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376
发表于 2011-3-2 19:3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多大家激烈的讨论,我想说说个人看法:

首先我没见过这种木材,从网上了解过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说法;

对于这种木材号称“非洲小叶紫檀”,“科檀”,那么我想问的是首先他是否具备“檀”的特征:“檀”(形声。从木,从亶( dǎn),亶亦声。“木”与“亶”联合起来表示“具有天然香气的树木”。本义:天生的香木。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

  从“檀”这个字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最基本的特征“具有天然香气的树木”, 那么“科檀”是否具有天然香气呢?如果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檀”。 (这一点请诸兄有料的考证)

  其次再说紫檀,就像马未都说的,紫檀是一个社会学名称,因为他是紫色的檀木,如果“科檀”具备天然香气,而它又具备紫色的特征,它可以称为“紫檀”。如果仅具备紫色的特征,而不具备“檀”的特征,那么只能称为“紫木”,而不能称“檀木”

“小叶紫檀”是可能我们先辈在使用紫檀料的过程中言及的“小眼紫檀”,但是目前我们大家都约定成俗的认定只要说“小叶紫檀”,那就是印度小叶紫檀,而很多人称“科檀”为非洲小叶紫檀有茂名之嫌。毕竟很多买家并不知道小叶紫檀约定成俗的就是印度小叶紫檀。所以个人认为“科檀”如果可以称檀木也不能称为“小叶紫檀”。

另外印度小叶紫檀有药用价值,不知道“科檀”是否也具备药用价值呢,如果具备与“印度小叶紫檀”同样或者类似的药用价值,那么也可以考虑称作“小叶紫檀”。如果不具备那就更不能称为“小叶紫檀”了。

还有楼主提到“科檀”与“小叶紫檀”是远亲,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认为所谓“印度小叶紫檀”纯粹是在蒙人。为什么?因为只有同属同种的木材由于产地不同而导致一些木性不同才可以称为同样的木材,如“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这些都是大家认证同种同属不同产地的木材,才具备称为同样名称,而在名称前冠以产地。

  而楼主在很多帖子中提到的“科檀”(科特迪瓦紫檀),个人认为反倒是可以为大家所接受。(前提是如果可以称为檀木,如果不可以称为檀木,那连科檀这个称呼也不可以,呵呵)

另外直到目前,还是没有“科檀”这一木材的具体详细身世证明,比如:叶、花、果、树皮等部位与印度小叶紫檀的比较,以及能够证明的其他详细信息。所以令我们对“科檀”这一木材如云里雾里啊。

以上为个人愚见

[ 本帖最后由 seanyangt 于 2011-3-2 19: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发表于 2011-3-2 20:36 | 只看该作者
时间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31 | 只看该作者

兄的见地不错,但是请看回复。

看了很多大家激烈的讨论,我想说说个人看法:

首先我没见过这种木材,从网上了解过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说法;(你见过就知道了,这种木材与印度檀香紫檀各有千秋。并不见得品味更低)

对于这种木材号称“非洲小叶紫檀”,“科檀”,那么我想问的是首先他是否具备“檀”的特征:“檀”(形声。从木,从亶( dǎn),亶亦声。“木”与“亶”联合起来表示“具有天然香气的树木”。本义:天生的香木。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 语言的含义是变化的,古代“子”是指先生,现代的“子”是指后生,含义整个打了个颠倒。春秋战国时代的檀是指青檀,自从明清以后,檀的含义已经不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坎坎伐檀兮”的檀了。恰恰相反,现代的檀指的多是不香的、高密度“硬”木,反而大部分香木都不再被称为“檀”(绿檀除外))因为香木多为低密度软木,兄总结一下试试,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啊?

  从“檀”这个字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最基本的特征“具有天然香气的树木”, 那么“科檀”是否具有天然香气呢?如果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檀”。 (这一点请诸兄有料的考证)
  其次再说紫檀,就像马未都说的,紫檀是一个社会学名称,因为他是紫色的檀木,如果“科檀”具备天然香气,而它又具备紫色的特征,它可以称为“紫檀”。如果仅具备紫色的特征,而不具备“檀”的特征,那么只能称为“紫木”,而不能称“檀木”。檀香紫檀无香,何以称为“檀”?如兄逻辑,印度小叶紫檀也无香,所以只能称为印度小叶紫木。而黄花梨、沉香木、檀香木、香樟木香味十足,所以该称为黄花檀、沉香檀、檀香檀、香樟檀,是不是啊?呵呵。这样似乎符合兄的逻辑,似乎也特别好玩。


