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每周四更新)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17

聊一件2009年见光的老家具吧,算是对当年“林海微澜:风雨如磐”一帖的纪念。这是2008年开始,2009年末结束的帖子,专门谈年份可靠可考的老旧家具。
家具的断代,口舌纷争不断。主要的原因,窃以为大概还是“人往高处走”。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个众口一词的“浮躁”与“功利” 的年代,自然而然。况且上梁不正,居庙堂之高的肉食者自己本身就不掩饰地以大开门的“术”来把握话语权,翻来覆去地演义从前的田忌赛马或指鹿为马,于是云遮雾罩的障眼。
“风雨如磐”中的老旧家具,在下对年份从一开始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过图中这件传承无稽的来自越南的板式家具之半桌,或曰“接桌”,其实也可以直观地称为“板桌”,在下倒是敢斗胆推断为清末民初,因为怎么看都当得起本朝所说的“解放前”。
因为见过为数不少的风格类似工艺雷同的天朝出品,物以类聚。而行内对这种相似风范的天朝制作,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心照不宣:师法传统审美之长物的“源头”与“缘由”,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所以,保守地说:清末民初。信马由缰,大概可以扯到“治隆唐宋”的宋了。因为线条,因为出头榫,大开门的宋“制”。
天朝这边厢与之相对应的类似年代的参照物,叫做八仙桌,海南一地,曾几何时堆积如山。如今高处不胜寒,单价过百万,只要材质是大名鼎鼎的海南黄花梨。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2007年夏,与业内老行尊聊起这款俗称直枨矮老的素起线八仙桌的年份,行尊不假思索就说:清末民初。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当时并不稔熟的在下,一脸的尽在不言中。那时候敢用六位数高追从头到底都是泡沫的海南黄花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点勇气。抚今追昔,在下欣慰的,首先是锅碗瓢盆罐筒壶之后摸着石头过河的眼力。顺便说一句,那次得见业内的老行尊,原本是专程送一把紫砂壶,在下不过是个司机。行尊兴隆主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独厚海南黄花梨。
说回这件越南半桌,在下是一见就喜欢得紧,首先当然是劈头盖脸的一块玉。没办法,打小耳闻目睹的都是共和国款的板式家具,天生就对曲线婀娜之美感迟钝有余,这个先天不足的十窍通了九窍一直到瞻仰了上博陈梦家先生的明黄花梨五足内卷香几为止,然后从先天不足走向后天失调,不提。反正先喜欢一块玉,虽然老皮壳,北方人称为包浆的,厚厚地罩在上面。可当时还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另一件,品相稍逊,结果被暴殄天物的家具贩子把原本的独板平行剖开,霸王硬上弓地开成两块面板。金黄的纹理,大美不言。 据说从越南收的这些老旧家具,缺胳膊少腿或者破相者司空见惯,拼凑难免。想当初出自海南的八仙桌亦然,于是这个换腿,那个换面,或者合二为一,甚至合三成一,并不罕见。京城地方的行话,叫做插帮车,远了。
独板之后,在下倾心的另一个“吸引眼球”,叫做出头榫,或曰明榫。这是地道的古法,继续信马由缰的话,治隆唐宋之上,叫做远迈汉唐。实话实说,两汉年代的木结构,还真的是以出头为主。古朴。宁古无时,宁拙无巧。明榫之后的暗榫,一言以蔽之:巧。读过一则笑话:影视明星张涵予高价收了张“宋”朝的黄花梨罗汉床,年代考据的立足点之一,就是古朴的出头榫。所谓“第一专业论坛”某大师有一回宣传某“宋”代的弥勒榻,工艺制作的出头榫与素起线和这件越南出品的风范如一奶同胞。那件“宋”朝的长物,材质白酸。
在下敢推断这件传承无稽之越南长物的制作年代为“清末民初”,除了器型与工艺,还有一个立足点,叫做:材质。
这东西是满砌的黄花梨。用现在的说法:越南黄花梨。灰溜溜的皮壳,直追多少天朝的到代明清黄花梨家具。
其他的就不必啰嗦了吧。越南在十九世纪末期脱离天朝管辖,被纳入法国殖民势力范围。上世纪四十年代短暂地匍匐于日寇的铁蹄之下,然后先是在红色中国的支持之下赶走了法国人,又在红色中国的喝斥声中被迫签订了北纬十七度线的南北朝协议,冷战时期的美国先是支持南越并出兵发动越战,尼克松上台之后又放弃曾经的盟友导致越南统一,统一的越南效法红色中国的血腥土改驱使数百万“地富反坏右”的越南船民投奔怒海,其中绝大部分是勤劳致富的华裔。然后中越因中美而交恶,于是兵戎相见,铸就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血染的风采》。。。。。。
俱往矣,历史让人不忍卒读。人说最无耻的一句话,叫做“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道德沦丧无底线的当今天朝,无礼,无义,无廉,有耻否?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顺便说一句,这件越黄半桌,在“第一专业论坛”版本的“林海微澜:风雨如磐”中并未现身。因为这个帖子2008年中只是从“第一专业论坛”始,却在2009年完结于古典网。