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每周四更新)

  [复制链接]
3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5:4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20140116

2008年的红木江湖,简单地说,大概就是“惨不忍睹”。一曝十寒,满城尽带太空椅的2007之后,2008年在福建仙游,一对越南黄花梨的独板皇宫椅,低端价格不到四万,拼板的,拼补多的,以及白皮处处的,两万出头也不出奇。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如今看来自然是“俱往矣”了,只不过在当年,追涨之后的水到渠成,自然是“杀跌”,在所谓的“第一专业论坛”,这个杀就更加变本加厉了。尤其是枪打出头鸟。秃子头上的虱子则是:海南黄花梨。论坛管理者不遗余力义正词严地谴责海黄的价格泡沫,欢喜于道听途说转载而来的“海黄暴跌”,尤其是所谓“高峰时十万一件的海黄米柜到了2008年跌到两万也无人问津”的不靠谱传闻。记得当时在下曾一度一根筋地直言相告:“十万买不到海黄米柜的,俺从2007年就开了这个价,福建海南不止一个上家,一年多的光景,连个影子都捞不到。。。”这自然是对牛弹琴,不提。直到2010年,在下总算在坝下某海黄大户的密所里见到两个完整的老皮壳全海黄米柜,大户为人厚道,是黄花梨推手元亨利杨波先生背后最铁的客户。2010年夏天的友情价是八十万一枪打。。。。。。

且罗嗦一句:海南黄花梨的米柜,从前也多半不是全黄,或者满砌。米柜之中有不少是用其他木料制作板材,尤其是衬板的。从古到今,海南岛都是山高皇帝远的蛮荒偏僻之地,从前的家具制作不那么讲究并不出奇,况且海南黄花梨植株在尺寸上本钱并不傲人,宽板有限。在下就见识过从前大户人家的全海黄太师椅,这一张的座面独板,那一张则两拼,而且是一大一小的非对称双拼。从前的大户人家,大概就是土豪了,比如刘文彩,比如南霸天。

关于海黄的供给,在下妄自揣度,至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概就不曾富裕过。行内的先行者台山伍氏兴隆,当年后来居上以超出广东省药材公司的价格在海南岛收购海黄木料,那个时候就已经是树头树根枝丫一样不漏,无他,树干捉襟见肘,不够数。到了公元1987年兴隆开厂,从海南岛捣腾过来的木料,也泰半的歪瓜裂枣,东歪西倒地堆放在农用手扶拖拉机的车厢上,摇摇晃晃。匀称的树干料齐齐整整当然好,只是这样的好事,至少在兴隆是不曾经历过。无怪乎19971998年有人主动向兴隆兜售外型方正齐整的所谓“海南林业局罚没海黄木料”时,黄花梨见识“有限”的兴隆主人会喜出望外,于是不虞有诈,以吨价六位数的价格成了大陆第一个大手笔采购越南黄花梨的古典家具制作业者。顺便说一句:兴隆当年在海南地方收材料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字号的广东省药材公司。海黄彼时的显著身份,是制作正骨水的一味中药,功效活血降压。

大概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吧,窃以为兴隆出品的主流,就逐渐从木料外观歪瓜裂枣的海黄,转向了规整大气的越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元1996年的海黄板料,时价十六到十八万一吨。即便是板料,宽度多半也不过十几公分,一米有余。而且奇货可居,价格年年高攀。

后来的海黄家具大户如“庆财艺雕”(如今的“大家之家”),大明会典,福中福,皇木御林,最早不过九十年代末才开始涉足海黄长物加工。这时节的海南黄花梨木料供给,只会比伍氏兴隆曾面对的歪瓜裂枣更加等而下之。解名尽处是孙山。所以才有歪瓜裂枣之后的拆老房屋,收旧家具,然后翻新,再加工。旧家具中曾几何时有堆积如山的米柜。。。。。。

然后是2005年,元亨利横空出世,海南黄花梨一举成名天下知。元亨利主人杨波先生,不过在世纪初年才被皇木御林的老板阿MAY第一次带着去了海南。

新世纪的海南黄花梨,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于是每一次的所谓红木家具“寒冬”,都是海黄捡漏的大好时机,只要是真东西。2008年之后,海黄家具基本退出了流通市场。不是有价无市。因为材料供给的难以为继。 曲终而已,人不散。至今依然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发表于 2014-11-14 11:1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发表于 2014-11-14 12:4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3:5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13 15:45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201401162008年的红木江湖,简单地说,大概就是“惨不忍睹”。一曝十寒,满城尽带太空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23

