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aogj 于 2011-3-5 12:37 发表

楼主误会了,我指的是google上半年前找不到任何科檀和african sandalwood的联系,但现在wikipeida上都介绍科檀俗名african sandalwood,我不是指百度等中文网站。另外也不是我发现的,是我一个专业研究木材的 ...

=========================

===huafeicd说科檀的英文名叫非洲小叶紫檀。(huafeicd最近说科檀的英文名叫African xiaoyezitan,这个太离谱了吧,英语+拼音)。我就去google找African Red Sandalwood。得到的资料很少。只有这一篇比较靠谱http://news.frbiz.com/dialysis_survival_of_the_african-416869.html。里面说科檀的拉丁学名是刺猬紫檀。不过当时我还不信。因为刺猬紫檀不是飞黄吗?然后皮九兄给了一个香港公司的链接http://www.hengda-hk.com/cn/product.asp。这个网页时双语的。中文网页里他们罗列了所供应木材的中文名。英文网页里罗列了英文名。还是一一对应的(http://www.hengda-hk.com/en/product.asp)。科檀的英文名是Vene。我google了Vene。Vene是刺猬紫檀的俗称。

==================
哦,我很清楚这事,因为我一直跟你玩捉迷藏的游戏。你忘了,半年前你差点就搜出来了,吓我一大跳,但你就差一点,因为你至始至终用的是 african red sandalwood,多了一个“red”,搜出来的都不靠谱,你可以查查你以前的帖子看看。所以,当时我短信你不要去查了,但我没有告诉你,多了个red,但还是没几天你还是查出来了,然而,你是靠拉丁名baphia nitida查出来的african sandalwood,还记得吧?所以,由于你没有关注到哪个red的误差,所以你现在用的是african sandalwood,没查出来的时候用的是african red sandalwood。你从本贴一开始就是用的 african red sandalwood,我当时也查了,但是查不到。如果你在N年前用拉丁名,一样查得到。

估计,你现在搜索african red sandalwood,与你半年前一样的结果,也查不到;但是用baphia nitida就查得到,你、我最初都是这样的路径查到的搜索结果首页就有,不是吗?

搜索关键词baphia nitida可得到数千专业匹配结果,远不止wikipeida,只不过wikipeida名气最大,排位最靠前而已,其他的在N页以后了。包括词典对baphia nitida 的英语释义,学术文章的提及,各种网站的提及,无不指出baphia nitida俗称就是 african sandalwood。当然,我还见过纸质字典提及。例举几个提及的链接,可以排除我有超人的能耐了吧。
http://www.uwcsea.edu.sg/page.cfm?p=1027
http://zipcodezoo.com/Plants/B/Baphia_nitida/
http://www.webster-dictionary.org/definition/Baphia%20nitida
http://toptropicals.com/html/toptropicals/catalog/photo_db/B.htm?NumPerPage=20&NumPerLine=4&listonly=0&first=120
http://www.ars-grin.gov/cgi-bin/npgs/html/taxon.pl?310986
http://www.wordswarm.net/dictionary/baphia_nitida.html
。。。。。。
西方人根本不喜欢紫檀,却也将印度小叶紫檀与非洲小叶紫檀用同一个词根。为什么在中国用同样的词根就是有政治目的啊,哈哈。所以,那些说我以骗人为目的的人,怎么不说西方人才是有骗人目的啊?!。情感融入学术,自然会产生不理智的偏差,切不可诛心。我赞赏baogj同学的严谨。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6 03: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发表于 2011-3-6 14:50 | 只看该作者
也请问在非洲当地经营杂色豆出口中国的木材商们,非洲哪一个国家对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的商用名称叫做African sandalwood?如果有,请告知具体国家是哪一个?是加纳?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还是塞拉利昂?或冈比亚?如果有,是从17、18世纪就开始叫做African sandalwood?还是从2010年才开始这样讲?
还有就是为什么这种木材会被称作African sandalwood?是因为象紫檀木?还是因为有类似檀香木的香味?我认为不管谁去闻,这种木材不可能给人有香味的感觉。
维基百科中的内容是否被修改过?如果被修改过,很多网站(包括国外)都可能会根据维基百科的内容来写自己的内容。
我在2010年上半年研究Baphia nitida的时候,只见到英文商用名为Camwood,Barwood,这两个都与非洲红花梨商用名相同,非洲法语国家叫做Bois rouge,意思为红颜色的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7: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黄花黎 于 2011-3-6 14:51 发表
也请问在非洲当地经营杂色豆出口中国的木材商们,非洲哪一个国家对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的商用名称叫做African sandalwood?如果有,请告知具体国家是哪一个?是加纳?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还是塞拉利昂?或冈比亚?(我在半年前都说过了,它是欧洲的英文名,不是产地名)如果有,是从17、18世纪就开始叫做African sandalwood?还是从2010年才开始这样讲?(你说呢?这个问题应该不难。你带有感情因素了,研究最根本的要静心,必须要抛弃感情因素)