“小叶紫檀”是可能我们先辈在使用紫檀料的过程中言及的“小眼紫檀”,但是目前我们大家都约定成俗的认定只要说“小叶紫檀”,那就是印度小叶紫檀,而很多人称“科檀”为非洲小叶紫檀有茂名之嫌。毕竟很多买家并不知道小叶紫檀约定成俗的就是印度小叶紫檀。所以个人认为“科檀”如果可以称檀木也不能称为“小叶紫檀”。 有人说“紫檀”只有一种,就是印度的檀香紫檀;兄又说“小叶紫檀”是专指印度檀香紫檀,既然如此为何还偏偏要加上“印度”二字来限定印度小叶紫檀?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事?非也,显然“小叶紫檀”的名字的出现,至少证明了“紫檀”的含义,比加上“小叶”二字的内涵宽泛得多,仅此约定俗成的词汇,就足以否定紫檀只有一种的说法,更加证明了小叶紫檀是紫檀的一种。同样,“印度小叶紫檀”这个词汇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小叶紫檀”的范围大于“印度小叶紫檀”,它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小叶紫檀”。这一些,从逻辑概念就足以证明,既然有“印度小叶紫檀”就必然有非印度的,比如科特迪瓦的,非洲的,月球的。。。。

非洲有大叶紫檀,然而更细腻、更有紫檀韵味的另一种非洲材,是不是天然地该叫做非洲小叶紫檀?!

另外印度小叶紫檀有药用价值,不知道“科檀”是否也具备药用价值呢,如果具备与“印度小叶紫檀”同样或者类似的药用价值,那么也可以考虑称作“小叶紫檀”。如果不具备那就更不能称为“小叶紫檀”了。前面的讨论已经说过了,檀香紫檀的药用价值是噱头,而非洲小叶紫檀的药用价值是实打实的科学和历史所公认的(外国历史),并且被科学实验所证实。

还有楼主提到“科檀”与“小叶紫檀”是远亲,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认为所谓“印度小叶紫檀”纯粹是在蒙人。为什么?因为只有同属同种的木材由于产地不同而导致一些木性不同才可以称为同样的木材,如“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这些都是大家认证同种同属不同产地的木材,才具备称为同样名称,而在名称前冠以产地。他们并不植物分类学的同种,这是我强调的。但是,植物分类学并不能干涉语言文学的分类,这是一种审美分类的概念。正如:黑种人、白种人的分类是按生物特性的分类。但是:“好人”,“坏人”则是道德审美的分类,你不能说希特勒与爱因斯坦都是白种人,所以都一定是同为“好人”,或者是同为“坏人”。你也不能说因为雷锋与白求恩不是同一种颜色的人种,他们就不能成为同一种“好人”。

  而楼主在很多帖子中提到的“科檀”(科特迪瓦紫檀),个人认为反倒是可以为大家所接受。(前提是如果可以称为檀木,如果不可以称为檀木,那连科檀这个称呼也不可以,呵呵)。“科檀”像“印檀”一样,是一种简称,也不错。问题是,它出现了混乱,大家可以查查,以前**紫檀也自称科檀。其实,我一直回避另一个更加给力的词语“jxzt”,虽然我不希望现在讨论,但是有聪明的同学已经那样在用了。(其实,按兄的说法,檀香紫檀是不可以称为檀的。只能称为木香紫木,呵呵。)

另外直到目前,还是没有“科檀”这一木材的具体详细身世证明,比如:叶、花、果、树皮等部位与印度小叶紫檀的比较,以及能够证明的其他详细信息。所以令我们对“科檀”这一木材如云里雾里啊。本贴是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如果兄能按照本贴的英文链接去阅读,会有更多收获。没必要与印度小叶紫檀去比较,虽然他们长得一致,都同样具有典型的紫檀文化情感气质,具有鲜明的吉祥美感,但他们不是同种植物,只是远亲,各有千秋。按照文化寓意去感受紫檀的内涵,购买按照拉丁名来防忽悠,才不是畸形的审美观。

以上为个人愚见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3 12: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37 | 只看该作者
从皮九兄那块料也可以看到,出材率很低啊。这是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的一面。期待,围观皮九兄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2 21: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发表于 2011-3-3 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8楼 的帖子

客观的说,我认可科檀这种材料其材性,密度,棕眼,利用率,价值等都数上乘。但是我不认为这些就是它可以称为小叶紫檀的的证据,相反,就是因为它命名为“紫檀”“小叶紫檀”,结果导致买了这个材料所做家具产品的人在知道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的时候会大呼上当。

对于“檀”这个字,至少目前我没有从汉语词典中得到任何关于说“檀”是指硬木命名的意思。文字在不断改变,而且我们也见到过很多别的命名为“檀”的没有香味的木材,这个我不想对前人过多评论。但是我个人认为命名是很严谨的事情,前人没有遵循的我们就可以不遵循吗?前人弄错了我们可以跟着继续错吗?

