在于自己喜欢的文化体验。喜欢翡翠的人,看到鹅卵石也要想开一刀看看。不喜欢翡翠的人,你就送他一块翡翠原石,他还嫌丑呢。你绝对不能说音乐发烧友与画痴哪个对,哪个错。

开裂问题,对普通原木来说切之不用罢了,对比较贵的东西来说,却决定着出材率成本倍增的问题(即便原料不值钱,但优秀的成品,绝对是来之不易,值得珍藏的传世之作)。我也真心向您和所有人求教,因为这些知识可能帮助到我们自己,了解它的缺陷才能更好地挖掘它的价值,降低成本。我在本贴的很早以前就罗列了很多科檀的缺陷供大家参考,但是不能说这些缺陷就否定了它的天生丽质,美人痣,美人痣,正是美人的痣,才把美人存托得更美哦。纵观历史,凡是尊贵的东西,还都是出材率低的原材料+不断进取的精湛工艺去粗取精,钻石,玉石,玛瑙,紫檀,黄花梨。。。。。。这就叫巧夺天工。
钻石的缺陷是巨大的,比起玻璃来说,太硬了,加工太困难,出材率机器低下,然而正是人们克服了它的缺点,才能让钻石璀璨夺目。当一个丑陋万分的根变成精美的根雕的时候,能让人感受到打开玉石原石的惊奇和震撼,而中国的红木文化正是给予了人们这种精神享受。当人们将一堆出材率很低的科檀变成耀眼的红木家具的时候,人们是不是应当惊叹于它的来之不易,和认识到这种美丽的的珍贵?中国人有着“雕琢”这个词汇,它就是表达把一件原料从平庸打造成璀璨的钻研过程。

你说的开裂问题是所有硬木的通病,越致密的木材越容易开裂,我想这个你没有异议吧。至于双列木射线,我倒是不懂,但是我摘抄一段网络http://wenwen.soso.com/z/q150302926.htm 上的东西,似乎与兄台所言不一致:
1: 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s),木射线极细,单列为主。(注意,是为什么要加上“为主”二字)
2:黄花梨木 ,木射线极细至细,双列为主。
3:酸枝木, 木射线极细至细.以双列为主。
4:花梨木 ,木射线轴至甚细,以单列为主。

不论射线什么个什么状况(紫檀属两种射线都有,而且与科檀同属、与紫檀同属的木头很多连红色都不是,紫檀属的各种木材也是千差万别,科学名是有植物分类学规则的,与文化偏好无关),唯一的拉丁名就决定了,非洲小叶紫檀与印度小叶紫檀不是同一种科学名的植物,甚至他们不同属,这一点,本贴早就跨过去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从历史文化渊源就植入了,我们是一个主流文化偏好紫红色的国度(紫红),一个沉稳含蓄的国度(质重),一个内涵的国度(坚硬),一个历史传世的国度(耐腐),一个情感细腻的国度(表面细腻)。紫红、质重、内刚、细腻的气质在科檀身上得到完美再现。

说到皇帝看紫檀,真好玩。奇形怪状的丑陋檀香紫檀,是怎么打动皇帝的呢?按woodman兄的说法,皇帝看着郑和带回的一堆奇形怪状的笨重木头,大怒。诚惶诚恐的郑和赶紧递上一只是放大镜:陛下息怒,还请细看。皇帝拿起老花眼镜,仔细查看后,大喜:爱卿,原来此木是单列木射线啊。好!好!好!正合我意。

哈哈哈哈,别忘了文化,与自然科学一样博大精深,文化的价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科学名依据科学规则来命名,文化名要依据文化偏好来命名,这是任何文化背景都遵守的原则。所以,拉丁名baphia nitida和英文名african sandalwood,一个是代表的科学严谨,一个是代表的人文情怀,往往人文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东西价值的主导因素。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0-11-5 2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0-11-6 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0-11-5 10:33 发表

======================================================
油性最大的作用是防止水份散失的作用,但是木材本身的油性防止水份散失的功能是很差的,因为树木的生理就需要水份流动,木材的结构和本身的油是允许水份 ...


上蜡或打油只能让它颜色更亮.这木头不上蜡的话,,颜色不鲜艳,,,有点灰暗..  我打过油,,,视觉和触觉还是很涩...


