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ESER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偶然发现的,值得表扬,可能表扬错了个P,我的看法是错的,新手不要被误导,高手也别笑话了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2-6-13 15: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可能性不大!真正的传统做法是不会出现LZ所说的这种现象的!不懂或偷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此做法为一部份厂家流水线现代做法,抹边不钻榫孔而是直接打槽,这样精度要求有所下降速度提高很多,安装好后除了LZ所说的那种现象可以看的比较明显外,边盘沿线如果是平面、洼面或混面的话几乎很难看的出!
LZ此器的主榫明榫为另装的假榫可能性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6: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DESERT 于 2012-6-14 00:39 编辑

恩,是区氏的,
但是楼上说的也很有道理和可能啊.
在拼接的45度处推出这种阶梯槽(这里我理解错了,只要一般的长方形槽,在这种形势的盘沿就会形成这种所谓阶梯截面)增加加黏结面积,,也是可能的,然后装个假的主榫,这个真不排除,
如果这样,那就表扬错了,{:soso_e113:}
,我不敲开它能有什么办法知道呢?请教高手,大家讨论下,

真这样,就暴露了大多数JS偷工的路数,因为我在论坛又看见另一个类似做法的桌子,如果是出于结实考虑这么做,是好事,如果出于偷工,只是增加接触黏结面积,然后盘沿做阶梯状掩饰,再按个假的主榫,那就好玩了,说明作假无处不在.而且你根本就比较难发现.
楼上或许说的不对但是我无所谓,认为你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并且很合国情的、不拆开桌子不能确定你错了的正确解释.{:soso_e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13 16: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ESERT 发表于 2012-6-13 16:21
恩,是区氏的,
但是楼上说的也很有道理和可能啊.
在拼接的45度处推出这种阶梯槽增加黏结面积,然后盘沿巧妙 ...

请LZ多上几张清晰大图,面边榫接处内面图,主榫与边榫正面清晰大图(能看清楚年轮的)!
如果不是假榫,真的没必要多此一举的做法啊!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6: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DESERT 于 2012-6-13 16:38 编辑
xunjia 发表于 2012-6-13 16:29
请LZ多上几张清晰大图,面边榫接处内面图,主榫与边榫正面清晰大图(能看清楚年轮的)!
如果不是假榫, ...


所以我开贴有一句“虽然不一定有必要这么做”,就是感觉有点出乎意外,因为如果真是真的主榫,那么就很用心了,
但是假榫似乎更合国情,我也晕了,但是没有疑问,你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对,因为我在论坛又看见一张这样的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13 16:5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ESERT 发表于 2012-6-13 16:34
所以我开贴有一句“虽然不一定有必要这么做”,就是感觉有点出乎意外,因为如果真是真的主榫,那么就很 ...

谢谢LZ理解!:hello
事实上主榫的作用除了紧固面边外还有另一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芯板膨胀力而松脱!边榫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二边变形而产生落差!
抹边打槽作法在防变形上无问题,在防芯板膨胀力方面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从这些方面看传统做法已是相当合理,作为资深厂家应该无必要多此一举!
LZ看看主榫与边榫的年轮走向是否有不是一木所出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8: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DESERT 于 2012-6-14 01:11 编辑

en ,我到不是很在意,用多久也没指望100年,
刚回家,看了,抹边和主榫露出的位置颜色深浅一致,要么都深色,要么都比较浅,里面看不到这种槽。另外感觉既然是机械化生产,似乎没有再打个假榫?因为也没有明确要求透榫。对不对也不保证,只是这么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6-13 18:4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6-13 19: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ESERT 发表于 2012-6-13 18:34
en ,我到不是很在意,用多久也没指望100年,
刚回家,看了,初步判断是没问题吧,根据比较简单,就是抹边和 ...

本想借LZ主题让多些新木友辨伪的,有扰了!:hello
既然做假榫,就是为了提高传统做法的看点,制作之人会在主榫与边榫的色差方面有所在意的,年轮走向更有参考份量!
如果是手工工艺,此种做法与传统做法工时相差倒是不大!
就是因为是使用现代机械,如果此做法真是假榫的话,其工时与传统做法工时只一个榫卯位置就相差三十倍以上,而且技术要求与技术含量更不是一档次的,由此可见其技术价值含量与结构价值含量之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6-13 20: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三角小明榫按道理没有必要做成这样。{:soso_e181:}{: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6-13 23:3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6-13 23: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2个说法都很在理。只有楼主多上点图片,真想就大白了{:soso_e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0: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DESERT 于 2012-6-14 01:05 编辑
mwzy 发表于 2012-6-13 20:57
三角小明榫按道理没有必要做成这样。


楼上老江湖,也感谢您点评,应该就是开槽,不是三角小明榫,你的判断对.
其实是我开始不懂搞错了,实际应该不是有意而为,,而是在45度接缝面开槽了,再做这种盘沿,就必定会出现这个截面.在论坛看到还有其他桌子出现类似情况,其实已经证明这个不是什么特别情况,
我对空间想象还是可以阿,哈哈,稍微想象了一下,16楼说法非常对,因为45度那个接缝上开槽,一旦出现盘沿这么做,必将出现这种像阶梯又不是阶梯的这种随盘沿变化的斜"阶梯"抹边截面,可能不是木工和专业知识强的很难理解我这段话.
总之16楼的意思我非常明白了,长方形开槽就能出线这种情况,而不是刻意掩饰或什么,相反,正如16楼所说,假如盘沿垂直,反而不能看出来,我之前是一时没多想,认为做斜盘沿是修饰,这是不对的,招方家撇嘴了,一句话,16对!
所以!!!开始是我错误理解了这个截面,不是有意这么做,而是开槽后作这种盘沿,必将出现这种截面,
所以只要主榫不作假就没问题,不涉及厂家是这么刻意做阶梯榫的情况,那基于这个截面的表扬就失效了{:soso_e113:},这个是由于我对木工接触少又没认真考虑,想当然,结果就犯低级错误了,
所以,只要不涉及到主榫作假的话,也就算是正常做法了,实际也好过传统的这么点小三角明榫,但是,一旦开槽,,!!!!!!!似乎作主榫的可能非常小阿?????
非常感谢16楼指点..

大家都别求忙活了,厂家阿,了解得商家了,自己说明比我忙活好.这是如何又开槽又作主榫,那就真的必须人工了,而且简直比做三角隼麻烦多了去,16楼无疑是内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9: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DESERT 于 2012-6-14 13:34 编辑
xunjia 发表于 2012-6-13 15:45
可能性不大!真正的传统做法是不会出现LZ所说的这种现象的!不懂或偷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此做法为一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6-14 11:1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ESERT 发表于 2012-6-14 09:42
我自己觉得可能是上图这种榫,那么机械加工仍然非常方便,我想很大可能是这个情况吧,而且这种好过传统的 ...

这都是很正常的做法,一种三角小榫用闷榫,一种是用明榫,没啥差别,都是传统做法。冰盘沿当然要把榫头打磨成同一形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6-14 11: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顶起!关注一下、、、{:soso_e18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10-9 15:02 , Processed in 0.1170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