关于紫檀的香味,我不确定是不是我购买的小叶紫檀有问题,但是当我锯切或者钻我手中的时候,我确定我能闻到天然的香气,而且在把玩的时候也能够闻到,只是玩久了就没有了。

另外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把科特迪瓦紫檀(科檀)认定为非洲小叶紫檀,我也不知道楼主为什么一定要认定他为檀木,仅仅是名称吗?还是为了忽悠很多不了解的人呢?或者说已经有很多商人在使用这个名称,然后就想办法为它正名确定一定能够成为“小叶紫檀”。

当我想要买小叶紫檀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印度出产的小叶紫檀,为什么呢?因为市场上有“非洲小叶紫檀”“非洲大叶紫檀”等等让我迷糊的名称。说实话,我身边有很多人做木材,也了解一些木材的知识,就是这样还是害怕买到什么茂名小叶紫檀的“非洲小叶紫檀”,更何况很多人并不了解木材,那么当一个人想买紫檀家具的时候,商家就可能用“非洲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等等冒充,而价格却是“印度出产的小叶紫檀”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谁吃亏谁占便宜我想不大家都很明了吧!

我并不是说“科檀”价值不高或者利用率就很高之类的,而是说中国人有“紫檀情节”,那么很多商家就利用这种情节去找类似的木材,然后命名为紫檀,小叶紫檀等等。这种我个人认为纯粹是在欺骗客户。说实话,有多少销售“科檀”“非洲小叶紫檀”的商家在销售的时候明确说明了该材料的特性,而让消费者了解呢?我想十不足一!如果商家在说明这些特性并说明这不是传统大家说的那种小叶紫檀的时候,我相信想买小叶紫檀的人很可能就不会去购买。

客观的说我认为古代中国人在当时没有办法远洋的时候只能从中国周边找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小叶紫檀”,黄花梨,黄金樟等认为比较好的木材,如果当时中国可以远洋到非洲,南美,澳洲,我相信也许目前我们熟知的这些知名木材可能不会显得那么珍贵,但是历史不能改变,同样中国人的紫檀情节,花梨情节也不可改变。而在材料紧缺的今天,为了满足这种情节,就会有人想办法去找可以替代的品种,替代无可厚非,但是利用人的这种情节去做同样的命名就有些不太好了吧。
其实世界上好木材有很多,各有特点,紫光檀(加工过程中有淡淡的香味,非常少)可以假冒乌木(个人亲历),但是我认为紫光檀这个木材本身非常好。紫光檀冒充紫檀,红花梨冒充紫檀,科檀冒充紫檀,大叶紫檀冒充小叶紫檀,越黄冒充海黄称为降香黄檀,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冒充,甚至在民国早期因为海南黄花梨缺少而用草花梨冒充。

既然我们是在讨论,那我们就要了解清楚其枝、叶、干、花、果等植物特性,以及其密度、硬度、棕眼、纹理、颜色等物理特性,而不是简单的命名为非洲小叶紫檀之后再去讨论。

在我刚开始看到标题看到“小叶紫檀”的时候就去淘宝搜索,看到价格这么低就很想买,但是在详细了解之后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的时候就很失落,虽然这种木材也很好,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失落,什么原因?想了很久才知道仅仅因为它也是小叶紫檀,但却不是我概念中的小叶紫檀。对于“科檀”这个名字来说,我愿意接受,但是如果是作为“小叶紫檀”出现,无论它多么优良,但是不是就是不是,从来不可能改变,而且反倒可能让大家觉得“科檀”是沾了“小叶紫檀”的光才被购买,而购买的人可能回过头来觉得受骗上当。这是商家的伎俩,同时也是这种木材的悲哀。本来它就是它,也许它不靠“小叶紫檀”也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性能而被大家认可,但是现在却只能作为冒充品出现。
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0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anyangt 于 2011-3-3 14:23 发表
客观的说,我认可科檀这种材料其材性,密度,棕眼,利用率,价值等都数上乘。但是我不认为这些就是它可以称为小叶紫檀的的证据,相反,就是因为它命名为“紫檀”“小叶紫檀”,结果导致买了这个材料所做家具产品的人 ...

==================================================
不好意思,你写的太长,不方便复制原文回复。

1,原因在于,你的审美观受到了价格审美的干扰,你的审美神坛供奉着一个神仙。而突然出现一个神马,你只能感受到的是浮云。好像你心爱的女朋友叫李小红,因此不许另外的漂亮女孩叫王小红,是不是有点荒唐啊?

