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eddie在2009-2-23 17:56:10的发言:
记得二十世纪的中国,有社会学科三大里程碑之说:
其一,明式家具--王世襄
又一,中国古代服装史--沈从文
又一,青铜器--郭沫若
其实,陈梦家先生正是同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研究大家.陈先生的书斋的名字是:梦甲室
中国的文字之美,按照现在的考古发现,从甲骨文开始.用刀书写的文字.平面的......
然后,才是青铜器的钟鼎文,又名金文.
所以,明式家具,也许可能是明代文人眼中的一种立体的"文字"型.
至少,合乎传统的中国文人的审美.
今天我们的追求,大概首先还是:恢复传统.尤其是历史与文化的传统.
也许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将来对明式家具的审美,会有更多的感悟.
"与古人同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3 18:50:33编辑过]
这个帖子原本就是毕恭毕敬地向历史与文化以及传承二者的文化学人致敬的,所以力求严谨,准确。
关于以上“三大里程碑”之说,谨做如下的准确表述:
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中、英文本的问世,被称为继郭沫若的青铜器、沈从文的服装史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
襄老的明式家具研究的历程,相信大多数喜欢古典家具的爱好者大致都知道端详。这是王世襄先生很个人的爱好与选择,也可以理会为一种无心插柳。而收藏路上与他结伴而行但无奈地先走一步离他而去的人,叫做陈梦家。
沈从文先生原本是著述等身的文人作家,建国后转向文博方向的考古。六十年代*总理因为外交需要责成历史博物馆整理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资料,沈从文先生是具体工作的担当者,并在此后不断钻研,终成大器。
至于青铜器,或者说上古文化研究,尤其是青铜器承载的钟鼎文(金文)以及在其之前的甲骨文研究等等,似乎学界方面对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一人名下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之所以能够位列四大文明古国,居功至伟的是甲骨文,以及安阳殷墟(商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甲骨文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东周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关于甲骨文,从发现者清末的王懿荣开始,然后有《老残游记》的作者清代著名作家刘鹗,后来官拜伪满洲国重臣的罗振玉,以及国学大师王国维等等,都是甲骨文文化的股肱学者。
陈梦家先生在甲骨文方面也是大有建树的学者。陈先生的书斋名字就是梦甲室。
而安阳殷墟商文化的这一页,永远无法摆脱的名字是它的发掘者李济。号称中国考古学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