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eavings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图明证明紫光檀的雕刻表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8:4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韵 at 2008-8-29 00:46:



只要能成精品机雕与手工雕一样,只是途径不同而求相同结果.请问兄你有机雕精品的产品吗?请短信.

呵呵,没有
因为光用电脑雕刻机是无法成品的。

机雕之说,本就是一个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8:4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火麒麟 at 2008-8-29 08:28:

问题在于,机雕一千件,都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张面孔!:)


胚是一样的,

修光的结果因人而异。

手工胚做的好不好评论的依据之一就是有没有规整,对称部分是不是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8-29 09:11 | 只看该作者
功夫了得
不过我还是喜欢简单的东西,比较喜欢像雕白玉那样简单流畅的手法。
就像牙雕,好多师傅过分追求细致,以致于服饰和头发丝都细致得无可挑剔,但过于繁琐的雕工让人看起来有些审美疲劳了
上两张牙雕大师李春珂的作品,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一下:简单也很美:)

[ Last edited by 木牛 on 2008-8-29 at 09:3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8-29 09:3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紫光檀属于红木吗?

在下不懂请问楼主紫光檀属于红木吗?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9:44 | 只看该作者
学名东非黑黄檀,产地在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

是红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9:45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牛 at 2008-8-29 09:11:
功夫了得
不过我还是喜欢简单的东西,比较喜欢像雕白玉那样简单流畅的手法。
就像牙雕,好多师傅过分追求细致,以致于服饰和头发丝都细致得无可挑剔,但过于繁琐的雕工让人看起来有些审美疲劳了
上两张牙 ...


个人浅见,兄台发的人物雕像做工并不简单。
细节处理很是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8-2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应该要顶的。楼主是个文化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8-29 10:3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8-8-29 08:49:


胚是一样的,

修光的结果因人而异。

手工胚做的好不好评论的依据之一就是有没有规整,对称部分是不是统一。

嘿嘿~据濮国安说,史料记载“大内府”里面雕工是雕工,磨工是磨工,有严格的区分,付给雕工的银两远比磨工的要低。
由此磨工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具、作品或者艺术品等等乎物乎词,最后的好坏与否是由磨工来决定的。
修整、打磨是靠磨工来完成,刻绘的心主要靠磨工本人反映出来的,取决于磨工的熟练程度和在艺上的理解、修为。

掌柜的花板够精细,但骨感有余而肉感不足,整体的感觉过于“干”了点。
个人乎见,意思不好,愧惭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1:03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8-29 10:36:

嘿嘿~据濮国安说,史料记载“大内府”里面雕工是雕工,磨工是磨工,有严格的区分,付给雕工的银两远比磨工的要低。
由此磨工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具、作品或者艺术品等等乎物乎词,最后的好坏与否是由磨工来 ...


区域性通“病”。此地雕刻以愈细愈显其功力。如未全程提示,则以默认模式运行。

有得,应该就有失的,相比较的,有些地方的雕工大以写意便好。颇有些应付的感觉。但用在杂木上还好。
灵芝的仙雕法是雕成干瘪形状的。莆仙之地生产干货…………臆想是否常人仅见其干,未见其鲜?

工人的美学教育很是重要 。

[ Last edited by leavingson on 2008-8-29 at 11:1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8-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机雕,有一些误解,看了前辈们的贴,受教了。

其实对我来说,询问商家机雕还是手工雕,首先是觉得如果是机雕的话,工期应该会加快,那么价格上应该能够再便宜。当然不管是机雕还是手工雕,只要做工好就可。

鱼目兄说的,骨感有余而肉感不足,是不是大部分机雕都有这个问题呢?比如说用机器打胚是打过了,那么手工修整就比较困难了。

还有,用机雕的话确实做出的产品完全对称,有时反而会失去美感。看到很多经典的明式家具,左右的牙板形状明显差别很大,但看着就是那么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1:30 | 只看该作者
雕刻分打胚和修光两个阶段

打胚

原始时代——锤子加雕刻刀

电气化时代——电动雕刻刀+锤子雕刻刀。

自动化时代——电脑雕刻机+电动雕刻刀


修光阶段

原始时代:锤子雕刻刀

电气化时代:锤子雕刻刀,辅助电动雕刻刀

自动化时代:尚未实现。


打胚和修光工程期 二 八开

雕刻的风格和使用的工具无必然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8-29 11:50 | 只看该作者
来的都是高手,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8-29 11:5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8-8-28 14:44:
未曾想却引出了机雕的问题,
其实一切还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由于部分商家,媒体的误导性宣传,很多人一听到机雕就立马敬而远之。倒是提供了一条增加售价的理由。纯手工,工钱高的。这里不规整,那是因为是纯手工的 ...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8-29 12:27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tomasyoo at 2008-8-29 11:04:
关于机雕,有一些误解,看了前辈们的贴,受教了。

其实对我来说,询问商家机雕还是手工雕,首先是觉得如果是机雕的话,工期应该会加快,那么价格上应该能够再便宜。当然不管是机雕还是手工雕,只要做工好就可。 ...

多谢兄台的教诲

在商品经济下为了多快好省是肯定的。
求变乃生存之道是常态,无可厚非。相似之处还有打磨用砂、上漆打蜡的工序、方法、“手段”等等,大家都在与日俱进。十天的活恨不得一天完成。
古人的“器”不如今也是必然吧。当今的玉器雕刻大师成形很难找到不用电钻打坯的了。差别在于最后的精雕细作。
有人反问过在下:自己厂没有雕刻机别的厂就没有了?
既然机器打胚能打过了,那是不是也可以打少一点?机器吗,最听主人的话。
这样给磨工留下更大发挥空间,也可以用心地把相同的图案打磨出一点点差异出来,求出一些变化。
不是不可以做到,只是用工、用时、成本的问题,和要不要去做的事。何况机器不是万能的,有的地方雕刻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的。

希望兄愿谅!在返璞归真的乎动下,在下当然更愿意寻求“全手工”。但买回来的DD只是不愿意过分看重“全手工”与否,比如榫卯、、用胶、刻绘、表面处理手段。只是注重是否满足自己现有的需求。以此做个取舍,没办法,只是在下水平实在有限。

掌柜的DD应该不是仙游当地盛产干货的缘故吧?太注重写实可能更说得过去?但是雀鸟上的羽毛如此厚重凝固,营养太好,在下担心还能飞得了这么高不,如果翅膀、尾羽修整打磨成类似混面的效果后,凸凹有致再来刻画羽毛的细腻,是不是即有了骨又有了肉,更显丰满生动?
得罪了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2:35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8-29 12:27:

多谢兄台的教诲

掌柜的DD应该不是仙游当地盛产干货的缘故吧?太注重写实可能更说得过去?但是雀鸟上的羽毛如此厚重凝固,营养太好,在下担心还能飞得了这么高不,如果翅膀、尾羽修整打磨成类似混面的效果后,凸凹有致再来刻画羽毛的细腻,是不是即有了骨又有了肉,更显丰满生动?
得罪了乎!!!


唉~~~
终归是忽悠不过去…………

表面的修饰如花拳绣腿,街头杂耍,左纹青龙,右纹白虎。胸前纹朱雀玄武。后背再纹龟壳防身。喝冷水,砸胸脯。诸般玩意,终究是掩盖不了内力的缺陷。大隐于市的公园太极老大爷来了,一个云手,呛然倒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6 09:43 , Processed in 0.16680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