2008年,是一个巅峰过后的谷底。既然到了底,自然就有人抄底。年间最吸引眼球的抄底,因缘际会,窃以为大概是伍氏兴隆一枪打地尽扫风行御宝历年积存珍藏的为数众多的越南黄花梨大板。

行内人一般都明白,家具制作,板材是重中之重,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板材,就是家具长物的脸面,轻易不会有行内方家放手外观尺寸规整的大规格板材,除非意兴阑珊鸟倦思归的金盆洗手,或者是卖价让人无法拒绝。所以板材,尤其是大尺寸板材的交易,历来引人注目,一者物以稀为贵,二来可遇不可求。

对于越南黄花梨来说,这样的可遇不可求,2008年就有过这么一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风行御宝到伍氏兴隆。原因说来让人唏嘘: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风行御宝,在红木家具巅峰的2007年之后走向分崩离析。天下无不散得筵席,于是各奔东西,之前十年经营越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所积存的板材,就这么被兑现,被分割。巅峰过后的谷底时期敢于高价接手的买家,叫做伍氏兴隆。价格自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行内人有行内人的默契。所以卖家利索地出货,买家麻利地支付。现金交易,毫不拖泥带水。只是这么一桩两家人之间的你情我愿,因为有好事者拿到了所谓“第一专业论坛”上图文并茂地张扬,于是红眼白眼黑眼绿眼以至不长眼等等走马灯地纷纷粉墨登场,一时间连绵不绝的口水如滔滔江水。相关的帖子很容易找,曾几何时的刀枪剑戟,峥嵘如旧。在下自然是红眼一族,羡慕,而且衷心祝福伍氏兴隆。逢年过节,哪个不说几句恭喜发财。这是地道的传统中国文化。和为贵,和气生财。直白一点:钱是赚不完的。

所以在下至今搞不懂,为什么总有些同根相煎的行内人以及关联的所谓利益攸关方之爱好者,以至于某些见利忘义的红木家具掮客,见不得别人的好,利字当头时永远是一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畜牲模样,我花开后百花杀,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生意与利益一家独霸,通通尽收网底。活脱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舍我其谁。于是质疑兴隆的价格不靠谱,不靠谱自然就是哄抬物价的炒作,进而上升到“兴隆出品不入广州资深行家法眼”的“政治”高度。不消说,引领话题者是高高在上的所谓“第一专业论坛”的“干部”。怨有头,债有主,2008年末彼地喧嚣尘上的“别拿版主不当干部”的“风花雪月”说,这个“台山黄花梨大板”帖子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时过境迁,跌宕起伏之后再来回看2008年伍氏兴隆的这个“炒作”价格,自然是抄底捡了个大漏,可遇不可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年在“黄花梨大板”帖子里众说纷纭,背后的嘴脸与算盘,如今清晰可辨。这一种清晰可辨,就是从当初的尘土飞扬到如今的尘埃落定。人,物,事,用伍氏兴隆主人的一句口头禅来表达,还真的是“很有味道”。有人追捧,就有人杀跌,有人拆台破坏,就有人衷心护主。这一种“护”,有别于袖手旁观的爱好者的客观的“护”。什么叫做客观的“护”?窃以为是对事不对人,对物不对人,事与物,就是家具,就是长物,就是黄花梨。于是乎一边厢蜚短流长,一边厢鞍前马后。喜欢黄花梨的同好,不妨好好看一看这个曾经的“可遇不可求”,四五十公分宽的两米长短越黄大板就这么车载斗量,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俱往矣”。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之后无中国。在下至今以为:这些黄花梨大板落入伍氏兴隆之手,是一个好归宿。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在下若干年后见到兴隆主人曾问及,伍老板一脸微笑的尽在不言中:“卖家板材脱手,回头就买了一部大奔”。曲终。

顺便说一句,这个帖子里提到2008年在所谓“第一专业论坛”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个板凳引发的血案”,同样涉及到人红是非多的黄花梨与伍氏兴隆,不消说,吐口水的首当其冲,依然是第一专业论坛的干部。红木家具的网络江湖,倘若说到“炒作”二字,论挑拨是非吸引眼球的下三滥功夫,窃以为除了所谓的“第一专业论坛”,大概无出其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发表于 2014-11-17 00:3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16 13:53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232008年,是一个巅峰过后的谷底。既然到了底,自然就有人抄底。年间最吸引眼球 ...

