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每周四更新)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48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07

正月正,继续吉利吧。
这张图片早年见过光,不过当时不那么引人注目。
网络江湖,不少人看图不看字,于是囫囵吞枣者层出不穷。
这是在下珍爱有加的一件藏品:越南黄花梨白菜。
白菜这个题材,如今早就普及了,海峡那边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展示的芸芸国宝中,人气最旺的就数那棵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这世道,大概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白来的财。所谓的放诸四海而皆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不劳而获?那敢情好。
而且是好得不得了。
用伟大领袖的话来说,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大大的好。

在下2007年上手的黄花梨藏品,绝大部分是光溜溜的文房清供,这样疙疙瘩瘩的重工制作,在当时份属意外。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棵实心的白菜。
在当年的福建仙游,实心的黄花梨白菜凤毛麟角。
如今说来大概无妨了,仙游制作的绝大部分的黄花梨白菜,用的是破破烂烂的空心树头;而且有不少菜叶片是包贴上去的,非一木出,用家具的术语,叫做非“一木一器”。

这是什么道理?

木雕白菜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破破烂烂的空心树头,家具摊不上,茶壶笔筒车不成,用来雕刻这种歪歪扭扭弯弯曲曲的仿生白菜,正合适,而且好意头。

尺寸嫌小?在外面包几片菜叶就成,而且保证没人看得出。这是仙游工匠的看家功夫。

至今记得有个笑话,某行内人有一次对在下夸耀其外径超过四十公分的“整”棵海黄大白菜如何如何的独一无二与富贵旺财,回头找到上家一问仔细?答:每片菜叶都是贴上去的。

于是欣欣然地请了这棵实心料的越南黄花梨白菜回来。
因为可遇不可求。

雕刻工匠默默无名,不过在仙游当地,这是在下所见的最好看的白菜雕工。

都是雕刻工匠,有的擅长开脸,有的擅长飞禽走兽,有的擅长花草,有的擅长神话与宗教人物。

所以只擅长雕刻白菜的没办法出名,尤其是出大名。与白菜工匠沾亲带故的上家自己也没办法胳膊肘向里拐: “我这亲戚也只是白菜雕得好,白菜上的虫子就一般啦”。

是这个道理。
业精于勤,然后熟能生巧。
那些号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弄什么象什么的,往往是什么都如同广东方言所说的“到喉不到肺”,于是“周身刀,冇把利”,差之毫厘。
于是红木国标五属八类三十三种,在下一门心思紫檀与黄花梨。
用伟大领袖的话来说,大概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7 17:14 上传
下载附件 (104.6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7 17:14 上传
下载附件 (104.64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4-6-9 18:3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79:}{: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9:3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9 17:48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07

正月正,继续吉利吧。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14

三月仲春,金山的三月,则是天南秋尽草未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2007年的三月,对在下来说,是个丰收的大好时节,如今自然都是美好的回忆了,其中喜出望外的,有这么一款长物:三足香几。
材质越南黄花梨。
三足这种器型在尺寸上很不容易把握,上海博物馆藏的到代原物,在稳定性上就不大经得起折腾,在下的这件仿品,尺寸上增大了许多,所以相对来说反倒容易伺候些。于是也就自然地当不起亦步亦趋的“高仿”。2008年末或2009年初曾在上海见识过近年制作的类似高仿成器,始作俑者据说原本打算是先用大红酸枝(国标所谓的交趾黄檀)打样,“胸有成竹”之后再用海南黄花梨下手。
结果么,自然是泥牛入海,那件大红酸枝就这么成了“炮灰”,接手者自己也坦承不过是“抬了一回轿子”而已,因为“器型不好”,图的只是过得去的价格。
何以有“炮灰”这样的蔑称?
酸枝性子大,大跨度腿足三弯之余再由着性子拧上一拧。。。。。。
有些个器型,还真由不得性子乱点材料的鸳鸯谱。
否则,否则么,要么泥牛入海地“炮灰”,要么一去不回头地“肉包子打狗”。
话说回来,香几这物事,是在下心目中辈分崇高的礼器。传统的汉文化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祀地的礼器,少不得的就是“几”,然后才一步一步地大几为案,小几为桌。另一说是四足抵顶于端末为案;缩进为桌。
近些年随着古典家具的风生水起,有京城专家名嘴言之凿凿地张口就来了个“书房第一,厅堂第二”的所谓家具长物之排位顺序。
这个说辞窃以为经不起推敲,好比高仿三足香几的下盘之稳定性。
书房肯定当不起“第一”。
既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排行第一的,自然份属礼器。
同样,三足香几如果要站得稳当,当务之急,就是降低重心。
如何降低重心?
要么把下盘放大,因为上博的到代原物失之头重脚轻;要么把原本中空的下盘改成底屉。
在下手上的这一款三足香几的下盘,大得可以,所以三足粗硕无比。
有京城同好戏称:美不美,看大腿。
胁裹或裹挟着与之搭配的牙板也不得不肥厚了去。
窃以为算得上是“新仿”。
于是敝帚自珍,一直未舍得把整体图片轻易放出来。

