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紫檀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活动] 魏紫姚黄典藏兴隆——“伍式兴隆典藏馆”揭牌仪式及作品展览记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11-4-27 23: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16 发表

谢兄支持!
这个帖子还算好,基本没有灌水、吵架、胡扯的内容,能够让大家安心的看看家具,小弟算是很满意的。
玩赏家具这些年,到最后总结也就一句话:“用作品说话”。
伍氏兴隆的家具,见证了一个时代,不管 ...
是啊,有兄的好贴,多少能让很多木友们理解:我们最终成为"伍粉"都是"身不由己"啊,个别商家靠骂伍氏来打知名度,是多么的滑稽和无聊啊.:hello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发表于 2011-4-27 23: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流连忘返,美不胜收:54g :54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3: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16 发表

谢兄支持!
这个帖子还算好,基本没有灌水、吵架、胡扯的内容,能够让大家安心的看看家具,小弟算是很满意的。
玩赏家具这些年,到最后总结也就一句话:“用作品说话”。
伍氏兴隆的家具,见证了一个时代,不管 ...

其次,弟以为,伍炳亮先生、伍嘉恩女士等。。。。以及那一代人
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历史机遇、代表了仿古家具的一个里程碑。

在那个时代,他们见到过、经手过、拆卸过、甚至修复过无数的老家具;
早期的老家具出口到港台地区,许多都是整件拆散后扎捆,运到境外在组装成器,这样就使到他们能够从结构上、尺寸上、造型上充分认识老家具,为新仿家具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后高仿制作中,就能够把握住家具的韵味和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对比现在新进的年轻一辈来说,仅仅从书上的图录或凭博物馆的样品来仿制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最为经典的明式家具基本外流海外,这些款式,有的至今还未露面,也只有早期经营老家具这些人,才有机缘见识到这些精品,因此,他们有机会进行横向比较,此为他们从无数的家具中,甄选出造型最经典、最耐看、最优美的器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的从业者,也只能偶尔通过书本图录来揣摩了,所以,此为不及也。。。。。

这些早期的厂家,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主要依据海外订单高仿制作,当时客户所给的价格较高,但同时制作要求也高,甚至细致到家具的雕刻、结构、铜件等,都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使这些厂家要精心制作,不能随便马虎,造就了制作上的精工细作,选材上的严格要求,为以后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的很多厂家,迫于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无奈迎合市场需求,大多数随行就市,有的甚至偷工减料,坑蒙拐骗,在制作上与之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窃以为,伍氏兴隆和伍炳亮等厂家和从业者,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机遇,现在,已经很难再复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发表于 2011-4-27 23:4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48g :48g :48g :48g :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发表于 2011-4-27 23: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44 发表

其次,弟以为,伍炳亮先生、伍嘉恩女士等。。。。以及那一代人
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历史机遇、代表了仿古家具的一个里程碑。

在那个时代,他们见到过、经手过、拆卸过、甚至修复过无数的老家具;
早期 ...
看了这些东东,我真的感觉哪个戴眼镜的要超越真的要下辈子了……: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3: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44 发表

其次,弟以为,伍炳亮先生、伍嘉恩女士等。。。。以及那一代人
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历史机遇、代表了仿古家具的一个里程碑。

在那个时代,他们见到过、经手过、拆卸过、甚至修复过无数的老家具;
早期 ...

也刚好在那个历史时期,先有海南黄花梨,接着是越南黄花梨的出现,为高仿制作明式家具选材提供了基础。
如今,黄花梨原材料的枯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家有目共睹。
要用黄花梨原材料去演绎明式家具的神韵,在原材料上已经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对如今的许多古典家具企业来说,已是遥不可及的客观事实。
这一个黄花梨的时代,也就在他们那个时期出现,往前几十年没有,往后几十年也没有
原材料,又何曾不是一个历史机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0: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51 发表

也刚好在那个历史时期,先有海南黄花梨,接着是越南黄花梨的出现,为高仿制作明式家具选材提供了基础。
如今,黄花梨原材料的枯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家有目共睹。
要用黄花梨原材料去演绎明式家具的神韵,在 ...

