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0-11-8 09:07 | 只看该作者

说点题外话

  好多城市的公交车把免费乘车的儿童身高线提高到了1.2m。然而,仍然受到了非议。因为很多人觉得应该按儿童年龄更“公平”。这些人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对,他们参与讨论,更应受到赞扬。但是--
  假如有位老兄带着5岁的儿子(身高1.21m)去乘车,却不为儿子买票,理由是“我的儿子比邻居那不买票的女儿还小一岁,干嘛要买票?”。
    ......
  请接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2
发表于 2010-11-8 09: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10-11-8 09:57 | 只看该作者
您好,huafeicd先生,您的博客已看过,写得相当好了:hello 。
    谈一下我的看法:我确实不认为当今的国内木材树种鉴定方面有真正的专家与权威,周默先生将几种中国传统家具用材的来历、文化等方面已经宣传得很好了,但是他的文章和著作中也有一些明显不当之处。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被认为是木材鉴定方面的权威,但这一点不被很多木材商和爱好者所认同,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林科院木工所的许多设备较为先进,也有大量资料和标本等(但实际红木类标本、特别是新开发树种不及上海,张家港,广州,广西大学等地多),但是他(她)们林科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专攻所谓的学术,在实践经验上远不能和木材港口现场识别员相比。北京中国林科院在鉴定树种方面多次出现重大错误,如曾将锯成两段的同一根木材鉴定为两个不同树种,将铁木豆(Swartzia spp.)鉴定为红酸枝(Dalbergia spp.),将所谓“科檀”鉴定为红酸枝(Dalbergia spp.)、铁木豆(Swartzia spp.),甚至于林科院专家一口咬定元亨利的黄花梨大料为海南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而就不会往这料是否为东南亚香枝木这方面去想。可能是林科院专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鉴定水平无法配得上他们这个中国第一木材鉴定权威的牌子,所以近来不得不发表文章声称木材鉴定只能到类,这一点很聪明,因为这样的话既符合科学的范畴,又使他们自己在木材鉴定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大降低,因而承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但是这种行为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则相当不负责任,因为在同类木材中(如红酸枝木),不同的几个树种在材质,纹理,价格方面有明显的差距,非常容易区分,如果只到类,后果则无法可想。南京林业大学也常出现错误,如最早将马达加斯加卢黄檀鉴定为紫檀,将风车木(皮灰)鉴定为榆绿木,将非洲亚花梨误判为东南亚香枝木。
     顺便可提到,林科院的很多关于木材树种介绍的文章资料也是从外国人那里翻译来的,有很多内容外国的资料就有错误,结果导致他们的内容亦错,诸如绒毛黄檀的问题(Baogj先生先前在本论坛也提到过,最早外国人将其拉丁名搞错,后更正,但我国林科院沿用错误内容未更改,并写入国标至今沿用)。
    红木国标制定在很多方面不合理,原因是在当初制定的时候,就没有广泛的征求全国各地多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只符合了少数群体的利益,并且至今仍拒绝进行修订,因此也是中国国内学术研究浮躁风气的具体体现。
    有关于科檀的问题:在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那里有明确的历史来源和树种名,因为他们可以确定的是这里面不止一个树种。国内最早正式发表树种为杂色豆的单位也是他们(可见2010年8月家具杂志),在即将出版的中国木材杂志(2010年第5期)的里面也会提及这方面的内容。上海统生木业在塞拉利昂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单位进口杂色豆,上海木林森木业在利比里亚等国也有多年收购这种木材的经历,他们都为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至今仍不能理解的是林科院当初将科檀鉴定为红酸枝、南林大将科檀鉴定为染料紫檀(并保守这个名称多年)这些行为,因为凭借他们这些单位的技术能力更本就不应该将这种木材误判为酸枝或紫檀,为什么会鉴定为红木类树种?看来只有去问他们自己了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0-11-8 10: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10-11-8 10:34 | 只看该作者
huafeicd兄误会了,我不是周默,但我同他有过交流,我也不是用权威来作证,不过我看得出您与Baogi兄一样很钻研的,很高兴与您交流:hello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2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国内上谷歌搜索有时会遇到挫折,但是搜索这样的内容,国内外没有差距。
============================================================
您如果在国外搜索过,就应该知道差距很大。很多著名网站就是被全面屏蔽的,包括专业网站,facebook twitter youtube等等大型媒体。离开了这些,搜索数量会减少绝大部分搜索比例。国外搜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10-11-8 11:28 | 只看该作者
据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朱秘书长介绍,目前在红木树种鉴定上存在一些误区:
1、红木国标收录的树种范围太窄,鉴定依据不科学,如材色(颜色)、气干密度、管孔直径等,因为同一棵树不同部位不像工业产品能达到一致;
2、黄檀属、紫檀属树种的鉴定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常出现鉴定错误,目前国内专家一般认为以木射线同型单列为紫檀属,双列或以上者为黄檀属,这样不免会产生与事实不符的鉴定结论,如所谓的马达加斯加卢氏黑黄檀检验为紫檀木就是这类认识的结果。
   木材商品识别要从树皮、宏观、微观三方面综合考虑,木种概念比现有的标准商品材(标准木材名称或树种)在市场上更为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黄花黎 于 2010-11-8 10:34 发表
huafeicd兄误会了,我不是周默,但我同他有过交流,我也不是用权威来作证,不过我看得出您与Baogi兄一样很钻研的,很高兴与您交流:hello 。