还有就是为什么这种木材会被称作African sandalwood?是因为象紫檀木?还是因为有类似檀香木的香味?我认为不管谁去闻,这种木材不可能给人有香味的感觉。请了解檀香紫檀与檀香木的英文名词根,以及其区别。檀香木不是印度特产,澳大利亚也有。如果兄认为sandalwood必须与香味有关,那么请查阅檀香紫檀的资料,以及檀香紫檀的命名渊源。

维基百科中的内容是否被修改过?如果被修改过,很多网站(包括国外)都可能会根据维基百科的内容来写自己的内容。维基很有名,也很大,它的机制就是随时开放的修改进化机制,全地球人面前,三天两头被修改是它的特色,但无论怎么修改,他的机制都会沿着正确且完善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向着谬误的方向,因为全球人都在监督,否则维基就该关门了。维基并不专业,只是涉及广泛,并不是我参考的主流,我更关注专业文章及专业网站。

我在2010年上半年研究Baphia nitida的时候,只见到英文商用名为Camwood,Barwood,这两个都与非洲红花梨商用名相同,非洲法语国家叫做Bois rouge,意思为红颜色的木头。虽然没有看到你的研究结论,但是很早、很早就可以搜到大量文献了,包括纸质文献,毕竟是中世纪有名的经济作物。现在也有更多只标注这两个本地名的,这部分链接大部分来自产地,产地的文章更多很正常,而西方记载则多有african sandalwood。

网上baphia nitida的内容很多,不妨将你的研究结论与网友分享分享?
===================================================
非常感谢质疑,因为质疑,才会让事实更加准确。这个质疑,使我很难堪,因为,我没想到你们至今都没有(这里删去28个字),我很早就这样去找过了。你也可以按此关键词搜索其他语言,在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意大利、日语等,都有记录。半年前,baogj是第一个用baphia nitida搜索出来的人(除我之外)。半年前就在那里,因为当时baogj当时就搜出来了,你问问他,当时他看到的是什么?他可以证实他当时看到的是什么。

但是你也可以搜出来很多的记录,试试吧,黄花梨兄。你的猜想也是一种可能,我可以排除,而你还没有排除这种可能,你的思路是严谨的,真正认真了,应该十分容易排除你的这种猜想,提醒下,试试找找年代的痕迹。african sandalwood 是西方英文名,不是产地名,我的介绍也明确说明了的。

我也前天也关注了维基最近被修改过,我也是刚关注到,我还没比较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因为,当时我并不是十分关注维基百科的解释,那样的东西太多了。我更关注一些专业的英文论文,比如药效,历史,等等。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7 05: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8:4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公布还是需要细节的。