如今随着黄花梨价格的绝尘而去,类似的仿品,大概难以为继了吧?也许。

现实一点的可行性,窃以为是花梨,泰国也好,缅甸也好,都出上好的花梨,按照天朝红木国标的说法,大概属于所谓的紫属花梨,或者大果紫檀,或者安达曼紫檀。

花梨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披上了紫檀的皮。

天朝的红木国标,多少有一点滑稽。

俱往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14 19:34 上传
下载附件 (109.89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14 19:34 上传
下载附件 (45.36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7:5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12 19:34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14

三月仲春,金山的三月,则是天南秋尽草未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2007年的三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21
感谢关注上个帖子中越南黄花梨三足香几的同好。
请海涵,整图恕不奉上了。在下习惯了藏着掖着,尤其是长物家具的整体器型。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就有意识地“捂”,敝帚自珍之余,手上也的确有些许的器型,上家朋友曾打过招呼:不见光比见光的好。个中缘由,以后慢慢分晓。
关于几,在下是花过一番心思去琢磨的,《考工记》与《周礼》中关于“几”的记载,早早就耳熟能详。论辈分,“几”大概算是最古老的家具了吧?也许。
家具的分类,不外乎坐卧承庋,最初的“几”,在东汉的《说文》中就诠释为“坐所以凭也”。 当不得重器。在下的第一件黄花梨长物,那件沧海横流一块玉的“橘”几,就是个开门的“坐所以凭也”。
孔老夫子魂萦梦牵之克己复礼中的周礼,其表征之一,叫做“五几五席”。何为五几?玉雕彤漆素。指周天子用玉几,等而下之的王公贵族大小臣工由高而低,依次雕几,彤几,漆几,素几。也有说五几之使用分场合庄重之高下,总之脱不去一个“礼”。于是乎“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封建社会之秦汉以前的上古文字记载原本就屈指可数,竟然有这许多的“几”的身影,于是肃然起敬。
关于孔老夫子编撰的《诗经》,从前“受教育”的红色年代在学习所谓反映百姓心声与民间疾苦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时,居高临下的教育工作者以此推断,《诗经》是“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
后来历史读得多了才恍然大悟,那个年代的劳动人民,连起码的受教育的权利都望尘莫及,哪里有一星半点的机会去识字读书?遑论捉刀写诗以至于青史留名了。历史学者早早就考证过,《诗经》笃定是出自贵族世家的文学作品。于是释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历史的书写者,从前肯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精英。上下五千年,第一个让平民百姓这些非精英族群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的人,叫做仲尼。于是有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顺便说一句,作为名词与礼器的“坐所以凭也”的“几”,书写方法从古到今都只有这一个样子,大道至简地象形。天朝上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简化汉字”,于是有知识无文化者层出不穷,数典忘祖蔚然成风。几幾不分者不在少数。不识字有时候反倒算不得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家具圈子里谈及“清式家具”的“繁缛”时,不少人张口就来说这是“老祖宗”当年的选择。每次听到这样的说辞,在下的第一个反应是:清式家具的繁缛,是满清爱新觉罗家族的取舍。俺是农耕文明的汉人之后,没有茹毛饮血的膻腥游牧老祖宗。
话说回来,香几这物事,从前是落单不成双的。上海博物馆有一件大明宣德款的瓷瓶,图案是貂蝉拜月,拜月所用的香几,就是落落大方的独一无二。不见成双成对。
成双成对的,往往是花几,或茶几。而且多半是神州陆沉之后的满清习俗所及。
俱往矣。
在下心目中最崇高的香几,是陈梦家先生所藏的那件黄花梨五足内卷香几,天下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7:4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15 17:51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21
感谢关注上个帖子中越南黄花梨三足香几的同好。
请海涵,整图恕不奉上了。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28

