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eddie2008

林海微澜:难得糊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漏捡依旧 于 2010-9-21 13:29 发表
他们乎干的:" />

还好,破坏程度较少。
2008411959101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架几案 于 2010-9-21 13:47 发表

还好,破坏程度较少。
修旧如旧。
imgCAIYXYQ0.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漏捡依旧 于 2010-9-21 13:30 发表
火和蟹:" />

羡慕,这儿还得用银子。
212071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架几案 于 2010-9-21 12:41 发表
几个网站浏览转了一圈,还是惦记这看看。
:" /> 顺便带回这个,唐代的?
“老几样”不会还在天河体育场作义工?
附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感谢架兄。
天下第二,存世第一。这是真正当得起千秋万代的行书。
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
老蒋丢了大陆,至少没丢了文化正宗。
难怪有说:北京故宫是个壳,台北故宫是块肉。

《祭侄季明文稿》原文(附删涂字句)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手书)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号称“天下第二行书”(另二件为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季明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平稿;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根本无法顾及行文走笔的工拙,一气呵成,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文中大量的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若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观其字如睹其人——作者无意于佳,却写得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超凡人圣。

真正的汉文化,就是这么一回事,重道义而轻死生。
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
是为观止。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0-9-22 00:34 编辑 ]
0c.jpg
0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架几案 于 2010-9-16 15:21 发表


从民国到共和,无意之间看到当代英雄事迹,沙发兄的老乡!陈伟文将军。
事迹可从百度搜索。附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72208521719076.jpg (31.08 KB) 2010-9-16 15: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伟文将军四十年军营旅历,二十四处边防海岛艰苦奋斗,为祖国的荣耀与尊严、为海军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曾先扣参加过击沉蒋军“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击沉蒋军“大金1号”、“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和西沙海战;指挥过捕获越南三艘军用武装船战斗和南沙海战等5次战斗,5战皆捷。共击沉敌舰船7艘,击伤3艘,俘获3艘,俘敌180人。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指挥“4·10"战斗,战果显赫,在立功通令是称:作战中“坚定沉着,机动灵活,当机立断,敢于负责,勇敢战斗,指挥正确”。
1988年3月14日指挥南沙赤瓜礁战斗,战果辉煌,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发的嘉奖令中指出:“在这次战斗中,我海军参战部队坚决执行军委指示,坚持自卫的原则,反应快速,作战英勇,指挥得当”。

惭愧,南海守护将星的故事之前竟然闻所未闻。
如不是架兄提点,这三十年的海军闻人,还真的只知道那位“一个都不能少”的王守业海军副司令。

我们的对内宣传,就是这么回事。
于是扭曲,于是歪曲,于是委曲,于是曹操李白,朱熹故里,观音故里甚至美猴王户籍,北争黄帝南争大禹,这么“曲”下去,迟早会争抢汪精卫故居。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礼崩乐坏,东周开始。
至少到了满清,还有秦大士知道礼义廉耻。

去年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天生注定了与大奖无缘,因为八年抗战的主旋律,刻意回避青天白日旗。
千禧年那回正值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有人问蒋家后人关于国军不抗日的争辩。
蒋纬国将军回应:八年抗战,国军折损的将官,超过四百员。。。。。。

上下五千年,保家卫国,马革裹尸还,首推外战。
兄弟窝里斗,谁赢了都不光彩。

剿灭长毛捻子得以封疆的刘铭传,留名青史,靠的是守护台湾。

0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0-9-22 00:33 发表


感谢架兄。
天下第二,存世第一。这是真正当得起千秋万代的行书。
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
老蒋丢了大陆,至少没丢了文化正宗。
难怪有说:北京故宫是个壳,台北故宫是块肉。

...

爱迪兄知识广博,点评到位。学习了。
南方周末报纸的各栏点评文章,兄应该占有一个位置啦。
俺是严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0-9-22 01:27 发表


陈伟文将军四十年军营旅历,二十四处边防海岛艰苦奋斗,为祖国的荣耀与尊严、为海军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曾先扣参加过击沉蒋军“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击沉蒋军“大金1号”、“大 ...