所以,足本在后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越黄半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越黄半桌底屉皮壳与刮磨痕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越黄半桌素起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越黄半桌出头明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发表于 2015-2-16 11: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听前辈讲故事甚是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发表于 2015-2-16 20:5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00:48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5-2-16 10:15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17

聊一件2009年见光的老家具吧,算是对当年“林海微澜:风雨如磐”一帖的纪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24
关于老家具,在下从前基本是敬而远之,因为毫无根基,直到后来的2008年在苏州自家亲戚的宅子里不经意间踏破铁鞋,陡然发现,上世纪七十时代中就骑跨过的那两张四旧榉木骨牌凳竟然是暴风骤雨的土改过后留下的“劫后余”,面对着这样的传承可靠可考的解放前的“长物余”,于是言之有物。自然地也就颠覆了京城某些专家名嘴的所谓“苏工惜料如金”之器形纤细空灵说,以及夸张的完工之后剩余的废料之短小只可以做牙签的张口就来。
传统家具这个领域,大概依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是当朝专家名嘴之中张口就来人云亦云者众,不靠谱之滥竽充数层出不穷。这样误人子弟的行径,窃以为是人世间最大的恶。何以误人子弟?因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比如前些日子,当朝一品造诣卢沟桥,竟然不知道放下屠刀的日寇当年在煌煌神州各大战区清一色地都是向国民政府投降,这玩笑就大了去了。可见伟大领袖当年张口就来的“不抗日的蒋介石躲上了峨眉山,日寇投降后再下山抢夺胜利果实”之说影响之深。在下的幡然醒悟,始自公元1995年。那一回,全世界庆祝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电视上看到境外记者访问彼时仍健在的蒋纬国将军。小蒋在回答境外记者关于老蒋不抗日的天朝正统教育时说了这么一句:八年抗战,国军折损的将官超过二百员,八路只有一个左权加新四军的彭雪枫。这话在下听得明明白白,于是疑窦暗生:怎么会差距得这么悬殊。于是一根筋地刨了下去,这才陡然发现,从小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之《南征北战》中面目狰狞的反面角色张军长,竟然是历次对日恶战都冲锋在前的民族英雄张灵甫将军。远了。远了。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这样的大江南北,莫不是万里膻腥如许?
所以至今对那些一说明清家具就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老祖宗如何如何”没办法认同。明是明,清是清。在下是汉人。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之后无中国。我们都是亡国奴之后。
好好读一读历史,大概多少可以明白,如今江南地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这许许多多的所谓“明代黄花梨家具”是如何的不靠谱。明末的江南繁华地之后,经历过的玉石俱焚绝不仅仅是满清的七屠八屠九屠十屠。八旗铁蹄过后,大江南北的人丁户数从约摸五千万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二。不见了的这三分之二,都是累累白骨。城破后的视死如归,谓之“屋无虚梁,木无空枝”。洪杨之乱,苏浙安徽是主战场,生灵涂炭,概莫能外。什么叫做生灵涂炭?《投名状》里可见一斑。经历了满清八旗的屠与洪杨之乱的涂之后,然后是血色的公元1937,从淞沪到南京。国民政府最精锐的三个德国装备之德械师,玉碎金陵。本朝版本的关于那一段历史之主旋律,叫做小米加**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拜托好好看一看大导演张艺谋烧钱无数,拖累到投资人张伟平冲冠一怒报复性地踢爆前者葫芦娃超生之后果的前因,谓之国产大片投资之最的《金陵十三钗》。影片前半阕峥嵘地展示了什么叫做焦土抗战。影像中的那一片焦土,所在之地叫做石头城。
窃以为这多少可以旁敲侧击地印证了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古典家具学者沿着传统的京杭大运河考察明代黄花梨家具的来龙去脉时在源头的苏南一地竟然收获无多。不客气地说,即便是退回三四十年前,苏州也好,东山也好,认得黄花梨的传统苏作老工匠也没几个,那时候尚可以上溯民国。因为早早就断了香火。那位自费考察调研的古典家具学者,或者准确一点说,叫做“玩家”,就是后来以《明式家具研究》名垂青史的王世襄先生。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包括这些从前并不受人待见的“长物余”。