沧海一声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发表于 2014-11-17 00:33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16 13:53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232008年,是一个巅峰过后的谷底。既然到了底,自然就有人抄底。年间最吸引眼球 ...

沧海一声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7
发表于 2014-11-18 11:2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8:}{:soso_e18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4:28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16 13:53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232008年,是一个巅峰过后的谷底。既然到了底,自然就有人抄底。年间最吸引眼球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30

红木家具市场愁云惨淡的2008年且到此完结吧。在下倒是以为,狂热之后的寒冷,有时候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过程。比如烹饪菜肴中的一道工序“过冷河”,往往令食物的口感更好,爽滑而富有弹性,广东方言谓之“爽口”。至少在2008年,一轮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浪淘沙之后,大江南北的红木家具制作在整体水准上有了一个可喜的提升,当年最普及也最“泛滥”的带托泥圈椅之皇宫椅,从前的椅圈在器型上往往荒腔走板,“尖脑壳”司空见惯,托泥之下线条婀娜舒展的龟足也面目全非地被简陋成呆板碍眼的小木块,2008之后,物竞天择,从原本的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于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于是出品越来越有板有眼。这就是个从粗放的低仿到精细的高仿的提升过程。简单地说,2008年的沉寂与寒冷,窃以为大概是大陆红木家具制作之人往高处走地从低仿走向高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类似的“过冷河”,先行一步的台山伍氏兴隆也好,中山风行御宝也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曾经经历过。人不也是这么回事么,嗷嗷待哺之后,先学爬,再学走。然后想飞。。。。。。,间杂其间的是少不了的踉跄与摔跟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就是过程。伟大如千秋万代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也不过一个过程: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大概就是“飞”。

然则归根到底,一言以蔽之:不逾矩。大江南北的红木家具行业,正在亦步亦趋地恢复与重建曾经被摧毁得面部全非的“矩”。这个摧毁,源于上世纪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伴之而来的强权霸气的破四旧。哪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四旧的登峰造极,自然是如今主旋律缄口不言噤若寒蝉的文化大革命。史称“十年浩劫”。人说原因就是伟大领袖七十之后的“随心所欲”,他老人家坐龙庭之后就一心钻进了故纸堆乐此不彼,大概百密一疏,没留意老夫子之“随心所欲”说有个定语:不逾矩。于是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打住。

煌煌天朝从新世纪开始的红木家具繁荣,大概算得上是旧文化的一种“复辟”。文化这物事,大概好比白居易笔下的野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08年的野火烧不尽之后,大概将有和煦的春风吧,也许。西谚有云:Hope dies last. 最后凋零的是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先生语录)。

所以在一暴十寒的2008,在下依然执着于紫檀,执着于黄花梨,执着于铅华尽洗的长物,拥抱上博,拥抱海黄旧算盘,乐此不彼。用前辈大家王世襄先生的话来说,大概就是“人弃我取”。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顺便说一句,2008年末,在下头一次去了曾几何时在红木制作行当车水马龙冠盖云集的东南边陲小镇福建仙游坝下。惭愧之极,之前一直懒,懒到了家,从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足不出户地按图索骥闭门造车钻研紫黄。那些福建也好,海南也好,台山也好,中山也好的上家,通通都是与在下这个胆小如鼠的地头蛇下家在广州一地交割。如今这世道有一种人擅长晴天打伞,落雨收“遮”(广东方言:“遮”指雨伞),直白一点就是追涨杀跌,趋红踩白,无论商界,政界,以至于体育界,文艺界。远的不说,看看澳网登顶后衣锦还乡的李娜,鞍前马后者竟然是平日里在平民百姓面前趾高气扬的公务员。如果说这算是锦上添花的话,窃以为更加美好的一样东西叫做雪中送炭。2008年末的坝下,天气温暖如春,满大街的紫黄制作,泛着刺骨的雪寒。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就此告别200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1:17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19 14:28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130红木家具市场愁云惨淡的2008年且到此完结吧。在下倒是以为,狂热之后的寒冷,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06

好久没跑偏了,前几日忙着看澳网直播,耽误了元月23日的金山夜话,且聊聊关于网球的题外话吧。旁的不说,2008年末在下的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里,就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过了2008才发现,费德勒也靠不住。当时网络江湖盛行这么几个靠不住:看了《色戒》, 知道女人靠不住; 看了《投名状》, 知道兄弟靠不住; 看了《集结号》 知道组织靠不住。