:lol 爱迪兄客气了,俺一向敬重对外抗击侵略的英雄人物。这事迹也是偶尔看到的。

最近俺、俺又偶尔发现广东沙发兄的姓氏不再其家乡里,官方网站看到。沙发兄知道后是否要诉求一下乎?
台 山 姓 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诉求!!!怎会不在谱啊:31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广东沙发 于 2010-10-6 22:10 发表
诉求!!!怎会不在谱啊:31g

有结果要通报一下。
建议借助本家那位的文笔...
U734P2T1D462044F13DT20041119132838.jpg
U734P2T1D463078F1516DT200411221743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迪兄,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一张图都看不到:31g :31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急了,图都能打开的,是我贪多了:6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难得糊涂”帖子是在下辨识黄花梨之路的忠实记录。
2009年5月首发于古典网。
如今开的天窗,原因是古典那边的改版。
于是“不见了”图。

还好后来在雅昌也留了个记录。
如今转个囫囵,算是存个完整。
喜欢黄花梨的同好看了,或许会有帮助。
在下就是这么一路走来地学习辨识黄花梨的,从仔细观摩外表的“察”,到不同色泽纹理纹路容器之气味的“嗅”,以及反反复复衡量比较轻重的“权”。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品鉴黄花梨,最好还是质加文的文质彬彬好些。
所以上手必不可少,窃以为。
尤其是可以品鉴醇和的黄花梨气息的容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海微澜: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据说是前清文人大家郑板桥的心声。

年少弱冠的时候不太理解这个说辞。也是,在从糊涂到清醒的成长岁月,所谓的“人生加法”中,糊涂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昨夜星辰,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根本就是不难得的手到擒来,比比皆是。在“加法”的年代,难得的是清醒。
后来,日子见长了,渐渐地也进入了前人所说的“减法”的年代,这一段岁月,怕是真的要好好学一学难得的糊涂一说了。
前几日看电视播放著名的痞女洪晃访谈大画家陈丹青的片段。有如下对白:
洪:业余有什么爱好?
陈:发呆。

诚哉斯言。难得糊涂。

扯完了开场白,说正经。
有些事情,糊涂比明白要来得正经。
有些事情,明白比糊涂要煞风景。

难得糊涂。
国人的传统,是报喜不报忧与好大喜功。
这时节,最可人的就是难得糊涂。
比如:蝙蝠的“蝠”,通“福分”的“福”。按照五四带来的新文化后的说辞,叫做“幸福”。
      佛手的“佛”,听说也通“福”,难怪前朝不少官窑瓷器,画满了石榴佛手,多子多福。
      葫芦的“葫”,据说还是通“福”,虽然跑偏了好些个音拍,难得糊涂,都是福。
      于是乎,茶壶的壶,虽然笃定地跑偏了不少,大概依然算得上是个“福”。

难得糊涂。
糊涂=糊+涂
糊=壶=葫芦=佛手=蝙蝠
涂=图

广东话的“葫芦”,偏重贬义的“糊里糊涂”,接近于跑偏式二人转的“忽悠”。
适逢古典网一众的葫芦风生水起,连文化底蕴深厚的“匏瓜”也给网罗其中。古典的文化气息,浓郁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难得糊涂。
就从葫芦的“壶”开始吧。

也以此帖向一众葫芦同好致敬。
特别是那些原本没有机会规范地接受地道的书院教育的八闽木作工匠艺人。

难得糊涂。
每一次潜心品鉴这些主要来自八闽制作的前无古人的“无中生有”,脑海中回味的是这样一首千古绝唱: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附录“难得糊涂”之典故如下:
清代文化名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书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隶、篆四式书法融为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书法体裁,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据说,“难得糊涂”四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来到山东莱洲云峰山观摩古代书法典范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中,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谦让有加。但郑板桥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老者谈得十分投契。
  老者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者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者的外表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者题写一段跋语,老者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者原来是一位隐退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条幅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难得糊涂”也就越传越广了。

公元2009年5月4日深夜
祭奠青春 不知所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4-19 20:48 , Processed in 0.543380 second(s), 3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