所以,在下在老家具面前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发表于 2015-2-21 09:5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发表于 2015-2-22 09:3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3:57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5-2-21 00:48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24关于老家具,在下从前基本是敬而远之,因为毫无根基,直到后来的2008年在苏州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31
新近听得有同好闲聊时提及,有个叫做芮成钢的央视精英折了。在下之前孤陋寡闻,从不知道有这么一号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还是80后90后的青年偶像。如今自然是众口一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故宫之星巴克与骆家辉的经济舱机票和平价咖啡话题,之前略有耳闻,没仔细琢磨。西式民主国度的公务员行止,有诸多成文不成文的约束,主旋律是能力其次,首要指标看道德。所以澳洲第一大州(论地位大概等同于天朝的东南局或华东,独占国民经济半壁山河)的州长奥法雷尔前几个月刚刚黯然辞职,被绊倒的理由不过是私下里笑纳了私人企业主赠送的一支三千还是两千块的所谓名贵红酒。这样的等闲小事在天朝真算不得什么。2008 年在下初到仙游的时候就听得行内人说,时价四万一件的沉香手串,有人一出手就成双,据说是进贡中枢某已退休的名声清廉的社稷股肱重臣。同样规格的沉香制作,如今的行情早已翻了不止一个跟头。金山夜话之前提到的仙游地方红木行业协会在2009年初从“皇木御林”抱走的那只被曾经的当朝一品看过一眼的海南黄花梨光素笔筒,如今的价格也多半接近六位数。论富贵,天朝笃定的一枝独秀。
央视份属宣传口,客气一点算是文艺文娱,直白地说,就是个传声筒,姓公。广东方言直接把喇叭称为“大声公”。
文艺也好,文娱也好,喜欢紫黄与传统红木家具的明星不计其数,境内境外都有。香港的紫黄明星,首推成龙。2014年成某在京城六十大寿,一众捧场的大小银幕荧屏明星或未来明星,人手一件的赠品,就是福建仙游坝下三福出品的紫檀念珠。海峡那边,号称台湾民企排行第一的国泰人寿蔡家之富二代蔡辰洋有《紫檀》一书传世,蔡家最著名的收藏,是圆明园大水法的几个十二生肖水龙头,后来被保利高价收购。在下2009年除夕之前在广东新会河北村被红木网络江湖某“用心做家具者”忽悠海黄白皮料交椅的那一回,其实花开两朵。两只手指头轻轻一掂就起的交椅之外,还有两张一对据说上一手主人是台湾谐星九孔的海南黄花梨六角椅。实话实说,六角椅两拼斜拼的椅面,看上去颇具海黄成色;可椅面之外的横直竖,怎么看都是大开门的越南黄花梨油梨根料树头料。是否真的到宝岛走过一遭?天知道。大歌星张信哲倒是货真价实地喜欢海派红木制作,一到上海就常常去城隍庙或者古北出没淘长物古董。有华语流行音乐教父尊称的罗大佑更是亲自跑过元亨利买下一张海南黄花梨小桌。
可按照元亨利销售的一面之词,真正在紫黄上下手沉重的,往往是如今风生水起的大陆名角儿,比如小燕子赵薇,比如曾几何时的民歌第一女硕士。打住。
元亨利杨波老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在京城开出租车;然后转行卖灯;为了省钱舍不得请专业安装电工,亲自动手爬梯子登高钻孔打洞之余在高端客户宅子里见识过价格高昂的红木,于是得陇望蜀,就这么亲近了海南黄花梨的芳泽。据说2003年非典那时候苦苦支撑之下的元亨利,第一个海南黄花梨的大买家就出自天朝最有名的那只“大声公”。面不改色心不跳,一出手就是近百万之数。如今自是身价暴升了几十倍。
买家有一张国字号的面孔,那时候天天出镜《新闻联播》。
在下原本不懂内里乾坤,一个播音员而已,竟至于这样的富得流油。后来有一回跨界和大陆汽车行业的顶级销售神侃,这才明白:主播的太座经营一家私营广告制作公司,据说国内多家顶级汽车制造企业的广告在央视见光之前的规定动作,都是得先到这家制作公司拜拜码头。用红色经典《地雷战》里的台词表述,叫做“不见鬼子不挂弦”。
江湖传说,小芮精英这次摔的就是类似的跟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堂堂央视的镜头,每分每秒都是油水,成色十足。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名言: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亨利基辛格总结如下:Power is the ultimate aphrodisiac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发表于 2015-2-25 22: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发表于 2015-2-27 21: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发表于 2015-3-1 1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101 于 2015-3-1 14:08 编辑
eddie2008 发表于 2015-2-24 23:57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31新近听得有同好闲聊时提及,有个叫做芮成钢的央视精英折了。在下之前孤陋寡闻 ...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14:10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5-2-24 23:57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731新近听得有同好闲聊时提及,有个叫做芮成钢的央视精英折了。在下之前孤陋寡闻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807
