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原创]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07-4-17 20: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紫檀原木价格开始脱离第二节助推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楼上各位同好.价格一直是让在下比较头疼的事情.响应典雅先生的号召,春节前在下开始补仓,然后看着所有好东东一过年就变脸.现在还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买多点.上两个碗请各位养眼.都是这两个月主力文玩的收获,左边的黑瘤多,卖家当瘿木出的.右边的应该与渔民兄那棵著名的树是同一材料.精诚阁同好惦记的瓷碗,三通后去台北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07-4-19 00: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Eddie在放毒,强烈要求再放4号毒品级的上来。。。

嘻嘻,你应该还有很多的

:swt:swt:swt:sw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01: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渔民 at 2007-4-16 16:23:
不要被商家误导,你看到的是小紫檀的圆木,单根材料没有什么意义什么东西也做不了,紫檀材料需要成批购买因为十檀九空,目前价格大概在50-60万每吨。

渔民兄真厉害.刚听说的:台山二把交椅的大掌柜这两天刚买了几吨两米的长料,不少于50万每吨.小叶今年反筋斗云了.
谢谢小蜜蜂MM的普洱茶.喝人的手软,再上个海豚,这是上好物件.向王老先生学习,都叫黄花梨,皆大欢喜.运气好的时候,或者真的碰上海黄卖越黄价.虔诚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07-4-20 22: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象小狗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2: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一
坛子里潜水,读帖子,日子久了,就有了些漫话.无边际的,又多少关乎红木.
1.明清家具.
有坚持一定照旧法做的,有仿个差不多就可以的,也有只要是木头差不多就行的.
中国的文人真要命.喜欢家具的时候,说"匠心独具",埋汰你的时候,说"匠气太过".
反正怎么解,都是个"匠".所以从古到今,高高在上的都是做文章的,书画的,甚至为文章书画做金石的也可以挂个"家"在头上.
所以,历史上,没什么"匠"可以待在正中央.历朝历代都如此,如今也大致如此.同好推崇的王老朱老等等等等的大家,在故宫的老老里面,远远够不着玩古玩字画那帮人的边.
想开了:家具么,喜欢就行了.一个爱好,在现如今,也算是个比较高档次的时髦潮流.
况且还能用啊,不仅仅是个纯摆设.
2.红木标准.
这是比较头疼的事情.跟在大家族里要摆平方方面面的要求差不多.所谓顺得哥情失嫂意,还是取中庸的好,维持个动态的平衡,哪一方做大了,话语权就可以多一些.
联合国不也是这么回事么,所以得与时俱进.将来的发展谁也说不准,还是留个活口吧.一个人定标准得罪人,最好是多多益善,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别以为安南是联合国里最大的官就一定是他说了算.
3.红木正名.
这个更不容易,江浙人叫老红木,老广只认大红酸枝,现在把缅甸白酸枝也算红的,重实际的老广卖家更咬紧牙关只吐两个字"红枝".这还是简单的,最要命的是"檀",只要硬些的,都顶个檀字出来闯江湖.外观色相去的远的也就罢了,最多是擦边球,要命的是那些把老人家都兜了进去的货色,最后只好不断地在前面后面加定语状语.没办法,为尊者讳,领导还能有错?肯定是下面的听错了.
想想也对,伟大领袖30周年祭,我们当年怎么正名来着?毛主席,伟大领袖,伟大舵手,亲切点的把姓也省略了直呼"主席",老广的叫法更绝-阿爷,因为小朋友喊毛爷爷,还有个别人喊"老毛"的,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栋梁.
美国人不动这个脑筋,所以给纽约大街命名的时候,就一二三四五排过去.如果红木这么干,估计很快就象中国的门牌号码一样,有之一之二之三衍生出来.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二
很佩服现如今的这些红木爱好者,真是够钻研的.
把西方式的求证和学术研究方法用来分析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家具物件.如果老祖宗们能从地下爬出来的话,碰上现在的这许许多多的疑问与质问,他们多半得选择还是爬回去的好.无他,答不出来啊.
就说材料吧,从前是无法分辨得这么细的,紫檀也好,酸枝也好,花梨也好,鸡翅乌木也好,基本上,是看菜吃饭,因地制宜.都是泊来品,由不得挑肥拣瘦.简单地说,就是凑合着过,有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进口的,进贡的,就是稀罕的,名贵的.
那个年代,运费多昂贵啊.看看当年马帮贩茶叶的利润有多丰厚就知道了,何况是沉重无比的硬木,还是原木.
