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冬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讨论贴——何谓“紫檀工”?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8-1-30 14: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光素的追求仅是紫檀家具制作工艺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家具使用大材料的为多。常见的有大画案、画桌、罗汉床等等。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工匠当年施工时多么惜料,能不雕则不雕,让紫檀以天生丽质示人,无须化妆招摇。
紫檀工艺的另一方面是雕镂不厌其烦。工匠们极尽能事展现紫檀内在的性格。在良工的刀下,紫檀显示出其超出其他木材的承受力。凡工匠手艺能及之处,紫檀都能自觉配合,充分展现良材的与众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紫檀的强度、柔韧、细腻、光滑等诸多方面,从科学(强度、柔韧)到文学(细腻、光滑),紫檀严谨不失风趣,庄重且不呆板,人见人爱。
这种以雕工作为装饰手段的紫檀,最受大众青睐,俗称紫檀工。紫檀工今已成为人们对其特征的概括。紫檀工是什么呢?就是紫檀以其独有的特性,工匠以其专业的优秀,文人以其审美的高尚,组织成一个社会性极强的认知。初入此道者,都会认为紫檀工雕工之美,登峰造极,从而忽略了紫檀雕工与其他雕工的区别。

紫檀雕工有以下特征。一、圆润。圆润是非常文学化描绘,工匠及百姓将之称为“肉头儿”。用这种的俗称褒奖紫檀有亵渎之嫌。圆润是讲紫檀雕工在转角,清根的地方过渡柔和,尤其常见的装饰手段中起阳线、打、雕草龙、雕西番莲等等,都能极好地体现其微妙之处。二、干净。干净就是不拖泥带水。工匠也有对应的称谓:利索。“活干得利索”是我过去常听到的老师傅们的口头禅。紫檀的利索与其他木材相比,无须专家,常人以肉眼凡胎即可辨识高下。三、高难。高难的雕工往往体现于小件紫檀上。比如器座,我曾见有海浪托。海水翻卷,气象万千,水丝纹细若发丝,漩涡一个接着一个,纹丝不乱。再有,穿枝过梗工艺。枝干交错,虬劲有力,镂空处比比皆是,交待清晰,观者仍不可相信工匠之手艺精绝!
“紫檀工”是紫檀雕工给人们印象的总结称谓,今已深入人心。用一句话将紫檀工说清楚还真不容易。许多人希望有人作出总结,我想恐怕没人能胜任。我考虑了很多少年,终于在一天恍然大悟。积思顿释,可以用一句话来阐述紫檀工,但理解起来需要时日,还需要实践,当然少不了比较。比较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把紫檀雕工与红木、黄花梨、鸡翅木等木材雕工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紫檀工有一种模压感,雕花不像雕出来的,像是冲床冲压出来的。这一点是后者们都不具备的。

霍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30 15: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苏作紫檀工”是家具发展史上由明入清,用材上由黄花梨转为紫檀的过渡时期,苏作明式家具中出现的一种造诣很高的类型。传世数量少,而往往不被重视。木器收藏研究专家张德祥先生,也是先由忽视而转为对其备加推崇的。本文对明清家具收藏鉴赏和红木古典家具行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工”这个北京城老匠师挂在嘴边的词儿,是指工艺风格,其形成受一定历史、地域和材质的限制。这个词儿包涵着家具结构的、造型的、雕刻纹样的以及辅助用料的诸方面的习惯手法,即个性、独特性,最主要的是材质不同带来的工艺上的个异性。常说的有:黄花梨作工、紫檀作工、铁力作工、鸡翅木作工、苏州作工、广州作工、晋作工、京作工等。但习惯上往往省略其中一些字,简化了好上口。有趣的是指木质时常省去“作”字,指地域时省去“工”字。说成:紫檀工、铁力工、苏作、广作、京作。

  凡是以木质命名的作工,和其对应的材种一般不宜更换,尤其是紫檀工和铁力工,对调了就会闹笑话。

  一般人讲的紫檀工,是指以造办处京作和老广作风格为基调的,如桌凳下面大束腰,“三上牙子”雕仰俯莲“八达马”,腿足凿方拐子马蹄。图案多为卷草蕃莲,云龙拐子,博古八宝。纹饰刀法生动,布局丰满,磨工细腻,一般为浮雕,起地干净平整。结构上多为底带倒棱成圆弧形,带与大边交接处格肩,柜类后身活插,桌椅面子下不上漆麻,铜活镏金錾花等等,均是紫檀工概念。

