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hy_y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大城的发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7-20 22: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御河湾畔 at 2008-7-20 19:14:
这把圈椅工艺如何?还请唐山红木坊兄点评一二:

这把工艺不错,做工细致,用料实在,想必有事很有重量的。型看着也顺。有点阅家的感觉。木头不像是红酸枝啊,倒是有点像铁梨,哈哈,不知是什么材料?既然让我说,我就卖弄一下,谨供您参考一下。一个是我认为座板下沿您这个要是能起两条线是不是会更美观,二是联连帮棍是不是还可以稍微在细一点,个人感觉稍微粗了一点点,见识不多,只能说这么多了。对不对的您就听着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7-20 23: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老鼠尾巴摸不得~~
牵一尾而动全身
此物件腿料上下粗细变化,靠背上下变化均在同类器形中罕见。
“寿”字纹圈椅中心要义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7-20 23: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8-7-20 23:28:
老鼠尾巴摸不得~~
牵一尾而动全身
此物件腿料上下粗细变化,靠背上下变化均在同类器形中罕见。
“寿”字纹圈椅中心要义为何?

还请明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7-21 02: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8-7-20 23:28:
老鼠尾巴摸不得~~
牵一尾而动全身
此物件腿料上下粗细变化,靠背上下变化均在同类器形中罕见。
“寿”字纹圈椅中心要义为何?

感觉很漂亮,造型也大方。向兄讨教:“寿”字纹圈椅中心要义为何?
期待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7-21 08: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还是两年前曾无意听过的一个央视的段子,解说“寿”字
http://www.blog126.cn/74/viewspace-6033
壽字淺說(一)長壽山
    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東北約9公里處有一座以壽字命名的山叫"長壽山",它東起黃牛山與遼寧省交界,沿長壽河成東西走向,經後角山至燕塞湖東岸,背倚雄偉的長城雄關,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來到長壽山的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三個大字"長壽山"。這裡獨特的風光受到國家許多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對面峭壁上,"長壽山"三個大字則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壽高108歲的孫墨佛老先生的絕筆。長壽山的許多景點都與養生長壽有關,在長壽山的藥王嶺上,是以神農氏、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人的雕像為主體,構成了"神醫石窟"。它是由著名的畫家吳作人先生書寫的。由著名的雕刻大師劉開渠和曾竹韶、傅天仇教授主持創作的。石窟依山就勢,若隱若現是以園雕、摩崖等形式雕刻的,高大雄偉,工藝精湛,神形兼備,栩栩如生。置身於其中,不禁對祖國醫學的源遠流長而自豪,同時也對養生長壽有一定的啟迪。

  "壽字石刻"位於長壽山中部的壽山,它是利用中國的傳統書法藝術,結合壽山的奇石而建造的。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怪石上鐫刻著不同朝代、不同字體、不同形式的壽字書跡,構成中國歷代書法奇觀。

  國家級風景名勝長壽山管理處主任 景春英:現在我們大家看到的最大的影壁"壽",它高達6.41米,因鐫刻在影壁石上,故而得名。影壁壽取自於漢代的禮器碑,禮器碑被譽為東漢之絕品,古人評價"自歷以來,沒有超謬于如此碑者。"

  "古缽壽"出自於漢代的古缽,字體方正古樸蒼勁有力,是壽字書法上乘之作。

  東晉王羲之書寫的壽字,高3米,是取自"興福寺"的斷碑,字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堪稱書法之精品。

  "天麟壽"出自明代書法家天麟的手跡,字體灑脫流暢、韻味無窮。

  這塊高達3米,鐫刻于鵝卵石上的"婁壽碑",源於東漢,玄儒書寫的"婁壽碑",字體動勢躍然,用筆輕重自如,收放瀟灑,給人以賞心悅目之美感。

  國家級風景名勝長壽山管理處主任 景春英:宋范成大壽石刻源於"亭雲館"法帖,出自於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范成大的手跡,其筆鋒雋力遒勁,有一瀉千里之氣勢。

  這是漢代"成鼎壽"石刻,字高2米,字體方正古樸,有剛陽之美感。

  國家級風景名勝長壽山管理處主任 景春英:取自於"昇仙太子碑"這個隸書的壽字,它出自於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手跡,它字體點畫圓篆,粗細有度,結構嚴謹,章法舒朗顯示出書跡的功底。


  壽字淺說(二)壽字沿革

  壽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個比較多的漢字,比如人們常說"今年幾歲了""您高壽啊"。因此生日、年齡都和壽相關,那麼這個壽字是怎樣產生和演變的呢?