继续老家具。
关于老,早些年的红木网络江湖风行一度的主旋律是“今不如昔”,地地道道的九斤老太如是说。比如老家具做工一丝不苟,工艺繁复,用料考究。“浮躁”与“功利”的当代人之出品中常见的收缩缝,拼补,挖补,糠补,白皮,以及坡棱等等等等的“硬伤”在从前通通都算是“不合格”,这些“不合格”是见不得光的,否则就是砸自己的招牌。一言以蔽之,扬古抑今。从前什么都是好的,现在通通都是不上道的,好不容易逮着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精细的制作,立马贴上“古意”的标签,唯从前之马首是瞻。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带着折腾老家具的“铲子”的档次自然而然地就比只懂“新活儿”的普通爱好者要高尚高明高级高班了不止一点两点。不消说,这些个“九斤老太”们,清一色的是在红木网络江湖把握话语权的高高在上的或者村干部,或者“高手”或曰“老烧”,或者行内人,或者行家,或者内行。
在下自然是算不得行内人的,而且早早就自认,说“外行”也算不得错,因为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摸过木匠营生的斧锯刨凿。虽然手上多少累积了不止一个两个三个的陈年木工用工具如平刨槽刨线刨凹凸刨扫膛刨,这些劳什子却清一色的有木无刀,刨刃通通不需要。在下在乎的只是所用材质的海黄。早早就习惯了把这些四旧一股脑儿地塞进封闭的抽屉里,隔三差五地见一回光,闻一回香。谓之“佛跳墙”。
从2007年的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展厅开始,随后苏博,浙博,南博,常博,观复,龙顺成,天一阁,荣宝斋,胡雪岩故居,紫檀宫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馆,到代的也好,近代的也好,当代的也好,多少算是完整地把长物这个物事看了个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之后,心里大概有了个谱:首先,老家具也有白皮,而且未必千篇一律的“藏拙”,恰恰相反,浙江博物馆就有一张老太师椅,大红酸枝的碍眼的白皮就大开门地明镜高悬在最瞩目的搭脑处,好比秃头上的虱子,直面惨淡的人生。其次,老家具也有坡棱,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概也可以说木尽其材,不规整的坡棱用于不见光的底屉,好比从前裁缝量体裁衣时之面子讲究,里子将就。内外有别,情理之中。至于做工,有整日里“与大师为伍”的“高手”说过:木方不倒棱,功夫不到家。可在下见识过的不倒棱的老旧家具,还真的为数不少,大概从前的工匠也不乏“浮躁”与“功利”,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至于有碍观瞻的斜拼挖补,乾隆朝的紫檀长物就开过先河,比如如今安放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那些个一碧如洗风华不再的紫檀条案与长桌,就是出处可靠可考的满清宫廷老造办处制造,公元1959年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钓鱼台国宾馆落成,人民的好总理特批,把这些个前朝古董从故宫移出,陈设在国宾招待处。
所以,老家具么,直白一点说,一样的良莠不齐。无论器型,无论选材,无论作工。
而且单论作工,窃以为笃定了的今胜昔,因为百尺竿头。
所以,关于老家具,窃以为一言以蔽之,大概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于是至今乐此不彼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民国家具底屉可见的坡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发表于 2015-3-1 14:2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发表于 2015-3-4 13:1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8:28 | 只看该作者
eddie2008 发表于 2015-3-1 14:10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807继续老家具。关于老,早些年的红木网络江湖风行一度的主旋律是“今不如昔”,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814
2009的回忆至此告一段落吧。
从2009年开始,在下就基本上回避那个所谓的“第一专业论坛”了。记忆所及,2009年在古典网写了不少帖子,说枕,东风压倒西风,关于黄花梨茶壶的“难得糊涂”,古今说笔筒,等等等等,都是始自2009年的古典网之作。关于紫黄文化的“林海微澜:漫话紫黄”,则是“漫话红木:随笔随言”的继续与升华。
往后的金山夜话中关于2009的回顾,将以转贴为主,转当年的所见,所闻,所思。主要来自“漫话紫黄”。
感谢所有关注林海微澜:今山夜话的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发表于 2015-3-6 16:5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00:03 , Processed in 0.29689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