子夜时分,且来一遭地道的夜话吧,坚持了一年有余,不希望轻易破例。
之前絮絮叨叨了不少2007年初的收获,这一回谈谈这件大家伙,或者夸口一遭:
重器。。。。。。一块玉。
这是在下上手的第一件木料。
材质越南黄花梨紫油梨,大致尺寸220X40X10厘米。
福建人大概从2006年开始到广东扫荡黄花梨,这件重器,是台风过后剩下的又笨又重的劫余。
劫余的意思是:劫后余生。
因为福建人,准确一点说,福建仙游坝下的红木商人,从2006年末开始,在近水楼台先得“越”的广东地区,大手笔地扫荡黄花梨材料与制品,一时间风声鹤唳,从芸芸长物到树头树干树根树桠,不论糙细曲直与材质高低,只要是验明正身的黄花梨,清一色地扫将回去,价格自然是市价之上,于是如秋风扫落叶,能成为寥寥无几的劫余的,主要是类似这样的规整大板料,俗称一块玉。
原因?自然是价格高企,大手笔的福建人一时半会还顾不及。
于是那一年的腊月二十八,成了在下的囊中之喜。
价格如今说来也无妨了,上家的出厂价是整整六位数,福建人自然没有考虑。中间人倒一手赚个行内约定俗成的两成,在下的破费,区区一辆丰田花冠或卡罗拉而已。
可这在当时算是冤大头或者大手笔。
因为图片上网之后,爱好者的估价,普遍是拦腰一刀。。。说个四万五万不出奇。
路遥知马力。
这块大玉,到2007年底,就从原本的丰田花冠,升级成丰田皇冠,然后A6,然后凌志雷克萨斯,然后,然后有说Q7等等等等的后话不提。
这样的一块玉,很早就单计,看尺寸,看花纹,不按常规的重量分高低。
因为常规的重量算计,诸多猫腻,傻子都知道湿水棉花弹不起,于是曾几何时,到处泛滥泡过盐水的黄花梨。
而上好的黄花梨板料,随着陈化时间的不断累积,其相对湿度往往是越来越低,尺寸越来越稳定,俗称“干身”。 所以有经验的黄花梨家具制作方家,往往偏好收藏“干身”的板料“压箱底”。陈化的最高境界,有说是一甲子,上下六十年,传统上大概是爷孙三代之间的年龄差距。
话说从头,2006年末福建人刮“台风”那会儿,传统的红木家具制作重镇之广东一地,基本上没什么海南黄花梨。或者这么说吧,主要是越南黄花梨。
行内公认的岭南红木古典家具制作大户有二:台山伍氏兴隆,中山区氏风行。
区氏早早就开诚布公地声明:从来没有制作过海南黄花梨家具。
伍氏么,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越黄再度进入神州开始就把制作重心转向了价格相对低廉,做旧相对容易,而尺寸也更加适合制作家具长物的越南黄花梨。
2005年元亨利只手遮天捧红了海南黄花梨,于是平白无故地降生了不少“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对海黄情有独钟”的“知音”,仔细一推敲,不难明白个中奥秘。
到了公元2007年,终于轮到越南黄花梨一飞冲天,于是丰田也可以变奥迪。
无心插柳柳成荫。
至今满室生香,怡人心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28 23:08 上传
下载附件 (86.85 KB)

2013-3-28 23:08 上传
下载附件 (86.8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3-28 23:08 上传
下载附件 (141.57 KB)






点评

厉害  发表于 2014-7-14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15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18 17:47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328

子夜时分,且来一遭地道的夜话吧,坚持了一年有余,不希望轻易破例。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04