第一,baogj毫无疑问半年前查到了,这点需要baogj出来证明,因为,我曾经引用的维基百科最近被修改过。说实话,我有很多文献,与现在一样多,只不过太过广泛而不能引用而已。
第二,我重新搜索了下,现在网络信息,与半年前并无二致,我没有意识到,你们半年前没有走到我很早就查过的路,关键词的“与”搜索。我想到的只是baogj的聪明,有那么丰富的内容,不用我去说了吧。而越来越多的同学竟然说要花、树、木的照片,这使我意识到,网友们也太懒了吧,搜索都不愿做。而且我也意识到,大家并没有去仔细研究。
感谢baogj同学和黄花梨同学,使我能尽早明白这个。
第三,不仅仅英文记载,还是其他欧洲文字的记载都有提及,英文最多,现在我想最好将我的搜索复制出来贡献给大家,并锁定在本贴,以免产生以后的误解。
第四,我在这里是尊重事实的,争论可以,我最反对诛心,但是我尊重事实的态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在网上的文章全部留的是自己的大名(别人的引用不算),本头像也是本人。
第五,印度有两种red sandalwood和white sandalwood,一种香而不红,被翻译成檀香木,一种红而不香,被翻译成檀香紫檀。可见,sandalwood被翻译成檀香词根。在非洲也有两种,这是欧洲人的称谓,不是本地人的称谓,因为欧洲人才更有能力同时接触这四种类似的木头,并将其类比。任何人都会这样去命名,这是天理,西方人也逃不脱这个框框。产地名称不能将这两种紫檀对照起来才是正常的,因为产地人命名的时候并不知道另外的世界还有个孪生兄弟存在。
第六,既然是研究科檀,我想大家按照我的提示去做,应该有无比大的收获以及大量的文献,很容易获得英文商品名,希望英文好的同学,不妨翻译点东西出来。

http://www.ars-grin.gov/cgi-bin/npgs/html/taxon.pl?310986 请黄花梨同学仔细看看这个链接,我昨天提供的这个链接的最后更新时间,是2007年1月。你还可以查到无数古老的记载。查了再给我定性,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发表于 2011-3-6 19: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没有结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9: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和谐 于 2011-3-6 19:14 发表
这个还没有结束吗.

----------
这是一种乐趣,玩木头不单单是打磨、抚摸,这样肤浅的玩法不能满足我这种疯狂玩家。觅其芳踪,窥她的文化气质,促膝倾听她的闺中秘史,破解她的身世谜题,吹弹她的肌肤,为她戴上美丽花冠,深入她的身体内部才更有快感,哈哈。我主业不是木材商,木材至今也只是我的副业,我只不过是个玩得疯狂点的玩家而已,哈哈。

这个快感需要反复的深入浅出,才会有高潮。哈哈哈。

要搞清楚它的古今中外才刺激,目前只涉及“中外”,“古今”留作以后的高潮,没结束。大家只道她是路边野花,并不知道她可能是名门闺秀。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7 05: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20: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早就揭秘了,没想到大家没找到。不好意思。

Camwood : Define, Explore, Discuss - [ 翻译此页 ] Camwood "Baphia nitida", also known as African sandalwood, is a shrubby, hard-wooded African tree. Its wood is commonly used to make a red dye. ...
www.museumstuff.com/learn/topics/camwood - [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cgbFke1dNjsJ:www.museumstuff.com/learn/topics ... +sandalwood&cd=123&hl=zh-CN&ct=clnk&source=www.google.com.hk]网页快照[/url]
19 - Tropical plant catalog - TopTropicals.com, rare plants for ... - [ 翻译此页 ] Baphia nitida , Barwood, Camwood, African Sandalwood. Baphia nitida. Family: Faboideae / Leguminosae / Papilionaceae Barwood, Camwood, African Sandalwood ...
ttmagazine.info/cgi-bin/garden_catalog/cat.cgi?...

