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说枕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0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3.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八角形枕(图三)
  高12、长24.5、宽17.5厘米,1985年10月洛阳市地区财贸学校出土。现收藏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枕通体施白釉,呈八角形。枕面黑彩绘多重八角形线框,框内画黑色折枝梅花,“梅花”之花瓣为五,寓意“五福”。枕墙处绘黑色草叶纹,线条疏朗有致。此枕绘饰技艺熟练,笔触锋利,色彩黑白对比强烈,图案与枕浑然一体,具有洒脱、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间色彩。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民窑之一,创烧于北齐,宋代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的影响面很大,产品风格相似的窑场遍布北方中原地区,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磁州窑系。宋代的磁州窑烧制品种繁多,其中尤以白地黑花釉下彩为代表。其特点是在器物坯胎上先涂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毛笔蘸取铁质黑色绘料画出图形,然后施一层透明釉进行烧制。就磁州窑的瓷枕而言,枕面装饰题材最为丰富,画面多取材于当时民间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景,不仅有精细入微的花鸟鱼虫,还有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更有绘画生动的山水人物以及结构严谨的几何纹样,再配以诗词散曲、名言警句。在装饰手法上它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与陶瓷工艺相结合,采用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技法,用黑白两种釉色描绘精彩的世界。如这件白地黑花梅花枕,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一点一线,都是心手相应,落笔圆熟,流畅游移。虽是寥寥几笔,笔下却是生气盎然,毫无呆板做作之感。正如陈万里先生所指出的磁州窑的技法“不作故意的雕琢和无聊的堆砌,能够注意艺术上的概括和完整,达到意到笔随的境地。”
  其实,磁州窑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成就,与当时文人雅士的参与有着直接的关系。宋代是历史上给知识分子有较为充分机会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时代,文官体制的形成,使文人阶层的意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到平民等各个阶层,即使是陶瓷烧造这些技术性很强、纯由匠人运作的门类,也能较好地体现同时代以文人为主流的审美思潮,并与绘画结合,与艺术潮流保持同步,由此推动了磁州窑文化价值的提升。
  4. 三彩卧婴座枕(图四)
  高10.4、长19.5、宽12.5厘米,1955年3月洛阳市涧西区出土。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枕通体施三彩釉,釉色温润。枕座为一熟睡的孩儿侧卧于榻上,孩儿面部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双耳肥大,双目微闭,鼻子小巧挺直,小嘴拢合,丰腴的脸庞,显得天真可爱,属于传统观念上的“富贵”之相。头枕于右臂之上,左臂斜置于腹前,左手持巨叶荷梗,叶大而圆,作枕面,枕面圆弧两端呈上翘之势。榻的周围装饰有如意头纹饰。
  在中国陶瓷造像中,虽然有不少男女偶像,但却很少看到以人的形象作日常生活用品造型的。因此,这类孩儿枕应该是北宋陶工的发明创造。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传统吉祥文化也随之进入了高度的发展阶段,各种吉祥图案、吉祥语句深入社会生活并反映于工艺美术品之中,极一时之盛,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吉祥图案的作用主要是寓意,隐示人们的美好愿望。因儿童是人类延续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能降福驱灾,所以,人们希望生育男孩来“传宗接代”,继续香火,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同时,人们也盼望多生孩子,尤其是多生男孩来提高家庭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孩儿枕”这一“宜男多子”的中心主题,正是人们希望多子多孙观念的真实体现。