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每周四更新)

  [复制链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2-8-14 20:0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2-8-14 18:09
谢谢关注。
到此一游,连天红。

先生好帅气: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2-8-15 11:1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7:50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惶恐惶恐。
到此一游中的主人公是天朝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教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9:0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816

继续原本的时间顺序。
2005年的黄花梨树瘤笔筒之后,进入公元2006。
也就在这一年,红木之网络江湖,渐露峥嵘。
2006的红木网络江湖,影响大的事情,窃以为有二:
首先是2006年中叶的紫檀“人工林”纷争;
其次则是2006年末的乌合之众突访台山伍氏兴隆。
紫檀的“人工林”说,不了了之,不过切磋之后,有心的看客与旁观者,倘若仔细分析与推敲这一纷争的始末,大概已成竹了然于胸。所谓逻辑,无非是循序渐进,丝丝入扣,于是一二三四五。论点分明的前提,是论据的客观详实与颠扑不破。嘴巴软硬是其次。所以“人工林”是一回事,“人工林”是否成材则是随后的事,成材的“人工林”是否得以顺利地被砍伐,被“走私”,被高价贩卖到“奇货可居”的东土,则是随后的随后的事。冤有头债有主,印度源头的“人工林”连位置所在何时种植谁人管理都说不清楚,起码的图片照片都欠奉,后面的话就只好二一添作五了。
所以这个紫檀“人工林”说,窃以为不靠谱。
因为信口开河。
至于紫檀品相的参差,好比龙生九种。。。糊涂。。。十个手指不一般齐。
总有些紫檀的品相端庄些,肃穆些,沉稳些,于是金星,于是鸡血,于是牛毛,于是犀角,于是天潢贵胄。
也总有些紫檀的外观不那么拿得出手,不那么紫,也不那么檀(本意是“强韧之木”),于是等而下之,连普通的老红木都不如。
好比“尽舜尧”的神州天朝,有昂藏的姚明,也有短小的潘长江,都是大开门的中国制造。
表面现象的外观,多少有些山长水阔无觅处。
其实紫檀之初,最早不过晋代崔豹的《古今注》:紫檀出扶南。
千多年前的紫檀,无非是外观上色紫而夺朱的强韧之木。
只要硬朗些,坚实些,沉重些,色泽紫赤而墨,就当得起“紫檀”。
今人眼界开阔,坐地日行八万里,环视宇宙,符合以上观瞻标准的“紫檀”树木品种无数。
于是千禧年之后,天朝前无古人地端出了一盘“红木国标”,白纸黑字,红口白牙,给千百年来以讹传讹于是众口纷说的紫檀也好,花梨也好,以及等而下之的酸枝鸡翅乌木等等一一地“划地为牢”,套上了一个外缘明显的“紧箍咒”。
红木国标中的紫檀,特指产自南亚次大陆印度南部的“檀香紫檀”,大致分布的地域,围绕北纬15度。
地球是圆的,圆圆的地球上方有一个红彤彤的大烤炉。于是公转自转,旋转式加热。自有脑筋活络者沿着南北纬15度线去一路地“捡漏”,于是紫檀家族人丁日渐兴旺,三姑六婆。几个春秋下来,有印度出产的大陆紫檀,就有马达加斯加之印度洋岛国出产的海洋紫檀;南亚次大陆印度的芳邻之缅甸也好,尼泊尔也好,中国也好,一衣带水的非洲科特迪瓦,以及南美洲的巴西,等等等等,到处都有“紫檀”的行踪。
树挪死,人挪活。紫檀东西南北随意挪。

2006年末的乌合之众突访伍氏兴隆,相关的记录很鲜活,且略过。

山雨欲来风满楼,2005年夏秋的海南黄花梨神话,大概多少暗示着这一波前不见古人之红木大潮的波澜壮阔。2006,大概算是个厚积薄发的隐忍过程。原本手执神州红木家具制造行业牛耳的珠江三角洲新会台山中山顺德之芸芸众企业,忙不迭地清点库存的黄花梨之或家具,或原木木枋,或边料角料,以至树头树枝树桠,赶集似的高价抛给“钱多人傻”的后来者福建仙游。所谓后人给前人抬轿子,这就是个现行。
2006赶着抬轿子的广东人么,也有,在下就认得一个,几千块一吨的越黄边角料,他一口气吃进去的数量以吨计。。。。。然后“自己动手”。
这位“老广”来自台山,网名大号广东沙发,祖籍福建莆田,从古到今管着仙游。

直至今天,在下依然以为:
为了黄花梨,感谢元亨利,感谢杨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12-8-16 19: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8:}{:soso_e128:}{: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关于2006年紫檀“人工林”的话题,古典网的这个“众说纷纭品紫檀”有完整的记录。
喜欢紫檀的同好,请自品。

http://bbs.cfhot.com/thread-40827-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2-8-20 10:00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2-8-18 14:03
谢谢关注。
关于2006年紫檀“人工林”的话题,古典网的这个“众说纷纭品紫檀”有完整的记录。
喜欢紫檀 ...