African sandalwood - Definition | Dictionary definition of African ... - [ 翻译此页 ] Definition of African sandalwood: (n) small shrubby African tree with hard wood used as a dyewood ... Synonyms: Baphia nitida, camwood. Type of: tree ...
www.vocabulary.com/definition/African%20sandalwood - [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RyJfCcFoaaIJ:www.vocabulary.com/definition/Af ... +sandalwood&cd=125&hl=zh-CN&ct=clnk&source=www.google.com.hk]网页快照[/url]
BAPHIA • FREE TRANSLATOR.ORG • Definition of Baphia - [ 翻译此页 ] Words linked to "Baphia" : Baphia nitida, camwood, subfamily Papilionoideae, Papilionoideae, rosid dicot genus, genus Baphia, African sandalwood ...
www.freetranslator.org/english/baphia.html - [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O5nuuRFagmEJ:www.freetranslator.org/english/b ... +sandalwood&cd=126&hl=zh-CN&ct=clnk&source=www.google.com.hk]网页快照[/url]
Fibers & Fiber Plants - [ 翻译此页 ] Barwood Camwood Red Sanderswood Red Sandalwood Leaf Dyes Indigo Chlorophyll ..... These are obtained from several West African trees. Baphia nitida and a ...
www.faculty.ucr.edu/~legneref/botany/tandye.htm - [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QbW8-hNi5sUJ:www.faculty.ucr.edu/~legneref/bo ... +sandalwood&cd=127&hl=zh-CN&ct=clnk&source=www.google.com.hk]网页快照[/url] - [url=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q=related:www.faculty.ucr.edu/~legneref/bo ... +sandalwood&tbo=1&sa=X&ei=e3VzTdy_MYG8cZ2IkfkC&ved=0CDUQHzAGOHg]类似结果[/url]
Sandalwood (disambiguation) - [ 翻译此页 ] ... Australian sandalwood Sandalwoods, the genus Santalum Sandalwoods, sandalwood family; the family Santalaceae African sandalwood, (Baphia nitida); ...
abitabout.com/Sandalwood+(disambiguation) - 网页快照
Kids.Net.Au - Dictionary > Definition: Baphia nitida - [ 翻译此页 ] Definition of Baphia nitida. small shrubby African tree with hard wood used as a dyewood yielding a red dye. Similar Words: camwood, African sandalwood ...
dictionary.kids.net.au/word/Baphia_nitida - 网页快照
www.TopTropicals.com - rare plants for home and garden - [ 翻译此页 ] Baphia nitida , Barwood, Camwood, African Sandalwood. Baphia nitida. Family: Faboideae / Leguminosae / Papilionaceae Barwood, Camwood, African Sandalwood ...
toptropicals.com/cgi-bin/.../cat.cgi?...r... - 网页快照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7 03: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04:24 | 只看该作者

baogj兄及黄花梨兄,哈哈,你们都没仔细看维基页面。

哈哈,谢谢你们的细心,但是似乎又不足够细心。你们提出了一个猜想,“2010年前维基没有提及african sandalwood,有人2010年将african sandalwood添加上去的。”

黄花梨同学说他2010年上半年研究baphia nitida的时候(?),维基都没有african sandalwood,后来才出现的。这不是事实!我今天再次看了那个页面,找到了证据,从维基诞生的那天起,african sandalwood就一直在那里。哈哈,维基有页面修改历史记录!别说2010上半年,就是2005年都一直有african sandalwood,我说嘛,难到我以前眼花了?2005年的页面记录如下,连IP地址都有,清楚得很: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is is an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Helpage_history]old revision[/url] of this page, as edited by 128.95.39.189 (talk) at 00:33, 5 March 2005. It may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current revision.
Revision as of 00:33, 5 March 2005 by 128.95.39.189 (talk)

(diff) ← Previous revision | Latest revision (diff) | Newer revision → (diff)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Camwood (also known as African sandalwood and Baphia nitida) is a shrubby, hard-wooded African tree. Its wood is commonly used as a red dye.

2011年1月最后修改维基页面是这个家伙干的,这家伙差点把我害进去了,要批判非洲小叶紫檀的动机,先批判他吧,就这个“木材奸商”: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05:01 | 只看该作者