所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杭间先生,用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来形容伍氏兴隆和伍炳亮先生的作品,小弟认为很有代表性。
        一个时代,各种机缘巧合,造就了一个代表性的企业,成就了一位家具设计制作大师,也就塑造了这个时代仿古家具的里程碑。并且,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起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个,是值得我们爱好者自豪的事情。
        当我们心平气和的去欣赏、评价、品鉴、或购藏这些家具作品的时候,无论是爱好者也好,同业者也罢,应该给予这些个行业先行者和前辈们,予以尊敬和敬佩的。

[ 本帖最后由 紫檀叶 于 2011-4-28 0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发表于 2011-4-28 00: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震撼,太美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发表于 2011-4-28 08: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54g :54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发表于 2011-4-28 08: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次欣赏:48g :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发表于 2011-4-28 08: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44 发表

其次,弟以为,伍炳亮先生、伍嘉恩女士等。。。。以及那一代人
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历史机遇、代表了仿古家具的一个里程碑。


在那个时代,他们见到过、经手过、拆卸过、甚至修复过无数的老家具;
早期的老家具出口到港台地区,许多都是整件拆散后扎捆,运到境外在组装成器,这样就使到他们能够从结构上、尺寸上、造型上充分认识老家具,为新仿家具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后高仿制作中,就能够把握住家具的韵味和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对比现在新进的年轻一辈来说,仅仅从书上的图录或凭博物馆的样品来仿制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最为经典的明式家具基本外流海外,这些款式,有的至今还未露面,也只有早期经营老家具这些人,才有机缘见识到这些精品,因此,他们有机会进行横向比较,此为他们从无数的家具中,甄选出造型最经典、最耐看、最优美的器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的从业者,也只能偶尔通过书本图录来揣摩了,所以,此为不及也。。。。。

这些早期的厂家,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主要依据海外订单高仿制作,当时客户所给的价格较高,但同时制作要求也高,甚至细致到家具的雕刻、结构、铜件等,都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使这些厂家要精心制作,不能随便马虎,造就了制作上的精工细作,选材上的严格要求,为以后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的很多厂家,迫于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无奈迎合市场需求,大多数随行就市,有的甚至偷工减料,坑蒙拐骗,在制作上与之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窃以为,伍氏兴隆和伍炳亮等厂家和从业者,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机遇,现在,已经很难再复制!




叶兄所言极是,初期只要用心即可开眼无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发表于 2011-4-28 08: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7 23:51 发表

也刚好在那个历史时期,先有海南黄花梨,接着是越南黄花梨的出现,为高仿制作明式家具选材提供了基础。
如今,黄花梨原材料的枯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家有目共睹。

要用黄花梨原材料去演绎明式家具的神韵,在原材料上已经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对如今的许多古典家具企业来说,已是遥不可及的客观事实。
这一个黄花梨的时代,也就在他们那个时期出现,往前几十年没有,往后几十年也没有
原材料,又何曾不是一个历史机遇?



材质的事儿到不是特别的问题:海黄没有了,可以用越黄;越黄没有了,可以用白酸。。。

关键是那个时代,只要用心,只要用少许钱财,即可上手见识真品,上手拆卸真品,明了榫卯结构等机关、用意。。。现在再要新入门,就是只能远观文物家具,看照片揣摩,这也就是能够看到尺寸图纸描述到位的几张家具图即如获至宝的缘由,这也是众多木友特别感谢王世襄老先生未私自藏宝以为版权的缘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发表于 2011-4-28 08: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紫檀叶 于 2011-4-28 00:04 发表

所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杭间先生,用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来形容伍氏兴隆和伍炳亮先生的作品,小弟认为很有代表性。
        一个时代,各种机缘巧合,造就了一个代表性的企业,成就了一位家具设计制作大师,也就塑造了这个时代仿古家具的里程碑。并且,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起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个,是值得我们爱好者自豪的事情。

        当我们心平气和的去欣赏、评价、品鉴、或购藏这些家具作品的时候,无论是爱好者也好,同业者也罢,应该给予这些个行业先行者和前辈们,予以尊敬和敬佩的。



这也是当今博物馆研究以为此类细节工图描述不足的短处啊~~~净空谈摆弄一些类似《明式家具之前》的文字游戏书籍,浪费国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发表于 2011-4-28 08: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发表于 2011-4-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看的人心痒,看来今年有机会还是要去伍氏兴隆一趟,10年没有出过江苏了,看来要破例了: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5 09:34 , Processed in 0.15018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