  除上以外,还有一种紫檀工,就是我所说的“苏作紫檀工”。这种作工数量较少,一般不为人所注意。但是其设计水平和工艺又是极高的,所以值得提出来引起大家重视。

  在我过目的众多家具里,有一类风格的家具很特殊,个性鲜明,即圆腿圆枨无束腰类。柜类常做成圆角柜框架,门子用圆棂攒成类似窗格的图案,细小者如铅笔粗细,全用“实角”交圈。风格文雅空透,有生动的空间感,楚楚动人,常作为书房的书柜风格。桌类则是圆腿,面边起烧饼沿,枨子做裹腿交圈,卡子花位置多用圆棍攒成窗棂图案。椅类则是以玫瑰椅、扶手椅形式结体,后背用细密直棍或曲棍排成栅状靠背,椅座面下多攒圆棂“仰俯山纹”、“风车纹”、“步步锦纹”图案。框以双劈料或圆棍券口。整体作工讲究,给人以圆润,空灵之感。有规律的是所有器物全是紫檀的。

  这类造型经我过目不下二三十件,其中有李翰祥玫瑰椅,龙顺成大架格书柜,上海某宅带座亮格柜,等等,还有刊物上刊载的照片,无一不是紫檀的,倒是黄花梨的没有一件。黄花梨的梳背椅没见过,只见过一种黄花梨明式梳背形圈椅,也只有三根棍做后靠背。

  借此,我想特别说明一下,王世襄先生在他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列举了三件此类风格的家具也均是紫檀的。其一是故宫藏的三面攒接棂格架格,其二是陈梦家夫人藏的直棂步步紧门透棂架格,还有一件是半桌里面的圆腿仰俯山纹画桌,这第三件书中注明是红木的,其实是紫檀的。在这儿解释一下。

  当初我从龙顺成库里发现那张画桌,推荐给王先生拍照。当时工作条件艰苦,天寒地冻,还要趁工厂工休日把许多家具全部照完。此桌不久前经过修理,烫了一下子色蜡。那天的工作分工是,王先生记尺寸,摄影师把机器,我和另二位青年人打背影、布光、搬家具。忙乱中,我只以为此明味十足的家具应是黄花梨的。但一上手很重,便马上反应到红木上去了,错误地报给了王先生。我只认为紫檀的应该是精雕细琢,一如蕃莲拐子之类的清宫廷味的样子。看来那时太肤浅了,道行不深,误了王老的事,此事过了一段时间由厂内的朋友发现并告知了我,我又书面告知王先生,但不知为什么书上未改过来。为此我一直很内疚。此桌听说后来卖给了一位教授,就不知下落了。

  总之,现在看来,所有这类造型的家具均是紫檀的,这种风格也可称是紫檀工了,是区别一般印象的紫檀工。从风格上看,应属苏作无疑。但是什么年代的呢?起初我认为是明代的,一般观点也这样认为。但现细分析起来应该是清代生产的。

  首先,这批家具风格手法一致,应是一个时期的产品。这其中有许多做法是接近清中期的,如李翰祥的直棂靠背玫瑰椅的座面下双劈料矮老,和《珍赏》上陈梦家夫人的三面直棂柜门子双劈料,做法如出一辙,都是清红木家具常用的手法。直棂靠背椅也是清代家具常出现的做法,很可能和欧洲的温莎椅出于一个源头。

  又如上述陈夫人的那件直棂柜的抽屉和吊牌,清味十足,是红木家具上最常用的样式,明味十足的黄花梨家具上很少出现,可见是清代制品,另外,明代的紫檀器往往用材硕大,大兜大转,说明明代大紫檀料尚多,越往清末发展紫檀料越匮乏。而此类家具设计中大量利用短小材料,这除显示了苏作的惜料传统外,也反映出其制作年代要晚。

