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10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迷糊 于 2011-2-1 21:13 发表
很多东西都是一晃就没的,稍纵即逝,工艺上也是,比如全手工的精雕细琢,随着雕刻机的出现,也在逐步消失,直到成了待抢救的文化遗产,将来会顶着光环成为奢侈的代名词而成为普罗大众无比惊艳的东西…:D


感谢厅座。
上个图,向那些值得敬重的福建仙游手工雕刻匠人致敬。
这么一个小小的笔筒,手工满雕要13天,还没算打磨的时间。

民以食为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1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迷糊 于 2011-2-1 22:53 发表
所谓挣钱的不累,干活累的挣不到钱,老实的成奸商,会忽悠的成救星…:12g


无言。
有人锄禾,有人当午。
手工雕刻的物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1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23:14 发表


无言。
有人锄禾,有人当午。
手工雕刻的物事。


无言。
感动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1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23:16 发表


无言。
感动自己。


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2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拥有这样的制作,在下一直心存庆幸。
所以不仅尊重这些亲力亲为的匠人,同样尊重一衣带水的商家。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11-2-1 2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23:24 发表
拥有这样的制作,在下一直心存庆幸。
所以不仅尊重这些亲力亲为的匠人,同样尊重一衣带水的商家。
和谐社会就应艺人做好手艺,商人做好流通…: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1-2-1 2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14:59 发表


不用闪光灯。
更接近本原风范的黄花梨。
别致有加的猴头扶手。
这样的造型,如今难得一见了。
上一回曾听到某专家高呼“拿斧子来砍了”,那椅子的扶手,好像也是一款兽头。


是螭龙首,龙之二子,水精也.....
此首口中吐水...鄂下有须...必是螭龙,此镜台螭龙纹可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iu0050 于 2011-2-1 23:42 发表


是螭龙首,龙之二子,水精也.....
此首口中吐水...鄂下有须...必是螭龙,此镜台螭龙纹可参考....


谢谢赐教,学习了。
龙生九子,只是这“九”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有说貔貅也是其中之一,更有甚者把貔貅也算做是古来“熊猫”的称谓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1-2-2 0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15:03 发表
德不孤必有邻。
二楼风范。

一并向所有关注这个帖子的同好拜个早年。
恭喜发财。


重檐歇山顶,采用这个级别的顶,檐角上的走兽应不少于七只,两只的话,这个建筑形制就有点不对了....
屋顶正脊两侧大吻,只能用于官式建筑上,
这件就是皇家的宫殿...我认为做为佛龛.有点不太合适......
但是适合放神主

[ 本帖最后由 poiu0050 于 2011-2-2 0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1-2-2 08:3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这个应该是螭龙首。: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1-2-2 13:14 | 只看该作者
艾迪老师有好生之德,时常用好文好图度我等
得离庸俗之物。
祝过年好,心想事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11-2-2 14:36 | 只看该作者
普渡众生:Newb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iu0050 于 2011-2-2 00:07 发表


重檐歇山顶,采用这个级别的顶,檐角上的走兽应不少于七只,两只的话,这个建筑形制就有点不对了....
屋顶正脊两侧大吻,只能用于官式建筑上,
这件就是皇家的宫殿...我认为做为佛龛.有点不太合适......
但是适合放 ...


谢谢关注与评点。
在下对传统建筑一窍不通,上一回听到这“重檐歇山顶”的说法,还是三几年前某专业论坛当时的版主陪同故宫博物院某行内专家来广州玩耍时的风言风语。
专家当时在广州某传统建筑前也提到该建筑的“不对”。

请教:做佛龛不合适,放神主合适,有什么缘由?在下礼佛不信佛,对这些传统的讲究完全缺乏认识。
这个帖子首发古典网,转帖迷糊的客厅,还没来得及把“佛龛”这两个字贴过来。晚一点有细图,檐角的走兽不止两只。

说说某专家当年在广州的风言风语吧,也是一段故事。因为是该版主的一面之词,来去如风,姑且当做风言风语。
专家见到广州那座入了清的传统建筑就评价:满清一朝对建筑式样有严格的规定,皇宫若干进,王府若干进,官员府邸若干进,民居若干进,等等等等,逐次递减。专家所见的这座老广州,自然是“僭越”了,犯了禁,杀头的罪名云云。
估计让专家更气结的恐怕还是这挂羊头卖狗肉的实情:满鞑子皇帝生怕汉人聚众生事,连农耕文明千百年约定俗成的同宗祠堂也明令“不准”,当时广东地方的陈姓族人虽然集资建了这么个“祠堂”,却掩人耳目地起了个“书院”的名字,敢情广东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也是入了清的。。。。。。

这座光绪年代的陈氏书院,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陈家祠。

在下初听这“风言风语”也觉得好奇,事后看了陈家祠的介绍,白纸黑字写着“三进”,按说也不“僭越”,不知道是专家说错了还是版主传错了,也可能是专家眼力不济,么。。。。。。须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平和 于 2011-2-2 08:32 发表
哈哈我这个应该是螭龙首。:48g


谢谢关注。将来有机会再去兴隆的话一定看个仔细。当时满眼都是紫黄,原本计划一天拍四层楼应该应付得了,结果拍了两层半就精神恍惚了,信息量浩大,晕菜一个。
实不相瞒,早两日又跑了一趟,算是基本拍了下来,依然懵懵懂懂,力有不逮,因为不断有新发现。

顺便说一句,故宫某专家当年高呼“拿斧子来”(劈了)的,似乎和这款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1-2-2 23:40 | 只看该作者
给前辈拜个年……:hello :hello :48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5:06 , Processed in 0.20232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