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k111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咨询] 古典家居摆设常识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1-1-24 13: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常见这样的设计:大面积落地玻璃、全封闭阳台门窗、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藻井天花满布射灯、中式木雕门窗、明清红木家具、墙面点缀名家字画、架上尽是玉器青花、甚至背景音乐都是古琴——《高山流水》… …看来非常传统。



这就是眼下“中式设计”的普遍模式和典型案例。这种做法其实仅仅使用了一些浅表的传统符号,即便所使用的符号再精准、再地道也无法改变整个居室“非中国传统”的本质。就像穿着长袍布鞋的洋人,即便长袍来自“瑞蚨祥”布鞋出于“内联升”而穿着者本质上终究还是老外!


当然,如果只考虑展现点中国元素,这样做也足以让业主兴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4 13: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对追求“骨子里的”的中式设计者而言,这样则流于形式不够地道。


那地道中式设计又该如何?


我以为还得从上述几个原则着手——

吻合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便是地道的中式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4 13:1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整体布局——善用造化之力就是最中式的中式,最传统的传统。


局部处理——让住宅有生命、能呼吸、顺应四时、天人合一。


光影关系——柔和、中庸、不偏颇、不极端、依托现状、利用自然。


材质细节——运用天然材料、保留原始形态、琢磨温润质感。


上述环节在各有原则的情况下还应相互作用,交叉融合,
循此方向不断摸索或可找到一条真正的,也是普通的中式设计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4 13: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不必僵化拘泥于传统的细枝末节,尤其对那些与平等自由相悖的尊卑观念及其物化形式应有清醒认识,必要时还得进行转化改造。


没有一成不变的设计没有一步到位的营造,只有永恒的发展持续的变化。不“易”——便不中式了。


不要固执坚守已有的知识体系,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才是一个自信的文化应有的时代特征博大气度。


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前卫,只求得其精意,大可忘其形体。


即便不使用任何木雕花窗、明清家具、书法字画、琴瑟琵琶,只要整体规划、局部处理、光影关系、材质运用诸类都不离“变化、交融、中和、自然”便是真正“骨子里的”“精神深处”的中式设计了。


恰如穿西装戴礼帽甚至漂白皮肤隆起鼻梁的我辈同胞,其实质永远无可改变的还是中国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4 13:1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古典家具与现代家居的一点感受——


日常生活随时代演进是历史的必然。汉前席地、唐后垂足、宋明尚雅、满清媚俗、民国数十年华洋杂处… …近年开放后又以洋为尊、以西为贵、以现代为精彩、以离奇为风尚… …千年变化莫不如此。

今天,沙发取代中堂已是一般客厅的必然选择。
普通卧室也再难容下那架漂亮的拔步床。


此景当前,好古者不必愤恨沮丧,也不必拿罗汉床与皮沙发去比试较真。用现代工程科技解读中国古典家具有时会像用西医逻辑诠释中医理论一样牵强。


无论怎样,高仿复制的经典古家具们再不会大规模回归现代生活了。正如明代尚古的文震亨们亦不会全面回复先秦两汉席地跽坐的日常形态。

一时有一时的景色。
一世有一世的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1-24 13: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当一件器物的实用价值在岁月中日渐消失而最终沦为摆设时,它所代表的那一类文化也开始不可挽回的走向衰落。


全球化的今天,从落后挨打被迫开门走到自强独立主动开放的我们已经不必简单复古了。面对传统家具文化的断层,我们需要的是再次亲近她、让她从博物馆的珍藏重新变回日常用具。


于传统家具文化的继承发展而言这会比叹息、抱怨、孤芳自赏更有意义。

把她们融入现代生活的设计过程或能使我们逐步找到复兴传统家具文化的道路,引领我们来到中国家具新纪元的开端。


这并非虚妄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24 13: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相比传统文化的诸多门类,古典家具更容易无缝接入现代生活,


只是要对其进行一些合理的调整。


否则那些经典器型们终将彻底沦为生活的点缀与赏玩,终将难逃变成垃圾或古董的命运。而所谓“一成不变、严守传统”则是一个伪命题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传统本就不是一成未变。

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家具何妨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24 13: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低矮的圈椅可以和简约的沙发一起构成新古典客厅的基调;


经典的联二橱充当玄关柜、几乎不用调整造型结构;


八仙桌灯挂椅无疑还可以服务于国人近千年未曾变化的汇食制餐饮习俗;


茶室书房这种传统气息浓重的地方,传统家具是自然的主角;


卧室中使用一张流传数千年的壸门矮榻比之现代床架绝不逊色…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24 13: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1-1-24 13:07 发表
真正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内涵的居住空间有何特征?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图册多如繁星的遗存实例中不难发现:
所谓中式住宅的典型特征大致该是“变化、交融、中和、自然”。
整体布置、局部处理、光影关系、材质运用概莫 ...

基本同意此说: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24 13: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说,当今居室早已木构不再,


室内敞亮,墙面光洁,即便大量使用深色传统家具也断难产生晦涩沉闷、阴暗压抑的所谓“古代感”。


反而在素雅的现代背景衬托下,传统家具的优雅线条、空灵结构更能彰显无遗。

其实,现代与传统本可以水乳交融。


一种旧传统的延续往往得益于它与新事物的主动妥协,然后交融发展。


而绝不是封闭自己然后与新事物展开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决斗。

继承和传承或许都不难,我们只要亲近她、亲近她,

再亲近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24 13: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探讨,欢迎批评。
请勿拍砖。怕痛...:D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24 13: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24 13: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大多数都是中式及现代结合的。
如今钢筋水泥的高层楼里不适合纯中式。: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抛弃固有的思维习惯,以适应现在的居住环境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24 16: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1-1-24 13:13 发表
整体布局——善用造化之力就是最中式的中式,最传统的传统。


局部处理——让住宅有生命、能呼吸、顺应四时、天人合一。


光影关系——柔和、中庸、不偏颇、不极端、依托现状、利用自然。


材质细节— ...

学习了: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8 16:42 , Processed in 0.09067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