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hangp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古家具中的黄花黎和现代的黄花黎:(附故宫家具图片)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7-12-7 23: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mwu at 2007-12-7 11:23 PM:
就明清所用的黄花梨而言,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出于越南(古代叫安南或者交趾),所以很多人怀疑侣明居收藏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另外一个,收藏界一般都说是黄花梨家具,不大在前面加产地.


“侣明居收藏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这个也是有听说。。。。。
纠缠下去,题目就大了,不但止是“鬼脸”的问题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2-7 23:5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shangpin的观点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对于shangpin兄的观点,笔者表示同意,也请大家深入考虑,以下谈个人几点看法:
1、对于胡老师的上述观点的理解
胡老师在广州的一次讲座说: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这种料,是树的上部,分叉多的地方的小枝干。而一等材,是树的中下部,笔直的那部份,这部分的纹理直纹多,带行云流水。
从胡老师所阐述的观点,我认为其中一点是肯定的,现在我们所公认的黄花梨在木材的纹理上和表现度上都远远不及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老黄花梨。明代文人之所以喜爱黄花梨,追求黄花梨,是因为黄花梨木的材质体现了一种温文尔雅、不宣不闹的精神状态,称为“君子”,虽也有一些行云流水,但大多数是与木材底色相近的浅褐色条文,不是黑色素带。现在的黄花梨往往形成的印象是喧闹而浮躁,表面花纹不是蝴蝶飞飞,就是鬼脸遍地,不是文人的精神追求。笔者考察过几大博物馆和北京几次重要的大型拍卖公司的重拍品,发现明代的黄花梨的制品普遍材质颜色均一,一木连株,很少出现喧闹的鬼脸纹理,往往我们现在崇尚的那种纹理的木材只能做桌子抽屉的底儿或者穿带,外表特别是正脸表材往往是比较柔净的木质。也就是说,现在的黄花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2、对于黄花梨有无大料的探讨
胡老师说,“现在这种料,是树的上部,分叉多的地方的小枝干”,笔者到觉得不然,因为现在我们所用的黄花梨普遍材径较小,格木在生成的时候,由于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大材就被砍伐,因此往往小径的木材黑色素集聚作用明显,明显区别于大材的材质均一化,与分叉多少并无关系。那么,问题是为什么现在有的专家说现在的黄花梨分叉多,鬼脸就多呢?因为,黄花梨这种树在生长的时候需要许多伴生树种共生,不是简单的一棵黄花梨在平原山丘上就能活的非常好,古代黄花梨所生长的原始森林可以说是郁郁葱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非常好,黄花梨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长。关键就是在这种生长条件下,由于森林的密闭度较高,所有树种由于天生的抢阳生长特性,往往都是笔直的向上生长,所以树干部位分叉较少,加上营养共生原理,黄花梨材质就好,容易形成大材。木材大不大和海南、越南并无关系。
3、对“黄花梨”到底为何物?
黄花梨这一概念从何而来现在说法不一,比较有说服力的是来源于梁思成,将我国所产花梨与清末民国进口花梨相区别,所以在老花梨前边加了个“黄”字,但是并没有说以前我国所产的花梨就是现在的海南降香黄檀,包括德国人艾克那本书里的家具用才也没有证明是海南产降香黄檀。我们现在对黄花梨定位为降香黄檀是通过简单的标本取样进行测试和对照得到的结论,也就是说是现代刚刚开始研究的初步结论,不是自古以来反复研究的结论,所以黄花梨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近现代刚刚有这个名词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0: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battybaba at 2007-12-7 23:18:
    长老说的十分在理,胡德生老师在广州的讲座上将黄花黎具体地分为1,2等,3等是一种客观和严谨的态度来讲述古人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不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



所言极是,越玩,越要自我反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0: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寸土地 at 2007-12-7 23:58:
对于shangpin兄的观点,笔者表示同意,也请大家深入考虑,以下谈个人几点看法:
1、对于胡老师的上述观点的理解
胡老师在广州的一次讲座说: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这种料 ...



功力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2-8 00: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寸土地 at 2007-12-7 23:58:
对于shangpin兄的观点,笔者表示同意,也请大家深入考虑,以下谈个人几点看法:
1、对于胡老师的上述观点的理解
胡老师在广州的一次讲座说: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这种料 ...