  更重要的一点是,紫檀家具生产的高潮是在清前期。这么多式样相同的家具存世,说明其应是商品化的产物,是大批量制作的,更确切地说是清前期在苏州打造的。当然,要想更科学确切地下结论,还须做更深入的研究,只凭推测分析是不够的。

  不过,“苏作紫檀工”这个概念可以成立。这点我很自信。

  它的艺术造诣不同于广作与京作紫檀工,后二者一个产地是码头—材料来源充裕廉价,另一个是皇家—不计工本。而苏作家具夹在中间,必须做到工精、料省、样子美才能在夹缝里生存。这就是苏作紫檀工的产生背景。应该肯定的是其成功的设计,首先保持了苏作明式家具的骨架—牢固、文雅、大方。其次它用了许多边角短小碎料攒成大片的秀美的窗棂式部件,如门芯、椅背、椅牙板、床围栏等,节约了大量整料,降低成本。再次,其所有棂棍全是圆断面。适应了紫檀材径小、出材率低、材料多带“坡棱”的特点。

     “坡棱”就是木材圆径锯解成方材时,方材靠树皮部位棱角缺材不方的地方。如此设计,使出材率大大提高,最适应紫檀料的特点。众多的圆棂棍交结成许多肩口,这对于有着优秀传统、技艺精湛的苏州工匠来讲,简直是白玩,不但不怵,还得到了一个显摆技艺的机会,真是扬长避短的绝妙设计。所以我认为,所有苏作紫檀工的家具都是清苏作家具设计上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代表作,令人拍案叫绝。传世柴木家具也有一些类似的样子,应是此类紫檀工的仿制品。

  其他还有像紫檀嵌瘿木芯桌、紫檀桌大漆芯、紫檀边框楠木装板柜子以及紫檀挂漆里百衲包镶桌等,都应算苏作紫檀工,归纳其特点就是省料不怕费工,多起线少雕花,多种辅料工艺,样子文雅亲切。 

(原载《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30 15: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紫檀工(或称“紫檀做工”)

1.田家青

见过较多的紫檀家具后,自然会发现,紫檀家具都有一些共性和典型的特征,换句话说,紫檀家具大多是按某种特定的加工手法制作而成,这种工艺手法就是俗称的“紫檀做工”。“紫檀做工”实际是明清时的工匠顺应紫檀的木性,逐渐摸索而形成的一种专门适于制造紫檀家具的工艺和手法。是一种完美利用紫檀的工艺方法。

以“紫檀做工”制作家具,往往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不施雕饰,使家具光素,以充分展示紫檀木特有的天然质感,与无瑕之玉不琢同理,这多见于明式家具,常以圆、圆弧为主体造型,即使是方截面,也经“削圆”做,以添古朴、浑厚。另一种则恰恰相反,利用紫檀细密的质地和极高的可塑性,进行精雕细刻制成有雕饰的家具。雕刻形式以起地浮雕最为多见,常用图案有:古玉纹、古青铜器纹、几何纹等。在清代宫廷家居中,由于法国洛可可式图案的西方贵族情调与清皇室趣味相投,所以当时的紫檀家具也常采用书卷纠缠的草叶、蚌壳、蔷薇、莲花等西洋图案的雕饰。

紫檀做工是最讲究的木器家具加工手法,虽然两种加工手法在形式上截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木活、雕工、打磨还是其他工艺都以最终显示出质感为标准。美材施精工,使得紫檀家具与一般硬木家具相比,在感官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此外,清代宫廷紫檀家具,还常采用镶嵌作为修饰。如嵌瓷、象牙、玉、宝石、竹、珊瑚、珐琅、黄杨木以及嵌金银等珍贵材料作为装饰。这是皇家追求富丽豪华,在家具制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些家具多由紫禁城内皇家造办处承造。有些是广东地区的贡品。经过对多件这类家具金星观察后发现,嵌件许多是专门配制,属不计工本的极奢侈做法。(田家青《紫檀与紫檀家具》)

2.张德祥

“做工”是指工艺风格,其形成受一定历史、地域和材质的限制。这个词儿包涵着家具结构的、造型的、雕刻纹样的以及辅助用料的诸方面的习惯手法,即个性、独特性。最主要的是材质不同带来的工艺上的个异性。

