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罗锅枨条案上的随型紫檀雕刻大笔筒。

大概尺寸不必量度了,这么大口径的檀香紫檀,稀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2 发表


罗锅枨条案上的随型紫檀雕刻大笔筒。

大概尺寸不必量度了,这么大口径的檀香紫檀,稀罕。


古朴的雕工。十里红妆?
陈化做旧的风貌。
从前的雕刻是远不如当今这么细腻传神的,尤其是人物。传统中国人物造型有一个共同的通病:比例失调。这一点看看元杂剧与明清小说中的绣像插图,不难理解。

这样的古朴雕刻风格,到真的是有些前明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2 发表


罗锅枨条案上的随型紫檀雕刻大笔筒。

大概尺寸不必量度了,这么大口径的檀香紫檀,稀罕。


继续看看案头的陈设吧,既然说到了笔筒。

这还有另一个。
明光素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5 发表


继续看看案头的陈设吧,既然说到了笔筒。

这还有另一个。
明光素的风格。


特意拍了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以免影响原本的颜色。
多来几张,落落大方的黄花梨。窃以为是海南的。

印象中在网络上某同好用这件笔筒的图片做了个人的头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7 发表


特意拍了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以免影响原本的颜色。
多来几张,落落大方的黄花梨。窃以为是海南的。

印象中在网络上某同好用这件笔筒的图片做了个人的头像。


笔筒原本不过是个盛笔的物事。明中后期出现,早期的原型类似鼓型,上缘开孔插笔,有点签筒的意思。明末崇祯时期的青花笔筒实物,长径比几乎达到2:1,后来到了康雍乾,笔筒造型逐渐趋于定型,长径大致维持在1:1上下。
至于底足则并无定式,有三足,四足,五足,六足等诸多造型。

曾写过一个关于笔筒的帖子:

林海微澜:古今说笔筒
---开帖语---

对笔筒的关注,算是有些时日了.

因为关注,所以对各式各样的说法,也就多了个心思.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积累.

供有共同爱好者参考.

从前的读书人与现在的读书人,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从前主要是圣贤书,主要是人文.

现在的主流的"数理化",所谓"走遍都不怕".

现在的"读书",从前大概归于"术".

现在,渐渐地也略微有些人文的涌动,所谓"国学"复兴.

只不过曾听到有说:经历了明与清,有气节的文人,大致已经没了气数.

说远了,还是专心于笔筒.

2009-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8 发表


笔筒原本不过是个盛笔的物事。明中后期出现,早期的原型类似鼓型,上缘开孔插笔,有点签筒的意思。明末崇祯时期的青花笔筒实物,长径比几乎达到2:1,后来到了康雍乾,笔筒造型逐渐趋于定型,长径大致维持在1:1 ...


明末《长物志》一书中对笔筒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大概是可考的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笔筒的文字记录

筆筒
  湘竹栟櫚者佳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忌八稜菱花式陶者有古白定竹節者最貴然艱得大者冬青磁細花及宣窑者俱可用又有鼓樣中有孔挿筆及墨者雖舊物亦不雅觀

(摘自<长物志>卷七)

《长物志》(明)文震亨着,成书于1621年,共12卷。收入《四库全书》,作者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的曾孙,天启间选为贡生,任中书舍人。

文震亨先生笃定是当年有气节的文人,卒于1645年,誓死不做满鞑子的顺民。
如今我们再看看当今讴歌康熙一统台湾时杀气腾腾的“留发不留头”之说,是否还记得自己血脉中的汉文化曾经遭受过怎样的屈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05 发表


继续看看案头的陈设吧,既然说到了笔筒。

这还有另一个。
明光素的风格。


兴隆艺术馆二楼。
这个到代的海黄笔筒就这么不起眼地放着一旁,流水不争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0 发表


兴隆艺术馆二楼。
这个到代的海黄笔筒就这么不起眼地放着一旁,流水不争先。


拉远一点点。
济济一堂的紫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1 发表


拉远一点点。
济济一堂的紫黄。


兴隆名品:
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画桌与大号四出头。
进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2 发表


兴隆名品:
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画桌与大号四出头。
进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名录。


来张不打灯的。
这无束腰霸王枨画桌,市面上有多家后进仿制。到位与否,自有分说。不过在材质上还没见过一家用黄的。
红酸枝做明器,多少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痕迹。
而兴隆的大号四出头,亦是不少高端同好魂牵梦萦之物,只是如今黄花梨高不可攀,舍得这么用料仿造的,多半没几个,将来只会更少。
所谓的不可复制,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型材艺,三足一鼎。
喜欢与否是其次,这就是卓尔不群的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2 发表


兴隆名品:
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画桌与大号四出头。
进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名录。


无束腰霸王枨画桌上的案头文房清供:都承盘,笔筒与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5 发表


无束腰霸王枨画桌上的案头文房清供:都承盘,笔筒与枕。


也是个陈年旧物。。。。。。海南黄花梨,三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6 | 只看该作者
背景中的文玩:海南黄花梨制小马鞍。

印象中香港黄花梨收藏名人叶承耀医生收藏有一件到代的黄花梨马鞍,这件大概算是微缩仿品吧,可不可以说是“鞍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7 发表
背景中的文玩:海南黄花梨制小马鞍。

印象中香港黄花梨收藏名人叶承耀医生收藏有一件到代的黄花梨马鞍,这件大概算是微缩仿品吧,可不可以说是“鞍模”?


马鞍与香几。五足,外翻。

写到“外翻”这两个字,不由得想起某件趣事:某网站版主曾自夸其个人的某件器物如何如何养眼,尤其是器物腿足之“外翻鹰爪”。
我的天,外翻的鹰爪,难道这鹰爪被抽了筋不成,否则怎么会外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2-28 23:17 发表


马鞍与香几。五足,外翻。

写到“外翻”这两个字,不由得想起某件趣事:某网站版主曾自夸其个人的某件器物如何如何养眼,尤其是器物腿足之“外翻鹰爪”。
我的天,外翻的鹰爪,难道这鹰爪被抽了筋不成,否则 ...


小圆角柜。
黄花梨仪态万方的纹理一览无遗。
独板自有独板的卓尔不群。尤其是以纹理取胜的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22:55 , Processed in 0.29980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