该三彩卧婴枕不仅反映了宋代匠师们对生活情景的真实捕捉和高超的艺术再现力,还透射出从古至今人们对儿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第二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08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5. 三彩双狮座枕(图五)  高10.5、长22、宽14厘米,洛阳出土。现收藏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该枕的枕面呈一如意形,中间稍凹,两边微翘,枕面上刻有盛开的牡丹花。枕面下塑以两两相背而蹲伏的双狮作枕座,狮子双目圆瞪,凝视前方,龇牙咧嘴,前肢并拢做俯首状,后肢内曲,尾巴紧贴于身体一侧。两狮的中间塑一只彩球,并系有彩带,彩带上方有一小洞,应为出气孔,其作用是为了防止烧造时发生炸裂。狮枕胎质细腻,坚硬致密,除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黄、绿、白等釉色,釉面光亮。
  兽形枕是瓷枕的一个重要形式。工匠们把枕座或枕体做成写实的卧兽形,在座上安装枕面,或在兽背上开出枕面。以兽形为枕源于唐代。《唐书》卷三十四《五行志》中有记:“韦后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豹头、白泽(《山海经》所载神兽)、伏熊都是富有辟邪特性的神兽。这说明将枕塑成猛兽的形象是取其除邪恶、吉祥纳福的寓意。唐代的兽形枕多为虎形、象形和兔形。北宋的兽形枕,仍沿袭唐代模式,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题材上较前代更为丰富。宋代的兽形枕已明显作狮子状,制法精巧,形态生动。还有不附枕面以狮脊做面托头的白地陶枕。这件三彩双狮枕枕体的前侧稍呈弧形,分卧两端的狮头自然就突兀而出,十分硕大,置于双狮背上的枕面,也就显得更加安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工匠们只塑出狮头的大体轮廓,突出狮子憨态可爱的神态,以此来弱化其狰狞凶猛的性格,使人能够接受并使用,从而达到“辟邪”、“服妖”的目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工匠把狮子、彩球和瓷枕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6. 三彩牡丹纹腰形枕(图六)
  高12.8、长40、宽27厘米,1955年洛阳市郊区白马寺出土。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枕施三彩釉,呈腰圆形,正侧内凹,枕面前低后高,蓖划线框,线框内开光剔折枝绿叶白牡丹一朵,在牡丹主题纹饰的孔隙处剔黄色卷叶纹,颇具层次感。框外划花叶纹一周。枕墙划简化缠枝卷草纹,有2个垫烧支钉痕。纹饰总体布局清晰,繁而不乱,釉色纯正温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洛阳盛产牡丹,为天下第一。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公元604年隋炀帝建都洛阳,辟西苑200里种植牡丹,使洛阳西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唐宋时期人们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极盛。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以及宋代司马光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乡,人将锦绣学群花。”(《看花四绝句》)即是对当时人们观赏牡丹的真实写照。洛阳牡丹花朵硕大,雍容华贵,冠压群芳,素有“花王”和“富贵花”的雅誉,因而常被当作一种富贵、吉祥的象征运用在瓷枕的装饰中。这件三彩牡丹纹瓷枕,枕面中心纹饰——牡丹采用剔花工艺,以勾、拓、点、染等多种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牡丹的富贵华丽,仪态万千。同时,在烧制时借助三彩铅釉良好的流动性,使得各种不同色调的釉在流动过程中相互浸润,形成了变幻莫测、绚丽多姿的颜色效果。而三彩铅釉随意流淌所显示出的蕴染痕迹,好似中国画中的画和纸所透出的水墨情趣,体现出东方艺术所特有的“气韵生动”的审美倾向。
  总之,洛阳宋代瓷枕以质地优良、造型多样、装饰艺术丰富多彩而被世人称道。它所特有的典雅、含蓄的艺术风格,反映了除审美特征之外的诸多精神意义。此外,洛阳宋代瓷枕的多种多样的装饰工艺,不仅使中国陶瓷艺术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且还丰富了前代陶瓷的装饰题材和内容,使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审美内涵。
  (作者工作单位:河南省洛阳博物馆)

