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发学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花梨呀黄花梨,你真是迷惑人呐!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6-7-17 10: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东东,见识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7-17 1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纹路,不好分辨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6-7-16 22:17:


先谢谢老兄您了!要都是海黄就好了,可问题是这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7-17 13:29 | 只看该作者

木片学习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放手中可能更好,可否寄些木片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7-17 15: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XX斋的主人在他的关于海南黄花梨文章中,很是强调海黄纹路的“活泼”特点,而这个词是形容词,如果只是在“神侃”、“瞎聊”、“胡吹”、“遐想”、“忽悠”、“小记”之类的散记文章是允许的,但如果作为论文中用形容词去表述事件、人、物等客观事物却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不规范、不严谨,就好比形容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家具一样,也属“不对路”。所以“活泼”不应该拿来作为是否海黄的标准,什么叫“活泼”?“活泼”的程度和每个人对“活泼”的理解都会不一样。“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翠珍”上的黄花梨家具有几个是都有双眼“鬼脸”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几块黄花梨的木样,也难得找到当今人们对海黄的描述。
      卖家具的朋友对我说的话倒是意味深长:海黄和越黄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你自己看!我反正不会回答你,因为我现在还在有海黄的家具在卖。做家具的老板也告诉我:什么味道不味道,那是你闻得太少,闻多了都一样。
      又是有感而发,就仅当“活泼”论坛气氛,切勿对号入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7-17 15: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黄"不迷人人自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mqs1950 at 2006-7-17 15:24:
"黄"不迷人人自迷!


说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7-17 23: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看来都"痴"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7-18 07: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请问,大家哪位知道现在的越黄价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7-18 12: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现在优质的越黄和海黄花纹上有的一拼,有的甚至比海黄还漂亮,但价格上不可同日而语。但越黄的肌理确实是无法和海黄比,即便是优质的越黄也没有海黄的肌理活泼,尤其是海岛西部的“油梨”,肌理的并美程度足以令越黄望其项背。而且密集的蟹爪纹确实令人如痴如醉。有一种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令海黄表面形成了类似水波一般的花纹,如粼粼波光,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据说海南当地人把海南檀分为两种,一种称为花梨公,一种称为花梨母,花梨公又称油梨,花梨母又称糖梨。84年后,海南所称“油梨”定为海南黄檀,未收入红木标准,而花梨母定为降香黄檀,列入红木标准,即所说海南黄花梨。
   本人对鱼目兄所言十分困惑,望白发老弟等高人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jianxin 该用户已被删除
25
发表于 2006-7-18 15: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7-18 15:43 | 只看该作者

比乾隆皇帝用的大一倍的海黄架几案,那叫活泼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6-7-17 15:02:
XX斋的主人在他的关于海南黄花梨文章中,很是强调海黄纹路的“活泼”特点,而这个词是形容词,如果只是在“神侃”、“瞎聊”、“胡吹”、“遐想”、“忽悠”、“小记”之类的散记文章是允许的,但如果作为论文中用 ...