维基页面更改历史记录,baogj同学,可以排除那种可能了吧,哈哈

(cur | prev)  03:22, 10 January 2011 Rkitko (talk | contribs) (1,180 bytes) (Updating taxobox classification to the APG III system using AWB) (undo)
(cur | prev)  19:32, 13 May 2010 82.128.20.184 (talk) (1,251 bytes) (undo)
(cur | prev)  19:08, 13 May 2010 82.128.20.184 (talk) (1,168 bytes) (undo)
(cur | prev)  01:05, 2 September 2008 SmackBot (talk | contribs) m (770 bytes) (Standard headings/general fixes) (undo)
(cur | prev)  18:49, 8 March 2008 Eubot (talk | contribs) m (769 bytes) (Removed taxobox colour. See User:Eubot/Removing colours from taxoboxen.) (undo)
(cur | prev)  13:51, 7 February 2008 82.155.121.51 (talk) (790 bytes) (undo)
(cur | prev)  16:19, 24 November 2007 Da Stressor (talk | contribs) m (796 bytes) (undo)
(cur | prev)  16:19, 24 November 2007 Da Stressor (talk | contribs) m (796 bytes) (undo)
(cur | prev)  15:04, 10 April 2007 82.155.112.248 (talk) (793 bytes) (undo)
(cur | prev)  22:57, 31 January 2006 Gdrbot (talk | contribs) m (707 bytes) (nomialbot — converted multi-template taxobox to {{Taxobox}}) (undo)
(cur | prev)  08:00, 27 November 2005 EncycloPetey (talk | contribs) m (1,112 bytes) (Stub-sorting. You can help!) (undo)
(cur | prev)  22:20, 6 September 2005 Francs2000 (talk | contribs) m (1,084 bytes) (Reverted edits by 211.30.240.63 to last version by Gdrbot) (undo)
(cur | prev)  08:13, 30 August 2005 211.30.240.63 (talk) (51 bytes) (undo)
(cur | prev)  18:03, 9 August 2005 Gdrbot (talk | contribs) m (1,084 bytes) (nomialbot - adding authority for Baphia nitida Lodd.) (undo)
(cur | prev)  15:49, 11 May 2005 DanielCD (talk | contribs) m (1,077 bytes) (sp) (undo)
(cur | prev)  15:49, 11 May 2005 DanielCD (talk | contribs) (1,075 bytes) (Category:Faboidae) (undo)
(cur | prev)  15:47, 11 May 2005 DanielCD (talk | contribs) (1,022 bytes) (undo)
(cur | prev)  15:46, 11 May 2005 DanielCD (talk | contribs) (1,024 bytes) (add taxobox) (undo)
(cur | prev)  14:10, 5 March 2005 Rl (talk | contribs) (178 bytes) ({{plant-stub}}) (undo)
(cur | prev)  00:33, 5 March 2005 128.95.39.189 (talk) (144 byt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发表于 2011-3-7 10:44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现在也的确注意到所给链接的更新时间,有关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的更新时间为2007年7月2日,我也不好确认是对分类条目的更新,还是对全篇资料的最后更新,然而African sandalwood的名称在最上方,显示这个名称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加入的。
现代网络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爱好者查阅资料的方便之处,但是也会将错误的信息很方便的快速传播,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有关sandalwood的来源,本人现在还没有仔细去研究,但是过去曾道听途说,说是来源于印度当地的土语“旃檀”,最早可能是指印度当地的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后也用于指印度迈索尔所产檀香木(Santalum album)。当然,现在印度的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在当地主要还是叫做“亚拉旃檀(Yerra candan)”,而西方英语叫做Red sandalwood或Red sanders,西方人以示与檀香木(sandalwood)的区别。但是究竟是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还是檀香木(Santalum album)最先用了“旃檀(sandalwood或candan)”这个名字好像连外国人也没有讲清楚。
我在去年上半年找光杂色豆(Baphia nitida)时,的确没有见到其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否则我会对其的印象极其深刻,直到现在在英国皇家植物邱园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的网站上仍不见此树种木材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当然,如果现在按提醒的搜索关键词去搜索,会最大可能的找到大量有关此树种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的证据。
如果直接搜索African sandalwood,首先会出现的还是非洲螺状穗花大戟木和非洲哈氏短被菊(斯瓦西里语Muhuhu),这两种木材都有香味,而后者是可以提取香油作为檀香木的替代品使用的。
光杂色豆是作为染料木使用的,所以我极为疑惑的是为什么西方人会把它叫做“African sandalwood”,而这个叫法又是在国内已公开大量曝光“科檀”即为此树种之后,我才发现的,在这个网站曝光前,我确实未发现光杂色豆竟然也有African sandalwood这样的商用名。
顺带一提,美国农业部的资料往往也有错,杨家驹、姜笑梅等教授有些著作中的内容是从中翻译的,因而也随之出现错误,具体有哪些就不再提了。
还有,国内把光杂色豆叫做“科特迪瓦紫檀”,其实完全可以叫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象牙紫檀木”,殊不知所谓的“科特迪瓦”在法语中的意思就是“象牙海岸”,由于法语和英语在“象牙海岸”一词上的顺序有所不同,导致很多国际会议和组织在对此国的排序问题上经常出现不同的位置,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国家通知了全世界要求统一使用法语拼写,而中国国内也被要求使用法语顺序的音译中文名称,所以本来中国国内一直叫“象牙海岸共和国(这个名字为英语和法语的意译)”被正式更改为“科特迪瓦共和国(这个名称为法语的音译)”。中国木材商最早从这个国家进口了这种木材,结果就叫了“科檀”,如果他们更了解这个国家的名字的话,叫做“象牙紫檀木”岂不是更好吗?——来自象牙海岸的深紫色名贵硬木,既有高贵的紫色,又具备象牙般的细腻,又没有什么假的——确实来自那个出产象牙的西非海岸:16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1
发表于 2011-3-7 11:5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好像以前听说象牙海岸这个称呼有殖民地意味,所以改叫科特迪瓦了。现在才理解这其实这是法语象牙海岸的音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2:52 | 只看该作者