  中國漢字是沿著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六書"造字規範創用的,壽字也是一樣,最初的壽字也是以象形的字態,出現在漢字的寶庫中的,象形字源自於對實物的寫意,但壽字沒有具體形態,所以很難造出象形字來,壽字的象形是從遠古的傳說中演變而來的。

  伏羲氏時期,根據"龍馬馱書出於黃河",而演八卦,創造了"龍書";新石器時期的神農氏創造了"穗書";黃帝時期倉頡創造"鳥跡書";堯帝時期的"龜書";高陽氏時期的"蝌蚪文"等等,雖然都是取其實物形態,用以表達壽的含義,但它只是作為一個吉祥的圖案出現,還沒有六書造字的規範特點,只是壽字的雛形。

  據考證,壽字的運用,是從商代開始的,但那時還沒有合乎規範的象形字出現,所以,人們便從甲骨文中借來一個"疇"字作為壽字,因為"疇"就是田壟的意思,當時種莊稼都是隨形就勢,田壟是彎彎曲曲的很長,它又有長久長生的意思,於是大家便約定俗成,把"疇"作為壽字的標記,壽字就統一起來了。後來 人們認為壟是在地裏邊,人們就給它加了一個田字旁,一邊取意,一邊取聲,所以又帶有形聲字的意思。因此甲骨文中的壽字,便以"疇"字假借,在此基礎上變化出現了千變萬化的體態。

  借用"疇"字畢竟是一字兩意,用起來不便區別,於是又借來一個"老"字會意,古寫的"老"字,從形體上看像一個手扶拐杖的老人,從字意上說老人意味著長壽,於是便取老字頭,再覆蓋在壽字之上,把它倆結合到一起,上邊形意"老",下邊形聲"疇",組成了一個形聲字。

  到了周代,形聲字的"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到春秋戰國,諸侯各自為政,出現了"百里不同風"的文字混雜局面,但壽字的寫法依然大同小異,直到秦統一中國,統一文字,改大篆為小篆,才統一了壽字的寫法,但這時還沒有壽字的讀音,到了兩漢,文字發生了變革,由用筆圓轉為方折,字形也由長變方,逐漸出現了隸書、楷書等字體。

  由此,壽字的發展基本上是按照象形、假借、形聲、轉注的造字順序演化而成的。而且形聲居多,但也不排除少數指示字和會意字。比如畫一圓圈,長四爪,長一頭一尾,就是一個龜的樣子,用這種東西指定它為壽。還有一種是會意,,比如一個"千"字一個"秋"字組合在一起也是壽的意義。

  壽字雖然不是漢字中最早出現的文字,但由於運用廣泛,在它的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成為多變的字體,可以說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漢字,更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所無法比擬的。


  壽字淺說(三)壽字書法藝術家

  由於壽字的千姿百態,所以也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現在我就向您介紹一位與壽字結緣的奇人。

  年逾七旬的李純林看上去精神矍鑠,身體硬朗,但是,一般人很難看出他是一個重病在身的人,他之所以很健康,這不能不說他與壽字一份情緣。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長城畫院副院長 李純林:我這個人是十三年前做了大手術,整個大腸全部切除,兩次大手術,但我的體質非常好,十幾年來都不得感冒,而且每天堅持上班下班,不離開社會活動,總在人群的活動之中,我覺得我這個人身體能夠得到這樣健壯的體魄,應該說跟我集壽、寫壽、寫字都有很大關係。

  李純林的父親是小學教員,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由於鍾愛壽字的文化內涵,所以一生把寫壽、集壽作為一大樂事,這對幼年的李純林影響很大。

  李純林:父親在薊縣這個地方,是寫毛筆字比較好的,那個時候到過年、過節時候,好多人家都請父親寫對聯、寫字畫,特別是一些老人,在過大壽的時候,都請我父親給寫大壽字,父親一邊寫的時候就給我講,壽字的含義,從那時,小的心靈上就耳聽目染受到了啟迪,所以我從小的時候就熱愛壽字。

  李純林愛壽字、集壽字、寫壽字已到癡迷的程度。

  李純林:對父親集壽字,我也就繼承下來了,然後特別喜歡壽字,而且經常練習寫壽字,這樣有的時候在大街上,小市上看到有器物、比如盤子、碗,有些青銅器、一些傢具上、酒壺上有壽字的,總要把它買下來,聽說哪兒出了帶壽字的書了就想法打聽地址,寫信郵寄,或者托朋友來買,自己跑天津,上北京,不惜跑路,怎麼也弄到手,把它臨摹下來以後,積累在一起。這樣日積月累,這個就形成自己愛壽的習慣。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壽就越來越積累越多。