(第三部分)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来自网络的转帖: 夏日收藏瓷枕:一枕清凉入梦来 曾风行一时出处:西陆游戏网 作者:风财神

  许多古玩,上手之后要讲究"润泽清凉"。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润泽清凉"就显得格外有意义。在文玩艺术品中,有很多是古人们专为夏天准备的,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瓷枕。



  中国自古就以瓷器闻名于世,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碟、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有一层瓷釉,夏天枕于其上冰冰凉凉的,睡起觉来当然凉快。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厚爱了。据说,
乾隆皇帝就非常钟爱孩儿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曾经流行一时

  虽然瓷枕是消暑的良好卧具,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瓷枕早已不见了踪影。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在今天能见到的瓷枕中,以宋代的艺术成就最高。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登封窑所出瓷枕为多,其中孩儿枕则是瓷枕中最为丰富的一类,它寄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心愿。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孩儿枕从整体上看,枕做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做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这件艺术珍品神形兼备,富有情趣,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制作,不但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而且也体现了宋代社会对儿童非常重视。人们认为儿童象征着吉祥幸福,能降福驱灾。这件定窑孩儿枕制作精美,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件吉祥之物。令人可喜的是,在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也收藏了两件北宋时期的定窑孩儿枕,与北京故宫的孩儿枕如出一辙。
  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同的时代瓷器有不同的造型,各代的瓷枕造型也是很丰富,有长方形的,也有如意形的。在装饰上也有不同,有各种动物、山水画等等,另外就是技法上,它既有绘画,又有雕刻,通过不同的釉材来表现它的艺术风格。
  在艺术价值上,瓷枕在许多方面是其他的瓷器所不能取代的。首先是造型特殊,许多瓷器比如一个盘子,一个碗,一个瓶,它都只能是片面的,观赏的角度有限,而瓷枕可以让人们多角度地欣赏。瓷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融科学、艺术、民俗与保健医学于一体,并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以及雕、镂、镶嵌、书、画、绣、印等技法而著称,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极其丰富的。


  挖掘市场价值


 瓷枕作为我国民间古陶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市场价格一直受到瓷器整体市场行情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瓷枕造型的独特性和人们对其艺术价值的认识度不够,瓷枕的市场价位相对较低,普通的瓷枕价格一般在几百元左右。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瓷器市场价格的整体上升,瓷枕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了近十倍。造型、纹饰较好的瓷枕价格基本在1000元以上。

  2000年以后,随着人们对瓷枕艺术价值的认同,瓷枕的整体价位再一次上涨,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瓷枕精品,是部分收藏家追逐的重点,市场价位也在万元以上。如一件宋代素三彩虎纹枕市场参考价在2万-3万元,宋代磁州窑的刻花诗文枕市场参考价在1万-2万元。此外,一些名窑的瓷枕精品已经达到百万元以上。如在2001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宋代汝窑的瓷枕就以150万美元成交。
  但绝大多数藏家因瓷枕的美感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瓷器差,而且仿造相对容易,加上精品越来越少,因此在拍卖市场上并没有形成瓷枕专门的交易市场,但是作为古人生活的实证,瓷枕的收藏价值正在被逐渐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来自网络转帖: 瓷枕的妙用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源:收藏 第1期

追溯瓷枕的起源,应始于隋,河南安阳张盛墓曾出土隋开皇十五年(595年)长仅3.9厘米的长方瓷枕模型,是已发现最早的瓷枕。唐代以后,瓷枕逐渐流行,尤以两宋最为鼎盛。瓷枕质坚而清凉沁肤,爽脑怡神,甚至有“明日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功用,所以无论富贵贫贱,世人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瓷枕产品琳琅满目。磁州窑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而发展变化的,用途广泛。
  首先,它是暑夏纳凉的寝具。北宋诗人张耒在其著《柯山集》卷十《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写道:“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鬓冷泥丸惊。”说明瓷枕具有清心明目的作用。一件磁州窑文字枕上写道:“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磁州窑出土的一件腰圆形枕,枕面用篆书写诗一首:“绣顶聚金不胜情,夏使磁枕自凉生。清魂内入游仙梦,有像纱橱枕水晶。”描述的是瓷枕的凉爽。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有一件磁州窑“枕赋”枕,其内容为:“是时也,火炽九天,时惟三伏,开北轩下陈蕃之榻,卧南薰蕲春之竹。睡快诗人,凉透仙骨,游黑甜之乡而神清,梦黄粱之境而兴足。恍惚广寒之宫,依稀冰雪之窟,凛然皂发之爽,悠然炎蒸之萧,思圆木警学之勤,乐仲尼曲肱之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6 | 只看该作者
黄花梨日渐昂贵,于是绿檀红檀的仿品开始行走江湖,价格自然低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0 |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是精致的容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1 | 只看该作者
且说回头:
关于如今被“统一口径”的魏武王曹操曹孟德墓的话题,在下不怎么太关注。
只不过,还是觉得那只“慰项石”有些别扭。
从古到今,这“落枕”的套路都是个“面”,只不过弧面舒服平面“示警”,还真没见过正中央开个槽塞脖子的新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2 | 只看该作者
借一个古典网坛子上别人家的图。
注明为“沉香木”的孩儿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6 | 只看该作者
搞不懂是哪家设置的技术壁垒。
也许是古典网瘦子版主,也许是70的门槛,不让转帖别家的文字和图。