    对于硬木家具的纹路和肌理用什么形容词最恰当那是个人的感受和理解的问题。大家王世襄把明式家具的特点概括为16个形容词,但凡稍微有所研究的都感觉贴切。那是因为对自己所见的东西、自己珍藏的东西由衷的喜欢,才会想拿什么样的词去形容它达到自己本身情感的一种释放,收藏本身就是人情感的一种寄托、释放、宣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收藏的乐趣,当然,这是鄙人的理解。
     乾隆用的海黄架几案,长2米多。那是宝贝!可是说有长5米多,宽60多公分的海黄独板架几案你信吗?见不到实物当然不好说。但鄙人不才看过一眼。如此之大的板材全是密密麻麻的蟹爪纹,通体无一鬼脸,降香味浓郁,我也见过很大的独板的越黄架几案,比较二者的肌理,确实感觉用”活泼“来形容海黄的肌理很贴切。那是有感而发的体会,不是信手拈来的套用!
      中国语言博大精神,就象古典家具。或许不用”活泼“一词可能让人感觉不至于那么随波逐流。当我看到”如果只是在“神侃”、“瞎聊”、“胡吹”、“遐想”、“忽悠”、“小记”之类的散记文章是允许的,但如果作为论文中用 “这句话时真是百感焦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喜欢海黄的朋友应该很感谢越黄,是它让大家明白海黄为什么美。
      至于说”黄不迷人人自迷“,我感觉这是局外的高人。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看待问题。
      刨去投机、投资、钻营以及古典家具中的”红木贩子“和”红木流氓“,就是因为喜欢涉足于这块田地的朋友们来说,喜欢的不仅是木头、家具本身。还有其身后蕴涵的传统文化、古老文明,每一件古家具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抛开浮躁的心态,好好感受家具带给我们的强大的视觉和心灵震撼,陶醉于哪怕自己手中一小小的把件儿。可以每日拿放大镜看它的纹路和肌理,只要你快乐,那就足够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生苦短,快乐就好!
       海黄本来就是木头,在不同人的心里,它会扮演木头、商品、孩子甚至是情人、仇敌的角色,因为每一个人和 它的故事都不一样。现在的海黄已经少的可怜,对于众多喜欢它的朋友来说,海黄到底是什么,还是由诸位自己体会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7-18 17: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黄花梨浪漫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17: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大家的关注,这个帖子是我发起的,我先说明一下木材的相关情况。这三部分木材中小凳的用料和上方浅黄色的木料为海黄,左侧那块木板为越黄。
论坛中的老会员都知道,我以前上过关于这个小板凳的帖子,这个小板凳是我亲自从海南岛取材并亲自动手制作的。木材是10年前取自海南屯昌、琼中两县的天然林枝材,基本上都是小枝桠无大料,因此鬼脸(凤眼)纹及虎皮纹丰富,让人十分耐看,木材底色多为琥珀色。上面那块小方料为产于海南岛万宁人工林的黄花梨稍材木样标本,本人1999年采集。也可以看到所谓虎皮纹。
左侧那块小木板是越南黄花梨的径材弦切面的木样,而不是根料。原产于越南义静省海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些地区土质为红褐色砖壤,与我国海南岛中西部的土壤十分相似,只是含硫化物过多。这种越黄从荣市直接走私到我国海南的东方(八所港),上岸后再展转到海口等地的木材市场大量冒充还黄出售或制作家具,从中可以牟取惊人的暴力。这种越黄制成成品家具后仅凭双眼根本无法辨认。(大家可以从我的照片中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质地和纹理不分上下,小凳所用木材显得稍亮是因为打磨到位和烫蜡的结果。)不过这样的越黄也并不是很多,我的这块样板是2004年从东方海关缉私处那里得到的。
木材到这里就介绍完了,不过我还想说几句别的,这些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而是反映出当今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现在有一些人过分追求和痴迷海黄及海黄家具,这其实是不现实的,也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表现。各位试想现今全国制作仿古家具的大小厂家已经近万,大多数厂家(尤其是福建和广东的厂家)都要用一两件或大或小(根据实力不一样)的海黄家具来充门面,还有的厂家海黄新材、老料、房柁、家具散材全都有。就算全国有一少半厂家有海黄,那也有3千多家了,再加上杨波所谓N多次下海南拆房搜料。按照常理分析,在不被保护的情况下海南岛的黄花梨树木和有黄的老房子早已经被毁灭十几轮了,何况国家还是对海黄重点保护的。那么市场上如此多的海黄(可谓铺天盖地,谈黄花梨必谈海黄),还有不少海黄家具重器,如罗汉床、顶箱柜、超过3米长的独板大条案,甚至还有架子床,这些料从何来?但凡头脑正常的人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觉得这都可能吗?大家应当知道,树龄越古径级越大的树木中间空心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紫、黄则更甚。本人16次下海南岛并在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海南东、中、西部9个黄花梨主产区市县,所见到的海南降香黄檀天然林伐后标本实物及照片资料,直径超过10公分的心材圆木径材多有中空,不空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并且几乎不见1.5米以上的笔直干材。那么就不用说再粗大的了,中间不空的树木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我想现在就算胡总书记要做3.3米长,50公分宽,5公分厚的海黄独板条案恐怕也找不到料了。各位应当清楚,中间空心的圆木是开不出宽板也出不了粗腿家具的。
最后,我再说一下海黄和越黄的区分问题。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其实海黄与越黄的区分绝非易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表达清楚的。任何单一方法都不能准确判断,必须使用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法进行鉴别,即使这样也不能确保100%绝对区分。如果有人说他一眼就能区分出海黄和越黄,那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和毫不客气地说,他在胡说八道。其实任何区分海黄越黄的理由都是牵强的,因为二者本身就是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树木。我曾经说过,黄花梨木材只有从其本身质量角度有好次之分,不应当有产地之分。过分追求区别其产地而不看重其本身的材质的做法是非常片面的,也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过分强调海黄的珍贵稀有是中国人唯我独尊思想的体现,是回避现实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然而当今的市场情况就是这样,这也许就是社会的不公平与无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17: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用产自屯昌黄花梨天然林枝桠制成的板凳腿,可见其鬼脸(凤眼)纹丰富,十分漂亮。(照片使用闪光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1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0 23:27 , Processed in 0.16495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