职业竞技体育,是地地道道的逆水行舟。即便是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代球王费德勒,颠峰之巅无可再前之后,前面只有下山的一溜坦途。只不过有人下得快些,有人下得慢些。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014的费德勒早已不是王者,只不过上了岁数之后更多地依赖智慧来延缓下坡的长度,踉踉跄跄的2013之后,新近更换了球拍,降低了击球速度,于是提高精确度,减少非受迫性失误,成绩一度止跌回升,直到在澳网半决赛碰到一辈子的苦手:远远地站在底线之后以大力上旋回击速度变缓来球的西班牙一代天骄纳达尔。职业网球,历来不缺乏伟大的竞争对手,康纳斯对麦肯罗;阿加西对桑普拉斯;到了二十世纪初,二人转换成了费德勒与纳达尔。

在下关注职业网球已经很多年了,遥远的八十年代就敬重身材瘦削,眼神冷酷的网球机器伊万伦德尔;然后是同样手里有剑,眼中无敌,在红土场上把风华正茂的阿加西打得满地找牙的吉姆考瑞尔(香港译音古里亚);然后是粗犷的澳洲斗士拉夫特,这些都曾是引领一代风骚的人中翘楚。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大满贯在手的体制外天朝网球精英李娜,虽然注定了的是跻身世界女子网球名人堂的豪杰人物,论统治力,大概没有机会比肩更高一个层次的在澳网为其颁奖的八十年代对抗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的伟大的克里斯埃佛特。这个更高的一个层次,叫做王者。女子网球的王者,九十年代的格拉芙之后,至少有塞莱斯,欣吉斯,大威小威,比利时双姝。李娜2011年头一遭闯进大满贯决赛之后的铩羽而归,就是折戟于比利时双姝之一的克里斯特尔斯面前。1983年出生的小克,2011年击败李娜问鼎澳网女单,次年安然退休。曾经的对手李娜在2014年成为澳网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女冠军,比李娜年龄还小一岁的小克,正含饴弄“子”,膝下子女成双,好不温馨。顺便说一句,扶掖李娜更上一层楼的那位名叫卡洛斯的教练,从前指导的选手,就是女子网球王者,比利时双姝的另一半:海宁。

网球是历史悠久的职业竞技体育,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朝体制的体育,尤其是“奥运战略”第一的天朝体制下体育,在职业竞技体育面前,大概可以一言以蔽之:业余。无他,奥运原本就排斥职业体育。八十年代才逐步走向原则性加灵活性。这个业余本色,至今不绝如缕,比如足球,比如篮球,比如高尔夫,比如拳击。网球不过之一。

职业化成就了挣脱体制的李娜,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副产品或者副效应,比如代表体制高高在上,怎么看李娜都不顺眼的天朝体育网管中心老大之张蓉芳,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修理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澳网登顶后衣锦还乡见到父母官督抚大员主动奉上八十万支票也难博一笑的李娜。八十万的前传之一,人说是上届全运会或者亚运会,有体制内官吏要求李娜为国或为地方请缨,并保证只要出战,无论成绩如何,袋袋平安三十万大圆。结果竟然被答复:给你三十万,别来烦。。。。。。

职业体育,最不缺的就是钱。2014的澳网单打桂冠,奖金265万美元。还没完,李娜左右肩膀上扛着的泰康人寿与奔驰招牌,人说都是人民币千万级别的广告代言大单。刚刚放下球拍的汗津津的手腕上霎那间套上一款亮晶晶的豪华坤表出境接受电视访问,据说也是千万级别代言的劳力士。那时候的李娜,笑容很灿烂。于是越发衬托出不请自到主动送上门来的八十万的碍眼。 所谓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澳网的直播不带一丝遮掩,从李娜腕上的手表到现场访问后步出演播间与丈夫姜山片刻拥抱时小女人的呢喃。这张天朝主流媒体笔下的扑克脸,真实,自然。

工人阶级无祖国。第一个说这话的好像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发表于 2014-11-23 20:0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发表于 2014-11-23 20:3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0:26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23 11:17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06好久没跑偏了,前几日忙着看澳网直播,耽误了元月23日的金山夜话,且聊聊关于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13