觉得多少有些对不住厅座的照顾。

且勉为其难,再拼凑了足本。
201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7 | 只看该作者
2010,贺新年。
地球是圆的,有人过公历年,有人重农历年,西洋人的历法是太阳历;中华文化的农历命中属阴。
雪域高原的西藏有藏历,伊斯兰教,佛教各有各的教历。
求同存异。

于是动动最本原的脑筋。
子曰:食色性也。
生命的循环叫做生息。

关于这“枕”的琢磨不是一天两天了,起因不过是当初贪得意而上手的几只孩儿枕,材质越南黄花梨。
适逢九州方圆风声鹤唳地鼓噪说找到了魏武王曹操曹孟德的墓地。
出土的证据中竟也有这么一件名曰“慰项石”的东西。
且由此切入这“枕”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互联网)
中医解秘曹操高陵“慰项石”

作者:杏林虎 (睡虎)
  
  昨天见新闻说找到曹操的陵墓了,并出土了大量宝器,而在众多出土物中,最具价值的是块“慰项石”。
  “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一、“慰项石”与颈椎病
  咱们就先由“慰项石”谈谈颈椎病吧。
  现在电脑使用者中,白天脖子受累,晚上不能充分放松,颈椎病患者数量众多,且趋年轻化。
  推拿手法的运用,是让颈项局部肌肉、韧带放松,血循改善,从而使头脑清醒。再加上扳转的特殊手法,纠正颈椎错位,从而使颈部交通通畅有序,人的司令部才能正常工作。治疗后推拿医生也会嘱道 “睡觉时,枕头下放一点,一定要让枕头把脖子也托住,不能让脖子悬空。”
  “枕头”不应叫这个名字,应该叫“枕脖”,因为当人睡觉时,如果着枕部位是头(后脑勺),脖子就是悬空了,局部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放松,重力反向作用于颈椎的自然生理曲度,所以这样脖子就得不到充分的放松。而托住脖子后,脖子有了依附物,得以充分放松,还能维持自然的生理曲度,人在入睡时,全身肌肉最放松,所以脖子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时能起到推拿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商家推出能治疗颈椎病的枕头,说什么有红外线、磁疗、火山石等等,那些都是花架子,关键就在这个“枕脖”上。说到这里再多说些枕头的用法,
  “枕头的高度应是仰卧位时床面与颈后空隙的距离再加上3厘米左右为宜。枕头过低,起不到效果,枕头过高则会让颈部被过分垫起,前凸增加,这会使颈前部肌肉受到牵拉,影响颈动脉向脑部供血,引发脑缺血。”
  我们回到曹操的“慰项石”上。“慰项石”比起“枕头”来,显得即有文气,又专业。“慰项”仅此二字,就概括了我上面说的一大堆话。“项”在古语中指“脖子”,如项上人头、项链等。就点出,慰的不是头,关键是脖子。操所用枕者非头,乃项也。译成09年网络用语是“哥枕的不是头,是脖子。”估计以后电视上会出现曹操为枕头做的广告了。
  