2,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种可能?檀香紫檀本不该叫“小叶紫檀”,而真正该叫小叶紫檀的是非洲小叶紫檀,目前并不能排除檀香紫檀冒了科檀“小叶紫檀”的名。这样的猜想,你会更加不能接受,但是一种值得去考证的“猜想”。

3,之所以叫非洲小叶紫檀,就是要与印度小叶紫檀有所区别,加上“非洲”“科特迪瓦”二字是负责任的限制定义。不负责任的是什么都叫小叶紫檀,而不加限制。本来就与檀香紫檀各有千秋,既然这点兄也承认,为什么就叫做高攀呢?价格审美观在作怪。价格与价值不是名字决定的,是市场供需决定的。只要名字是唯一精确所指,就谈不上什么攀。

4,檀香紫檀没有香味,这是公论,请查阅资料。檀香紫檀无香为檀,这样的双重标准是盲目崇拜的畸形审美观。关于“檀”指香的问题,这个我想前面的已经辩论得很清楚了,如果不顾明确事实,继续狡辩,那么可能让人想到为结论而牵强了。

我是尊重事实的,前面网友用事实把我驳倒了,我是勇于承认的。而关于“檀”现代不指香木,而是指硬木,我已经是说得很透彻了。要按古代的含义,今天的木材全部得改名。

5,檀香紫檀也是改革开放后才重回中国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檀香紫檀和非洲小叶紫檀在历史上都有机会进入清朝的中国。非洲小叶紫檀回来的晚些,是有原因的。

6,“紫檀”是一个文学意义的名词,请兄查阅古代紫檀的内涵和外延。紫檀从来就没有被定义成为一种特定木材,就连植物分类学都没有。紫檀是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精神寄托,而不是一种生物基因。如果科檀都不能被称为紫檀,那么长得一摸一样檀香紫檀也不能被称作紫檀,除非紫檀的气质和美丽仅仅在于“牛毛纹”,因为二者的区别也仅仅在于牛毛纹。

7,主要原因是在你的心目中,它是冒名顶替的可恶小三。但是,你更没可能意识到,它完全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一种著名的紫檀。这一点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鉴于商业目的,以及暂时没有证据,我暂时不想探究。

8,建议看看本贴前面对此类问题的讨论。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4 03: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03:4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贴出来回复

客观的说,我认可科檀这种材料其材性,密度,棕眼,利用率,价值等都数上乘。但是我不认为这些就是它可以称为小叶紫檀的的证据,相反,就是因为它命名为“紫檀”“小叶紫檀”,结果导致买了这个材料所做家具产品的人在知道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的时候会大呼上当。你怎么知道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这取决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是什么意思。传统的小叶紫檀不是指一种植物基因!!!而是一种情趣,一种美感,一种气质,一种品位。

对于“檀”这个字,至少目前我没有从汉语词典中得到任何关于说“檀”是指硬木命名的意思。文字在不断改变,而且我们也见到过很多别的命名为“檀”的没有香味的木材,这个我不想对前人过多评论。但是我个人认为命名是很严谨的事情,前人没有遵循的我们就可以不遵循吗?前人弄错了我们可以跟着继续错吗?科学是严谨的事情,文学是浪漫的事情。前人并没有错,而是“檀”字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如果非要遵循古代词义,只能称儿子为“先生”了。“先生,快去做作业,否则爸爸打你小屁屁。”,按照你的遵循和严谨,好笑不好笑啊?

关于紫檀的香味,我不确定是不是我购买的小叶紫檀有问题,但是当我锯切或者钻我手中的时候,我确定我能闻到天然的香气,而且在把玩的时候也能够闻到,只是玩久了就没有了。紫檀从来不以香味出名,而不香是公论。

另外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把科特迪瓦紫檀(科檀)认定为非洲小叶紫檀,我也不知道楼主为什么一定要认定他为檀木,仅仅是名称吗?还是为了忽悠很多不了解的人呢?(不了解就看本贴)或者说已经有很多商人在使用这个名称,然后就想办法为它正名确定一定能够成为“小叶紫檀”。请搜索淘宝,科檀和非洲小叶紫檀产品各半。至于为什么非要说他是紫檀,因为他本身就是紫檀,而且区别于大叶紫檀。他都不能被称作紫檀,那么与他长的一摸一样的檀香紫檀也不能被称作紫檀了,紫檀的定义总不至于是牛毛纹吧。至于目的不重要,那是诛心,重要的是事实。

当我想要买小叶紫檀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印度出产的小叶紫檀,为什么呢?因为市场上有“非洲小叶紫檀”“非洲大叶紫檀”等等让我迷糊的名称。说实话,我身边有很多人做木材,也了解一些木材的知识,就是这样还是害怕买到什么茂名小叶紫檀的“非洲小叶紫檀”(很简单啊,你买印度小叶紫檀就对了,人家都明确说了是“非洲的”小叶紫檀,哪里在忽悠你啊,你还非要人家连紫檀都不准提啊,搞文字狱唆),更何况很多人并不了解木材,那么当一个人想买紫檀家具的时候,商家就可能用“非洲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等等冒充,而价格却是“印度出产的小叶紫檀”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谁吃亏谁占便宜我想不大家都很明了吧!我一直主张用科学名交易,这是最严谨的科学体系,也是法定的称谓。至于大家的审美情趣真的畸形到了“不爱紫檀的气质,而是爱产地”的地步,那么消费者就消费产地吧,何必追求木质之美?况且,人家非洲小叶紫檀也没忽悠你说是“印度产”啊。

