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歌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大本关于伍氏产品的看法

 关闭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0-12-10 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3: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毛泽东都功过三七开,一个人什么可能没有缺点,同样产品也是有的,但我们得认可伍氏是值的我们尊敬的一个人,他对推动红木家具走进千家万户有着巨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2-10 23: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算了,虽然有这种感觉,说出来还是不妥,我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2-10 23: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正是因为此,大家客观的讨论下是正常的,连毛泽东都三七开,其他人五五开不为过分吧。所以,不允许别人说缺点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2-10 23: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歌森 于 2010-12-10 21:25 发表
论伍氏
对伍氏兴隆的争论昨天有,今天有,明天也不会销声匿迹。

本人看来,伍氏兴隆的东西做的不错,伍先生的做人风范更无可挑剔。

但是伍氏兴隆的成功更多的是得益于伍先生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大家看到伍先 ...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例如一件家具可以“型材艺”均好或均不好,
或是“型材艺”中一好二差或一差二好,大家木友应该都有感受。
也就是说总而言之“型材艺”它们都是家具艺术特征中形而下的、可形象把握的物质层面的东西

而唯独这个“韵”与“型材艺”均有不同。
它务必产生在“型材艺”之上,或之后。它是家具的一个精神层面的属性,
也就是说你无法想象一件家具可以脱离“型材艺”而唯独有“韵”,
“型材艺”均差的东东断不会有“韵”!
它不像形而下的“型材艺”那样可以独立存在,“型”差“材”好、“艺”差“形”好等等...
它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概念
因此它与“型材艺”作并列表达似乎不妥。

若是做一个因果表达好像更合乎逻辑。
即“型材艺”俱佳则生“韵”
但是继续深入思考,这个因果表达似乎又会显得多余:
一件“型材艺”俱佳的东西有“韵”大概是自然必然地结果,似不必专门提出...

所以,对“型材艺韵”的权威表达一直心存疑虑。

并无非议伍氏之意,望众兄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12-11 00: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兄这番话,跟我这几年的感悟的一样!
所以,每当去讲那些所谓“韵”。我觉地,太牵强了。漫无边际,神马浮云!
以前在刚做销售的时候,经常把“韵”“味道”很强烈地挂在嘴边,
现在想来,是很幼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12-11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楼 的帖子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型材艺韵”——本人一直觉得远看要有“型韵”,近看才是“材艺”。一件作品第一眼看到的是造型,展现结构美,线条美,力学美。这是最重要的,最难把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12-11 09: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精到、精辟: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12-11 10: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朗润居 于 2010-12-11 09:35 发表
精到、精辟:48g :48g :48g


谢朗兄认真阅读。: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2-11 10: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明韵清风1996 于 2010-12-11 09:26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本人一直觉得远看要有“型韵”,近看才是“材艺”。一件作品第一眼看到的是造型,展现结构美,线条美,力学美。这是最重要的,最难把握的。

严重同意!谢谢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2-11 11:3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quote]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quote
佷喜欢茅台兄的帖子,也有收益。合而不同,互相探讨。
对一些厂家茅台兄说到的“型、艺、材、韵”的韵确有些牵强,对于玩家前面加个“用”后面加上“境”也不多余。
兴隆用上“韵”并非只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兴隆是在务实地复制“韵”创造“韵”,同时花去大份的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2-11 11: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很同意您的说法,和您探讨探讨

型材艺看得见摸得着,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
韵是一种唯心的东西。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

具备型材艺称之为产品,得了韵可称艺术品了。但是也不一定前三者必须具备才能得韵,到达一定境界,韵可以脱离原来的型材艺依附与其他。您的一些创作也不正是用其他型、材来尝试得明韵的吗。

个人觉要得韵,做高仿是死路,韵只依附与原创或再创作,您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希望您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12-11 14: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三江渔夫 于 2010-12-11 11:38 发表
[quote]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


兴隆用上“韵”并非只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兴隆是在务实地复制“韵”创造“韵”,同时花去大份的成本


——同意。:hello :hello :hello 多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12-11 14:1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前面也下雨 于 2010-12-11 11:49 发表



很同意您的说法,和您探讨探讨

型材艺看得见摸得着,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
韵是一种唯心的东西。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

具备型材艺称之为产品,得了韵可称艺术品了。但是也不一定前三者必须具备才能得韵 ...


多谢兄肯定:hello

不过还有点点不同看法,高仿不是死路而是一段走向创新的必经之路,只不过它只是路程不是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12-11 14: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虚拟仿制过一些经典器型,下面是自己写的一篇心得的部分文字,与同好分享——

... ...
虚拟仿制得形神兼备当然也不容易,但它的高效准确却是实物打样无可比拟的。即便不经千锤百炼,把数字仿品做到最大限度接近原型也比实物打样要容易千百倍。经过虚拟设计的实物仿品也往往能轻易比“平庸、靠谱”好上很多。

画完第一件数字仿品(富贵凳),我惊异地发现自己对所仿器物有了从前不曾有过的,新的体悟!尽管它的照片我曾看过上百次!之后的每次仿制都如同面对一个未曾谋面的前朝师傅,默默感受他穿越时空的无言教诲,绘制一遍有如手制一遍,器物的所有细节均能了然于胸。

就这样,一步步接近原型,也一步步走进古人的思维、一步步走近祖先的生活、一点点品味他们当年的心路历程、一点点感知他们跨越时空的谆谆教诲… …
万幸的我——如见古人!

仿制是追求无限接近原型,似乎显得保守。殊不知一再的仿制恰恰又最能让人走出仿制。仿制本身就是走出仿制的阶梯。它是传承的基础,是创新的前奏。没有经过仿制的创新和没有经过历练的传承一样,大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会得型失神甚而形神皆无。

... ...


敬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9 04:20 , Processed in 0.19328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