再说紫檀工,凡是以木质命名的作工,都是为适应该木质材性的特点形成的。

一般人讲的紫檀工,是指以造办处京作和老广作风格为基调的。如桌凳面下有大束腰,“三上牙子”雕仰俯莲“八达马”,腿足凿方拐子马蹄。图案多为卷草蕃莲、云龙拐子、博古八宝。纹饰刀法生动,布局丰满,磨工细腻,一般为浮雕。起地干净平整。结构上多为底带倒棱成圆弧形,带与大边交接处格肩,柜类后身活插,桌椅面子下不上漆麻,铜活鎏金簪花等等,均是紫檀工概念。

除上以外,还有一种紫檀工,就是我所说的“苏式紫檀工”。

苏式紫檀工不同于广式与京式紫檀工,后二者一个产地是码头一材料来源充裕廉价,另一个是皇家一不计工本。而苏作家具夹在中间,必须做到工精、料省、样子美才能在夹缝里生存。这就是苏式紫檀工的生产背景。应该肯定的是其成功的设计,首先保持了苏作明式家具的骨架—牢固、文雅、大方。其次它用了许多边角短小碎料攒成大片的秀美的窗棂式部件,如门芯、椅背、椅牙板、床围栏等。节约了大量整料,降低成本。两次,其所有棂棍全是圆断面。适应了紫檀材径小,出材率低材料多带“坡棱”的特点。(春元、逸明编《张说木器》第78—8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1-30 15: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道光他爷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1-3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紫檀工(乾隆工):乾隆朝从上到下全社会对追求至工至美的心劲儿极高,社会审美评价体系彻底更新,要求一丝不苟。紫檀工(多表现在紫檀木上)一改以往所有细精方面的不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紫檀工是极为精湛的工艺而非艺术,因为它以严苛的规范操作使工匠在雕刻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使雕刻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
    红木工:清中期以后才大量使用红木,不少红木老木器上出现的雕工横竖线条往往不够直,粗细略显不匀,圆线不够圆顺,底子不太平整,轮廓有走神的,该凸的没凸够,该凹的没到位。大家称这种雕工为“红木工”。
  黄花梨工:清早期以前的黄花梨木器上的雕工精细程度与红木工相似,但黄花梨工显得生动活泼有灵气。有人说黄花梨工是工匠不在木头上边打图样直接下刀雕刻,但紫檀工必须打样,不然的话,器物上的造型不会如此对称且不走样。通过对比才感悟到紫檀工的装饰意义大,黄花梨工则是装饰加广阔的意境。这可以提醒我们在观赏雕工时除了看刀法是否细腻之外,还看我们能否有所联想,是否还能有除工细之外其它的情感反映,例如:活泼、生机、枯寒、热烈、朴拙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6:0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全的资料,谢谢东海兄无私分享。大有裨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30 21: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造办处的紫檀做工,即紫檀工。后来后人用来比喻做工雕刻精良的木工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30 21: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紫檀很适合雕刻.....代表了精美的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30 23: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楼上的图片算是紫檀功吧!我觉得顶多是电脑雕刻机的一个广告而已.个人认为好的工艺无论是从造型,木工或者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雕花上都要做到干净.才说的上紫檀工.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0: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看来,这样的雕刻工艺确实适合电脑来做,电脑只要程序设计好了,就不会出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31 10: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牛 at 2008-1-31 10:02:
“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看来,这样的雕刻工艺确实适合电脑来做,电脑只要程序设计好了,就不会出错。


不是
比喻不好而已
看上博的紫檀工
的确是行云流水
就好比王羲之快雪时晴
是为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31 10: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要不一起讨论讨论高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31 11: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牛 at 2008-1-31 10:02:
“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看来,这样的雕刻工艺确实适合电脑来做,电脑只要程序设计好了,就不会出错。

我觉得所谓的模压感,是指雕刻本身具有一种要向外彭出的、圆润的表面张力,如落在瓷盘中的水银滴,各位看看用模具冲压出来的金属件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1: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东海一粟 at 2008-1-31 10:47:
要不一起讨论讨论高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31 12: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是要说紫檀工的特点,直线肯定不能雕出什么行云流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7 18:11 , Processed in 0.12443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