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林海微澜:黄花梨说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11-11-25 21: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今日与几位同事同赏这幅对联,皆叹精辟。不仅黄花梨,人生、事业、工作、学习、社会、家庭,都值得借鉴。朴素而高深。吾辈虽不能事事做到,但应常常自省。
黄花梨,已是过去时。不会再有第二个黄花梨的神话,过去的就是过去的,不会再有了。人们已经在黄花梨上倾注了过多的激情,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激情、金钱、盲目,来重塑一个黄花梨的神话。有人说红酸,那是不可能的,紫檀尚不能行,更何况红酸。
人生有趣的事情多了,不能天天只跟木头过不去。“认真,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当然,买一小件玩玩也很好“看透,岂可以全看透,须有所作为”。
有人卖一堂的黄花梨,无人问津,虽然价格不贵(光买原料都不够),但拆开卖,有人就会买一件玩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适可而止却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发表于 2011-11-25 21: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2011 发表于 2011-11-25 21:26
今日与几位同事同赏这幅对联,皆叹精辟。不仅黄花梨,人生、事业、工作、学习、社会、家庭,都值得借鉴。 ...

:48g:48g:48g说得好!我现在就眼看手不动了!: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发表于 2011-11-26 14: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2011 发表于 2011-11-25 21:26
今日与几位同事同赏这幅对联,皆叹精辟。不仅黄花梨,人生、事业、工作、学习、社会、家庭,都值得借鉴。 ...

谢谢关注与评点。

张培刚先生是一代经济学大师,发展经济学之父。
他研究的方向是传统农业国的工业化课题。
可惜他的论文写给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以外的全世界。
在他自己的祖国,他只好用三十年的光阴来琢磨这副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发表于 2011-11-26 16: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011-11-26 18:58 | 只看该作者

RE: 林海微澜:黄花梨说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感谢楼上诸位的关注与评点。
耽搁久了,继续转帖子。。。

王世襄先生的经典作品:
明式家具珍赏。


扉页:
谨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发表于 2011-11-26 19: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王世襄先生当年常跑的北京城南的鲁班馆,就是龙顺成的所在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三化一改,鲁班馆地面的五十余家家具企业与作坊合众为一,从此在一个牌号之下,正名龙顺成。


龙顺成的故事,就说来话长了,以后再慢慢铺展吧。
至于三化一改,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的公私合营,或者社会主义改造,甚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等等,如今看来都是恍如隔世。
往事如烟。
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发表于 2011-11-26 19: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家具材质的把握,窃以为亲力亲为的王世襄先生口中的“匠师”是最具备感性认识的。龙顺成的李永芳老先生,就是这样的匠师。
2009年11月2日拜访李永芳老先生,说到曾经帮王世襄先生修缮家具的祖连朋老师傅。李永芳老先生说,祖师傅论辈分算是我的师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世襄先生筹备出版《明式家具珍赏》,祖师傅帮着拍摄了不少明式家具的图片,并留下了和王世襄先生的合影。那时候的李永芳老先生,受龙顺成派遣,常驻香港,帮助北京工美(香港华润)在香港修理出口的红木家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发表于 2011-11-26 19: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进入八十年代,远离北京的南方,也有一个身影在从事海南黄花梨营生。这就是当时人称“酸枝亮”的伍炳亮先生,如今台山伍氏兴隆的掌门人。
伍先生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事老家具经营,当时主要是从广东四乡收购酸枝老家具,然后转手出售。

伍炳亮先生清楚地记得:大概是1983或1984年,他从海南收集了数车的海黄树头树根与树桠,以一吨7500元的价格卖给广州某位经营老家具的行家“肥佬雄”。肥佬雄雇请几位木工,加工制作仿古家具。一件海黄四出头,卖给香港收藏家的价格是一万。
受此启发,伍炳亮先生萌生了开办家具作坊的念头,至少,可以自己出料,自己加工制作。
1986年末,伍炳亮先生创办了兴隆。也就是如今台山伍氏兴隆的前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发表于 2011-11-26 19: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据伍炳亮先生回忆,当时广东省药材公司在海南收购海黄的价格大概在三、四千块钱一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大陆,原本的计划经济刚刚起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伍先生作为私人收购者,以比药材公司更高的收购价才可能收得到海黄。
即便如此,海黄在当时也不是数量丰富到遍地皆是。

在以7500元一吨的价格出售了数车的海黄给广州“肥佬雄”之后,伍炳亮先生开始了自己的仿古家具制作之路。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海黄的价格大概在二到四块钱一斤,反正一吨不过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发表于 2011-11-26 19:1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传统的木工雕刻重镇福建仙游,逐步恢复曾经的主业:圆雕,又称立体雕刻。
福建立体雕刻的历史非常悠久。

建国以后,随着破旧立新成为主流,传统不再,登峰造极当属文革。这时节的仙游,不可能再继续传统立体雕刻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而仙游数百年来的看家本领是宗教与神话人物,自然首当其冲。

进入八十年代,传统逐渐恢复。
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勤勉的仙游人,逐步建立了至今依然奉行的分工:
有专心雕刻与加工的,有专门外出搜寻材料的,也有专职营销的。
雕刻加工自不待言。
材料,则是有专人走遍不仅大江南北,甚至走遍五大洲。
营销,则是不仅在仙游当地,还到国内各地开店,销售仙游制作的雕刻产品。

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仙游制作的主流产品,是立体雕刻工艺品。
这其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海南黄花梨雕刻制品。

不过,黄花梨作为一种优质材料进入仙游雕刻圈,大概不会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十年,也就是所谓的“难忘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远的不说,海峡那边开放大陆探亲,也不过是1987年才开始的“新生事物”。改革开放的元年是1979年,真正的大江南北万众一心向钱看,大概还是1992年的南巡讲话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发表于 2011-11-26 19: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仙游立体雕刻,可考的记录不多。
不过在丙子年(1996)主政福建的时任省委书记贾庆林先生曾参观当时仙游立体雕刻的著名企业庆财艺雕并欣然题字留念。

相关的图片原本在庆财艺雕的网站上有展示,如今找不到了。

庆财艺雕,就是如今名满京华的“大家之家”。
可以这么说,至少到1996年为止,仙游出品的主流,还是木雕,这时节的家具制作,尚不入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发表于 2011-11-27 21: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找不到当年福建省委书记给庆财艺雕题字的照片了。
还好,记得落款是:丙子年。
公元1996年的庆财艺雕,是仙游坝下最著名的大户。
大概在公元2002年前后,庆财艺雕进京,更名为:大家之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发表于 2011-11-27 21: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eddie2008 发表于 2011-11-27 21:10
找不到当年福建省委书记给庆财艺雕题字的照片了。
还好,记得落款是:丙子年。
公元1996年的庆财艺雕,是 ...

:48g:48g:48g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发表于 2011-11-27 22: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贴{: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发表于 2011-11-28 13: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1 03:16 , Processed in 0.16277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