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8:0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海峡那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经济起飞,当时的“之推手”李国鼎先生曾有这样的“忧患”之语:(人民)富而无礼。
李先生所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台湾。
二十一世纪初年的大陆,大概与彼时的台湾相去不远。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会惊人的相似。
八十年代初,罗大佑写下了著名的《现象七十二变》: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进步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如今的中国大陆之奢靡,每年吃掉的岂止是区区一条高速公路。
至于说文明人不走人行道而乱过马路,文明车辆不看交通灯信号横冲直撞,早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约定俗成,甚至警察执法前也知道先看看车辆牌照,特种车牌“刑不上大夫”。否则何以有2010的年度流行语“我爸叫李刚”。
八十年代初听到这首歌(现象72变)的时候,总有点不理解,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高速公路,车辆也是稀罕物,自然的也就觉得本应该乱过马路,人行道反而添堵。
可有的东西是很好理解的,比如电视与苹果。
对老百姓来说,黑白电视在当时都是奢侈品,所以花哨一些有什么不好?
而苹果的味道怎么会“变得不好”?

如今大概越发明白了,因为野生的草鸡蛋虽然个头小,价格却比外观圆润饱满的饲料鸡蛋贵了不少。


网上查到的经过“审查”的李国鼎先生的介绍,无奈,台湾经济起飞的推手,蒋经国先生的智囊。李国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经济学家政治家江苏南京人。
从早期草拟“奖励投资条例”、推动加工出口区,到後来协助策划科技发展方案、创设科学园区、促进国际合作等,推动**台湾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化社会,带领台湾迈向现代化,带动科技发展,李国鼎先生对台湾经济建设贡献良多。被称为“台湾经济发展奇迹的缔造者”,“台湾现代化之父”,“科技之父”。先行的台湾经济奇迹也对具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中国大陆产生影响,台湾经验成为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借鉴。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1-2-5 18: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8:1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5 18:03 发表
海峡那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经济起飞,当时的“国之推手”李国鼎先生曾有这样的“忧患”之语:(人民)富而无礼。
李先生所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台湾。
二十一世纪初年的大陆,大概与彼时的台湾相去不远。

...


跑个偏,这首《现象72变》在八十年代初期掀起了宝岛文化精英的反思浪潮。彼时的台湾流行歌曲,生活内容与文化内涵都远比如今丰富得多。
歌者罗大佑另有一首演唱会版本的《现象》,一模一样的旋律,只是节奏趋于和缓,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恍如如歌的行板,绕梁三日。感兴趣的同好,不妨在网上搜一搜,很容易找到。
顺便说一句:罗大佑先生也是古典家具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11-2-5 18:2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很多好东东: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8:2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1 15:03 发表
德不孤必有邻。


无言敬重。
江湖传说,在某个让**飞的春夏之交的京城夜,当今世界最大的广场上有一群孤立无援的莘莘学子们,流着眼泪在唱《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
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
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
唱着悲伤的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11-2-5 23:3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发表于 2011-2-6 16:42 | 只看该作者
依稀可见一四出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11-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谢谢!:48g :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11-2-7 11:16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罗大佑的歌: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tao 于 2011-2-7 11:17 发表
很喜欢罗大佑的歌:hello

兄台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八十年代的遥远记忆。
那时候只觉得亚细亚的孤儿很动人心弦,所以百听不厌。
触类旁通,大道至简。简单的音符,荡气回肠的旋律,如同简约的明式家具,感动着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群。
只是如今再触碰这一阕短歌,每每潸然泪下,无语。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
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
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
你为何哭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佛龛,再仔细瞧瞧佛龛下的这张半桌。

半桌,顾名思义,算是半张,不过这“半”指的是桌面的一半。
于是,全桌则是正方形的方桌,八仙桌,就是这么一个正方形的方桌。
半桌,在有些地方也称为“接桌”,接着八仙桌,这样可以多坐个把人,尤其是年头岁晚大宴亲朋的时候,难免有人多坐不下的局促时候。
半桌,在有些地方也得名“和仙台”或“合仙台”。原因为何不得而知,相对于八仙桌的正方形,和仙台(合仙台)台面只得一半,人数少些,或者是可以多坐两个人,和合二仙,或许? 猜的。没边。
不过既然称为“台”,这个说道就自然是南方的习惯。北桌南台,各有各的习惯,称呼有异,其实是同一样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8 20:35 发表
看了佛龛,再仔细瞧瞧佛龛下的这张半桌。

半桌,顾名思义,算是半张,不过这“半”指的是桌面的一半。
于是,全桌则是正方形的方桌,八仙桌,就是这么一个正方形的方桌。
半桌,在有些地方也称为“接桌”,接着 ...


来个仔细些的特写,很有意思的东西。
对比一下,对照一下,上缘是天潢贵胄的紫檀。
看出点端倪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8 20:36 发表


来个仔细些的特写,很有意思的东西。
对比一下,对照一下,上缘是天潢贵胄的紫檀。
看出点端倪否?

再来几张,好好比照一下材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8 | 只看该作者
从前摆放佛龛或者法器礼器的桌案,往往叫做香案,地位尊崇。原因自然容易理解。
听父亲说过以前祖母拜观音菩萨的故事。祖母笃信观音,于是每日焚香,念念有词。父亲少时顽皮,总喜欢在祖母拜菩萨的时候说不让说的话,摸不让摸的东西。这香案佛龛,祖母就从来不让人碰,尤其是拜菩萨的时候。父亲一捣乱,祖母总是忙不迭地向菩萨告罪:“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俱往矣,这都是解放前的故事。
新文化运动,破四旧,让传统文化成为被“摧枯拉朽”的对象。
富而无礼,诚哉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11-2-8 20:58 | 只看该作者
: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11-2-9 12:58 | 只看该作者
有抽屉的,叫抽屉桌,宽度在50左右.......如果再宽点,大概70到80叫书桌
半桌没有抽屉的,宽度是66左右,如果窄一点,叫条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9:39 , Processed in 0.28314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