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0-1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据介绍,1999年意大利人原计划输入中国的那批杂色豆(科檀)属于较小径级材料,但仍可达到30余厘米口径,且缺陷少,因为这类较高等级的木材都是由外国人拿到手,不像中国商喜欢廉价、低等级、缺陷多的材料,当时他们(意大利商)在象牙海岸(科特迪瓦)的加工厂采用低温干燥手段(45摄氏度左右)干燥30-40天,因为这种木材如果不加处理则易变形开裂。   
    后期又有从利比里亚等国输入之科檀,材质次于象牙海岸(科特迪瓦)所产材料,且被上海这里的木材鉴定人员怀疑与象牙海岸料不同品种。曾有从利比里亚进口该类树种的地板料,因此怀疑在利比里亚有高等级大口径原料。
    从木材宏观特征看,1997~1999年象牙海岸(科特迪瓦)料样品的薄壁组织相对不甚明显,长期存放木材样品色泽为深邃的紫红色,确实很像印度产紫檀木,材质应当较好,但木材仍易裂,处理好则价值为高等。当今利比里亚等国进口的薄壁组织相对较宽而明显呈现带状,似铁木豆,新切面白色,很快转橙色,缓慢转紫红色,材质恐不及象牙海岸(科特迪瓦)料。
    1997年首次进口上海的那批料就被当作紫檀木给售了,不过当时紫檀木价格也不高。
    个人认为,如果这种料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处理工艺,然后制家具、工艺品还是会有较高的价值的,市场前景看好,尤其如果在家具雕饰和木雕方面引入一些非洲当地土著的风格则会更有特点和吸引力,因为明清高仿家具风格已被黄花梨,紫檀,红木等材料所拥有,其他树种木材去仿此风格,不但会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还最容易被拿材质的问题来说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10-11-8 16:04 | 只看该作者
换一个角度看科檀。

一种木料是不是真的适合家具生产,不是生产一件或者几件甚至上千件上万件可以决定的,还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如经过多少时间之后,这种家具用料还能使家具保持基本的完好?甚至还需要一个地域的量,比如在不同地域使用这种木料生产的家具,对地域气候差异的反应程度等等。

即便科檀是一种不错的木料,但在中国,还未见长时间大范围地在家具生产上使用,它是不是一种真正合适的家具用料,还不能过早定论,更何况要进入文化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复姓公输 于 2010-11-8 15:35 发表


有道理。

科檀,从来与中国紫檀文化无关。这是我假说的结论。

但我似乎还算比较合理的,会先给出一些证据:因为传世的紫檀家具中,未见用科檀的。

当然,按“我提出观点,由大家举证”这样的逻辑,请大 ...

=========================================================================================

“假说”是有条件的,要自成体系,互相印证,无矛盾。“假说”对人类的价值是选择一些“探索方向”,不是一种“结论”,如果您对探索不感兴趣,只需要“结论”,“假说”对你毫无意义,“假说”只是对探索者有意义。“假说”可以有很多,就像周默先生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假说。假说是否有价值取决于这个假说的体系内互相印证和关联度,逻辑的匹配度,是否有不可跨越的逻辑障碍。“假说”是很容易被推翻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证据就可以推翻,往往推翻一个“假说”比证明一个“假说”简单得多。一个没有价值的“假说”是不会受到探索者的追捧的,因为根据没有价值的假说,得不到有价值的探索结果。

这是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思维训练,或许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10-1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16:05 发表

“假说”是很容易被推翻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证据就可以推翻,往往推翻一个“假说”比证明一个“假说”简单得多。


当假说被推翻之后,仍然一再假说,我只能觉得这是空想了。: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40 | 只看该作者
据介绍,1999年意大利人原计划输入中国的那批杂色豆(科檀)属于较小径级材料,但仍可达到30余厘米口径,且缺陷少,因为这类较高等级的木材都是由外国人拿到手,不像中国商喜欢廉价、低等级、缺陷多的材料,当时他们(意大利商)在象牙海岸(科特迪瓦)的加工厂采用低温干燥手段(45摄氏度左右)干燥30-40天,因为这种木材如果不加处理则易变形开裂。   
=============================================
我前面提到,之所以说当时大规模进口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战争。后来我也才读到,你确实也提及那笔贸易,因为战争而搁浅。

我们的信息也是互相印证的。

我的观点是,它曾经在18世纪以后进入中国,然后随着染料工业的衰落,以及中国内战,以及中国的衰落,因货源断裂而淡出中国。

再次进入中国应该在科特迪瓦战争之以后大约2003-2004年:

一,战争前,中国经济还不足以将红木搜寻触角延伸至产地科特迪瓦,那时的红木行情不足以支撑这种烂杂木的远程进口成本,当时中国人在那边的活动几乎是空白,而且有的国家根本就是台湾的小弟,并未与中国有任何外交关系。

二,战争中,更加没有大规模贸易可能,只有战后才有可能。所以,只有愿意冒着战争风险,去追求赔本的商人才会干,我认为很困难。兄指出的价格在当时也算是木材中的天价,相当于现在的多少?90年代紫檀的价格才多少?