====================================================
哈哈,不,我也是看周默的东西,但是看完一头雾水,很多东西他解释不清楚。所以,我不得不从另外的角度去看,他整理普通人对紫檀的鉴别,把标准通俗化,是一大贡献。但是毕竟他有他的思维习惯,这决定了他的认识局限。在别人眼里他远比我权威,但是在探讨上,我从没把他看成是权威。我之所以认同马未都,也并非因为他是权威,是因为在理。

在我的心目中,推理和证据才是唯一的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10-1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黄花黎 于 2010-11-7 19:48 发表
据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朱秘书长介绍,早在1997年,这种木料就已经进入上海,有的厂家开始用它做家具,当时南京林业大学鉴定为紫檀,价格约为10000RMB元/吨,进口价格1000美元/吨,在1997年当年制定深色名 ...

黄花梨兄是真正的研究木材的专家。哪像我只是之上谈兵。看来那天有机会一定要去拜会一下,只是不要嫌弃我什么都不懂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10-11-8 11:58 | 只看该作者
黄花黎兄,  你好!
大概在5至7年前,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论坛上已经领教了兄在木材方面的研究和造诣,深感佩服!   后来那个论坛几经改版,不像样了,不去了。 自从兄在此注册后,很少发言,在后就销声匿迹了,我还以为兄再也不来了,非常遗憾!    今天又看到你的发言,甚是兴奋, 真是70之福啊,希望以后你能常来看看,   在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出来帮坛友们把把关 !


:48g:48g: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10-11-8 12: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贴看来很有魅力,   哈哈,  居然把黄花黎兄都给吸引来了。。。。。



: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10-11-8 12:09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各位过奖了,我相信只有huafeicd这样直接能够到产地与木材树木交流的才是专家们应学习的对象。小小鸟兄是木材专业人士,也望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10-11-8 12:13 | 只看该作者
.

       看来楼主很想证明 “光亮杂色木豆”  就是 紫檀,    但是从逻辑上讲,照你现在的思路是永远都无法彻底证明的,相信楼主现在是有苦难言, 如坐针毡,  需要俺帮你指条明路吗  ??



: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10-11-8 1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黄花黎 于 2010-11-8 12:10 发表
以上各位过奖了,我相信只有huafeicd这样直接能够到产地与木材树木交流的才是专家们应学习的对象。小小鸟兄是木材专业人士,也望多指点。


我只是爱好者而已,    非常希望多交流!!


:hello:hello:hello: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2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0-11-8 09:4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继续爆料
拉丁名:Baphia nitida Lodd.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没有收录。证明此种木材为递送木样的证据:1,本木样进口时,对方国家的林业部文件显示为此名字,相信尼日尼亚等西非国家林业部门应当有此样本。2,本人在现场所照树叶照片与2号文献所示图片比对,是一致的,本人观察的花形,也是与2号附件文献所示图片一致。3,本样本是本公司亲自采伐,无中间环节造成木样与树木照片不一致。4,本木样性质与Baphia nitida Lodd相关文献描述完全一致。5,本木样在产地被称为barwood,camwood,与相关文献记载一致。6,本公司有采伐现场的树木照片,证明现场树木与木样一致。)

检验:我们曾经递送给木材工业研究所检验,结论为铁木豆。

中文科学名:光亮杂色木豆 (证据1:X教授查得。证据2:网上证据中国木业网http://www.chinatimber.org/news/ ... F%C6&s=&d=&pageno=5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没有收录)

台湾科学名:剑木豆 (证据:X教授查证。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没有收录)