严谨之所以受到尊敬,就是尊重事实。

是的,我现在也的确注意到所给链接的更新时间,有关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的更新时间为2007年7月2日,我也不好确认是对分类条目的更新,还是对全篇资料的最后更新,然而African sandalwood的名称在最上方,显示这个名称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加入的“这个说法有十分牵强了,从常理来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后更新不等于更新的内容就是african sandalwood,更不等于什么上面与下面的区别,不要为了说明去说明吧,维基2005年,本词条一出现就有african sandalwood,这么多年的更新,唯独没有变动的就是african sandalwood 更多更早的文献由于量太大,不便贴出”。现代网络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爱好者查阅资料的方便之处,但是也会将错误的信息很方便的快速传播,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此广泛的使用african sandalwood,可追溯到的资料超过互联网存在的年龄。在于天然的逻辑、于铁的事实面前,说它是错误,而不给任何理由,就是不尊重事实了,给个理由吧,否则接受这个事实。有关sandalwood的来源,本人现在还没有仔细去研究,但是过去曾道听途说,说是来源于印度当地的土语“旃檀”,最早可能是指印度当地的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后也用于指印度迈索尔所产檀香木(Santalum album)。当然,现在印度的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在当地主要还是叫做“亚拉旃檀(Yerra candan)”,而西方英语叫做Red sandalwood或Red sanders,西方人以示与檀香木(sandalwood)的区别。但是究竟是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还是檀香木(Santalum album)最先用了“旃檀(sandalwood或candan)”这个名字好像连外国人也没有讲清楚(土族人用檀香木做拖鞋能避臭,用檀香紫檀做拖鞋更漂亮,古时土族高档拖鞋不外乎就这两种平分秋色,这两种木材的最原始的商业用途就是做sandal(拖鞋)的wood,而不是家具,你看不到印度出名的古典紫檀、檀香家具吧。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是从拖鞋开始认识这两种木材的,就是做拖鞋的木头sandalwood。但是西方人对它们的利用却是一种用于提香,一种用于染色。而在中国,则因他们符合中国古典紫檀的吉祥寓意被神化了,明朝以前的紫檀并非檀香紫檀,由于檀香紫檀品质更加优异,因此迅速转正成为主流。哈哈,从被踩在脚底走向神坛的檀香紫檀,可谓坎坷啊。)。我在去年上半年找光杂色豆(Baphia nitida)时,的确没有见到其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否则我会对其的印象极其深刻(你确实搜索了baphia nitida的话,即便是6年前搜索,维基的条目依然是第一页、第一条。我在上面的回帖中,已经罗列了证据,并且,我和baogj都是这个路径最初得到的,我更早(没证据),baogj是半年前(baogj留有帖子证据)。)直到现在在英国皇家植物邱园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的网站上仍不见此树种木材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没有提及的文献多了,但是不等于它不存在,中国就连《红木》国标也没有提及“印度小叶紫檀”几个字,这个道理浅显吧。