三,实际上网络上开始有支离破碎的信息时在2004-2005年以后,大规模面市也是在这以后。

所以我将非洲小叶紫檀进入现代中国的时间,应当定在科特迪瓦战争之后,不排除之前进入中国的可能,即便有少量的,也可能是其他品名进来的。

我觉得黄花梨兄说的有可能成立,如果当时1997年以紫檀出售,还是可以成立的,唯独当时紫檀的市场价格,可以承受当时的远程进口成本。当时若不是以极品木材的名义,中国人犯不着跑那么远,当时东南亚还有的是木头。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19: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0-11-8 17:01 | 只看该作者

来一段科特迪瓦的历史(作者:沈旭辉)

Cote d'ivoire(法语“象牙海岸”)为什么要音译为“科特迪瓦”?这问题缩影了科特迪瓦近年的南北分裂,也说明足球已成为这个国家维持统一的共同语言。科特迪瓦在1960年从法国获得独立时,是世界的最穷国之一,人均GDP只有150美元,但到了1980年,GDP升值9倍,高达1200美元,20年来的增长率都高于7%,令科特迪瓦成为西非最富有的国家,也是西非最资本主义化的国家。

    作为前法国殖民地,科特迪瓦原来与英属“黄金海岸”(今日加纳)、法属“奴隶海岸”(今日贝宁)属于同一“系列”,为西方提供不同宝贵资源。独立后,科特迪瓦忠实履行了法国非洲代言人的身份,开国总统博瓦尼长期是法国总统府上宾,两国连国旗也极度相像,一时间,有了西非法国之称。虽然科特迪瓦境内有60多个民族,但族群矛盾并不严重,一切欣欣向荣。(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这样的经济奇迹增长,主要归因于两大策略:一为农业多样化,也就是分散发展不同农产品,避免过分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同时抗拒转型为纯工业国家的诱惑;二为非国有化,也就是大量引入外资财团,拒绝实行带民族经济意识的国有政策,公然在冷战高峰鼓励资本主义,并特别重视前宗主国法国的利益。今天看来,这些策略是普通常识,但在40多年前刚刚独立的非洲各国看来,科特迪瓦却是反正道而行,算得上是预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驱。

    不过,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国际农产品市场萎缩,其它第三世界国家在“开放市场”的口号下又集体沦为跨国财团殖民地,冷战结束,全非洲都实行同一经济自由化政策,部分西方援助的附带要求越来越多,象牙海岸的经济开始恶化。此时,当权33年的博瓦尼又病逝,国家大方向开始根本改变,天堂开始变成地狱。新总统贝迪埃面对这形势,唯有诉诸民粹,决定鼓吹“科特迪瓦主义”,将经济问题归咎于外劳,通过修宪建构所谓“纯种科特迪瓦人”(Ivoirite)的概念,规定不是出生在本国或父母任何一方没有科特迪瓦国籍,都不是国家“公民”。科特迪瓦的英文名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废除使用,但在90年代才得到严格执行,因为好些“非纯种科特迪瓦人”连法语也不懂。

    族群歧视自然流弊良多,最大问题是谁是“纯种象牙人”已经不可考,反对党领袖认为修宪是度身订做,他们各自对“公民”有不同演绎。结果,大量来自北方邻国布基纳法索的新移民和后裔被剥夺公民资格,包括那位新总统的头号政敌,国家迅速分裂为南北。最终,由新移民控制的北部军队在2002年9月19日发动兵变,背后有祖家布基纳法索支持,是为科特迪瓦的“9·19事件”,这距离博瓦尼之死,不足十年。自此国家爆发内战,一分为二,南北分治,法国和非盟多年调停不果,全国性的民主选举被不断推迟,直到近年才勉强维持局面,有了形式主导的民主选举举行。

   长期旅居法国的科特迪瓦队长德罗巴在内战最严重时才选择代表国家,爱国形象深入民心,因此每当他被批评对国家队贡献不及在俱乐部,都感到特别委屈。但他被称为救世主,并非单单因为效力英超俱乐部切尔西、当选两届非洲足球先生的国际知名度,而是他曾直接参与和平进程:科特迪瓦历史性打进2006年世界杯决赛圈时,他多次呼吁交战双方停火,双方果然也停了火,令他成了和平功臣。后来,他主张在叛军控制的地区进行非洲国家杯外围赛,以促进国家和平统一,被视为制造了奇迹。此外,他在科特迪瓦国内成立了众多慈善基金,在国家队的地位极其超然,更在2010年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这是球员少有的荣誉。 世界杯系列评论之十四(作者系香港教育学院副教授)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0-11-8 17: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0-11-8 17:07 | 只看该作者
科特迪瓦球员:迪迪埃。德罗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0-11-8 17:21 | 只看该作者
科特迪瓦前总统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0-11-8 17:30 | 只看该作者
科特迪瓦现总统洛朗。巴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7: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黄花梨兄,我只是凭记忆说的年代,我写的时候就有点不确定,我想我肯定不是最早介入的,所以把我的介入2005(直到2006年我才见到这种木头),提前了两年,谢谢你你的资料,那么,就应该在战争以后才大规模进入的。我说的年代不准确。