:hello:5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7:24 | 只看该作者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823

公元2006的红木网络江湖,还有一件吸引眼球的话题,只不过当时争议不大,所以留意的人虽然颇多,却多半没有意识到未来的余波荡漾,其实源头在2006.

这个话题,就是关于黄花梨的一些说辞。规整的表述,叫做“辩考”。

简单地说,“辩考”的一个主要论点是:黄花梨只应该有材质之分,不应该有产地之分。

在下当时初读到这个帖子的时候颇有些动容,因为这个帖子的写手竟然在八年时间里16次下海南专门调查研究当时尚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海南黄花梨。大名鼎鼎的海南黄花梨新世纪推手元亨利杨波先生,八年前还在京城开出租车。。。。。。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下对身体力行者历来心存敬重。于是毕恭毕敬,仔仔细细地通读。

可读着读着,就觉得有些地方多少有些“不通”了。

比如说:黄花梨这个称呼,在这位八年16次下海南的写手笔下,竟然是使用了几百年的“约定俗成”。这说不通,因为在朱明王朝就不存在黄花梨的“黄”字,那时候只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花梨”,朱明王朝覆没的公元1644,距今也不过三几百年的功夫。八十年代的中学课本里就有伟大领袖御笔钦点的“一代名篇”《甲申三百年祭》,当时大江南北的无线广播中热播姚雪垠的“高大全”名著《李自成》,当年的同窗竟然从家里摸了一本石刻版的**《明清两国志》污染荼毒在下当时幼稚加优质心灵之原本的“根正苗红”,从此发觉:敢情历史这东西,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竟然有天与地的两副面孔???

《明清两国志》中的李自成,一见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就把持不住。。。。。。

至今清楚地记得镇守边关的吴三桂给恩师董其昌的回复:好色是英雄小节;多情乃豪杰本色。

扯远了,反正在下对关于黄花梨的“考”与“考”的内容,从此多了一个心思。从小到大,遵照伟大领袖五七指示学农的时候见过不少的“四旧”,那时候被成片推倒推翻的墓碑上,泰半刻划着“显考。。。”,后来认真读过的第一本关于“考”的书,叫做“秘戏图考”,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上下五千年之春宫文化的专著。

后来,大概在2008年末,在下也专门折腾了一个“考”如下:

林海微澜: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

冤有头,债有主。在下从2005年开始喜欢上“黄”这一口,网络江湖上领教了不少的子午卯酉。网络是个免费的窗口,有的内容言之有物,逻辑严谨,条理清楚;有的说辞东咋西呼,朝秦暮楚,思路飘忽。

2006年让在下肃然起敬的“八年16下海南”之写手,后来才听说:当时年纪不过二十多,在所谓的“第一专业论坛”居高临下,于是势如破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2-8-23 17:4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2-8-23 17:5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历史原因加上推手,黄就飞上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7:59 | 只看该作者
猪仔爸爸 发表于 2012-8-23 17:54
历史原因加上推手,黄就飞上天了,

谢谢关注。
价格这个话题历来众说纷纭。
天下熙熙,在下2006年在红木网络江湖读到了为数不少的“看不懂”,材质也好,造型也好,工艺也好,类似紫檀与海黄“人工林”的张口就来层出不穷。
于是才有随后在2007年中叶一根筋地直奔上博之举。

不过当时再怎么“看不懂”也好,有些个“术”,却是大开门的“田忌赛马”,比如“差的海黄不如好的越黄”,以及“差的紫檀不如好的老红木”。
因为看得懂这是地地道道的“田忌赛马”,于是“指鹿为马”多半也相去不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学者,未必无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2-8-25 09: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时间是最好的鉴定,田忌赛马人为之,能见到,拥有快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1:36 | 只看该作者
猪仔爸爸 发表于 2012-8-25 09:32
时间是最好的鉴定,田忌赛马人为之,能见到,拥有快事也

谢谢点评。
这是在下关于海南黄花梨的“考”。
至今依然欣慰:从未田忌赛马,更不曾指鹿为马。

http://bbs.70jj.com/thread-26749-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2-8-26 12:2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5:47 , Processed in 0.14861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