说到黄花梨的降香芬芳,至今记得2007年初的趣事一桩。
那时候,家里的小领导每个周末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情总是高高兴兴地拉开“个头不高”的柜子的抽屉,把小脑袋施施然地探进去,然后笑眯眯地来上一句:好香呀。
降香袭人,余韵绕梁。
黄花梨的香气,怡人,芬芳,那一份写意与惬意,笔墨还真的不容易形容,在下是乐此不彼了很久很久,从茶壶到笔筒,坛坛罐罐无数,至今受用无穷。
大概是各式各样的黄花梨的气味赏鉴得多了的缘故,如何分辨海黄与越黄,在下私自揣度出了一个“察嗅权”的段子,简单地说,察就是仔细观摩,所谓明察秋毫的“察”;嗅就是闻气味,天然的木料,往往有各自独特的气味,松木松香,樟木樟香,黄花梨的香,书上说叫做“降香”;权即权衡掂量,海黄越黄的手感,多少有些分别。。。。。。后话不表。
说到降香,有说本草经中的“降真香”就是黄花梨,于是“降压”。
这个说辞,在下一直不得要领,黄花梨确有药用之功效,广西玉林名产之正骨水,又称“驳骨水”,其成份之一就有黄花梨。主要的功用是活血,或者说促进血液循环,于是有助新陈代谢。不过若是说本草时代就懂得“降血压”,这玩笑就开大发了。血压这个词汇,估计多半是现代汉语降生初期从一衣带水的日本引进的“舶来品”。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中,尤其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词汇,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从日到中的拿来主义。各种科学医学以及学科的专用名词就不说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干部”,“电话”,“主义”,“机构”,“组织”,等等等等,和味十足。有些“和词”虽然在古汉语中间或出现,其含义与如今的现代汉语之“约定俗成”相去甚远。如果把降香的“降”理解为“降血压”,估计多半是个穿越版本的笑话。

关于黄花梨香味的笑话,近来又多了一桩。即在“第一专业论坛”有所谓的“有人说黄货在阴雨天能散发阵阵香味”的“扯淡”说。这个“扯淡”的结论是:“所谓的阴雨天能散发阵阵香味,纯粹广告语”。

在下原本距离那个是非之地已有一段时日了,有同好在QQ上偶然提起,一时间颇让在下忍俊不禁。这不过是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嗅觉这物事,因人而异,而且即便是同一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嗅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人的嗅觉就有实实在在的影响。温度也好,湿度也好,都与人的嗅觉变化成正比的,简单地说,温度升高,嗅觉灵敏性增加;湿度升高亦然。而阴雨天导致湿度升高,所以嗅觉灵敏,于是闻到平日忽略不觉的“阵阵香味”,有什么出奇?何来“扯淡”与“广告语”这样的风马牛不相及?

于是促狭地答复同好如下:也许那位“扯淡”一到阴雨天就鼻子不通,自然的生理反应?于是香臭莫辩?

同好释然:鼻子不通还好办,脑子不通就难办了。

所谓的“愚不可及”,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4 20:10 上传
下载附件 (193.38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6:29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22 09:15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04

说到黄花梨的降香芬芳,至今记得2007年初的趣事一桩。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11

今天聊聊小领导曾经乐此不彼的那只柜子吧,虽然完整的图片至今欠奉,将来也没有打算和盘托出。
家具的分类,《百家讲坛》上的马未都先生有“坐卧承庋”一说。
柜子,份属庋具。
时过境迁,如今不必藏藏掖掖了,2007年黄花梨风声开始吃紧的时候,在下心目中的轻重缓急之顺序第一位,就是用料偏重的“庋”具。风声之所以吃紧的原因,主要是“材”的捉襟见肘。
小领导喜欢的这件“好香呀”的柜子,论器型,其实根本就不在谱。
之所以讨少不更事的稚童的喜欢,首先是“高度适中”。
这怎么讲?
因为这是件地柜,也可以说是电视柜的一个变种。
不在谱,自然就搭不上在谱的新派电视柜之传统“三屉大炕案”的肩膊头。
恰恰相反,在下的这件地柜,足足有八个硕大的抽屉,老广方言,叫做“匮筒”,这个匮,倒是和“庋”颇有些暗通款曲。单看外观,这大概可以叫做八斗地柜,或者高攀斯文,取个“才柜”或“陈思王柜”的名字?才高八斗曹子建,后人尊称陈思王。
这样的高度,对学龄前孩童来说就是“高度适中”了,于是“就手”,轻轻拉开,满室生香。
对在下来说,家具首先是个“用”,前人的说辞,叫做“长物”。
居家过日子的物事,物尽其用。
然后才是其他的考虑。
比如独板,比如一木出的大边抹头,以及除了抽屉底板之外全无拼接,通体无补,而且都是上好金红色泽的开门品相黄花梨。。。。。。
材料充裕年代的挥霍制作,怎么看都像是暴发户的不可一世风格,柜“才”不足,柜“材”太过。
连不见光的抽屉侧板都下料厚重,只为了方便开槽控制滑动进退。。。。。。这可是实打实地在一块整料上硬生生地开槽啊,厚度怎么说都小一公分了吧?于是自然地也就无白无拼无补。
所以,这样的制作,估计多半是千禧加减三两年之内的产物。
越黄这一轮回进入大陆,有据可考,不早于1996-1997年,刚进来的时候,吨价六位数,以海黄的名义首犯新会台山,然后泛滥成河,价格也就一路高开低走地俯冲到万把出头,公元2003的非典时期触底,然后反弹,然后是海南黄花梨一飞冲天的2005,然后是越南黄花梨吨价百万的2007,然后继续翻跟斗,翻翻不休。。。。。。
所谓神话与传奇,这就是个现行。
于是越发觉得大手大脚的当年暴殄天物。
所谓当年,不过区区几年前。。。。。。
于是当材料难以为继的时候,第一个中箭落马的长物器型,往往是“庋”,因为难以拼凑。
物以稀为贵,所以至今依然很喜欢这个不在谱,于是估计多半也就难入“形制派”法眼的“才柜”,因为大道至简,就这么宁俭毋俗宁拙毋巧的上下各四合共八个匮筒,顶板外框的传统框架结构与榫卯结构,“粗大明”风范的四个角牙侧耳与浅浮雕纹饰的地楣,落落大方地简约,中看,中用,中庸。
几案精严,庋置清雅,然后期待万卷琳琅。
然后红袖添香,然后题名金榜,然后,然后小领导恶狠狠地把床板拍得嗡嗡作响:
“起床起床, 快点出去晒太阳”。
梦里温柔富贵乡。