至于价格,就更是一笔糊涂帐了,尤其是宫廷制品.有行家考证:紫檀的什么什么当年多少多少银子,黄花梨的什么什么当年多少多少银子.没有错,宫廷的记录上有的,自是名贵无比.可同样滑稽的是:道光皇帝吃一个鸡蛋,成本是三十两银子.所以有一天早上他与大臣聊天,听说某人早饭是三个荷包蛋,竟然瞪大双眼说:爱卿好阔气.
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啊,叫做团结你我他,一起吃国家.大臣明白内务府的公公们得挣点小钱花,所以不会点破.结果,是希望励精图治的道光,依然穿着打补丁的裤子.
如今是要返清复明了,有行家说,只有5属八类才是正宗,其他的老祖宗们没用过,算不得数的.
且再读读大先生鲁迅的作品吧,最近有很多纪念大先生的活动,千禧年全球华人公推的20世纪第一华人文学家.
中华文化,好象从来就是不那么斩钉截铁的,所以柏杨称为酱缸,客气的,就选了混沌二字.
红木成为一种文化了.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三
如今的红木,成为一种文化了。
如今的文化,何尝不是一种商品。酒文化,茶文化,球鞋文化,地摊文化,连刚刚露脸的几个小姑娘,也成就了超女文化。
于是,最热门的题目,逃不脱“升值”二字。一众好者乐此不彼地预言,下一个涨家是谁,下一波涨幅多宽,下一轮涨价多久。大先生新作狂人日记的搞笑版,或许可以朱批为:满版都是文化,但字里行间,写的都是比吃人还要简单的一个字:钱。
在下到是希望红木业者能够赢利,因为这是业者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水平的源泉。
在下也希望红木好者能够有好回报,因为回报好了,才会继续投入,百尺竿头。
古人云: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有钱了,自然会想着头面。
然后,才有贵族,才有闲暇,才有慵懒,才有传统意义的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
老祖宗就是这样积累传统的中国文化的。
然后,觉得自己的不够用了,就去拿来主义,把印度人扔掉的佛教给捧回来,顺带着编了篇鬼话叫西游记,也成了经典文化。
有人担心,这样慢慢来,等文化出来的时候,红木也砍得所剩无几了。
只好把老物件不断地枝解,翻新,再埋怨从前的如何暴殄天物,重复昨天的华南虎,今天的长江白鳍豚,明天的商业道德诚信。
就这样重复,重复“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有得。
喜欢红木的爱好者,舍钱财,舍时间,舍精神,得器物,得愉悦,得满足。
以红木为载体来投资投机的,得到的,何尝不是一种对财富回报的期待与心理满足?
而实现这一“舍得“因循的,总少不了钱,当代社会的血液。
很自然地,当望着伍氏兴隆那块宽近一米的越黄独板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世道,不贪腐行吗?(各位千万别往心里去,留给在下一个人没事偷着想就可以了。)
我说的是板子。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四
老话说,红到发紫.
现如今,是红到发黄.
原来是硬一点的就顶着个檀字出来闯江湖,现在是想方设法漂白了往黄身上靠.
于是,就有了巴花版的越黄,白枝版的越黄,非洲黄花梨,以及漂白了的缅花等东南亚红花梨充越黄.
于是,市面上精品越来越多,独板越来越大,价格越标越高,万众一心地追捧这纸上富贵.
快过年了.恭喜发财.
难怪兴隆伍老板这样的顶尖高手也要砍刀刮刀左嗅右捻地断黄,眼力再高,终归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故宫的某老老们阅尽天下紫檀,依然逃不了着道失手.无他,俱往矣.
所以以为,断木是高风险的智力测验,尤其是隔山买牛式的看着上网照片来指点江山.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老话也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如何比?
觉得还是比材质的好.
如果比形制,现在的做工是从前没法比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器,比从前不知好了多少.所以越仿越高明,比真品还养眼.
材质的好,相对地不容易仿.
而黄货之所以被追捧,不是以其形制如何精美,更主要的,是"物以稀为贵".
好的材质,更稀缺.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五-海黄
物以稀为贵.
可不知道为何,总是对高仿的海黄明清款家具提不起神.反到是对那些形制不入流的海南土做物件存留着一份认同.总是以为,基本上,形制拙朴的,工艺简单的,往往就是没水分的.真的老海南土做,不可能有心思去弯罗圈雕龙画凤.如今铺天盖地的圈椅皇宫椅罗汉床,都是大陆的后加工.
海南出的只是木头,做当地人自用的简单居家物件.而且用料粗放,因为工具简陋,做不了精细活.从前是犯不着作假,如今当然不可以这么说了,可既然做了,当然是仿明清形制的回报更可人.不算帐的,大概才想着去仿从前常见的纺车,米柜,凉椅折椅,挂衣柱,吹谷机以及牛前牛后的农具.
说是防范心理也好,信心不够也罢,眼力这东西,在在下自身而言,是裁缝的尺子,量人不量己.帮朋友断木,往往靠谱.为自己开方子,每每瞻前顾后.朋友也说:再好的股票经纪,从来都是帮客户操盘才风升水起.一旦用自己的身家银两,必光彩尽失.
物以稀为贵,在下以为,还是先求"真"的好.