当然,如果现在按提醒的搜索关键词去搜索,会最大可能的找到大量有关此树种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的证据,超过40页,几千条,涵盖日期超过互联网的年龄,如此庞大广泛,并且很多是权威认真的来源,难道不叫“公认”,难道依然叫“杜撰”?如果直接搜索African sandalwood,首先会出现的还是非洲螺状穗花大戟木和非洲哈氏短被菊(斯瓦西里语Muhuhu),这两种木材都有香味,而后者是可以提取香油作为檀香木的替代品使用的。光杂色豆是作为染料木使用的,所以我极为疑惑的是为什么西方人会把它叫做“African sandalwood”,而这个叫法又是在国内已公开大量仅仅在本贴和百度以及与木工所专家私下交流,谈何“大量”,baogj可以证明我还掩盖了大半年,是不得已baogj逼迫下曝光的,曝光“科檀”即为此树种之后,我才发现的,在这个网站曝光前,我确实未发现光杂色豆竟然也有African sandalwood这样的商用名在曝光之前,没人关注baphia nitida,如果真搜索了baphia nitida 它就在首页、首条!这个有如前回帖所罗列的网页记录证据,以及baogj可以证明,baogj去年上半年是真的查过(本贴留有记录),没查到,但原因是,他当时用的关键词是african red sandalwood,今天你用过这个关键词也查不到。顺带一提,美国农业部的资料往往也有错,杨家驹、姜笑梅等教授有些著作中的内容是从中翻译的,因而也随之出现错误,具体有哪些就不再提了这个有点牵强吧,俗称是不存在错误的,只要有人用,俗称就是正确的;并且完全不止美国农业部啊,按兄的说法犯错误的是千千万万的西方人了,因为那么广泛的用african sandalwood。为什么不给理由就说用african sandalwood是错误呢,而且所有人都错误了呢,面对事实的态度,代表治学态度。不要一提非洲小叶紫檀就本能地否定,那是不严谨的做法。并且,我对姜笑梅老师的严谨态度是尊敬的,毕竟她即便在国际上也算权威。我的资料样本传给她,是她亲自核实纠正为baphia nitida的,这是她为我们确认这种木材所做的贡献,非常感谢,还有,国内把光杂色豆叫做“科特迪瓦紫檀”,其实完全可以叫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象牙紫檀木”,殊不知所谓的“科特迪瓦”在法语中的意思就是“象牙海岸”,由于法语和英语在“象牙海岸”一词上的顺序有所不同,导致很多国际会议和组织在对此国的排序问题上经常出现不同的位置,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国家通知了全世界要求统一使用法语拼写,而中国国内也被要求使用法语顺序的音译中文名称,所以本来中国国内一直叫“象牙海岸共和国(这个名字为英语和法语的意译)”被正式更改为“科特迪瓦共和国(这个名称为法语的音译)”在我的记忆中也和baogj的一样,修改译名是因为“象牙海岸”代表着与中国的鸦片战争一样是奴隶贸易、象牙贸易的国耻,现在网络上的说法与我们那是学习的地理知识(80年代的记忆,不过记忆是不准确的)又有所不同,学习了。不过象牙海岸在西方并不是美丽的概念,而是对大象的血腥和对黑人奴隶的残暴,至今象牙贸易依然被国际上认定为非法。中国木材商最早从这个国家进口了这种木材,结果就叫了“科檀”,如果他们更了解这个国家的名字的话,叫做“象牙紫檀木”岂不是更好吗?——来自象牙海岸的深紫色名贵硬木,既有高贵的紫色,又具备象牙般的细腻,又没有什么假的——确实来自那个出产象牙的西非海岸 !有人用的就是正确的,如果它能流行并且准确专指,他就会成为俗称或者昵称或者外号。但是,在英文、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日语文献里面广泛地被提及称作african sandalwood,翻译过来对应中文正好与中国流行的称呼之一“非洲小叶紫檀”对应,我们为什么对这一全球使用的事实视而不见,而本能地拒绝呢?做研究要静心,用事实去排除情感干扰。语言也是有规律的,即便古代人见了,也定也会说他就是紫檀。