(小领导当年喜欢打开的柜子的抽屉面如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6 21:35 上传
下载附件 (236.0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6 21:35 上传
下载附件 (219.5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4-6-27 16:44 | 只看该作者
许见不见eddie2008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4-6-29 16: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真心要顶顶,,,
已连续看了2天,存档复读,古典网也准备去逛逛,搜搜未读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46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6-27 16:29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11

今天聊聊小领导曾经乐此不彼的那只柜子吧,虽然完整的图片至今欠奉,将来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18
这是在下2007年上半年颇得意的收获。犹记得上手之后一时兴起,在网上来了个看图猜物,结果自然是促狭之后的好不快活:认得这东西的同好实在不为多。
如今自然是大白于天下了,当时的“得意”,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器物,与京城某些个专家名嘴之海南黄花梨自古就是明清宫禁专用材料之高高在上说的“张口就来”格格不入。
2005年海南黄花梨一飞冲天的时候,京城某些专家名嘴喋喋不休的噱头之一,就是这海黄是“宫禁专用”,用现如今的话说,大概份属“特供”或者“专供”,百姓寻常接近不得。然后才是“明末清初砍伐殆尽”,然后一木难求,然后一飞冲天,然后有前无后。。。。。。
后来,因缘际遇,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见识了为数不少的海南当地制作,土的掉渣者十居八九,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这就是开始打鼓的记录。
实物本名牛铃,简单地说,就是挂在牛脖子底下一路走一路晃的铃铛。
只是有点让人忍俊不禁,原本金字旁的铃铛二字,在穷乡僻壤的“天涯海角”之海南,铃铛变成了“柃档”。
上家倒是一点不避忌:这东西是从海南乡下收来的,当地小学校的门房用来“打铃”,看门的老头到了钟点就一路走一路晃荡:下课,下课。
曾几何时的海南,穷的叮当响,于是天涯海角,发配流放,前五百年苏东坡饿得头昏眼花青天白日里模仿青蛙张嘴向阳练习养生益寿以节俭食粮;后五百年数万印尼归侨圈禁海南兴隆农场种植橡胶咖啡与以粮为纲的神州大陆隔海相望。
后来听得人说:火红年代下的海外归侨,属于“带菌”一族,不得“污染”大陆。
远了,反正这海南出身一块木头硬生生挖制而成的牛脖子底下的吊儿郎当,竟然是如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汽车见了爆胎,棺材见了也开个盖的海南黄花梨!岂不怪哉。
于是从此开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感谢傅斯年先生。
牛脖子下面有海黄的牛铃,牛脖子上面,难道也有海黄的牛担不成?
敢情这山高水长皇帝远的海南,竟然养着皇家专用的水牛,于是牛前牛后有海黄。
就这么日积月累,渐渐地,海黄土做集腋成裘,牛铃牛担,算盘香炉,烛台灯座,甚至还有五味杂陈的海黄木料挖制而成的捣泥钵。
“宫禁专用”说,靠不住。
顺便说一句,史学大家傅斯年先生在血气方刚的年代是五四学生领袖,公元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学子汇聚天安门广场游行抗议时的旗手与总指挥。
因为黄花梨,所以重新学习五四的历史记录,于是德先生,于是赛先生。才知道天朝教育中的所谓五四与五四精神,与历史中的事实多少有些出入。
傅斯年先生的原话是: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
比如五四的旗手,就是曾几何时在火红的年代被批得狗血淋头的胡适与陈独秀。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黄花梨,大概就是尘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18 20:25 上传
下载附件 (166.05 KB)