我并不是说“科檀”价值不高或者利用率就很高之类的,而是说中国人有“紫檀情节”,那么很多商家就利用这种情节去找类似的木材,然后命名为紫檀,小叶紫檀等等健康的紫檀情节的含义是什么?畸形的紫檀情节又是什么?。这种我个人认为纯粹是在欺骗客户说实话,你都没有见过“科檀”“非洲小叶紫檀”又何以猜测?。说实话,有多少销售“科檀”“非洲小叶紫檀”的商家在销售的时候明确说明了该材料的特性,而让消费者了解呢?我想十不足一毕竟非洲小叶紫檀、科檀这个名字的出现,就是为了区别于檀香紫檀,至少,你亲眼所见本翁在此煞费苦心说明该材料特性,却视而不见???!!!!如果商家在说明这些特性并说明这不是传统大家说的那种小叶紫檀的时候,我相信想买小叶紫檀的人很可能就不会去购买。固然只买产地而不买木材的,必然不会买。但是,畸形审美的并不多,专业人士,发烧人士,对科檀更有美誉。

客观的说我认为古代中国人在当时没有办法远洋的时候只能从中国周边找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小叶紫檀”,黄花梨,黄金樟等认为比较好的木材,如果当时中国可以远洋到非洲,南美,澳洲,我相信也许目前我们熟知的这些知名木材可能不会显得那么珍贵,但是历史不能改变,同样中国人的紫檀情节,花梨情节也不可改变。而在材料紧缺的今天,为了满足这种情节,就会有人想办法去找可以替代的品种,替代无可厚非,但是利用人的这种情节去做同样的命名就有些不太好了吧。宋朝以前的紫檀并不是檀香紫檀,而是蔷薇木,檀香紫檀因为更加符合红得发紫的吉祥寓意,而且比蔷薇木更优越,因为后来成了紫檀主流。至于兄说中国只能从周边获取紫檀,其实是一种未经证实的一种猜测。实际上,非洲小叶紫檀和檀香紫檀十八世纪都曾经是一种全世界范围贸易的重要经济木材。这种全球贸易状态,非洲小叶紫檀从欧洲进入中国,似乎具有十分充分的理由和条件。无论是原配还是替代,其实本质最重要。
其实世界上好木材有很多,各有特点,紫光檀(加工过程中有淡淡的香味,非常少)可以假冒乌木(个人亲历),但是我认为紫光檀这个木材本身非常好。紫光檀冒充紫檀,红花梨冒充紫檀,科檀冒充紫檀,大叶紫檀冒充小叶紫檀,越黄冒充海黄称为降香黄檀,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冒充,甚至在民国早期因为海南黄花梨缺少而用草花梨冒充。你心爱的女朋友李小红,你总不能说王小红、张小红都不是正宗的女孩,她们都是替代品吧。你喜欢李小红没错,但决不能说教小红的女孩都是想冒充你的所爱吧,她们自有爱她们的人,钟爱她们的人心里,说不定李小红才是冒名顶替的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爱产地,有人爱美丽,有人爱木质,有人爱便宜。其实,兄说了那么多冒充,我一点都没看到冒充,却看到的是区别,大叶区别于小叶,非洲区别于印度,“越”区别于“海”。

两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子,大虎和小虎,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是小虎想冒充大虎?还是大虎想冒充小虎呀?兄的逻辑是不是有些可笑啊?


既然我们是在讨论,那我们就要了解清楚其枝、叶、干、花、果等植物特性,以及其密度、硬度、棕眼、纹理、颜色等物理特性,而不是简单的命名为非洲小叶紫檀之后再去讨论。既不能称为科檀,也不能成为非洲小叶紫檀,而这两个称谓早于本贴被广泛使用,那称为什么?(标题这样写?:“因为长得像檀香紫檀而不敢命名的木头”之家)。本贴之专业、之严谨,我想兄在别处找不到,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70网友们共同的贡献,你先前后看看完了再批评。否则就有点。。。。。了),你说我们没有讨论这些东西,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看过本贴,至少没看过本贴的英文文献。

