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林海微澜:黄花梨说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0-8-2 21: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0:44 | 只看该作者


海南陈年土做的灯头.
螺口??
原汁原味不上妆
a.jpg (163.91 KB)
下载次数:0
2009-2-18 10: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次数:0
2009-2-18 10: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次数:0
2009-2-18 10:3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次数:0
2009-2-19 10:4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0-8-2 21: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0:44 | 只看该作者


海南当地出品的灯座.
从电位开关上的文字推测,大概是五十年代中后期的"合作社"年代.
到了六十年代,原来的"社"基本上就变成"厂"了.
b.jpg (115.24 KB)
下载次数:7
2009-2-20 11: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jpg (112.21 KB)
下载次数:4
2009-2-20 11: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jpg (93.07 KB)
下载次数:4
2009-2-20 11: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0-8-2 21: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0:46 | 只看该作者




陈年海黄立柱

当年海南大户人家的栏杆或者楼梯立柱。
材质:海南黄花梨
  自然而然的陈年旧物,陈年皮壳,自然陈化多年,
  海黄大料制品
素颜,遇缺不补的物以稀为贵

大致尺寸:
长     66厘米
口沿  11厘米
P1070542.JPG (104.09 KB)
下载次数:0
2010-6-12 20: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1070536.JPG (123.18 KB)
下载次数:0
2010-6-12 20: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1070539.JPG (117.43 KB)
下载次数:0
2010-6-12 20: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1070540.JPG (115.01 KB)
下载次数:0
2010-6-12 20: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1070541.JPG (102.59 KB)
下载次数:0
2010-6-12 20: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0-8-2 21: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1-11-26 18:54 编辑

发表于 2010-6-2 20:49 | 只看该作者


海南当地制作的折叠童椅。
材质:海南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0-8-2 21: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0:51 | 只看该作者


为数众多的实物可以作证。
六十年代的“突然发现”,“濒临绝种”,“人工栽种”,破绽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0-8-16 18: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1:03 | 只看该作者


请留意这个说法:

他(海岩)还感怀黄花梨的“身世”,将掌故逸事一一道来:“黄花梨作为一个树种,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不过,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上海木器家具厂慧眼识珠,全部买下。随后,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到上海参观交流时发现了这批黄花梨,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很快,国务院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当即砍伐,制作家具,出口赚外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我看过当时参与者写的回忆录,当看到他们描述着当年押着几车皮的黄花梨原木‘凯旋’回京的兴奋时,我心里只有悲哀。想想看,这放在现在,就等于杀了一卡车的大熊猫啊!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如今的环保观念……”
eddie 发表于 2010-6-2 18:05

然后,再来澄清一个细节:
所谓“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有人澄清,指的是“龙顺成”。
2009年11月2日,在下在北京拜访了龙顺成当年的带头人李永芳老师傅。
李老师傅承认:是他本人在64年(或者63年,反正是文革前)在广交会上发现的黄花梨。
李老师傅只说:在广交会上发现黄花梨。
其他的什么国家专程收购,最后一批,以及“人工栽种”等等,通通没有提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0-8-16 18: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2 21:08 | 只看该作者


顺带说明一句:
李永芳老师傅是王世襄先生的旧交。
如今供奉在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展厅的王世襄先生收藏的那一对交椅,就是经李永芳老师傅的双手修缮的。那还是50年代初的陈年旧事了。

下载次数:47
2008-12-26 17:2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0-8-16 18: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来了个插科打诨的,来无影去无踪)

发表于 2010-6-6 09:23 | 只看该作者



就在哪里胡说吧你,有种那个苏做家具越黄的出来晒晒。。。。。。。
830227 发表于 2010-6-3 10:01

呵呵,谢谢关注。
真急坏了吧?这里那里的都分不清楚,整了个“哪里”出来,词不达意啊。
苏做越黄家具,窃以为有。
堂堂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展厅。阁下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证明:这几十件黄花梨家具,通通都不是越黄?百分之百都是海南黄花梨?
在下的帖子在这: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3086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阁下看完了再考虑,是否已经“晒”过了。---eddie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0-8-16 18: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0-8-16 18: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继续插科打诨,忠实记录)