科特迪瓦紫檀是商人的命名,流行了就被大家接受了。但是不符合文化人的严谨口味,文化人要纵向、横向跨文化比较,追踪寻源。翻译成“非洲小叶紫檀”或者“非洲檀香紫檀”比较,檀香紫檀已经被科学名占用,所以非洲小叶紫檀是最好、最有渊源、影响力最广、且内含唯一的名字。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7 21: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发表于 2011-3-7 1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feicd 于 2011-3-4 03:48 发表
你怎么知道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这取决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叶紫檀是什么意思。传统的小叶紫檀不是指一种植物基因!!!而是一种情趣,一种美感,一种气质,一种品位。


好象又绕到以前交流过的观点了,所谓传统意义,需要有实物佐证。假如在传世的明清紫檀家具中存在楼主推荐的木材,那就非常容易证明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若没有用过,那就不是。

猜想,可以向前,向未来。但不适合向后向历史,历史,需要佐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复姓公输 于 2011-3-7 15:46 发表


好象又绕到以前交流过的观点了,所谓传统意义,需要有实物佐证。假如在传世的明清紫檀家具中存在楼主推荐的木材,那就非常容易证明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若没有用过,那就不是。

猜想,可以向前,向未来。但不 ...

=====================
认同公瑾兄的说法,说的好,目前说的是中外,证据确凿。要说古今那个猜想,只是一种未能否定其可能性,也未能证明其必然性的猜想。得要另外一大套证据收集,放到以后吧,虽然不少逻辑指向些惊人的巨大可能性,但现在并不是铁证如山。

我现在很犹豫,是否将“古今”的东西,拿出来说说,那一切猜想是惊人的巧合,还是事实的必然表象?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7 19: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发表于 2011-3-7 22:16 | 只看该作者

科特迪瓦就是象牙海岸

IVORY COAST=COTE DE IVOIRE
前面是英语,后面是法语,同一个意思,就是象牙海岸,只不过中国现在用后面法语的音译,就成了科特迪瓦。这个国家不像其东邻加纳,把国名由黄金海岸这个殖民色彩的名字改为现名(曾经是西非一文明古国的国名)。
所以啊,叫“象牙紫檀”才更好听啊!是不是啊。
我们绝不能认为一个俗名叫得多了,就应成为正式名称。“小叶紫檀”和“大叶紫檀”这两个名字本身就是近十年来,在中国这个极其缺乏诚信的市场环境孕育下、不法商人伙同学者败类们为了追逐金钱演绎了一场场闹剧后的产物。紫檀就是紫檀,根本没有什么小叶与大叶,马达加斯加卢氏黄檀等几种是酸枝木,不是紫檀,所以只好编造什么“大叶紫檀”不断冲击市场。
中国林科院所编进口木材标准中文名,出现很多错误,如绿心葳被叫成蚁木,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不幸已经流行十数年,在市场上改不过来了,菠萝格本是在中国用了100年的木材了,大家早就这样称呼,然而我们林科院的老师们在完全不懂木材学命名历史的情况下,竟然还不尊重国人自己的传统名称,非要使用从来没讲过的名字——印茄。很多市场的混乱就是这样一步步形成的,其实就是她们自己造成的。
现在再来讲,既然African sandalwood作为光杂色豆(Baphia nitida)在西方广为接受,为什么在最重要,最权威的西方国家相关网站就是见不到Baphia nitida被叫做African sandalwood?实话实说,我也关注了有一年了,唯一没改变的商用名就是Camwood和Barwood和Bois de rouge以及Bois de cam。而African sandalwood的确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但是如果想象一下,西方人把这种完全没有香味的木材叫做“African sandalwood(意思是非洲檀香木)”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对此我也不想再多做评论。
现在木材市场风气太差,大家也看了,有的木材商进口了些说不清楚的品种,找了媒体,加上林科院的老教授(估计要高额的出场费),就不断想办法去往那些名贵珍稀树种上去搭关系,这些伎俩玩来玩去,无非就是在前面不断加定语,如什么“小叶XXX”,“大叶XXX”,“非洲XX”,“美洲XX”。看看究竟还能不能有其他的定语呢?也好让大家有些新鲜感。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1-3-7 22: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7 11:20 , Processed in 0.16412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