哈哈哈,看来,我也是先驱,但愿不会成为先烈。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17: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发表于 2010-11-8 17:44 | 只看该作者
huafeicd先生客气了,也祝您的事业越来越兴旺,毕竟我也认为这种非洲的名贵木材是有市场潜力的。:5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7:59 | 只看该作者
换一个角度看科檀。

一种木料是不是真的适合家具生产,不是生产一件或者几件甚至上千件上万件可以决定的,还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如经过多少时间之后,这种家具用料还能使家具保持基本的完好?甚至还需要一个地域的量,比如在不同地域使用这种木料生产的家具,对地域气候差异的反应程度等等。

即便科檀是一种不错的木料,但在中国,还未见长时间大范围地在家具生产上使用,它是不是一种真正合适的家具用料,还不能过早定论,更何况要进入文化领域。
====================================================
高见,其实科檀并不适合做家具,它的出材率很低,做家具浪费极大。即便做地板也浪费极大。还有科檀的量不足以支撑千千万万的家具原料供应。但是科檀我亲眼见过原始深林里的科檀木头,周围的白边都腐烂完了,但木质依然依然完好,当地50多岁的人告诉我,他记事起,那根木头就一直倒在那里,几十年一直都是原样,他也无法告诉我那颗木头死了多久了。
(我前面有图为证,抗腐蚀性能绝对不输檀香紫檀和黄花梨,当然怕晒)

哈哈。其实前段时间,我手里已经有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湿涨,干缩等的实验数据了,这些指标很好。感谢q博士的实验数据,如果本人不介意,我方可以提及姓氏。

由于可供破坏的木样有限,只能做有限指标,且采样不可能做到不同部位,不同树龄的全方位平均测定。不能做到全方位的准确平均值,所以有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又是全国首发,如果有误差请包容。要全面去做的话,我需要提供数以吨级的木材被破坏,所以如果说有误差,那只是我不能提供大量样本的错。



干缩性:已删除
力学性质指标:已删除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23: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10-11-8 1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15:45 发表
因为我们这里没有荔枝树,我也没有见过蔷薇木,有哪位能找一下这两种树木的对比图,树叶对比图。谢谢。

蔷薇木(印度紫檀)我以前发过帖子,你可以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0-11-8 2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0-11-8 17:59 发表
但是科檀我亲眼见过原始深林里的科檀木头,周围的白边都腐烂完了,但木质依然依然完好,当地50多岁的人告诉我,他记事起,那根木头就一直倒在那里,几十年一直都是原样,他也无法告诉我那颗木头死了多久了。
(我前面有图为证,抗腐蚀性能绝对不输檀香紫檀和黄花梨,当然怕晒)

哈哈。其实前段时间,我手里已经有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湿涨,干缩等的实验数据了,这些指标很好


即使科檀在各种指标上更优于紫檀(指檀香紫檀或印度小叶紫檀,以下不再加说明文字)与黄花梨,即使科檀比紫檀与黄花梨更适合中国古典风格的家具生产,但我仍然不认为与中国的紫檀文化有关。

不管是传世的或者当下高仿的紫黄家具,只要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我都不认为是实用家具,只能算是名贵材质的家具式陈列物或收藏器——这是本人一向的观点,而且在这个论坛也不断重申着我的观点,尽管我的声音不大。

但是,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我坚持这样的观点,但仍然不妨碍我喜欢紫黄,尤其是喜欢紫檀。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虽然,当我看到因为材料规格而七拼八凑造出来的仿古家具(甚至传世家具中也有这种现象),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但仍然不妨碍我喜欢紫檀。这仍然是文化的力量。

我喜欢紫檀,所以会没事找些一握大小的碎料,尽我最大努力,让它们成为带有我个人风格的小玩物,虽然不觉得这样的形为会有多大的意义,但我就是喜欢,这大约仍然是文化的力量。从另一角度说,至少,这些小碎料在我手中,不会在最少损耗48%之后,成为千人一面的珠子。但即使是珠子,千人一面的珠子,仍然有那么多人喜欢,这还是文化的力量。

楼主想要证明的,无非是科檀不比紫黄差,甚至比紫黄更优,中国的紫檀文化中应当包括科檀。这些,不管是结论还是假想,当它最终形成结论或者由我们大家一起完成假想的验证过程或者前景分析之后,肯定是未来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的事;即使当人们最终确认,中国的紫檀文化中,确实需要在内涵中把科檀增加进去使之更加丰富,这,仍然是未来的一个不可知。

对于楼主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作法,我完全可以接受。
但需要说明的事,正如我上一节说的,结论在未来,与传统的或者说已经形成一种定义式的紫檀文化,目前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不能以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结论,去修改一个过去。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225
发表于 2010-11-8 21: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9 19:42 , Processed in 0.12992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