发表于 2010-6-6 09:31 | 只看该作者



兄弟,海黄苦的,越黄没那个味道,黎族老乡叫。啦,也没有叫花梨的,只是汉人的说发,
830227 发表于 2010-6-3 10:03

谢谢关注。
阁下尝过多少次海黄与越黄的味道?
对在下来说,海越都是仪态万方的不可方物。
接一个帖子,这是在下见识过的黄花梨实物的一部分,类似这些各式各样的黄花梨,阁下尝过的有多少?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419767&extra=page%3D1&page=1

实话实说,在下闻过为数不少的海越。至于尝味道,一次都没有,目前也没有这个方面的打算。

自勉如下: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的见识终归有限,无论走多少万里路,都离浅薄不远。

感谢关注,希望多些言之有物的交流。    ---edd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0-8-16 18:5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6 09:37 | 只看该作者


就在哪里胡说吧你,有种那个苏做家具越黄的出来晒晒。。。。。。。
830227 发表于 2010-6-3 10:01

关于上博到代藏品中的越黄身影,请见如下链接: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3086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49

这两件,窃以为如果说是百分之百的海黄制作,大概不通。
下载次数:0
2009-2-5 09:0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表于 2008-3-17 21:21  

"黄花梨木五足内卷香几 明代"
ABC.jpg (96.96 KB)
下载次数:0
2009-2-9 15:0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发表于 2010-8-16 18:5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10 08:2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交椅”。
王世襄先生收藏的黄花梨交椅有一对。
一只陈列在明式家具大厅,一只陈列在明式中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10-8-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10 08:30 | 只看该作者


上博明式家具大厅左首的坐具。
左起第三件,就是王世襄先生曾经的珍藏。
下载次数:1
2009-2-5 08: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10-8-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10 08:37 | 只看该作者


据李永芳老先生回忆,这对黄花梨交椅是50年代初被王世襄先生收藏的。
当时的北平(北京)还没有进行公私合营的“三化一改”,李永芳老先生所在的商号(老人习惯称呼为“我们柜上”)从早市上收了一套两件的交椅散件。然后知会王世襄先生来看货。
一看就满意,于是着手修缮。
李老先生说,两只交椅的构件齐全,只有一只的脚踏不全,所以后配。

此后“三化一改”,李老先生的“柜上”与其他同业一道被合并成一家工厂,宝号“龙顺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10-8-16 18: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0-6-12 19: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两张黄花梨交椅的来龙去脉,李永芳老先生提供了一个细节如下:

当时两张交椅是散了架的,也就是没有穿棕绳。
所以,李老先生为王世襄先生亲手编织的交椅座面。
这交椅座面的材料,李老先生说是他当年在老北平的早市上买的“丝涤绳”。

感兴趣的同好,请不妨也看个仔细,觉得这个说法对不对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0-8-28 21: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0-8-16 18:55 发表
发表于 2010-6-12 19: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两张黄花梨交椅的来龙去脉,李永芳老先生提供了一个细节如下:

当时两张交椅是散了架的,也就是没有穿棕绳。

所以,李老先生为王世襄先生亲手编织的交椅座面。
这交椅座面的材料,李老先生说是他当年在老北平的早市上买的“丝涤绳”。

感兴趣的同好,请不妨也看个仔细,觉得这个说法对不对头?


等了许久,一个猜测的也没有。。。。。。
这两张交椅可是明式家具中大名鼎鼎的器物。
从前的主流是棕绳,早几年有名嘴也说过讲究的在棕绳中混杂金线云云。
王世襄先生这两张交椅,据亲手修缮者李永芳老先生所说,用的是丝涤绳。

靠不靠谱?感兴趣的同好,欢迎猜一猜。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0-8-28 21: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1 03:16 , Processed in 0.39380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