Family
Papilionaceae (Leguminosae - Papilionoideae, Fabaceae)
豆科,蝶形花亚科 baphia属 B.nitida种 (证据:附件1文献,附件2文献,均可证明。)如兄所言,科檀是豆科蝶形花亚科,baphia属.足以说明科檀是什么了.它就是光亮杂色豆,仅此而已.如果说这样的叫法太科学,太严肃,不够文化,不够艺术,那完全可以叫它非洲硬木,非洲红木,或科特迪瓦硬木,科特迪瓦红木,这样即说明了它的出处,又附予它硬木或红木的文化内涵.我想已经足够了.
紫檀花梨之所以叫檀木,是因为它们出自紫檀属.酸枝,黄花梨之所以叫檀木,是因为它们出自黄檀属.檀香之所以叫檀木,是因为出自檀香属.科檀与紫檀黄檀檀香之类毫无相干,正如绿檀,红檀,黑檀,称其为科檀已经是对这种光亮杂色豆木的美化与认可了.这也足够了.即然科檀一名已经被接纳和广泛应用,完全就没有必要再叫它什么非洲紫檀(非洲紫檀一名早已专所所指,那是产自非洲的一种紫檀属木材),而非洲小叶紫檀一词更是纯属商业臆造.根本师出无名.现在更有甚者想冠以其非洲檀香之檀,鸡血紫檀之名更是可笑至极.拿着商业炒作当文化,未免太山寨了吧.推崇这样文化的人到底有没有文化呢.
=======================================================
哈哈,从直译的角度来看翻译成非洲檀香紫檀不无道理。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好的选择,我认为不好:
第一,不符合现在市面上的使用习惯,现在市面上的成品是以非洲小叶紫檀在市。
第二,非洲小叶紫檀更适合反映该品特征,棕眼小。如果不是习惯问题,檀香紫檀就叫檀香紫檀,小叶紫檀只指非洲小叶紫檀,才是最完美的。棕眼粗大的檀香紫檀都非要叫小眼紫檀了,那么,非洲小叶紫檀就改名为“微眼紫”檀也行。
第三,檀香紫檀本身檀香二字就与檀香木混淆。

我认为非洲小叶紫檀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前面已经叙述,不再重复。哈哈,现在的产品均以非洲小叶紫檀在售,这就是主流,当然也以科檀在售,但是我们说这个词汇容易让人上当受骗,买到科特迪瓦揽仁木,你还打不赢官司。你只能在这两个名字中去选择,否则你就要去缔造另外的名字,并且让所有人都听得懂。

所以,我的观点:你买东西的时候签合同最好用非洲小叶紫檀这个名字,因为从本贴开始,他对应的科学名、拉丁名是唯一的;你签科檀买卖合同,市面上有多种木材叫科檀,你可能面临不确定性,人家给你双雄苏木也是合法的。实际上,很多商人都吃过这个亏,包括我也曾经为科特迪瓦揽仁木付出过差旅费。

只是woodman兄,实际上也学会了将昵称赋予文学意义,这是进步。比如:你最讨厌“聪明的小妖精”,因为你不聪明,所以你嫉妒。因此,你可能在背地里叫她“诡计多端的小妖精”,也有可能你的这种叫法被传播为外号。然而,从人类文明的规则和礼节来说,无论怎么讨厌他人,你尽管在心里痛骂美国是纸老虎,但是,命名只能从正面的角度去命名,这是人类的绅士文化。再者,命名都是发现者的权力和责任,爸爸妈妈命名一般不会给孩子取名“朱狗屎”“刘无聊”,这样的昵称登不了大雅之堂,最多只能是有仇的邻居,暗地里这样去叫,“隔壁刚生了坨狗屎”。发现者从欣赏的角度去命名才是符合社会学意义的,才是符合人类文明规则的。

所以,您说的“非洲硬杂木”,远比光亮杂色豆木具有文学性,只不过你是站在讨厌他的角度去命名的,那么为什么讨厌他,为什么仇视它,难道因为它的出现会让檀香紫檀光芒不再?我感觉到了老婆对漂亮小三的醋意,这成了关键。我来从这个角度去命名“非洲恶毒烂杂木”如何?哈哈,就算我这样去命名,也不可能流行的,尽管赋予了更多的情感。

我要再次强调,科学名与昵称命名规则不一样。一个要社会学底蕴,一个要严谨的科学。尽管这样的思维常人很难转换,但是试试去转换,你就不再是常人。

我给大家先讲的是科学名,大家很容易接受。然后文学名大家很费解,只是因为大家带着对檀香紫檀的顶礼膜拜,膜拜到了神圣的地步,膜拜到了排他的地步,这也是一种文化取向。但是这种文化取向上下不代表历史,左右不代表大众。历史上檀香紫檀也曾经是另一种紫檀的替代品,也并非大众爱紫檀完全都是因为细胞结构和爱它的基因。所以,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广大受众来说,爱紫檀是爱他的沉稳、严肃、和高贵的色调。这才是主流文化取向,我们命名不可逆大流。

科学名的任务是唯一性编号。
昵称的任务是文学化、特征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10-11-8 12:24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楼主能够如愿以偿,那么我敢肯定楼主很快就会成为中国红木界最耀眼的明星, 此贴也会成为70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一贴   !!!




:D:D:48g:48g:hello: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19:42 , Processed in 0.12288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