文玩则不同.一木一器,辩识相对容易些.且物件不大,多十个八个的也不觉得拥挤压迫,海黄的味道又淡雅,太少了闻不出,还是多几个好些.多多益善.毕竟是好东西.
多着多着,品出端倪了:好象他们的味道也差异不小啊.味道这东西,很难形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物以稀为贵,何况红木出处泰半在域外.
海黄这般的名贵,日后只怕会更名贵.
尊贵之所以尊贵,常常是因为不可复制.海黄的复制,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简单吧.
这样名贵的木料,也许供着更合适些,毕竟值得珍惜与尊重.
所以,觉得还是文玩更适合海黄的将来.

[ Last edited by Eddie on 2007-4-22 at 12:5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07-4-22 16: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最后一句话,指引了今后玩海黄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07-4-22 17: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文房四宝海黄同竹子比没有优势,还是做家具,天价而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0: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架几案与迷糊同好的评点.
迷糊兄好些天没有声音了,大概有开心的事情吧.
说到竹子,总觉得这物件不耐久.科学家说,竹子属草,所以长得快,而且惹虫子.
在下看好贵重红木的文玩与小件,比家具更容易接受,市场广大.
上个花瓶.觉得特别之处是深色芯材处反而显露出的白材.海口料内翻白不出奇,这样的西部油梨也内翻白,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07-4-22 20: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文玩者,竹子竹雕为上品,古之使然,文的《长物志》就说: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之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可知竹雕在文玩上的地位,王老先生的竹刻鉴赏中对竹雕文玩也是推崇倍致,拟之为大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22: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呵呵,新制品不敢轻易碰,一是担心材料是否圆满,二来新仿的价格高昂.旧作相对地比较容易断木,旧作新工的文玩因为是一木一器,材质普遍塌实.上面的花瓶,前身是海南老楼梯或栏杆的一截柱子.花瓶内壁虽是新工,木材已经用了很久,所以干身得很.这是新料仿不到的.下图也是老料立柱切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0:04 | 只看该作者

海黄-旧料新作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老物件当年都是上漆的.有年份了,味道淡了.不打算打磨或者修改.就保持这个原来的外貌,真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6: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迷糊 at 2007-4-22 20:59:
文玩者,竹子竹雕为上品,古之使然,文的《长物志》就说: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之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可知竹雕在文玩上的地位,王老先生的竹刻鉴赏中对竹雕文玩也是推崇倍致,拟之为大类。

迷糊兄真用心,非常佩服.
在下原来有个旧的竹臂搁,后来惹虫子了,碎裂不堪.对竹制品总有点担心.觉得好红木基本上不惹虫,堪长久.
广东德庆出上好的毛竹.现在的竹子长得非常硕大,作笔桶画桶都够尺寸了.
阁下说的湘竹,不知道是否即泪痕斑斑的湘妃竹?

另:上图的三张凉椅都是海南土做.地道的海黄.分别是黄白料(旧作上漆已除),油梨紫料(旧作上漆未除)与油梨红料(旧作上漆已除).
海黄旧作的纹理变化并不繁复.所以一直有行家说:海黄含蓄,越黄张扬.

上个海黄油梨素枕,素雅的纹路与纹理可见其含蓄之意.在下所见的海黄也有张扬的,比如235楼的花瓶.朋友说这样的造型象花觚.

[ Last edited by Eddie on 2007-4-28 at 11:3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2: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 at 2007-4-10 14:59:
刚让行家教训了:这样好的紫檀原木料材150块现在根本买不到了.200起价,再加工钱运费吧.果然是金猪年,够旺的.

小叶紫檀暴涨.各位同好有心仪的小叶家具或物件,动作利索点吧.
佩服渔民先生,消息真是快准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07-4-29 12: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1101 at 2007-4-27 09:28 PM:
楼上说元横利10000块一斤海黄,三个椅子一定不只10斤啦

误解--10000元每斤是最好的极品〔如独板、2米以方料〕,不是什么海南黄都是这个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3 22:57 , Processed in 0.16315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