印度小叶紫檀不用上蜡和油也能很鲜亮的。。。

我过后发图上来。。。紫檀和科檀两种木头放一起的对比图。。。

从细密方面看,,科檀端面有塑料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皮九 于 2010-11-6 19: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0-11-6 19:59 | 只看该作者
上图。。。科檀和紫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0-11-6 20:0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0-11-6 20:0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0-11-6 20:0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看端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4:48 | 只看该作者

非洲小叶紫檀不是檀香紫檀,非洲小叶紫檀是真正的紫檀。

感谢皮九兄的比对。这两种木头,木质最大的外观差别是棕眼,皮九兄的照片对比更是清楚,我来系统一下:

1,非洲小叶紫檀端面看不到棕眼,印度小叶紫檀端面棕眼粗大。故此,非洲小叶紫檀对比印度小叶紫檀而言更适合叫“小眼(叶)紫檀”。

2,非洲小叶紫檀表面比印度小叶紫檀更加细腻,有塑料和牛角质的感觉。故此,区别于印度小叶紫檀而言,更适宜叫“犀牛角紫檀”。 (犀牛角是产自非洲的,这一点至少可以证明,“犀牛角紫檀”这个名字的出现是在非洲物品进入中国的历史之后,这也符合非洲小叶紫檀仔历史上进入中国的历史时间)

3,非洲小叶紫檀比印度小叶紫檀颜色更鲜艳,最为艳丽时,颜色血红,变色范围更广泛。故此,比印度小叶紫檀更适宜叫“血檀”,“鸡血檀”。

4,印度小叶紫檀比非洲小叶紫檀而言,棕眼弯曲,形成牛毛纹明显。故此,区别而言,更适合叫“牛毛纹紫檀”。

5,印度小叶紫檀比非洲小叶紫檀而言,棕眼富含黄色分泌物,感觉像金星(非洲小叶紫檀也有金星,只不过棕眼管孔太小,金星也很小,阳光下可见)。故此,区别而言,更适合叫“金星紫檀”。

6,非洲小叶紫檀变色范围比印度小叶紫檀大。印度小叶紫檀从红色到厚重的紫红色;非洲小叶紫檀从黄色,到血色,到紫红色,最终二者的颜色达到完全一致的紫红色。从色彩的角度来看,非洲小叶紫檀比印度小叶紫檀在早期更艳丽,在后期则更淳厚。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近代历史上为了区别不同品种的紫檀,使用了不同的修饰词:所指的“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就是指印度檀香紫檀;而“染料紫檀”,“犀牛角紫檀”,“血檀”“鸡血檀”,“小眼(叶)紫檀”就是指我们所讨论的这种非洲小叶紫檀。这两种紫檀都是出材率极其低下,成品及其难得,所以自古以来,难有大件家具传世。历史上也有紫檀料容易开裂的说法。

“紫檀”在历史上的定义不是指一种木材,而是指一类木材,这一点我完全反对周默先生指出“历史上只有一种紫檀的说法”至少历史上有两种以上的紫檀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至于,为什么偏要将非洲小叶紫檀归类为“紫檀”,因为从历史上对紫檀的定义来看,而非洲小叶紫檀完全符合“紫檀”的社会学定义,非洲小叶紫檀和印度小叶紫檀的颜色都不能叫紫檀,那么,还有什么才有资格更能叫紫檀?大叶紫檀的紫色,是黑红色相配所显出的紫色,并没有小叶紫檀纯净,都能包容为紫檀,那么非洲小叶紫檀淳厚的紫色难道还不能展示真正“紫檀”的风采?而且,英文也是将非洲小叶紫檀归类为“紫檀”。这是社会学的意义,对于科学而言,他们却不是同一种木材,他们是不是叫“紫檀”,完全取决于社会学的意义,与科学无关。甚至我们发现印度檀香紫檀可能也并非与我们古代所指的紫檀是同一种植物。

非洲小叶紫檀不是檀香紫檀,但非洲小叶紫檀就是不折不扣的紫檀!它具有“紫檀”这个文学概念的高贵血统和沉稳气质。它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也有自己的、不同于檀香紫檀的优越品质。哈哈,如果过要比喻的话,檀香紫檀是80年代明媒正娶的老婆,受人尊敬的贵夫人气质;非洲小叶紫檀是20世纪才一见钟情的小姨太,漂亮优雅。我们作为男人,还是爱好广泛的:D 。

如图,变为紫色后,够不够淳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7
发表于 2010-11-7 10: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0-11-7 10:30 | 只看该作者
:D :D

我是南方人,但小时候在西北长大。所以不妨碍我在以大米为主粮之外,一周里有几顿用面点来代替(自己和面擀面条,或者发酵了烙饼、蒸馒头、蒸包子)。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大米有小麦面粉之间谁优谁劣,也不曾想过若是哪个权威机构定义了小麦面粉应该比大米更适合成为中国人的主粮之后,我会放弃大米而选择小麦面粉。

不管仅是生活习惯或者上升到营养学这一和文化有点关联的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0-11-7 1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man 于 2010-11-7 10:10 发表
实在搞不懂了,即已明确给出了科檀的拉丁名,中文名.和紫檀毫不相干,而且木材结构更是与紫檀不同.即然如此,又何必非要把它和紫檀相提并论,又何必文学,历史,社会的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去努力混淆科檀和紫檀的概念呢.明明白 ...

这话说得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0-11-7 11:2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

  科檀从棕眼大小、细腻程度、颜色鲜艳程度、牛毛纹的明显程度、金星的适合度、变色的快慢,诸方面均要好过檀香紫檀。
  可是一叫它紫檀,感觉就立马不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30 07:40 , Processed in 0.23322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