在我刚开始看到标题看到“小叶紫檀”的时候就去淘宝搜索,看到价格这么低就很想买,(这说明商家没骗人)),但是在详细了解之后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的时候就很失落,虽然这种木材也很好,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失落,什么原因?想了很久才知道仅仅因为它也是小叶紫檀,但却不是我概念中的小叶紫檀(你说这是不是审美畸形?你是爱小红的名字?还是爱小红本人?)。对于“科檀”这个名字来说,我愿意接受,但是如果是作为“小叶紫檀”出现,无论它多么优良,但是不是就是不是,从来不可能改变,而且反倒可能让大家觉得“科檀”是沾了“小叶紫檀”的光才被购买,而购买的人可能回过头来觉得受骗上当它为什么不是小叶紫檀呢?它具备紫檀的一切内涵和外延,它本身就是紫檀,非洲的,不是印度的,为区别于大叶紫檀,加个“小叶”,这难道不是严谨的命名规则???!为什么叫做科特迪瓦小叶紫檀就可以,而叫做非洲小叶紫檀就不可以呢)。这是商家的伎俩,同时也是这种木材的悲哀(你这是诛心的指责)。本来它就是它,也许它不靠“小叶紫檀”也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性能而被大家认可,但是现在却只能作为冒充品出现。问题在你,你因为对檀香紫檀的偏爱,因而脱了了客观、公正的角度,误读了“小叶紫檀”的本质含义,百度百科里说“小叶紫檀”指印度紫檀是错误的,小叶紫檀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植物分类学,它的本质含义是指质地细密、棕眼小的紫檀。顺便告诉你,科檀的树叶与檀香紫檀的树叶一样大,形状也一样,花形也一样,但这不重要,他们不是同一种。

个人观点!檀香紫檀是很优越的木材,但它不能说和他长得像的木材就必须命名为“非紫檀”。紫檀毕竟没有申请专利。建议你耐心看完帖子再议。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4 04: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发表于 2011-3-4 10:31 | 只看该作者
唉,看起来楼主不把科檀推上小叶紫檀的神坛是不会罢休的,如此,那么楼主就继续你的大业,我还是蜗于我自己的小叶紫檀吧!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具备楼主的知识,同样我也相信购买小叶紫檀的很多都没有楼主这样认可,至少目前如此。也许过个两三百年当我们都做古之后,大家都认可科檀为非洲小叶紫檀,或者为正宗小叶紫檀吧。或者到那个时候非洲或者南美洲的原始森林里再发现一种类似的,继续今天的话题吧。本来我还对科檀报以虽然疑惑但是至少认可的感觉,毕竟材料不错,颜色,密度,棕眼,以及后期的变化的等都不错的,但是看到楼主这么不遗余力的要把它宣传为小叶紫檀,甚至说目前的小叶紫檀是冒充的,我就彻底无语了!

我看到非洲有很多颜色很漂亮,材质也不错的,不知道是不是会成为明天的小叶紫檀呢?

看起来还是我们只是浅薄啊,楼主继续宣传,会有一天大家都会具备你所具备的知识的! :48g :48g :48g :31g

[ 本帖最后由 seanyangt 于 2011-3-4 1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发表于 2011-3-4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4: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anyangt 于 2011-3-4 10:31 发表
唉,看起来楼主不把科檀推上小叶紫檀的神坛是不会罢休的,如此,那么楼主就继续你的大业,我还是蜗于我自己的小叶紫檀吧!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具备楼主的知识,同样我也相信购买小叶紫檀的很多都没有楼主这样认可,至 ...

==========================================================
哈哈,我不会将它推上印度小叶紫檀的神坛,这个神坛是心里铸就的,“小叶紫檀”被错误地当做了神坛,我只不过将这个神坛客观地拉回了现实而已,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它只是一种吉祥的木头!

喜欢印度小叶紫檀的通过本贴可以学会如何区分“非洲”和“印度”,防止被忽悠;喜欢探索的,自然会去探索未知。也算是对蜗居者的贡献吧,有何不好?

其实,我并不认为它会靠小叶紫檀有什么商业上的作为,因为这个名字体现不了它的文化含义,以我的看法,它远不止这点。但是问题是它从出身、到现在、甚至外国人也这么说,科特迪瓦小叶紫檀,非洲小叶紫檀,african sandalwood。你说怎么去称呼它?“非洲紫红杂木”?

名字只是名字,把普通名字推向神坛的是大家的畸形心理,这种心理使正常的命名规则专利化、排他花,这是畸形的,外国人心理并不将sandal wood放在神坛上,所以正常地将檀香紫檀与科檀同名称呼,你说他们有什么目的、动机?

我之所以这样说它就是小叶紫檀,并不仅仅是因为如上之称谓理由,更是因为我有自己自成体系的猜想,我自己都被这个猜想吓到了,这远不止一个小叶紫檀名字神坛那么简单,它有可能不是替代品!哈哈,有网友在前面已经触及,我回避了。

