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1:08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9 21:08 发表


粗大明详解:
明代玉器的碾玉特点是粗犷浑厚,不拘小节,这应是由大刀阔斧的元代北方之工匠碾玉演变而来,古玩鉴赏家将这些特点形象地概括为「粗大明」
        「粗大明」意思是粗犷、宽大的玉器属明代,也就 ...


触类旁通,窃以为到代的明式家具的雕刻风格,也不脱粗大明的风采。
明式家具首先是造型的艺术。
工艺精湛方面,清式家具是工艺的结晶。

对于兴隆出品,其工艺方面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还可以更精细一些,精致一些。
这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用清家具的工艺要求明式家具?

过犹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1:10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这是个榻。黄花梨制。
榻的本意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一说牀狹而長謂之榻。
最有名的关于榻的说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榻的形象,可见其辈分之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1:1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二椅一几。居中的是一件霸王枨小方桌。很别致的造型。
原型是一件老家具矮方几,兴隆以此为蓝本,设计出类似的多款承具。传承的“传”,这是个很好的注解,所谓传承,自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万字纹方型加大四出头,很方正的风格。之前有专家非常推崇明式家具腿足的“外圆内方”并拔高到“儒家做人准则”的高度,其实到代明式家具不仅有外圆内方,也有内外皆方或者内外皆圆的。有些个说辞,大概是经不起推敲的,无法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1:1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光素五足香几。高束腰,用料粗硕,宁拙毋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再看看这件。。。。。。重器。灵芝如意翘头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4 发表
再看看这件。。。。。。重器。灵芝如意翘头案。


来个不打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4 发表


来个不打灯的。


仔仔细细。耐心地品。
细节很清楚:翘头抹头一木连做。材质自然是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6 发表


仔仔细细。耐心地品。
细节很清楚:翘头抹头一木连做。材质自然是黄花梨。


再来一个猜猜猜:
年代?
“作”风?

这件算是哪里的“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好好看看这案子上的几件非长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7 发表
继续。
好好看看这案子上的几件非长物。


先看看这一件。
和常见的坡顶官皮箱有些不同吧,有说这样的叫做药箱。其实“官皮箱”的说辞,王世襄老先生当年在书中提到的时候也明确表示是匠人或商人的约定俗成而已,缘由不详。如今有人考证:官皮箱应该是“官用漆皮箱”,以此证明襄老当年有误云云。
姑妄听之吧,伟大如牛顿曾有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话说回来,这算官皮箱还是药箱?
如果从前是装日用药物的,大概属于药箱用途,如果装些针头线脑类的女红之用,大概算百宝箱。读书人用来放些文玩金石也未尝不可,文房有四宝,把其余的统统涵盖进来,且做八宝。
名称不过约定俗成而已。
既然如今都说官皮箱,大概就是这么个多容器的小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8 发表


先看看这一件。
和常见的坡顶官皮箱有些不同吧,有说这样的叫做药箱。其实“官皮箱”的说辞,王世襄老先生当年在书中提到的时候也明确表示是匠人或商人的约定俗成而已,缘由不详。如今有人考证:官皮箱应该是“ ...


多来几张,不打灯的更接近实物的本原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5 08:59 发表


多来几张,不打灯的更接近实物的本原风范。


说说这个平顶官皮箱(药箱、八宝箱、百宝箱)来历吧。
兴隆艺术馆于2004年正式建成并对爱好者开放。
这是当年行内名家送给兴隆主人的礼物。

材质当然是黄花梨,原来的主人叫做陈增弼,中国明式家具学会首任会长,师从杨耀先生。
陈增弼先生可以说是兴隆的伯乐。尽管兴隆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源源不断地出口家具长物到境外市场并逐步赢得海外买家的推许,可那是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特殊年代。兴隆真正在国内的被认可,陈增弼先生功不可没。
斯人已逝,如今的古典家具爱好者,至少应该知道杨耀先生,这位中华传统家具文化研究的先驱,没有杨耀先生,就不会有艾克教授的那本《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原版英文,降生于烽火连天的1944年。将近半个世纪后,在陈增弼先生的努力下,中文版面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6 21:58 发表


说说这个平顶官皮箱(药箱、八宝箱、百宝箱)来历吧。
兴隆艺术馆于2004年正式建成并对爱好者开放。
这是当年行内名家送给兴隆主人的礼物。

材质当然是黄花梨,原来的主人叫做陈增弼,中国明式家具学会首任 ...

官皮箱常见的是坡顶。
相对而言,平顶的比较稀罕。
物以稀为贵。
这是陈增弼先生2004年赠送给兴隆艺术馆开张的礼物,到代的古董。
老黄不分海越,以表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2:02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点以前写的文字(2008)如下,顺便也谈一谈兴隆出品的坐具中常见的软屉与藤面:

关于面藤底板这种作法,美国藏家安思远先生(艾克之后第二个出版中国古典家具专著的学者.第三人是王世襄先生)曾在其著作中认为这是中国以前的形制之一.
如今有学者考证认为:面藤底板是软屉家具的修缮方式而非原本的作法,并认为这种有违原意的修缮方式不可取.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面世的时间并不长,感谢这些前辈巨人的开天辟地,如今才有越来越多的后人得以一步一步地攀上这些巨人的肩膀,不断地完善前人所奠基的学说,并逐步开拓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新的观点与论点.

他们值得热爱中国古典家具的后人的高山仰止:
德国人 古斯塔夫 艾克 (Gustav Ecke)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44年出版
美国人 安思远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中国家具》1971年出版
中国人 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1985年出版
                    《明式家具研究》1989年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3-16 22:02 发表
转一点以前写的文字(2008)如下,顺便也谈一谈兴隆出品的坐具中常见的软屉与藤面:

关于面藤底板这种作法,美国藏家安思远先生(艾克之后第二个出版中国古典家具专著的学者.第三人是王世襄先生)曾在其著作中认为这 ...


曾与多位喜爱明式家具的同好私下交流过,襄老的大作统共三本,在下2008年在帖子中只提到1980年代的《明式家具珍赏》与《明式家具研究》。
第三册《明式家具萃珍》是襄老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的著作,关于这第三本书中的一些器物,虽然在器形上相较前两册书中的实物有很大的优越性,窃以为还是八十年代那些相对来说不那么神采奕奕的老旧风范来得更值得信赖一些。
八十年代的《明式家具珍赏》与《明式家具研究》虽然只在境外出版,墙内开花墙外香,可总有些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行内人,比如当年的伍炳亮先生,以及广东名家风行御宝,早早地在八十年代中就手执《明式家具珍赏》中的图录,去搜寻与修缮老旧家具。。。。。。

用伍炳亮先生的话来说,兴隆当年既做新家具,也做老家具。
所谓做新家具,自然是高仿,对着老旧实物以及襄老的大作亦步亦趋。
所谓做老家具,包括修缮,因为岁月蹉跎,到代的老旧实物,残缺难免;同时也包括了合二为一,甚至和合三为一,合数为一。

顺带提一句,用老旧家具残件或者老旧木料翻制高仿物件,行内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年代上约定俗成地跟着材料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23:41 , Processed in 0.19746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