(牛脖子下面有牛铃,牛脖子上面有牛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20 13:33 上传
下载附件 (297.6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4-20 13:33 上传
下载附件 (249.94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3:24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7-2 19:46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18
这是在下2007年上半年颇得意的收获。犹记得上手之后一时兴起,在网上来了个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25

日前发的一阕微博:
祝福雅安。第一次知道雅安,是1992年出游四川,九寨黄龙风光璀璨,回程肩上的整张牛皮凉席,雅安名产,不过区区六百大圆。人说雅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茶马古道,薪火相传多少年。西南天高地远水暖,多少风霜雪雨云烟,藏与汉,剪不断,理还乱。尘土原是无疆界,祝愿平安,健康,团圆。

有一回和小领导谈到幸福的三重境界说:
第一重,平安,健康,团圆。
雅安,汶川,福岛,新西兰。。。。。。
大道至简,生存的最低诉求,首先是平安,然后是身体健康的平安,个人之上,叫做家,阖家团圆,才是幸福。

第二重,饱暖,和睦,繁衍。
民以食为天。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荣辱也好,礼节也好,文化也好,文明也好,脚下的基础,叫做衣食足。于是饱暖为本,然后和谐,然后繁衍。
饱暖左支右绌,于是精神食粮补充。饿殍遍野的大饥馑莫问理由,怨天怨地怨苏修。人说唐山大地震后的皇恩浩荡之初,是给嗷嗷待哺的灾民们送去为数十万的。。。。。。红宝书。
生命的意义与本能,叫做生生不息。曾经喧嚣尘上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之所谓“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献身说,不过鲜矣仁的“巧言令色”,过犹不及,绝则错。

第三重,真,善,美。
科学求真,宗教向善,艺术唯美。
所以千禧年联合国评选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个人物是:甘地,罗斯福,爱因斯坦。
因为相对论,因为四大自由,因为破天荒头一遭之扭转乾坤的非暴力革命,不再流血牺牲。
从古到今,无论革命也好,造反也好,正动也好,反动也好,从来都是以荼毒生灵之草民百姓肝脑涂地为首要手段与主要过程。所谓“历史进步”的改朝也好,换代也好,在孤独的先知者眼中,不过是以穷人的性命,与富人的财帛,去为居心叵测的劳心者加官进爵,成就俱往矣的新风流,于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因为真,因为诚。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今牢记《论语》中“不问马”的典故。
人说上下五千年,这是“以人为本”的始作俑者。
神州大地的共和元年,竟然是公元前841,辈分远高于耶稣。
难怪老夫子念念不忘的克己复礼,大号姓周。
前不见古人的天朝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操盘手李学勤教授,人说文革中弃若敝屣地结果了明清家具收藏大家陈梦家先生。
曾经的师生。
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亡是统计数字。红色导师斯大林如是说。

过程繁缛缺乏效率效益的民主也不过是个手段与过程。

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这才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先生原本的《日知录》所述。算不算是人类最早的“人权高于主权”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之上,叫做天下,又名尘土。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肉食者鄙,是故西方民主社会中,公众的common sense,俗称“常识”,叫做“不要轻易地相信政治人物”。尤其是权柄在手的高高在上者。
田忌赛马也好,指鹿为马也好,都是“术”。
扶清灭洋的义和拳也有“仙术”,叫做刀枪不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不真,往往不善。
汉文化的传统,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谓美德。

真,善,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

祝福平安,健康,团圆。
雅安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0:11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7-6 13:24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425