  二、曹操的病情分析
  再说说曹操的头风病。正史《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第二十九》记载华佗事迹时曾有提及: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病历简况
  姓名:曹操 性别:男 年龄:66 住址: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
  籍贯:安徽亳州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婚况:已婚
  主诉:头痛伴心乱目眩数十余年。
  现病史: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即往史:未知
  婚育史: 妻妾共有15位,育26子。
  (以下病历分析,多为猜测,看客只当消遣罢了。不过,这也是从一个中医人眼中看到的一些信息。)
  从病历上看,妻妾成群,筑台铜雀,故肾阴虚损应是病之根源,阴不涵阳,气逆上奔,加之殚精竭虑,心神久耗,心乱目眩,应属内风范畴。佗所针之鬲,许为“膈俞”,其所治之疾乃诸气上逆之症,且为血会。降气回血,随手而瘥。然非根本之法也。节欲保身,精神内守,是其本源,然操非佛道,风华正茂,激昂文字,意气风发,安能守此清规,故佗言:“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太祖误以佗延诊怠治,心怀不满。及得知假妻病而不赴召,怒火中烧,狱而杀之。犯下千年大错,致使华夏医学外科之滞缓。
  
  三、华佗之死
  说到这里,就得说说华佗之死了。在丁启阵《曹操为何杀死神医华佗?》一文中指出:
  “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华佗为了得到官职要挟曹操,惹恼了曹操;一说是曹操怀疑华佗想要害死自己,为关羽报仇。”
  原文分析很精彩,可在网上搜到,这篇文章提到的我就不说了。这两种观点,主张要挟说的是历史学家,提出报仇说的是小说家。一个站在官方的角度,一个站在蜀汉的角度。这里我提出一种猜想,是以中医人的身份,站在中医学角度,谈谈此事。
  这个问题关键是三点,一是为什么华佗履召不见。二是为什么不给曹操治好头风。
  第二个问题在上面已经谈过,所谓治得病,救不了命,也正是指这种现象,“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病可治”。可跟本问题不解绝,不知养生,只谈治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第一个问题,则涉及方技人的习惯问题,《后汉书》本传记载,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所以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总是有些淡薄名利,恶于官场奉迎,追求的是内心的清静自在。履召不见及入仕而退的医者,历代皆有,唐朝的药王孙思邈,明朝李时珍等,还有不善权术而为人所害的春秋时神医扁鹊。所以这行人所研之术,乃活人愈疾之道,一旦与权术扯上关系这些人的“心眼儿”就显得不够用了,其实也不屑为之,所以人们通常给这行人帖上道德标签。当然世上什么也不是绝对的,学中医的人知道这个道理,有阴必有阳,阴阳相附,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就是长沙太守,不办公的时候,就敞开衙门看病,想想真是滋润啊,呵呵。留下千古巨著《伤寒杂病论》,戏剧性的是《三国志》未曾提及一笔。而华佗有传,只因《青囊经》的失传,医圣之位让与仲景,而世人只能具有传奇性的称其为“神医”。
  
  
  天马行空,目无边际的侃了半天,也只是一家之猜想,饭后消遣罢了。曾几何时,横槊赋诗,临观沧海。现在居然被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在网上晒那块没有被华佗橇开的头盖骨(这事儿是《三国演义》里的记载),历史与现在突然有了交集。看到这则新闻,突然想起:《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9:32 | 只看该作者
贴图。曹操的枕头。

这几日关于曹操墓的议题一直在发酵,真伪有争。事不关己。
且专注于这“枕”的话题。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𠀤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楷体

简单地理解:
1、枕,卧荐首者 (躺着的时候承垫头首之物)
2、枕=检,检项,关脖子的事
3、车后部的横木 (上古时代的车是马拉的木车)

中华文化有自己很特别的传承:象形文字。
这“枕”既然是木字偏旁,大概最初是脱不了“木”的干系的。

只不过木质器物保存不易,如今出土的历史上的古董“枕”,年代久远的还是无机材质的或陶或瓷,以及这号称“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头枕。 (真伪不置评)
大概一年前左右的光景,在下曾仔细地拍了好些个博物馆殿堂级别的“枕”,藉此机会,一一摆出来,堆砌一个关于“枕”的帖子。

(补注:原帖发于2010年元月一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9:40 , Processed in 0.26390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