  李純林的書法,先學漢魏,後尊二王,廣臨顏、柳、歐、趙諸家墨跡,又深入研究歷代名家書法論著,多年苦耕臨池而不輟,在書法的藝苑裏走過了漫長的人生旅途。他的書法自成風格,縱逸多姿、體態大度。

  這就是他在黃崖關長城書寫的巨幅壽字。

  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曾為多處名山碑林、摩刻和博物館收藏,許多作品通過文化交流或饋贈,流傳到東南亞、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內地和港澳臺地區,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其藝術成果被收入許多藝術名人大典之中,併為此獲得許多名人名家證書和殊榮。

  李純林:集壽、寫壽這個過程中對於自己,性格的陶冶、對於道德觀念的變化,都是受到很大的益處,在寫壽當中,通過寫,自己運動的氣韻,運動推動血液迴圈,對強身健體有很大的好處。對於自己做人方面,人格的鍛鍊就是"以德養人"。

  退休以後這段時間,更提高了我集壽的興趣,這樣,很快就突破了一萬個,後來把這一萬個壽字都整理到一起,原來都是零零散散,這樣整理到一起以後,成為一個資料,這一萬多個壽字我把它寫在了十六開的宣紙上,然後做成底稿刻在大理石上,在黃崖關上搞了一個"長壽園"。


  壽字淺說(四)長壽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而且也很講究養生之道,從歷史上講也是一個長壽之國。

  孔子曾說過:"大德必得其壽","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且提出了"仁者壽"的觀點。所謂"仁者壽"、"廉者壽""善者壽"都是告訴人要揚善去惡,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由此可見;壽與德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正所謂"崇壽者必美德、美德者必長壽。"

  天津黃崖關長城風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級風景區,這是一座以壽字為內容,以弘揚長壽為主題的"長壽園",就坐落在著名的黃崖關長城的八卦城裏,他以一個壽字為內涵,融中國書法藝術、建築藝術、園林藝術為一體的"長壽園",堪稱國內一奇、世界之最。

  天津黃崖關長城風景需管委會主任 王林:壽字的總量超過了三萬多個,您看這垂花門上的茅頭、滴水、方椽、圓椽、門檔、門墩上都是壽字。它這個不同寫法的壽字是一萬零三個,您看這個,這裡是雕刻最多的不重樣的壽字碑廊,是一萬零三塊。所以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據統計,建國五十多年來,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增加了一倍多,當一個國家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十的時候,就標誌著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據統計,我國目前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已達一點三二億,幾乎佔亞洲老年人口總數的一半,為全球的五分之一,因此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全社會如何發揚尊老、愛老、敬老的優良傳統,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個突出的主題。

  天津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羅世龍:那麼作為當代青年怎麼把中華文化當中的這種優秀傳統,能夠繼承下來,發揚下來,能夠教育青年更深刻地來認識敬老,頌老這樣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主題,是我們青年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責任。

  把李老收集的這一萬多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展出來,同時把這個園作為天津市青少年敬老教育的一個基地。因為它坐落在黃崖關長城風景區,也使遊人在旅遊休閒過程中,能夠更深刻地來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會中華文化的這樣一個傳統美德。

  這裡是一部中國漢文字的發展史,真草棣篆應有盡有,是李純林先生六十年心血積累的傑作。整個園子佔地三千多平方米,它是由垂花門、影壁、壽字橋、雕塑、和碑廊等幾部分組成。

  王林:這個建築叫"長壽橋",這個壽字座落在萬字當中,就形成了這個整體的建築,四週是瀑布,這個壽字上面都用的是"中上元古界"十八億年的小石子組成的,每個小石子都十八億年,所以有人說:"走過長壽橋,福壽樂逍遙"。這個主雕像是長壽園裏的主建築,是咱們老壽星的原型彭祖,我們為什麼選擇彭祖的原型呢,因為原來戲曲當中和一些宣傳畫上面,老壽星都是大腦門,柱著拐杖的這種原型,給我們的印象本身就是不健康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選擇彭祖的原型作為老壽星,雕刻以後放在園子當中,顯得這個園子氣氛更活躍。