日前发的一阕微博: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502

2007年9月,在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中曾写过一阕关于越黄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文字,算是个关于黄花梨的完结篇。今天放到这里来吧,偷个懒,也一并道几句当时的未尽之言。
所谓的未尽之言,彼时自然是说不得的,动手要紧。
从2007年5月开始,在下勉为其难地收了不少当时被认为“无可再前”于是“价格见顶”的昨日黄花--海南黄花梨。原因很简单:
首先,越黄暴涨,相对而言,海黄门可罗雀,于是可以挑挑拣拣,施施然。
其次,越黄早已成竹在胸,看不懂的黄花梨,大概就是海黄了吧,因为心里有底,于是大胆出击,人弃我取。
第三,过了这个村,大概就没这个店了吧?海黄原本就寥寥无几,再不抓紧,后悔莫及。
所以,就这么赶了个海黄的晚集。于是有了一个“海黄文玩与小件”的帖子打底,然后高屋建瓴,成就了“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一帖。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身体力行。

++++++
发表于 2007-9-11 21:20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六-越黄
去年今天的一篇漫话,周年了.
这一年,看着曾经的丑小鸭乘着火箭飞上天,所谓的越南黄花梨.
不少专家名家曾经是嗤之以鼻的.直到今天,还是此黎非彼梨,尽管当初在花梨前面添了个黄字的始作俑者梁思成,从未有"黎"的文字记录.
有说专家名家就是鹰,即便有时候飞得比野雀还低,野雀也永远达不到鹰的高度.
不明白起名字是怎样的典故,竟有了<野雀高飞>这样的一部电影.电影的内容早已随着20多个春秋的过去而模糊,成为传唱经典的,是电影里的那首主题歌:野百合也有春天.
听说有一群血气方刚的台湾青年,因此而自诩野百合,在戒严年代的台湾标榜着向往民主,向往进步,在后来的千禧年,与其他志同道合者一起颠覆了百年老店.民进党上台的2000年,是那只野百合的春天.
2007年,当可以说是越黄这只野百合的春天了吧.
有说老黄是不分海越的,王老当年,艾克当年,都不太计较出身.反到是如今的钻研者,研究者,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在下是爱好者,因为唯心的喜欢,所以不情愿去唯物地考究海与越之间,当如何在等号与不等号之中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真正的研究,其实不难的,找个植物学专业的本科,对方多半会这么说:先看叶子的形状与分布,再比较二者的花朵...
看叶子的形状,看叶片的排列方式,奇数还是偶数...
比较海越的花,不是看哪一个漂亮.花之于植物,用老广的话来说,就叫"祠堂",传宗接代的,雄蕊雌蕊,花粉传播...
抱着木头梆子比较纹理纹路油性密度,总觉得跟缘木求鱼差不多...
还是唯心一点的好.所以,野百合也有春天.
躬逢盛世,稻米流脂.
++++++

至今庆幸不已。
黄花梨就这么成了新世纪的传奇,在下一直侧立在旁,看得真切,清晰,满心的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5:12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7-10 20:11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502

2007年9月,在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中曾写过一阕关于越黄的“野百合也有春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509

2007的下半年,准确一点说,大概从2007年4月越黄突然发力开始,在下就花开两朵地努力上手海黄,因为当时深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后来的过程也证明:此言不虚。
各式各样的劳什子收获或者说藏品且按下不表,这个海黄的“最后的晚餐”的最开心的“成就”,窃以为是:海南黄花梨旧算盘。
也就一年多前后的光景,过手的算盘上百有余。
隔山买牛的网络看图收购不在少数,竟然滴水不漏。
就这么一把一把地“察,嗅,权”。然后“思”,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于是“成就”。
2008年,有一帖为证:林海微澜—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
凭着这些在当时毫不起眼,尘封多年的四旧,在下闭门造车地“考”出21世纪初年京城某些专家学者名嘴的如下几条大谬:

1、 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砍伐殆尽(明末清初黄花梨绝迹说)
2、 上世纪60年代京城有业内高人在某次行业交流会上无意中发现海黄 (海黄突然发现说)
3、 京城国企赶赴海南尽收最后的海黄遗存并大力推广人工种植 (海黄人工林说)