要严谨,首先要消除感情因素的干扰,将“小叶紫檀”几个神坛上的字,拉回现实。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4 14: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发表于 2011-3-4 18:12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没仔细看,随便说说几点:
1.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是不是同属同种很有疑问,最近看到坛友黄花黎老师的研究,越南黄花梨是东京黄檀,我觉得很有可能
2.檀香紫檀没香味,或几乎无味。就算有,那种淡淡的味道我也不觉得是香味。
3.小叶紫檀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俗名,科学的因该叫檀香紫檀。紫檀属的其他紫檀多得是(共35种,大多无香味,但都是真真确确的檀)
4.除非楼主自己在wikipedia等网站加了科檀的资料(对不起楼主,我没排除这个可能,因为半年前和现在可以找到的科檀介绍已近不同了),科檀的英语俗名是有一个叫african sandalwood,就是非洲檀木的意思。不过另一种俗名african sandalwood的罗穗木到真的是想的。
5. 所谓的药用价值,紫檀属和黄檀属的很多种都有,黄花梨和紫檀不是其中药效最好的,没啥稀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7
发表于 2011-3-4 21:29 |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说我并不反感科檀这种材料,不过对于科檀称为“非洲小叶紫檀”持怀疑态度。很多人认为名字仅仅是名字,而也有人说我对小叶紫檀的情节太重而不愿意别的木材称为“小叶紫檀”。我说是!
1.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情节,是很多人,甚至整个华裔的情节(也许不准确,因为很多其他国家的华裔都有紫檀情节)。
2. 举个例子,韩国注册端午节,日本注册狗不理包子等等类似的事情,其起因也仅仅是名字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的却是大家心中的情节。
3. 很多人都不认可科檀称为小叶紫檀,就是因为这种情节在其中。
4. 另外,大家对小叶紫檀的把玩,不仅仅是在于其重量、密度、颜色,还在于其把玩的那种质感、油性等等一些因素。
5. 其次,科檀称为小叶紫檀很容易糊弄到很多消费者,毕竟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了解自己想买的小叶紫檀的是印度的还是非洲的,如果消费者仅仅是想买小叶紫檀的产品,那么其首先的想法是大家都熟知的印度小叶紫檀,而绝不是非洲小叶紫檀,然而如果有商家把非洲小叶紫檀卖给一个对产地不是很熟悉材料的客户,那么就是在一定程度的偷换概念(有一些人在购买前可能会去查明非洲小叶紫檀的材性之后才去购买,另一些人可能根本不了解,只要听说小叶紫檀的就买了,回头知道之后大呼上当)。真的很容易被混淆的。
6. 科檀从密度、棕眼、重量、颜色变化等方面,从之前大家的讨论中了解了其并不次于小叶紫檀,即使它一直沿用科檀这个称呼,或者别的称呼,我想大家也都会认可,因为很多木材都采用了其独一的名称而而被大家认可。

其实我们的任何讨论在这里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科檀作为“非洲小叶紫檀”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楼主不一定是第一个称科檀为“非洲小叶紫檀”的人,而最初的那个人也许是因为颜色相近,也许是因为商业需要,再也许是别的原因,但是现在很多人堂而皇之的把科檀称作“非洲小叶紫檀”确实是因为商业需要,究其原因就是如果卖的时候称“非洲小叶{紫檀”会比“科檀”好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另一种层次上的山寨(其实木材行业里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国产柞木/俄罗斯柞木冒充进口白橡(这是同一树种不同产地的冒充),大叶紫檀冒充小叶紫檀,甚至紫光檀/红花梨冒充“印度小叶紫檀(避免混淆,还是加上印度吧)”(这是不同树种的冒充)}。

而在详细看了26页的的讨论帖之后,“李鬼”与“李逵”我已经弄混了,不知道其他的同行是否分清楚哪个是“李鬼”,哪个是“李逵”呢?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的两个小事(两个小事:一、 这几天磨了一个欧洲榉木的小按摩棒,也打磨了一个紫光檀的小牌子,打磨之后发现同样磨到3000#,榉木有光泽,紫光檀光滑而无光泽。而在打磨之前对紫光檀期望甚高,以为可以打磨的如紫檀那样油亮,因为很多宣传都说紫光檀如何硬,如何好,打磨之后才发现不过如此,就是一木头。 二、我手头有一串非常“差”的越黄珠子,棕眼很大,花纹不好,很多人都说太差了,一开始我也很不喜欢,但是自己把玩了很久之后看到油性渐出,手感也很好,也越来越喜欢。),无论它是“李鬼”还是“李逵”,总之就是一种木材,是人在把玩木材,而不是木材在把玩人。我只是一个玩木的人,所有我能收集的木头搜集之后认识把玩。今天重新审视之前的争论,发现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无所谓别人怎么说。我想这也许是楼主一直不遗余力的介绍科檀(或者称为“非洲小叶紫檀”)的原因所在吧。

每一种木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纹、颜色、质量、感觉、喜欢就好!