  長壽園的碑廊共由一萬零三個不同寫法的壽字組成,在廊上還畫有中國傳統的二十四孝圖。

  王林:我們畫這個圖的目的並不是渲染過去那種笨拙孝順的心理,而是去其糟粕,學他們這種精神,在這裡對青少年進行尊老、敬老的教育。

  這個壽字是清代乾隆十八年,冀州知府劉念法的手書,乾隆皇帝稱讚這個壽字"筆力遒勁,集古今壽字之大成",所以這塊石頭又稱"長壽石"。

  一個字竟有一萬多個不同的寫法,這是中國漢字的獨到之處,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都是辦不到的,這也是漢字可以造就書法藝術的根源。中國文字從原始人類在狩獵中畫圖記事,出現了象形文字開始,再上溯殷商,從甲骨到篆書,歷史悠久,這或許就是壽字"一字多形"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7-21 08: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從歷史上看,對於壽字的集結規模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宋代,曾整理過"百壽文"第二次是清康熙五十九年的"六書通"壽字專頁載有289個壽字,第三次是清慈禧六十大壽時,組成專門班子,收集到不同寫法的壽字四千多個,還繡成了"千壽幡"。而長壽園裏的一萬多個壽字應該算是歷史上的第四次吧,它的收集、整理者就是我們前面介紹過的李純林先生。


  壽字淺說(五)--秦始皇求仙入海

  在歷史上,人們為追求長壽不老曾發生過許多慘劇,秦始皇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書》中認為,秦始皇在幼時曾患軟骨症,而喜怒無常,所以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壽命,怕衰老和死亡,因而也非常熱衷於長生不老的求仙迷信活動。

  秦王贏政憑他的雄才大略統一了六國,實現了他的政治抱負,但是,為了使秦朝大業能夠萬古長存,他很盼望自己能長命百歲。

  中國徐福會理事 謝煜:他統一中國的時候已經四十歲的人了,總感覺到身體在威脅著他,所以他也是一直盼望著能讓他長生不老,使得秦王朝能一世、二世永遠地繼續下去,秦國有個大東園,那裏殺死很多的人,屍橫遍地,突然官員報告他說,人活了,為什麼活了呢?說一種鳥像烏鴉似地叼了一種草,擱在人面上,擱上、撫到人面以後自然就活了,這個事秦始皇就問他的大臣,怎麼回事,大家不知道,他就找到當時最有學問的鬼穀子先生,鬼穀子說:這種草生在東海,在三仙島上,你要想取他,必須到三仙島取,因此秦始皇就下定決心,派徐福到三仙島為他求仙藥,他自己好長生不老。

  秦始皇聽信了當時著名的方士,徐福、盧生、韓終、石生、侯公等人的欺騙,多次入海求仙,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於是便登臨碣石山,派方士入海求仙尋藥,秦皇島因秦始皇求仙於此而得名。史記記載,"齊人徐福等人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女求之,於是遣徐福協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這雖然是徐福等人為躲避秦王的殺害,而想出的一個騙局,這種大規模的入海活動,在客觀上卻開創了我國航海史上的一大創舉,並促進了中國與鄰國友好的交往。雖歷經兩千年的風雨滄桑,徐福等人的故事至今仍在日本、南韓廣為傳頌。

  這是一部由中日藝術家共同演繹的歌劇《徐福的傳說》,它形象地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一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7-21 11: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呵呵!未曾想到木匠兄的作品也能作为靶子大家来打打!看来麒麟现在的氛围越来越好了,希望各位高手在讨论中不断提高,多出精品,实为我辈之福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7-21 11: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炕桌的矮老看上去好象不平行,不知是否在照片上呈现的视觉误差,接触到事物才能下定论.单看照片至少表示存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2: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leavingson兄,总是有东西叫大家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7-21 16:3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8-7-21 21:3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zhy_yu at 2008-7-21 12:10:
leavingson兄,总是有东西叫大家学习啊!


不敢,皆拾人牙慧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7-23 10: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唐山红木坊老弟好,我这里有几张我朋友厂的皇宫椅雕刻细图,请对比一下你的雕、磨。我觉得还是有些差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7-23 10: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第三张是一圆桌透雕。是另个厂的,都不是大厂,也代表不了大城青县的最高水平,(林夕老弟不用去拍图了)这一代的厂特多,优劣都有。当然,特差的也不少,同样代表不了这一代的水平。想老弟年龄应是不大,多看些东西,新的、老的,会对自己的发展有益。
老弟的作风很是慷慨、真诚。但对自己物的自信稍高些。现在的东西,毫无暇癖的可以做出来,但价格不敢想,厂家也不会去这样做。因今人要的是效益,古人耍的是手艺,这就是质区别。不再落锁,过激之处还望海涵,有时间来的话过来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7-23 10: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7-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哈哈,做家具,是文呢,是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5 05:50 , Processed in 0.3282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