当年的主流声音,或者说官家学者的主旋律,叫做故宫藏黄(故宫馆藏到代黄花梨家具)是清一色的海南黄花梨。而清中之后何以黄花梨家具难以为继于是断了香火?原因是“明末清初海黄砍伐殆尽”。
因为香火断绝了不止一个世纪,所以“水到渠成”地解释了某些个官家学者在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材料面前有时候难免“眼力不济”。
好一伙欺下瞒上的胥吏,眼里只有一己私利。
肉食者鄙。
路遥知马力,这些个“官说”,如今通通都被证明:经不起推敲。
在下图“考”的本钱说白了其实很简单:海南黄花梨旧算盘上有经得起推敲的带文字铭牌。
文字这东西的意义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着上古的历史。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的唐代建筑,主要的凭据,也是木结构大梁上的一组不起眼的文字。
海黄旧算盘上的铭牌,清晰无比地告诉我们这些后来的爱好者什么叫做不舍昼夜的逝者如斯夫:
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
从产品到商品;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
沧海桑田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看早几年喧嚣尘上的那些“官说”,窃以为大概多半还是出于把握“话语权”的“权争”吧。争的无非是个“利”,与“真”毫不相干。
什么叫“话语权”?
指鹿为马,就是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一言以蔽之,曰“造反有理”,就是话语权。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尘封多年的黄花梨,未尝不是一面无语的镜子,真实地映照着身前多少副贪婪的嘴脸,真切,不障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9:20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7-14 15:12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509

2007的下半年,准确一点说,大概从2007年4月越黄突然发力开始,在下就花 ...

(出差大马,人在江湖,于是开溜了两周)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530



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的缘由,最初不过是所谓“第一专业论坛”某高高在上之版主的一句“张口就来”:“这些算盘的材质是海黄人工林,六十年代种植,八十年代收割。。。”
话说从头,公元2007年,既是越南黄花梨一飞冲天,从此扬名立万的元年,也是破绽百出的海南黄花梨二十年成材论风行一时的起点。
单就海黄旧算盘而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制作说肯定站不住脚跟,因为海黄旧算盘存量为数不少,虽然如今价格高高在上,回到2007年,北京,上海,仙游,海口,广州,几大集散地随处可见,而且不过千元上下就有交易,这些算盘上的金属铭牌明白无误地记录着海南产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地名变迁,文革前的府城,文革中的红城,文革后回复原本的府城称呼,文革中的“红城”却成为文革后的商标,标志着无商标的产品经济向有商标的商品经济的过渡。
倘若对共和国前后各三十年的历史不熟悉,不妨拨冗读一读这两个词语的释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改天换地,于是取消剥削,按劳分配,全国一盘棋,没有竞争,不需要商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比我们跑得更快的红色高棉小兄弟,或者说伟大领袖的追随者与学生,一上台就取消了货币。于是按需分配,全民供给,家庭取消,组织安排婚姻。。。
俱往矣,后来听说,所谓“第一专业论坛”那位“张口就来”之海黄人工林的版主,年纪不过80后的青皮。
算盘这物事,主要普及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神州大陆的学龄儿童几乎是人手一把。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器的兴起,算盘从此被“扬弃”。强说为数众多的海黄算盘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勉为其难地配合其“六十年代”种植,然后“二十年成材”之“海黄人工林”,缺乏历史常识。
海黄二十年成材论的始作俑者,人说是南京林业大学“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之新加坡家具商人林作新。公元2007年的林某头衔无数,新加坡南洋大学学士学位,新加坡南洋大学荣誉学位,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新加坡家具协会会长、名誉会长,亚太家具协议会理事长。新加坡家之家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家之家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传统家具研究所所长,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哲学博士,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教授。。。
打住:西太平洋大学,人称新时代之“克莱登”,在神州最著名的出品,叫做打工皇帝唐骏。
黄花梨 ,就这么一不留神地和野鸡大学扯上了干系,至今有人纠缠不清。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什么时候美利坚的精英也趋之若鹜地跨过浩瀚的太平洋来谋一张天朝著名学府之西京大学或复蛋大学的博士文凭?这大概才是真正的大国崛起之强国梦呓。
话说回来,为什么竟有这许多人一听到海黄“二十年成材”就欢欣鼓舞?
个中缘由,有多少是源自龌龊丑陋之酱缸传统:眼皮子浅薄,见不得别人家的好与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4-7-19 00:03 | 只看该作者
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2:06 , Processed in 0.2490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