            欣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0: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寸土地 at 2007-12-7 23:58:
对于shangpin兄的观点,笔者表示同意,也请大家深入考虑,以下谈个人几点看法:
1、对于胡老师的上述观点的理解
胡老师在广州的一次讲座说: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这种料 ...



胡老师说,“现在这种料,是树的上部,分叉多的地方的小枝干”
由于是树的上部,枝干偏小,而且生长由于要向阳或者伸展,会弯曲,会有比较多的分叉,所以,导致鬼脸的形成。

木材大不大和海南、越南并无关系。
这点我同意。

还有一点,我自己的想法:大料的产生,是要一定条件的,在平原,或者山脚,水分和养料充足的地方,才会形成大料,但大的料,通常是油性不高,密度不大,这是和山顶或者贫瘠地方生长的黄花梨来比较,在贫瘠地方的树,生长慢,格形成慢,导致密度大,油性足。

也再引用胡老师的一句话:松木也会有硬木!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叫了,笑了。

这里指的松木的松树,是指迎客松,在山上的岩石中生长,环境极其恶劣,生长极其慢,导致它的密度也很大,结构很紧密,如果把它砍下来,一样也可以做硬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2-8 00:4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mwu at 2007-12-7 23:23:
就明清所用的黄花梨而言,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出于越南(古代叫安南或者交趾),所以很多人怀疑侣明居收藏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另外一个,收藏界一般都说是黄花梨家具,不大在前面加产地.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2-8 00: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过于追求鬼脸,偏离了古人追求的黄花梨沉静内敛的审美情趣.对红木文化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回过头,确实对自己的认识和提高有更大帮助.红木家具,不仅是靠烧钱就可以玩得好的,它本身也是很有内涵.这个贴子好,虽然现在黄比金贵,但玩得明白,玩得透彻,才是真正意义所在.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2-8 07: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物的价值标准从来不是商家说了算,不过王婆卖瓜还要自卖自夸,忽悠和吆喝实属商人本能

如果买家都是傻子,放着海不去追,去追越,未必太低估他们了吗?

平心自论,做家具的,玩家具的专家们,和消费高档家具的群体比起来,社会地位,能力素质如何?

如上海楼市,再高价,在某些人看来完全不合理了,可还是有成交,因为人家钱多吗?不是!因为别人看重的是自己资产保值,长远买房比存银行好.当盖房子的人在嘲笑别人买房子后,不久也后悔(假设他想在上海生活买房).做家具的是否有同样问题呢?

虽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但为什么卖的总是没有买的社会地位高,做商品,越是小的商品,利润越高,却地位越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2-8 09:0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寸土地 at 2007-12-7 23:58:
对于shangpin兄的观点,笔者表示同意,也请大家深入考虑,以下谈个人几点看法:
1、对于胡老师的上述观点的理解
胡老师在广州的一次讲座说: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这种料 ...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2-8 10: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点悲哀,现代人,只认鬼脸的黄花黎。

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

这种料,是树的上部,分叉多的地方的小枝干。"
-----------------------------------------------------------------------不符事实 曾数见鬼脸大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
当初外行的我一看到现在流行的黄花梨~~以鬼脸为标识,且说古代文人钟爱黄花梨的素雅~~我就晕!----即使黄色,但这么多鬼脸花纹:我这个读过几年书的人也并不觉得素雅.何况古人.
做为有些常识的人,一看便知道shangpin说得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1: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海南黄花黎 紫油犁!!!!!!

味道香极了.密度细的很!没有上蜡原滋原味  

[ Last edited by 战狼典雅 on 2007-12-5 at 18:05 ]


我从来没有说过要卖我的黄花黎罗汉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1:3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古韵 at 2007-12-8 10:11:
shangpin是在探讨重要的话题.就不要吐了吧:)
当初外行的我一看到现在流行的黄花梨~~以鬼脸为标识,且说古代文人钟爱黄花梨的素雅~~我就晕!----即使黄色,但这么多鬼脸花纹:我这个读过几年书的人也并不觉得素雅.何况 ...



在上海,我有很多像兄这样的好朋友,



:):):)

[ Last edited by shangpin on 2007-12-8 at 13:3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2-8 12: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请诸位文明发帖,就事论事,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9 11:07 , Processed in 0.16086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