时值农历新年,应个景,继续跑跑跑偏吧。且聊一回春晚。

春晚在从前是年夜饭的一道主菜,从除夕晚八点整直到午夜。今年的马年春晚有言:从前的春晚,叫做:亲切;如今的春晚,叫做:场面。

在下从前是常常看春晚的,这个从前,至少持续到九十年代中叶。那时候到不觉得有什么“亲切”,一者看热闹,二来看明星,马叫人欢,也就图个舒坦。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变了味道?大概是九十年代后期,尤为反感的是春晚成了演艺圈出人头地的名利场,任谁都指望着上来混个脸熟,作品水准不堪且不断注水塞人,比如明明是王立宏一个人可以唱下来的《美丽新世界》,偏偏要在玉树临风的他旁边加两个盘子并不闪亮的伴儿亮脸,这陪衬兼陪唱陪舞的两张脸,是当年已经声誉鹊起的羽泉。记忆中最过分的是有那么一首歌叫《神仙老虎狗》,数个不知名的女歌手,表情紧张咬定青山不放松地一人两句半,走马灯地转与换,于是神仙老虎狗,生旦净末丑,明明白白地就是多露几张不知名的脸,闪过春晚,身价大概由此可以向全国知名歌手靠拢与发展。这样的春晚,和从前就大相径庭了。

从前的春晚是怎么一回事?

曾几何时的央视,还是追求老百姓的“喜闻乐见”的,那时候没那么浓郁的“利益输送”与“权力寻租”。记得有一年,央视主管节目审核的某要员不远千里专程飞到深圳,希望零距离靠近领华语流行音乐风气之先的香港,有心栽花踏破铁鞋地找个把让全国人民欢喜过节的好歌。结果在出租车上无心插柳听到一把颇具特色的中音歌喉,用荒腔走板的国语咬字吐音认认真真地演绎一首颇合主旋律胃口的歌。于是从一个投石问路的电话开始,让这个貌不惊人身材瘦小的香港非主流国语歌手凭一首歌在一夜之间红遍神州。这首歌的名字是:《我的中国心》。

三十年后的2014甲午春晚,同样的人,演绎应景新作《我的中国梦》。俱往矣。不提也罢。

在下原本是择周末空闲上网听“阅”的甲午马年春晚。无他,网络时代,习惯了一心二用。所以一边听冯巩蔡明的二十年喋喋不休地胡扯与张明敏风华不再的低吟浅唱,一边看职业竞技体育新闻结果,就这么轻松写意地听下去,一直听到压大轴的这首荡气回肠的歌:《天佑中华》。于是陡然一振,这才发现,歌词竟然是让人匪夷所思的“天耀”。

这怎么说得通?

于是刨,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果然不虚。

原来这首歌的原作就是《天佑中华》,大概春晚有意识导向作用或者说审查严格。在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者面前,四旧之“封建迷信色彩”严重的“天佑”说通不过,于是某人灵机一动给改成了谐音接近的“天耀”,堪堪侥幸地滑溜过了政审铁面无私的手指头。

可这个“天耀”在文笔上是地地道道的“不通”。什么是“文笔不通”?通顺的文笔,遵循的原则是“约定俗成”,比如红彤彤的太阳,绿油油的庄稼;悠悠的流水,熊熊的火焰。这叫做“通”。把不匹配的形容词与名词硬性地捏和在一起,则“不通”,好比霸王硬上弓的“绿油油的太阳”,或者“熊熊的流水”,或者“天耀”。

此地无银三百两,好好的一首歌就这么被折腾。原曲民歌风韵十足,从词曲的“中国现代民歌之父”何沐阳到以《彩云之南》与《坐上火车去拉萨》成名的演绎者徐千雅。春晚的演唱者,换成了与总导演冯小刚同在华谊旗下的蓝调布鲁斯风格的姚贝娜。可演绎的模式,基本是以姚的蓝调“山寨”徐的“民谣风”。据说被“润色”的歌名出自冯大导之手。真是应验了《潜伏》里的那句对白: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

可惜了姚贝娜的唱功。真不错。大概是苏芮之后最好的华语蓝调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3
发表于 2014-11-28 17: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20:53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27 10:26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13时值农历新年,应个景,继续跑跑跑偏吧。且聊一回春晚。春晚在从前是年夜饭的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20


这一周的金山夜话,是完完整整的《黄花梨说》。沧海桑田,一转眼已经五年。
至今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首先,老黄不分海越;
其次,文人家具不同于宫廷家具,不要混为一谈。


足本的“黄花梨说”,请百度:林海微澜:黄花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23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4-11-30 20:53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20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227


这一周的金山夜话,是黄花梨说之北漂猜想。


足本的黄花梨说,见诸雅昌明清家具论坛。

关于上博明清家具的“风华绝代”;本篇的“黄花梨说”;以及“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是在下于2008-2009年的用心功课。大概算是个三部曲吧,从2005年上网计算,四年一个本科。
慎始敬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04:51 , Processed in 0.19347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