[ 本帖最后由 seanyangt 于 2011-3-4 21: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0:37 | 只看该作者

baogj同学真仔细

“半年前和现在可以找到的科檀介绍已近不同了”,这个是我干的,我将本贴讨论的内容加进了科檀词条,本贴在前,修改在后,并且我光明磊落地署上了我的大名,凡是我写的,我都留下了大名。那个半年前的科檀词条是什么质量?已经过时了,但是我依然客观地保留了。

baogj同学高估了我的本事,就算我能N多年前就策划预谋这个,我还没有本事将其写入纸质字典。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6 02: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1:17 | 只看该作者
1.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情节,是很多人,甚至整个华裔的情节(也许不准确,因为很多其他国家的华裔都有紫檀情节)。错,小叶紫檀的含义,本质是木质细腻的紫檀品种,这才是中国人对小叶紫檀审美的内涵。因此,也有大叶紫檀与之对应,并且小叶紫檀对应檀香紫檀是最近十几年的事。传统紫檀的分类并没有小叶紫檀的项。紫檀情节不等于小叶紫檀情节!
2. 举个例子,韩国注册端午节,日本注册狗不理包子等等类似的事情,其起因也仅仅是名字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的却是大家心中的情节。起因是“小眼”之说,而非“小叶”二字本来是神坛。
3. 很多人都不认可科檀称为小叶紫檀,就是因为这种情节在其中。但没有人将它列为小叶紫檀之外的木材,只有非洲小叶紫檀与科特迪瓦小叶紫檀(简称科檀)两种称谓。很多人不认可之说从何而来?

4. 另外,大家对小叶紫檀的把玩,不仅仅是在于其重量、密度、颜色,还在于其把玩的那种质感、油性等等一些因素。我再补充点,牛毛纹吧?但牛毛纹是紫檀文化的根本吗?

5. 其次,科檀称为小叶紫檀很容易糊弄到很多消费者,毕竟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了解自己想买的小叶紫檀的是印度的还是非洲的,如果消费者仅仅是想买小叶紫檀的产品,那么其首先的想法是大家都熟知的印度小叶紫檀,而绝不是非洲小叶紫檀,然而如果有商家把非洲小叶紫檀卖给一个对产地不是很熟悉材料的客户,那么就是在一定程度的偷换概念(有一些人在购买前可能会去查明非洲小叶紫檀的材性之后才去购买,另一些人可能根本不了解,只要听说小叶紫檀的就买了,回头知道之后大呼上当)。真的很容易被混淆的。哈哈,只买产地的买家,“印度”与“非洲”区分很明确。而在乎本质品质的买家,自然也谈不上后悔,他们的审美观与产地无关。

6. 科檀从密度、棕眼、重量、颜色变化等方面,从之前大家的讨论中了解了其并不次于小叶紫檀,即使它一直沿用科檀这个称呼,或者别的称呼,我想大家也都会认可,因为很多木材都采用了其独一的名称而而被大家认可。科檀是科特迪瓦小叶紫檀的简称,太长所以简称,之所以科檀有局限,是因为市面上的科檀很多品种。我要说科檀是红的,都有人跟我急,因为他们的科檀是黄色的、灰色的。

其实我们的任何讨论在这里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科檀作为“非洲小叶紫檀”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楼主不一定是第一个称科檀为“非洲小叶紫檀”的人,而最初的那个人也许是因为颜色相近,也许是因为商业需要,再也许是别的原因,但是现在很多人堂而皇之的把科檀称作“非洲小叶紫檀”确实是因为商业需要,究其原因就是如果卖的时候称“非洲小叶{紫檀”会比“科檀”好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另一种层次上的山寨(其实木材行业里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国产柞木/俄罗斯柞木冒充进口白橡(这是同一树种不同产地的冒充),大叶紫檀冒充小叶紫檀,甚至紫光檀/红花梨冒充“印度小叶紫檀(避免混淆,还是加上印度吧)”(这是不同树种的冒充)}。说实在的,你说的这些,完全相反。要将非洲小叶紫檀说成是印度小叶紫檀,那才是叫冒充,人家明明加上了“非洲”二字加以区别,谈何冒充?人家专门加上“大叶”二字以示区别有谈何冒充?什么是冒充的含义?按照兄的逻辑长虹电视机就是冒充海尔电视机,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电视机!这荒唐不荒唐啊?

再说一句,等到我要推科檀的时候,我是不会仅仅用小叶紫檀的,小叶紫檀完全不够给力。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5 01: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发表于 2011-3-5 1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1-3-5 00:37 发表
“半年前和现在可以找到的科檀介绍已近不同了”,这个是我干的,我将本贴讨论的内容加进了科檀词条,本贴在前,修改在后,并且我光明磊落地署上了我的大名,凡是我写的,我都留下了大名。那个半年前的科檀词条是什么 ...

楼主误会了,我指的是google上半年前找不到任何科檀和african sandalwood的联系,但现在wikipeida上都介绍科檀俗名african sandalwood,我不是指百度等中文网站。另外也不是我发现的,是我一个专业研究木材的朋友问我哪里有科檀叫african sandalwood的资料,我给他wikipedia后,他向我指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7 11:20 , Processed in 0.21768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